1樓:砂粒
京津bai冀地區的氣候條件將越來越du
不利於汙zhi染物擴散。「霾dao天氣在冬季回仍會顯出多發的答趨勢」。
首先,冬季的風似乎越來越少。
在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增多。特別是冬季溫度升高大於夏季,高緯度溫度升高大於低緯度,這就使得高低緯度的溫度差異縮小,不利於冷空氣南下,使得冷空氣過程少,靜穩天氣增多——換句話說,南北的空氣流動減少,所形成的風也就少了。
其次,風速越來越小。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的監測,京津冀地區的年平均風速,正逐年減小。該中心資料顯示,2023年以來,平均風速減小了37%。
第三,大氣環境容量在變低。
所謂大氣環境容量,指的是大氣對汙染物的通風擴散和降水清洗能力的綜合指標。容量低,表示大氣對汙染物的自淨能力弱。
京津冀為什麼將出現較大範圍汙染?
2樓:匿名使用者
根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會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省級監測中心最新空氣質量**預報結果,預計3月25-28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擴散條件持續不利,將出現一次較大範圍的汙染過程。針對上述情況,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組織專家對本次過程的空氣質量形勢進行了**分析。
進入3月下旬,華北地區已是初春景象,大氣環流形勢活躍,隨著副熱帶高壓北抬,氣溫不斷升高,以偏南風、偏東風為主的暖溼氣流將大量水汽輸送到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容易出現靜穩、高溼等不利氣象條件。考慮隨著採暖期的結束,秋冬季錯峰生產的各類工業企業開始恢復生產,在民用採暖排放減少的同時,工業生產和貨物運輸排放顯著增加。由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以重化工為主的產業結構、以公路為主的交通運輸結構特點,主要汙染物排放強度仍處在高位。
針對本次汙染過程,**預報結果顯示,3月25日開始,高空大氣環流形勢穩定,且中層不斷升溫,區域擴散條件不利,受近地面偏南風及凌晨逆溫影響,汙染物將在京津冀中部、渤海灣中北部城市及遼中城市群逐漸累積。
26日,不利氣象條件持續,隨著大氣中層溫度逐漸升高,清晨逆溫進一步增強。
27日,大氣中層溫度繼續升高,京津冀中部預計出現全天逆溫過程,且凌晨相對溼度增大,擴散條件進一步轉差,預計汙染區域持續,並可能擴大到太行山東側沿線城市。
28日,相對溼度在凌晨再次出現短時高值,同時可能受到東北方向汙染迴流影響,預計汙染在京津冀中部、渤海灣中部沿岸城市及太行山東側沿山城市進一步匯聚。
29日,受東北方向冷空氣影響,京津冀中部汙染過程結束,京津冀南部及河南等下風向城市受汙染過境影響,可能出現短時中至重度汙染。同時,由於春季晝夜溫差較大,區域空氣質量可能呈現比較顯著的日變化特徵,且季節轉換期間大氣環流形勢多變,後期的汙染緩解形勢有待進一步跟蹤研判。
目前,生態環境部已向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六省市發函,建議做好近期大氣重汙染過程應對工作,及時啟動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做好2017-2023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的收官工作。北京、天津、石家莊、太原、鄭州、濟寧等34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已釋出橙色預警,及時採取減排措施,並提醒公眾做好健康防護。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將針對本次汙染過程持續開展專家會商,積極研判汙染態勢,分析汙染成因,及時向公眾釋出解讀。
治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汙染有何重大意義
3樓:燈小明
環境保護部近日釋出了《2023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及直轄市和省會城市空氣質量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首次對我國自
2023年實施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的74個城市進行評價,同時將pm2.5、co和o3納入空氣質量評價指標,對說清我國空氣質量現狀、明確大氣汙染治理
重點具有重要意義。為了全面認識和正確理解《報告》的內容,環境保護部環境監測司相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從74個城市空氣質量監測結果看,能得出哪些結論?
