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認識和實踐是辨證統
一的關係,這種辨證統一關係主要表現為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和認識對實踐的導向作用。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認識依賴於實踐,實踐在認識中起著決定作用。
第一,實踐是認識的**。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既不是人的頭腦裡固有的,也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從實踐中產生的。實踐出真知,認識的發生一點也離不開實踐。
正如***所指出:「無論何人要認識什麼事物,除了同那個事物接觸,即生活於(實踐於)那個事物的環境中,是沒有法子解決的。」一切真知都**於實踐。
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是「源」和「流」的關係。知識作為認識1的成果,從源泉上說,只能**於實踐。但這並不是說對每個具體物件的認識都必須親自參加實踐,這是不可能也沒有必要的。
實際上,每個人的知識大部分是來自間接經驗,即書籍、報刊等知識載體和社會教育,間接經驗是我們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對我是直接經驗的,對他人來說,則是間接經驗;反之亦然。因此,實踐是認識的惟一**。
第二,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認識是隨著實踐的發展而不斷髮展的,認識每前進一步都離不開實踐,實踐由低階到高階的發展,推動著認識由淺入深、由片面向全面發展。
變化發展的實踐不斷給人們提出新的認識課題,並提供解決新課題的經驗材料。認識產生於實踐的需要,在古代,天文學、數學、力學等學科首先產生並發展起來,正是由於當時畜牧業、農業、建築、航海等生產實踐的需要。近代自然科學的興起和發展,也是由當時社會實踐的需要決定的。
現代社會解決環境汙染和生態平衡失調問題的需要,推動環境科學和生態科學的發展。實踐的需要是不斷變化發展著的,它不斷提出新的認識課題,而每一個新的認識課題的解決都推動了認識的發展。
實踐的發展不斷給人們提供日益完備的認識工具和技術手段,使人類的認識水平不斷提高。人靠自身的感覺器官接觸外界事物的範圍是有限的,但是人們在實踐中不斷製造出來的新的認識工具和技術手段的使用,不僅突破了人的感官的侷限,擴大了人的認識視野,而且延伸了人的大腦,幫助人們深入探索自然的奧祕,從而推動人們的認識在新的廣度和深度方面得到發展。
實踐的發展鍛鍊和提高了人們的認識能力。人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又不斷地改造著主觀世界,不僅積累了豐富的認識成果,又發展了人類的思維能力。人的認識能力、思維能力,以及思維的敏銳性、深刻性等都是在實踐中培養、鍛鍊和提高的。
恩格斯指出:「人在怎樣的程度上學會改變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樣的程度上發展起來。」 人類智慧的開發,受著社會實踐水平的制約。
人們改造世界的實踐能力達到什麼程度,智力發展也相應地達到什麼程度。
第三,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惟一標準。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認識,是否正確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是否具有真理性,用什麼做檢驗標準呢?只能以社會實踐作標準,在社會實踐中得到檢驗。
列寧說:「他們應當懂得,現在一切都在於實踐,現在已經到了這樣一個歷史關頭:理論在變為實踐,理論由實踐賦予活力,由實踐來修正,由實踐來檢驗。
」 ***進一步指出:「判定認識或理論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觀上覺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觀上社會實踐的結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標準只能是社會的實踐。
」 這就是說,只有通過實踐的檢驗,才能辨別認識的真假,從而確定並保留真理性的認識,拋棄錯誤的認識,推動認識向前發展。
第四,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實踐既是認識的**,也是認識的歸宿。認識本身不是目的,認識世界是為了改造世界。
在實踐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認識,反過來又指導實踐。一切科學理論知識,歸根到底都是以為實踐服務為目的的。如果有了正確的理論,只是把它空談一陣,束之高閣,並不實行,那麼,這種理論再好也是沒有實際意義的。
總之,實踐是認識的**,是認識發展的動力,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是認識的根本目的。認識的發生、發展、檢驗和歸宿,以及認識過程的每一環節,都離不開實踐。實踐是全部認識活動的基礎,在認識中起著決定性作用。
所以,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觀點。
實踐和認識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馬克思主義認識論一方面承認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在認識中起著決定作用,同時又承認正確反映事物本質和規律的認識,對實踐具有能動的指導作用。
第一,認識是實踐活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人的實踐活動之所以和動物的活動有著本質的區別,就在於人的活動總是在一定的認識指導下進行的,總要受到一定意識的支配。馬克思說:
「蜘蛛的活動與織工的活動相似,蜜蜂建築蜂房的本領使人間的許多建築師感到慚愧。但是,最蹩腳的建築師從一開始就比最靈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蠟建築蜂房以前,已經在自己的頭腦中把它建成了。」 因此,認識是實踐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是區別人與動物的根本標誌。
第二,認識制約著人的實踐活動的發展。理論是認識的高階形式,隨著實踐的發展和水平的提高,理論對實踐活動的制約作用日趨明顯,它往往走在實踐的前面,為人們確定行動的方向、計劃、措施提供依據。它指導實踐活動的程序,規定實踐活動的方向,規範實踐活動的價值取向。
理論水平的高低、內容的正誤,直接制約著實踐活動的效果。
第三,科學的認識對實踐有著巨大的指導作用。科學理論是認識成果的結晶,它反映了事物的本質和發展規律,對實踐具有不可缺少的指導作用。原子物理學及核物理學的誕生,創造了核動力技術;化學結構理論的問世,開創了化學合成工業的新時代;環境科學和生態科學的出現,使人類由破壞性生產轉入可持續性生產。
