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我是大角度
1、連線動詞、形容詞或片語、分句等。
連線語意相承的成分:偉大~艱鉅的任務。戰~勝之。取~代之。
2、有「到」的意思。
一~再,再~三。由秋~冬。由南~北。
3、把表示時間、方式、目的、原因、依據等的成分連線到動詞上面。
匆匆~來。挺身~出。為正義~戰。因公~死。視情況~定。
4、插在主語謂語中間,有「如果」的意思。
民族戰爭~不依靠人民大眾,毫無疑義將不能取得勝利。
5、姓。
而拼 音: ér
部 首 :而
筆 畫 :6
五 行 :金
相關組詞:
1、而後
拼音:[ér hòu]
釋義:副詞。然後:先定好計策,~行動。
2、而今
拼音:[ér jīn]
釋義:現在;如今。
3、而且
拼音:[ér qiě]
釋義:表示進一步,前面往往有「不但、不僅」等跟它呼應:性情溫順~心地善良。他不僅會開汽車,~還會修理。不但戰勝了各種災害,~獲得了豐收。
4、然而
拼音:[rán ér]
釋義:連詞。但是;可是。對上文表示轉折:試驗失敗了,~他並不灰心。
5、繼而
拼音:[jì ér]
釋義:表示緊隨在某一情況或動作之後:人們先是一驚,~鬨堂大笑。先是領唱的一個人唱,~全體跟著一起唱。
2樓:孟顏汐
⑴表示轉折關係,相當於「然而」、「可是」、「卻」.例: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
②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③天下有公利而莫或興之.
④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⑵表示偏正關係,連線狀語和中心詞,相當於「著」、「地」等,或不譯.例:
①一絲而累,以至於寸.
②譁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
③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餘則熙熙而樂.
④朝而往,暮而歸.
⑤掩口胡盧而笑.
⑶表示假設關係,連線主語和謂語,相當於「如果」、「假使」.例:
①人而無信,不知其也.
②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
⑷表示並列,相當於「而且」、「又」、「和」或不譯.例:
①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②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者.
④秦師輕而無禮.
⑸表示承遞關係,相當於「而且」、「並且」、「就」或不譯.例:
①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餘聞而愈悲.
③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
④滅滑而還.
⑹通「如」:好像,如同.例:
軍驚而壞都舍.
⑺通「爾」,你,你的.例:
①而翁歸.
②若欲死而父.
③而母立於茲.
(而已)罷了.例:
①**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②如是而已.
③俟封奏時潛易之而已.
④此其心以為天下之知戰得惟我而已.
⑤比諸大江,不啻小支而已.
「而後」才,方才.例:
①賴膚覺之助,而後見為體.
②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③三月而後成.
④說書雖小技,然必句性情,習方俗.如優孟搖頭而歌,而後可以得志.
⑤假諸人而後見也.
「而況」即「何況」,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例:
①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
②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
③通「也」,《莊子·天道》:「動而持,發也機;察而省……」也與而為互文,互文通用,也作「而」**.(摘自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黃現璠學術**選》第414頁)
而ér(象形.小篆字形,象鬍鬚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內外兩層,外層象兩腮的鬍子,內層象生在嘴下的鬍子.