答: 2023年74個城市空氣質量監測結果,有以下3個特點:
一是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是空氣汙染相對較重的區域。尤以京津冀區域汙染最重,有7個城市排在空氣質量相對較差的前10位。京津冀區域城市
pm2.5超標倍數在0.14~3.6倍之間,長三角區域城市pm2.5超標倍數在0.4~1.3倍之間(舟山市不超標),珠三角區域城市pm2.5超標
倍數在0.09~0.54倍之間。說明國家將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作為大氣汙染防治重點區域的決策是正確的。從監測結果來看,京津冀區域空氣質量與
達標目標尚有較大差距,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達標有相當的難度,珠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達標具有較大希望。通過《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的實施和全國人民的共同
努力,力爭使「三區」早日成為空氣質量達標的區域。
二是空氣汙染呈現複合型特徵。74個城市首要汙染物是pm2.5,其次是
pm10,o3和no2也有不同程度超標情況。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5~9月o3超標情況較多,已不容忽視。74個城市空氣質量呈現傳統煤煙型汙
染、汽車尾氣汙染與二次汙染物相互疊加的複合型汙染特徵,說明燃煤、機動車對空氣汙染貢獻較大。《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中採取控制煤炭消費總量、調整產
業結構、加強機動車管理的措施是正確、得當的。
三是空氣汙染呈現明顯的季節性特徵。城市空氣重汙染主要集中在第
一、四季度,74個城市
pm2.5季均濃度分別為96微克/立方米、93微克/立方米。第
二、三季度pm2.5季均濃度分別為56.7微克/立方米、44.7微克/立方米。
2023年1月和12月,京津冀、長三角、中東部地區發生了兩次大範圍空氣重汙染過程,汙染程度重、持續時間長,重汙染天數佔全年重汙染總天數的
53.4%。
問:從74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看,我國大氣汙染形勢非常嚴峻,主要原因是什麼?
答:分析城市環境空氣汙染嚴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個方面:
一是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步伐緩慢,發展模式依然粗放。高耗能、高汙染的重工業發展過快、比重過大、集中度高,給環境空氣質量帶來巨大壓力。
二是汙染物排放強度高、汙染物排放量大,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步伐緩慢,發展模式依然粗放,大氣汙染物長期超環境容量排放是城市環境空氣質量下降的根本原
因。74個城市包括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和「三區」城市,具有人口密集、產業密集、消費密集和汙染物排放量大等特點,如2023年河北省第二產業
生產總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例為52.7%,粗鋼產量超全國總量的1/4。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佔全國面積的8%,消費了全國43%的煤炭,生產了
55%的鋼鐵、40%的水泥、52%的汽柴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業粉塵排放量佔全國的30%,單位面積主要大氣汙染物排放量遠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三是城市化加快帶來空氣汙染壓力。城市汽車保有量逐年提升,交通擁堵期間汽車長時間處於怠速狀態,加大了尾氣排放量。市政建設和道路、施工揚塵等汙染源也加劇了空氣汙染。
四是不利的氣象條件是誘發重汙染髮生的外部環境條件。2023年,華北平原和山東半島的大部分割槽域年均風速同比普遍減少0.1m/s~0.3m/s。靜
風、逆溫現象增多,空氣流動性差,不利於汙染物的擴散。華北平原大部、山東半島北部地區、長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區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少,其中河南、天津分別較
2023年偏少24%、21%,弱化了對空氣汙染物的清除,進一步加劇空氣汙染程度。
問:2023年初空氣質量新標準正式頒佈,並在74個城市率先實施,目前,新空氣質量標準已實施一年多,如何評價空氣質量新標準?
答: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和《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技術規定》的釋出,在中國環境保護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標誌著環境保護工作的重點開始從汙染物控制管理階段向環境質量管理和風險防範階段轉變,這對我國環境管理思想和理念將帶來積極影響。
從新標準監測結果分析,空氣質量新標準符合我國環境空氣汙染分佈特徵、經濟發展水平和環境管理需求,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新標準的出臺使我國由
世界最寬鬆空氣質量標準的國家之一,成為與發達國家和部分發展中國家同步開展pm10、pm2.5監測的國家,特別是將pm2.5納入新標準,對於我國環
境空氣質量逐步與國際接軌、落實環保為民、保護人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二是74城市監測結果表明,引用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值的新標準,監測的主要
汙染物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基本反映了當前我國大氣汙染的客觀實際,為引導有關區域的各級**和社會各界積極開展相應的大氣環境保護工作,防控灰霾
等重點大氣汙染問題,具有較大的作用。三是提高了環境空氣質量評價工作的科學水平,空氣質量評價結果,特別是在重汙染天氣下與人民群眾的切身感受基本一
致,為公眾健康出行提供科學指引,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普遍認同。
問:《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規定要開展空氣質量考核和排名,如何確保監測資料真實準確?
答:環境保護部將從技術、執行、管理等方面強化措施,確保空氣質量監測資料真實可靠。
一是實現城市站資料點對點傳輸,實時向國家傳輸監測資料,並實時對外發布,接受公眾監督;二是通過國控網遠端質控平臺對國控站執行和維護、校零校標、監
測裝置引數進行無縫隙監督,實現遠端質控;三是制定和出臺了《空氣質量監測站執行和質控技術規範》等一系列技術規範,強化空氣質量監測的質量保證和質量控
制;四是建立監測資料質量督查機制。2023年,環境保護部開展了環境空氣監測質量大檢查,採取網路檢查、飛行檢查、交叉檢查、比對核查的方式,組織近百
名專家對29個省、76個城市的部分國控空氣監測站進行了現場檢查,並將檢查發現的問題通報各省要求整改,有力提高了空氣監測資料質量。
問:空氣質量新標準實施以來,總體上說監測資料與人民群眾感受是一致的,但也確實存在一些不一致的現象,如何解決?
