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最後古城
南懷瑾:禪宗悟道,悟的是什麼道
在講這個課題以前,我們要曉得,人類整個的文化,不論中西,一切學問,都是為了追尋生命問題。像現在大學裡開了那麼多課,開了那麼多研究所,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物理學、化學、應用科技等等,也是為了生命問題。如果與生命問題、生存問題不相干,這個學問不會成立的,自然會被淘汰。
還有生存裡的現象,我們叫做生活,為了生活不管做生意也好,做官也好,花了那麼多錢,培養孩子受教育求學問,拿了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在我看來,也許我不對,我說求學問賺錢,或者做官,胡鬧一陣,也都是為了一個生命問題;一切宗教也是一樣。印度在釋迦牟尼佛以前就有宗教。
現在的尼泊爾、巴基斯坦、孟加拉、阿富汗,原來都是古印度的範圍;佛教後來傳播範圍很大,不僅包括整個印度次大陸,乃至東亞、東南亞、中亞、歐洲,也有部分包括在內。印度的疆界土地非常大,不過古代沒有統一,言語文字有六十多種,到現在也不統一,而且他們自己也不注重歷史。如果印度也象中國一樣,有類似秦漢的統一,文字的統一,那就不得了啦。
這就看到我們中國文化的寶貴了,秦以後,我們文字統一了,很好的儲存了歷史文化,當然包括佛教在內。到現在,我們讀古書,幾千年以前的思想文字,一看就懂。不過,現在白話文、簡體字的流行,差不多把歷史文化寶庫的鑰匙丟了,這是個大問題。
印度既沒有統一文字,也不注重歷史,再經過阿拉伯人、英國人的入侵,印度現在沒有佛教了;現在的梵文也不是古代的梵文了。印度佛教真的東西,都隨著佛經到中國來了,所以我跟有些練瑜伽的印度朋友感嘆,我說很想把你們老祖宗留在中國的寶貝交還給你們!他們說我們也想啊,可是文字言語真的不行啦。
我說你們老祖宗那麼偉大一個聖人——釋迦佛,他的東西都留在中國了,沒有中國保留,現在就都沒有了。
至於言語呢!兩千年以後,中國各地的方言那麼多,到現在也還沒有大統一;譬如廣東話、閩南話,北方人聽不懂的。現在所謂海峽兩岸問題,就有語言溝通的問題。
所以普及標準話,尤其必要;當然不是說普及標準話就不要方言了,兩個可以並存的。
我這個話又拉開了。那麼世界上文化既然都為了這個生命問題,中國當然也有同樣的問題。你們要學佛,那麼佛悟道悟什麼?
為什麼要悟道成佛?說穿了還是為了生命問題;為了追究宇宙萬有生命的究竟根本,其中自然也包含了生死問題、生存問題。佛在菩提樹下大徹大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梵文音譯,翻譯成中文來講,就是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遍知,無上正遍道。
什麼叫菩提?就是悟道了,明白了。證得菩提,不只是道理明白,是身心都求證到了。
「阿耨多羅」是至高無上,徹底的;「三藐三菩提」是正遍知,正等正覺,隨時隨地清醒知道,不糊塗。「三」,意思就是正;「藐」是等,平等,一切平等。
為什麼《金剛經》等經典上提到成佛是證得菩提?換一句話說,佛的大徹大悟,是徹底知道宇宙萬有生命的究竟。到了中國文化,禪宗把這些名詞都推翻了,就是「悟了」!
悟了什麼?唐代的大禪師說,悟了「這個」!「這個」是什麼?
乾屎橛!狗屎!狗屎也好,這個也好,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好,上帝也好,主宰也好,神也好,都是代號。
生命的究竟是講不出來的,只好用個代號叫做菩提。
釋迦牟尼佛,在這一代這個世界上,所謂悟道成佛了,悟個什麼道呢?徹底知道了,不是邏輯理論上知道,知道一切生命的本體是不生不死的,沒有生過,也沒有死過,是悟到這個而成佛。譬如釋迦牟尼佛,他也生來也死去了,同我們一樣,這個是生命的現象,分段作用,就是象昨天明天后天一樣的,或是去年今年明年,過去現在未來一樣的。
所以我說,唐人劉希夷有兩句很有趣的詩:「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中國的佛學道理,用文學這兩句話就說明了。
這個生命就是這樣,年年都有個春天,年年也有個冬天,這是生滅兩頭的現象;念頭、細胞乃至一切物質也是有生有滅,永遠都是這樣。找到了生命能生能滅的根本,叫做成佛,叫證得菩提。
2樓:匿名使用者
無道可悟。
如香林澄遠大師所說:「原無可求的法,也無可參的禪,大家何苦來勞辛萬千。」
釋迦牟尼悟道成佛究竟悟到的是什麼
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煩惱執著而不能證得 這一句,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成道時所說的第一句話。對此,初學者可能會有誤會之處。末學分幾個方面略說如下 其一 這一句的意思很明顯,佛悟到的是 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 如來智慧德相 即是一切眾生本具的真心。唯有此真心,是一切有情的 共同點 區別...
翡翠悟道是什麼,翡翠悟道的寓意
悟道,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其一指領悟佛理。其二引申 為出家為僧。1.領悟佛理。2.引申為回出家答為僧。3.思考領悟真理的過程,踐驗理論的實際可行性。在翡翠飾品上,悟道主題往往將佛像雕刻的不很具體,只有大概輪廓,面目不清晰。表示在含混中逐漸領悟真理。僅供參考。翡翠悟道的寓意 悟道題材的翡翠主要刻畫僧者...
禪宗的剎那是什麼意思,禪宗五脈什麼意思
剎那ch n 量詞。計算時間的單位。為梵語k a a的音譯。表示極短的時間。阿毗達磨俱舍論 卷十二 壯士一疾彈指頃,六十五剎那。初刻拍案驚奇 卷二十二 東海揚塵猶有日,白衣蒼狗剎那間。禪宗祖庭 只有禪宗,即頓即超,圓頓圓超,一頓萬超,剎那慧開。是漸不是頓!佛經中說得很清楚,即使是慧能,他的壇經也沒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