「而」是漢字部首之一.本義:頰毛) 同本義 [bristles on the jaws]
而,頰毛也.――《說文》
而ér(1)
從古沿用下來的連詞,可連線詞、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係 [and;furthermore;moreover;but also;into the bargain;if;in case;however]
(2)表示並列關係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3)表示遞進關係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荀子·勸學》
(4)表示承接關係
餘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宋·蘇軾《石鐘山記》
(5)表示轉折關係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勸學》
(6)表示假設關係
諸君而(如果)有意;瞻餘馬首可也.――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7)表示修飾關係,連線狀語
吾恂恂而起.唐·柳宗元《捕蛇者說》而ér
(1)你;你的 相當於「爾」[you;your]
予豈不知而作.――《詩·大雅·桑柔》
餘知而無罪也.――《左傳·昭公二十年》
子歸,歿而父母之世.――《國語·吳語》
盡於酒肉,入於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來?――《莊子·徐無鬼》
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聊齋志異·促織》
(2)又如:而翁(你的父親)
(3)這樣,此 [this]
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4)又如:而夫(此人;這人)而ér
(1)表示偏正關係,相當於「之」,「的」 [of]
虞之與虢,相恃而勢.――《淮南子·人間》
(2)與「上」、「下」、「前」、「後」、「來」、「往」連用,相當於「以」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易·繫辭上》而ér
(1)用於句中,表示反問,相當於「難道」,「豈」 [how could;how is it possible]
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論語·顏淵》
(2)用於句末,相當於「耳」,「哪」
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論語·微子》而ér
如,好像 [seem;like]
溺死者千有餘人,軍驚而壞都舍.――《呂氏春秋》
另見 néng
而後érhòu
[then;after that] 以後;後來;然後
嗚呼!今而後(以後)吾將再病,教從何處呼汝耶.――清·袁枚《祭妹文》
如優孟搖頭而歌,而後可以得志.――清·黃宗羲《柳敬亭傳》
大家先議一議,而後正式表決
而或érhuò
[sometimes;every now and then;at times;every so often] 有時候
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而今érjīn
[now]現在,目前
而今邁步從頭越.――***《憶秦娥·婁山關》
而況érkuàng
[let alone;to say nothing of] 連詞.何況
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宋·蘇軾《石鐘山記》
而立érlì
[thirty years of age] 指年至三十,學有成就.後來用「而立」指人三十歲
三十而立.――《論語·為政》
而立之年
而且érqiě
[and;(not only…) but] 表示並列互相補充或遞進
他學習積極而且虛心
而外érwài
[other than] ……之外
除此而外,別無他求
而已éryǐ
[that is all] ――用在陳述句末,表示限止語氣,相當於「罷了」,常跟「只」、「不過」、「僅僅」等連用,對句意起沖淡作用
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而2néng
(1)通「能」.
(2)才能 [ability]
然計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義為政故也.――《墨子·尚同下》
戒之戒之,微而異之.――《管子·樞言》.微而,猶無能.而、能古字通用
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管子·小匡》
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商君書·慎法》
(3)能夠 [can]
桀紂幽厲……不而矯其耳目之欲.――《墨子·非命下》
不逢湯武與恆繆兮,也孰去而知之?《楚辭·九章·惜往日》
另見ér
而ér ㄦˊ
(1)古同「爾」,代詞,你或你的:「~翁歸,自與汝復算耳」.
(2)連詞(a.表平列,如「多~雜」.b.
表相承,如「取~代之」.c.表遞進,如「~且」.
d.錶轉折,如「似是~非」.e.
連線肯定和否定表互為補充,如「濃~不烈」.f.連線狀語和中心詞表修飾,如「侃侃~談」.
g.插在主語謂語中間表假設,如「人~無信,不知其可」).
(3)表(從……到……):從上~下.
3樓:匿名使用者
基本字義
1.古同「爾」,代詞,你或你的:翁歸,自與汝復算耳」.
2.連詞(a.表平列,如「多~雜」.
b.表相承,如「取~代之」.c.
表遞進,如「~且」.d.錶轉折,如「似是~非」.
e.連線肯定和否定表互為補充,如「濃~不烈」.f.
連線狀語和中心詞表修飾,如「侃侃~談」.g.插在主語謂語中間表假設,如「人~無信,不知其可」).
3.表(從……到……):從上~下.
詳細字義
〈名〉1.(象形.小篆字形,象鬍鬚形.