答:目前對外實時釋出的aqi指數,是根據最近24小時汙染物濃度的滑動平均值計算出來的,實際上反映的是最近24小時汙染物濃度的平均水平,而不是當
前小時汙染物的汙染情況。因此,當氣象條件突然變化,如冷空氣到達或逆溫、靜風條件時,造成空氣質量在幾小時內突然好轉或突然惡化,會出現我們公佈的
aqi指數與公眾感受不一致的情況。環境保護部已對釋出內容進行了改進,用汙染物主要是顆粒物當前小時濃度值計算城市及點位空氣汙染指數,實時反映顆粒物
的汙染情況,讓釋出的顆粒物汙染狀況與公眾的感受相一致。
問:在2023年空氣質量監測方面有什麼打算?
答:2023年,我們將按照《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對監測提出的要求,狠抓落實,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全力推進實施空氣質量新標準的監測工作。全力鞏固第
一、二階段監測工作成果,努力解決出現的新問題,確保已實施空氣質量新標準的城市監測點位穩定運
行、資料可靠。推動第三階段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能力建設,力爭早日完成全國地級以上城市新標準監測能力全覆蓋。實施第三階段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的城市要積
極落實地方配套資金,開展空氣質量自動監測裝置安裝、除錯和試執行,力爭早日向社會發布包括pm2.5在內的6項指標監測資料。
二是抓好空氣質量預報和重汙染天氣預警體系建設。環境保護部已要求相關地區建立重汙染天氣監測預警體系。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完成區域、省、市級重汙染天
氣監測預警系統建設。加強與氣象部門的合作,做好重汙染天氣過程的趨勢分析,完善會商研判機制,提高監測預警的準確度。及時為地方**及有關部門提供連續
重度以上空氣汙染過程的監測預警資訊,為啟動有關應急措施、最大程度減輕重汙染天氣影響,提供決策參考。
三是開展大氣汙染物**解析研
究工作。客觀地分析空氣中汙染物的**,將有助於制定有針對性的治理措施,也是落實《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的一項工作內容。2023年,全國各直轄市、
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要啟動源解析研究工作。其中北京、天津和石家莊要在上半年前提交初步成果;其他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於2023年底前提交源
解析階段性研究成果。
四是加強監測資料質量監督。充分運用2012~2023年環境監測工作質量大檢查的成功經驗和有效做法,重點選擇
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地區,對環境空氣自動監測質量開展回頭看「飛行檢查」和「交叉檢查」,進一步創新檢查技術手段,不斷完善檢查的方式方法,積
極構建常態化監測資料質量監督檢查工作機制,有效促進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的規範化執行。對檢查中發現的資料質量問題及時督促整改,對存在行政干預、資料造
假等嚴重問題的單位約談負責人和相關責任人並給予嚴肅處理,進一步提高自動監測資料質量,不斷增強自動監測資料的公信力和權威性。
你把上面的資料抽出來,就知道意義該怎麼總結了。希望能幫到你。多來踩踩我們的e風機網喲。
平津冀地區為什麼重要,為什麼要提出京津冀發展戰略
平畿重地 平津冀地區環繞北平市 平津冀地區 北平 天津 河北 京滬杭地區 南京 上海 杭州 開玩笑,環繞著首都北京,怎麼能不重要,而且是中國最大的平原,小麥和玉米的主產地 你看一下地圖嗎,政治中心在哪兒 京畿重地,華北乃至全國的政治中心。為什麼要提出京津冀發展戰略 京津冀協同發展,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
京津冀旅遊產品為何變得更加豐富了
據瞭解,2018京津冀旅遊年卡加盟景區的丰度及廣度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幅提升,持有一張卡即可暢遊199家景區。中國老教授協會副會長王富德表示 京津冀旅遊年卡是由中國老齡產業協會老齡旅遊產業促進委員會發放的福利性質的旅遊年卡產品,順應了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趨勢,滿足了人民群眾 特別是老年群體的旅遊需求。...
為什麼京津冀旅遊區會成為我國長盛不衰的旅遊地方
京津冀地區是我國旅遊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長城 故宮 天壇 頤和園 避暑山莊等世界文化遺產,佔全國總數的近五分之一 擁有國家4a級以上景區200餘處,佔全國總數的十分之一,深化區域合作具有雄厚的資源基礎。京津冀在市場推廣 監管合作等方面以任務分解方式逐漸推進旅遊大格局建設。從2014年開始,三地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