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和國學什麼關係?詳細點國學和文學之間什麼關係

2021-03-05 15:16:50 字數 5302 閱讀 7549

1樓:匿名使用者

國學,一國所固有之學術也。國學和文學、數學的意思不同,並非是國家之學或者治國之學。一般來說,國學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

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學術,也包括了醫學、戲劇、書畫、星相、數術等等。國學以學科分,應分為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版本學等,其中以儒家哲學為主流;以思想分,應分為先秦諸子、儒道釋三家等,國學以《四庫全書》分,應分為經、史、子、集四部,以國學大師章太炎《國學講演錄》所分,則分為小學、經學、史學、諸子和文學。

文學是指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的藝術,包括戲劇、詩歌、**、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稱作體裁)表現內心情感和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參考:http:

文學是國學的一種形式而已。

2樓:匿名使用者

現在一般提到的國學,是指以先秦經典及諸子學為根基,涵蓋了兩漢經學、魏晉玄學、宋明理學和同時期的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與明清**並歷代史學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系。因此,廣義上,中國古代的文化和學術,包括中國古代文學、歷史、思想、哲學、地理、政治、經濟乃至書畫、**、易學、術數、醫學、星相、建築等都是國學所涉及的範疇。

當然文學和國學有重合的地方,但是文學分為古代文學和現當代文學,國學包括古代文學,但它還包括其他的非文學的東西。

國學和文學之間什麼關係

3樓:匿名使用者

國學[guó xué]

泛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學術」,指以先秦的經典與諸子學說為根基,並涵蓋兩漢經學、魏晉玄學、宋明理學及同時期的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與明清**等等各類文化學術。

國學是以先秦的經典及諸子學說為根基,涵蓋了兩漢經學、魏晉玄學、宋明理學和同時期的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與明清**並歷代史學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系。先秦諸子百家學說是共存共鳴的,沒有主從關係,如果按時期所起作用而論,各家學說在各個時期都發揮著作用,只是作用在的領域不同而已;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在思想統治領域起主流作用的是儒家,但其它各家學說也在不同的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比如政治領域的法家、軍事領域的兵家、醫學領域的醫家、還有道家、釋家、農家等等,某一領域起主流作用並不代表全部。所以,國學的各個學派學說並沒有主從之分,並不存在以哪一家學派學說為主體。

文學(一種語言藝術形式、學位名稱)

[wén xué]

文學是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表現作家心靈世界的藝術,包括詩歌、散文、**、劇本、寓言童話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以不同的形式即體裁,表現內心情感,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作為學科門類理解的文學,包括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及新聞傳播學。

文學是人文學科的學科分類之一,與哲學、宗教、法律、政治並駕於社會建築上層。它起源於人類的思維活動。中國先秦時期將以文字寫成的作品都統稱為文學,魏晉以後才逐漸將文學作品單獨列出。

歐洲傳統文學理論分類法將文學分為詩、散文、戲劇三大類。現代通常將文學分為詩歌、**、散文、戲劇四大類別。

文學,是一種將語言文字用於表達社會生活和心理活動的學科,屬社會意識形態範疇。

文學是一種表達形式,可以是表達國學的一部分。國學是更巨集大的範疇,適用於多種表達形式。

4樓:蛋殼£琥珀

那隻能說二者相互交融了

文學——以語言為手段塑造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起源於人類的生產勞動。最早出現的是口頭文學,一般是與**聯結為可以演唱的抒情詩歌。

最早形成書面文學的有中國的《詩經》、印度的《羅摩衍那》和古希臘的《伊利昂紀》等。歐洲傳統文學理論分類法將文學分為詩、散文、戲劇三大類。中國先秦時期將以文字寫成的作品都統稱為文學,魏晉以後才逐漸將文學作品單獨列出。

現代通常將文學分為詩歌、**、散文、戲劇四大類別。

國學:一般來說,國學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國學既然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學術,那麼無疑也包括了醫學、戲劇、書畫、星相、數術等等,這些當然是屬於國學範疇,但也可以說是國學的外延了。

國學以學科分,應分為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版本學等,其中以儒家哲學為主流;以思想分,應分為先秦諸子、儒道釋三家等,儒家貫穿並主導中國思想史,其它列從屬地位;國學以《四庫全書》分,應分為經、史、子、集四部,但以經、子部為重,尤傾向於經部。