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內外兩層,外層象兩腮的鬍子,內層象生在嘴下的鬍子.「而」是漢字部首之一.本義:
頰毛) 同本義 [bristles on the jaws]
而,頰毛也.——《說文》
1.從古沿用下來的連詞,可連線詞、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係 [and;furthermore;moreover;but also;into the bargain;if;in case;however]
2.表示並列關係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3.表示遞進關係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荀子·勸學》
4.表示承接關係
餘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宋· 蘇軾《石鐘山記》
5.表示轉折關係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勸學》
6.表示假設關係
諸君而(如果)有意;瞻餘馬首可也.——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7.表示修飾關係,連線狀語
吾恂恂而起.——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1.你;你的 [you;your]
予豈不知而作.——《詩·大雅·桑柔》
餘知而無罪也.——《左傳·昭公二十年》
子歸,歿而父母之世.——《國語·吳語》
盡於酒肉,入於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來?——《莊子·徐無鬼》
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聊齋志異·促織》
2.又如:而翁(你的父親)
3.這樣,此 [this]
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4.又如:而夫(此人;這人)
〈助〉1.表示偏正關係,相當於「之」,「的」 [of]
虞之與 虢,相恃而勢.——《淮南子·人間》
2.與「上」、「下」、「前」、「後」、「來」、「往」連用,相當於「以」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易·繫辭上》
1.用於句中,表示反問,相當於「難道」,「豈」 [how could;how is it possible]
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論語·顏淵》
2.用於句末,相當於「耳」,「哪」
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論語·微子》
〈動〉1.如,好象 [seem;like]
溺死者千有餘人,軍驚而壞都舍.——《呂氏春秋》
2.另見 néng
常用片語
1.而後 érhòu
[then;after that] 以後;後來;然後
鳴呼!今而後(以後)吾將再病,教從何處呼汝耶.——清· 袁枚《祭妹文》
如優孟搖頭而歌,而後可以得志.—— 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
大家先議一議,而後正式表決
2.而或 érhuò
[sometimes;every now and then;at times;every so often] 有時候
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3.而今 érjīn
[now] 現在,目前
而今邁步從頭越.——***《憶秦娥·婁山關》
4.而況 érkuàng
[let alone;to say nothing of] 連詞.何況
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宋· 蘇軾《石鐘山記》
5.而立 érlì
[thirty years of age] 指年至三十,學有成就.後來用「而立」指人三十歲
三十而立.——《論語·為政》
而立之年
6.而且 érqiě
[and;(not only…) but] 表示並列互相補充或遞進
他學習積極而且虛心
7.而外 érwài
[other than] ……之外
除此而外,別無他求
8.而已 éryǐ
[that is all] ——用在陳述句末,表示限止語氣,相當於「罷了」,常跟「只」、「不過」、「僅僅」等連用,對句意起沖淡作用
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己.——《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初中「而」字用法大歸納,初中文言文裡「而」字的用法有哪些
名 象形。小篆字形,象鬍鬚形。上面的 一 表示鼻端,表示人中 下面分內外兩層,外層象兩腮的鬍子,內層象生在嘴下的鬍子。而 是漢字部首之一。本義 頰毛 同本義 而,頰毛也。說文 連 1 從古沿用下來的連詞,可連線詞 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係 2 表示並列關係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唐 柳宗元 捕...
文言虛詞「而」的用法都有哪些,文言虛詞「而」的意義和用法有哪些
而 1.用作連詞。可連線詞 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係。一 表示並列關係。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 又 如 蟹六跪而二螯。勸學 二 表示遞進關係。可譯為 並且 或 而且 如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三 表示承接關係。可譯為 就 接著 或不譯。如 餘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石鐘山記 四 表示轉折關係...
而字的成語有哪些成語大全,帶而同字的成語有哪些成語有哪些
顯而易見 脫口而出 不勞而獲 祕而不宣 不辭而別 輕而易舉 知難而退 背道而馳 竭澤而漁 適可而止 隨遇而安 視而不見 拍案而起 揚長而去 不言而喻 魚貫而入 蜂擁而至 落荒而逃 從天而降 具體而微 油然而生 滿載而歸 堂而皇之 戛然而止 奪眶而出 不得而知 鋌而走險 平心而論 向隅而泣 侃侃而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