在社會歷史運動中,科學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更為顯著。共產主義運動由在歐洲大陸徘徊的一個幽靈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正是共產主義理論指導的結果。我國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同樣也離不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導。
現代社會的發展,人們的實踐活動在越來越大的規模和程度上依賴科學理論的指導。
實踐決定認識和認識指導實踐是一個統一的過程。主體總是在實踐中認識,又在認識指導下實踐。離開實踐就沒有認識,實踐又總是包含著認識作為它的構成因素。
認識在實踐中產生、發展和接受檢驗的過程,同時也是它指導實踐、發揮認識功能的過程。因此,人們在實際工作中,既要重視實踐,在實踐中發現、發展和檢驗認識,又要重視認識,以正確的認識指導實踐。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認識和實踐即知與行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2樓:匿名使用者
辨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認為,實踐決定認識,認識對實踐具有能動的反作用。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一切活動,是主觀見於客觀的活動,實踐過程是主觀認識同客觀事物聯絡的橋樑。
簡述實踐與認識的關係
3樓:**雞取
沒有實踐就不會有認識,理解實踐也不能正確理解認識。認識產生於實踐的需要,實踐的目的在於改變世界以滿足人的需要。要改變世界必須認識世界。
實踐及其發展的需要是認識、知識產生的根源和發展的動力。
在現代,實踐的發展促使科學成果層出不窮,以至促成新科學的誕生。人類實踐發展的無止境,決定了認識發展的無止境。同時,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認識必須滿足實踐的需要,為實踐服務。實踐提供了認識的可能。
只有實踐才能提供認識所必需的資訊。同時,也只有實踐才使人們獲得並不斷髮展對資訊加工的能力即思維的能力。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凡是符合客觀的真理性認識,通過實踐必然會成功地轉化為客觀的現實。
4樓:遲讓曲昭
你在考試吧?
認識和實踐的辯證關係
1、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實踐是認識的**。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性反應,這種反應只有在實踐中,在主體和客體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
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認識產生於實踐的需要,實踐為認識的發展提供日益完備的認識工具,鍛鍊和提高人的認識能力
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
2、認識對實踐有反作用
認識能夠反應實踐,同時也能夠指導實踐,正確的認識能夠積極的推動實踐的發展。
5樓:厙玉蘭鈕丙
思考作為一個理性的認識和實踐的關係是:一個辯證統一
1思想**於實踐,實踐中,無論正確與否是把事情上升的基礎上的思想認識觀念的基礎上。實踐是知識的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2。在實踐中思考適得其反,正確的思想,實踐在促進各種錯誤思想障礙,實踐意識的積極作用已產生負面影響
6樓:岸裡何以顧
1、實踐是認識的**和基礎,實踐對認識起決定性作用,實踐產生了認識的需要,為認識提供了可能,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使認識得以產生和發展.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2、認識也影響實踐,反作用於實踐.
認識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正確的認識科學的理論對實踐有巨大的指導作用,錯誤的認識不科學的理論則會把實踐引向歧途.在實踐中加深認識,用新的認識指導實踐,即實現實踐—認識—再實踐的良性迴圈,並不斷深化.
實踐決定認識,認識依賴於實踐,對實踐有反作用.這就是實踐和認識的辯證統一關係.
7樓:lz只要採納
1、實踐在認識中的決定
作用: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實踐對認識(理論)的決定作用表現為以下四個方面:
① 實踐產生了認識的需要
② 實踐為認識提供了可能
③ 實踐使認識得以產生和發展
④ 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2、認識反作用於實踐:
(1)反作用的表現:
認識(理論)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
(2)反作用的性質:
① 科學認識(理論)指導實踐取得成功;
② 錯誤認識(理論)把實踐引向失敗。
3、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係原理的意義:
(1)反對錯誤:
① 經驗主義:輕視理論的指導作用。
② 教條主義:輕視、脫離實踐。
(2)學習、掌握科學理論具有重大意義:
① ***理論的歷史地位:***理論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
②學習、掌握***理論的意義:
是我們制定和執行正確路線、方針、政策的理論依據;
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順利進行的根本保證;
是批判和防止各種錯誤的思想**;
關係到我們事業的成敗。
認識和實踐的關係簡述實踐與認識的關係
一 實踐決定認識,是認識的基礎 1 實踐是認識的 認識是人們在實踐中藉助一定的工具作為手段,使客觀物件發生某種改變而獲得的。2 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認識產生於實踐的需要,實踐的發展為人們提供日益完備的認識工具,這些工具延伸了人類的認識器官,促使人類認識的發展。另外,實踐鍛鍊和提高了人的認識能力。3...
勘探實踐與認識,簡述實踐與認識的關係
沒有實踐就不會有認識,理解實踐也不能正確理解認識。認識產生於實踐的需要,實踐的目的在於改變世界以滿足人的需要。要改變世界必須認識世界。實踐及其發展的需要是認識 知識產生的根源和發展的動力。在現代,實踐的發展促使科學成果層出不窮,以至促成新科學的誕生。人類實踐發展的無止境,決定了認識發展的無止境。同時...
簡述稅收三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稅收與其他形式的財政收入相比,具有強制性 無償性和固定性三項基本特徵。稅收的強制性,是指稅收參與社會產品的分配是依據國家的政治權力,具體表現在稅收是以國家法律的形式規定的,稅法作為國家法律的組成部分,任何單位和個人都必須遵守。稅收的無償性,是指在具體徵稅過程中,國家徵稅後稅款即為國家所有,不再直接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