國學這詞比較新,定義也不確切,你是指大國學呢還是傳統國學.中國文學指文字方面的,國學指中國文化的精髓,不僅僅是文字,但也不能說是國學包含文學

5樓:匿名使用者

文學——以語言為手段塑造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起源於人類的生產勞動。最早出現的是口頭文學,一般是與**聯結為可以演唱的抒情詩歌。

最早形成書面文學的有中國的《詩經》、印度的《羅摩衍那》和古希臘的《伊利昂紀》等。歐洲傳統文學理論分類法將文學分為詩、散文、戲劇三大類。中國先秦時期將以文字寫成的作品都統稱為文學,魏晉以後才逐漸將文學作品單獨列出。

現代通常將文學分為詩歌、**、散文、戲劇四大類別。

國學:一般來說,國學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國學既然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學術,那麼無疑也包括了醫學、戲劇、書畫、星相、數術等等,這些當然是屬於國學範疇,但也可以說是國學的外延了。

國學以學科分,應分為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版本學等,其中以儒家哲學為主流;以思想分,應分為先秦諸子、儒道釋三家等,儒家貫穿並主導中國思想史,其它列從屬地位;國學以《四庫全書》分,應分為經、史、子、集四部,但以經、子部為重,尤傾向於經部。

國學 和文學之間什麼關係

6樓:匿名使用者

國學與文學的關係,是相互包含的,又可以說是不一樣的,文學在中國古代出現的時候,是以唱歌的形式出現的,並沒有文字的記載,後期出現了國學,國學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傳統文化,國-學-大-師-李-冠-論-認為我們青少年應多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國學。

7樓:匿名使用者

國學屬於文學,文學包含國學。

文學和國學怎麼區別?

8樓:匿名使用者

文學是指用語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會生活,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藝術。無版國界之分;權

國學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國學既然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學術,那麼無疑也包括了醫學、戲劇、書畫、星相、數術等等,這些當然是屬於國學範疇,但也可以說是國學的外延了。

9樓:匿名使用者

文學是一種總稱,而國學是基於中華五千年的歷史

國學和語文有什麼關係

10樓:匿名使用者

國學能陶冶情操,培養性情,讓一個人真正瞭解到古代文人的偉大思想。國學之美美在哲學,詩詞之美美在言簡。而語文則是讓中國人民瞭解自己語言文化的一門學科,多瞭解國學方面對於深入瞭解本國語言文化是大有裨益的。

所以,在這方面來講,國學和語文是密不可分的換句話說,語文是瞭解國學的一把鑰匙,是科學系統的拿這把鑰匙去開啟國學的大門。

11樓:悲有心生

錢穆先生在《國學概論·弁言》的開端,寫下一句令人觸目驚心的話:「『國學』一名,前既無承,將來亦恐不立。」如何理解他的這個論斷?

我以為,這包含兩個層面的意思:第一,中國過去有「國學」之實,而無「國學」之名,「國學」其實是「五四」以後,面臨「西學」的衝擊而立名的。第二,按照西式的學科分類,學者可以從國學中抽繹出文學、史學、哲學來,待到抽繹完畢,錢先生擔心「國學」也許就會自然解體。

我們認為,錢先生的這個說法前一半是對的,因為現今的國學概念,的確過去沒有,無所師承。後一半的擔心則是過慮了。經過幾十年的學科分立實踐,我們承認,學者確實可以從國學中抽繹出文學、史學、哲學來,但這種抽繹的結果,絕對不會是國學的解體,反而可能是國學的提升。

如果處理好國學與文史哲學科的關係,那就不僅不會互相抵消,反而是可能相得益彰的。在中國古代,「國學」本是國家一級學校的稱謂。《周禮·春官·樂師》有云:

「樂師掌國學之政,以教國子小舞。」《禮記·學記》也說:「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

」國家級學校的稱謂,歷代有所變化。漢代稱太學,晉代稱國子學,北齊稱國子寺,隋代稱國子監,唐宋時則以國子監總管國子、太學、四門等學,元代設國子學,明、清兩代設國子監,至清光緒三十一年(公元2023年)開始設學部,國子監的稱呼於是廢止。清末佚名撰《西巡迴鑾始末》:

「學堂之設,(光緒)二十四年業已議有章程:縣設小學,府設中學,省設大學,循序遞進,給照為憑;大學卒業學成,乃諮送京師國學,覆加課試,量才授官。所學皆實用,所取皆通才,而國家收得人之效矣。

」可見,「國學」從周朝就有了,原來是國家級的貴族子弟學校,逐漸發展為國家的最高學府。優秀的庶民子弟也可進入國學,經過考試,量才授官。作為國家一級學校的「國學」概念,與今天所謂「國學」的概念是不同的。

今天我們所指稱的「國學」概念,不是指中國傳統文化本身,而是指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的「學問」和「學術」。所謂「學問」,側重於有關傳統文化知識體系的積累與梳理;所謂「學術」,側重於有關傳統文化研究方法的繼承與創新。而作為現代意義上的「國學」概念,是晚清以來逐漸形成的。

由於西學東漸的緣故,中西學術交流日益頻繁,為了與「西學」相對應,有人提出了「舊學」或「中學」的概念。張之洞即提倡:「新舊兼學。

四書五經、中國史事、政書、地圖為舊學,西政、西藝、西史為新學。舊學為體,西學為用,不使偏廢。」(《勸學篇·外篇·設學第三》)後來梁啟超在《清代學術概論》中指出:

「所謂『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者,張之洞最樂道之,而舉國以為至言。」由此,「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成為張之洞的名言。可見,相對於「新學」,「國學」指「舊學」;相對於「西學」,「國學」指「中學」,它是與「西學」不同的自具特色的文化體系。

為了弘揚國學,章太炎發行《國粹學報》,出版《國故論衡》,於是「國學」又有了「國粹」和「國故」的稱謂。胡適即指出:「『國故』這兩字,是章太炎先生提出,比從前用的『國粹』好多了;其意義,即中國過去的歷史、文化史,包括一切。

」(《再談整理國故》)胡適又說:「『國學』在我們的心眼裡,只是『國故學』的縮寫。中國的一切過去的文化歷史,都是我們的『國故』;研究這一切過去的歷史文化的學問,就是『國故學』,省稱為『國學』。

」(《國學季刊》發刊宣言》,見《胡適文存二集》)2023年,被尊稱為「國學大師」的章太炎先生,應江蘇教育會之請,公開向上海社會各界做「國學」專題講演,前後共10次,後由聽講者整理成兩個文字,先後以《國學概論》和《國學講演錄》為題出版。此外,在一些學校裡也設有「國學概論」的課程,錢穆先生的《國學概論》一書,就是以他2023年至2023年在無錫江蘇省立第三師範和蘇州江蘇省立蘇州中學的講稿整理而成的。因此,儘管社會上和學術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評價分歧仍然很大,但自此以後,「國學」的名稱已在學術界廣為流行。

有交叉,有區別。 國學主要指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文史哲,語文主要包括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雙方在古代漢語和古代文學方面是重疊的。

國學堂和佛教有關係嗎,佛學和佛教什麼關係呢?

有關係。儒 釋 道,都是屬於國學。雖然儒家學說是國學中的主要內容,但諸子百家,佛教 道教等等都是國學內容。特別是佛教禪宗,在國學中,有重要影響。佛學和佛教什麼關係呢?佛教當然是宗教,佛教徒包括和尚 居士 信眾等等以信仰為主,以心靈到達彼岸為目標 通過拜佛持戒願行等方式修行。佛學是研究佛教的學術,包括...

國學和傳統文化有什麼區別嗎國學文化跟傳統文化的區別

國學與傳統文化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傳統文化的內涵要寬泛得多,整個傳統社會的文化都可以叫作傳統文化。一般把周秦以降直至清朝最後一個皇帝退位,也就是1911年辛亥革命之前,稱作傳統社會。而文化應該指一個民族的整體生活方式及其價值系統,因此廣義地說,中國傳統文化就是指中國傳統社會中華民族的整體生活方式和價值...

美國學校和中國學校有什麼不同,美國的學校教育和中國的學校教育有什麼不同?

美國學校和中國學校各自都是有利有弊。比較文化不一樣。不能相比的。美國的學校相對寬鬆。制度完善。學生的權利相對較大。美國專注的是學生的實踐能力而不是應試教育。如 中國的學生考試是不可以用計算器的 而美國就可以。美國學校與中國學校的最大不同就是授課的方式。美國實行選課制,沒有所謂統一的教材,教師在選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