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諸葛亮為話題的作文以諸葛亮為話題的作文,600字

2021-03-06 18:51:11 字數 3468 閱讀 9928

1樓:匿名使用者

諸葛亮,在很多場合是智慧與忠誠的化身,就像關公經常作為勇武與忠義的化身一樣。可是從另一角度想想,忠武侯的高大形象可能就會大打折扣。

諸葛亮一生輔佐過兩位皇帝,分別是劉備和劉禪,這是盡人皆知的事實。劉備白帝城託孤時曾說,「如果太子可以輔佐,則輔之,若太子不才,丞相可自立為成都之主!」很多人都說,這是中國封建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事例,充分表現了劉備對諸葛孔明的信任。

可是從另一個角度想想,劉備此舉,意在試探諸葛亮,一方面諸葛亮對名聲極其重視,絕對不敢有**之心;另一方面則是他猜到劉備的意圖:如果他有**之心,劉備會當場「做」掉他!他只能出點「紅」以示忠心。

他作為一個傑出的政治家和一個智慧的化身,這點腦筋動起來還是很容易的。

歷朝歷代,不論皇帝如何,大臣中無一例外地存在「黨爭」,而位高權重的「權臣」,則每每不可避免地成為黨爭的中心。在「後主」手下,諸葛亮位至人臣之極點,是蜀國皇帝的「相父」,顯然,有很多人對他的尊位很眼紅,按道理,劉禪軟弱無能,蜀國朝內的黨爭應該極為嚴重,而諸葛亮則應該成為黨爭的中心,但是為什麼這麼順理成章的事情卻沒發生呢?這就是諸葛亮作為政治家的高明之處了,他七擒孟獲,六出祁山,並不全是為了「報先帝而忠陛下」和「興復漢室,還於舊都」,而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躲避朝內黨爭。

他深知如果他一直待在蜀國,將來不得不捲入黨爭,到那時,必定會身敗名裂,萬劫不復,留個千古罵名。他南爭北戰,意在躲避災禍。

諸葛亮在劉禪手下屢出祁山,而寸功未立,其原因何在?早在三顧茅廬之時,諸葛亮就認定,天下必然一分為三,劉備可以佔有其一。他為劉備謀劃「大業」的時候,對「三分天下」剖析得很透徹,而對於「興復漢室」只是一言帶過,並沒有細講。

從這裡可以看出,諸葛亮就知道,天下最終不可能尊劉備為帝,對劉備的「興復漢室」並不感興趣。劉備死後,形勢發生改變,蜀國元氣大傷,已經沒能力在和任何一方抗衡,諸葛亮深知迴天無力,但又不願承認,為了把自己說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落到實處,為自己留個好名聲,他六出祁山。北上伐魏六次,勞民傷財把本來就奄奄一息的蜀國一步步推上了滅亡之路。

從這幾方面講,諸葛亮的形象恐怕並不是很多人所講的那麼高大,但是不管怎麼說,我還是認為諸葛亮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

2樓:巴巴縲斯

諸葛亮不僅僅是中華民族的智慧的代表,更重要的他是千百年來士大夫知識分子的人格之神。在中國歷史上,德才兼備的人不少,但象他這樣集智慧與人格於一身,可謂絕無僅有。他所張揚、實踐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忘我精神,為歷代所推崇備致。

諸葛亮的人格、節操、風範,概括起來是如下四個方面: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諸葛亮隱居隆中時,博覽群書,廣交士林,關心時勢,每自比管仲樂毅,負有擔大任、致高遠的遠大抱負。但他又絕不是那種醉心於功名利祿、汲汲於榮華仕進的俗子。

事實上,當時曹操稱雄天下,挾天子以令諸侯,他的朋友石廣元、孟公威皆投其麾下,他卻不為所動,其兄諸葛瑾在東吳頗得重用,他也不去投靠。最後,劉備三顧茅廬,以千古未有的求賢至誠深深打動了他,他才毅然步出草廬,一匡天下。在著名的《戒子書》中,諸葛亮曾如此諄諄告誡:

「夫君子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真乃至理名言,也是他淡泊節操的真實寫照。

盡瘁國事,忠心輔政。諸葛亮先後輔佐劉備、劉禪兩代皇帝,忠心耿耿,公而忘私,劉備很信任他,臨死託孤於他,並大義地提出讓出家天下,但他沒有奪取君位的政治野心,侍奉扶不起的阿斗,更加殫思竭慮,「親理細事,汗流終日「,最後以身殉職,病死軍中,時年五十四歲。諸葛亮輔佑後主,實際上是執一國之政,出帥入相,但後主並不感到他的威脅,群臣並不感到他的僭越,倘非心底無私,國而忘家,焉能如此!

任人唯賢,清正廉明。在《出師表》中,諸葛亮曾一針見血地指出:「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真乃金玉良言,至今仍振聾發聵。

諸葛亮如此進諫後主,他本人則更是任人唯賢的典範。託志忠雅的蔣琬,清廉有才的費禕,智勇雙全的姜維,都到他的重用和培養。他死後,這幾人成為蜀國的中流砥注。

託孤大臣李嚴運糧失責又慌報軍情,被諸葛亮廢為平民,但對李嚴之子仍加以信任,並促進他勸父改過自新。由是李嚴不僅不抱怨,而是心懷感激,諸葛亮去世,李嚴因悲痛發病而死。諸葛亮知人善任,明之以法,曉之對情,其服人心如此!

在廉潔上,亦堪稱典範。他曾上書後主,如實申報個人財產。書曰,臣家在成都,有桑樹八百株,薄田十五頃,一家可以溫飽,臣隨身衣食,都是官府供給,決不別作經營,增長私產一寸,臣死以後,如查出

幫幫忙 以我遇見了諸葛亮為題 寫一遍作文 600字 5

3樓:神一護

城外,古道荒蕪,城牆上,澟風呼嘯,旌旗在無聲飄揚,訴說著這亂世中的滄桑。你手執羽扇,靜佇遠眺,期待的目光穿越千年風霜,在如雪的月光下漾開,再漾開……

臥龍崗中,你的期待是興邦濟世,計安天下的一腔忠魂。你高臥隆中,荷鋤耕稼,行吟隴畝,眉宇間不動聲色,卻把天下握在掌心,把胸懷和志向深藏在一曲平平仄仄的《梁父吟》中。承當年,早梅斜發窗前時,左將軍劉備踏著白雪,三顧你的茅廬,以求安定天下之計。

你徐徐搖動羽扇,笑指陣圖,淡定對論,三分天下。雲夢飛落至茅廬,臥龍終出山。於是,你期待自己一腔熱血酬知己;期待自己能一展經天緯地才;期待天下百姓安居,自己建功立業的未來。

博望城中,你的期待是初出茅廬,力挽危局的如山承諾。曹操揮師南下,一場大戰如箭在弦,一縱即發,你沒有逃避,而是果斷地揮動羽扇,給博望坡加了一把大火,讓曹操十萬精兵聞風喪膽,灰飛煙滅。連曹操也贊你為世間奇才。

但這,就是你期待的嗎?不!你期待今後奪荊州,取西蜀,定南蠻;期待能一舉剷除曹賊,還復漢室天下;期待天下百姓能在漢室的天下,過如你隆中的田園生活。

白帝城中,你的期待是東和北拒,支撐蜀國的忠肝義膽。在劉備的固執伐吳中,在你的滿懷擔心中,八十萬蜀兵,還是敗了。你登上高樓,寒冷的月光深深地刺進了你的心裡。

蕭瑟的夜風在你的耳邊呼嘯。今後的路,將是你一個人闖蕩,再也沒有一個與你談論時,痛恨桓靈二帝的主公了。你沒有放棄,你的微笑還是一如從前,因為你還在期待蜀國能再次崛起,期待今後漢室的江山能在你的堅守下千秋永固。

南定孟獲後,你的期待是《出師表》中泣血的忠貞和不悔的決心。萬木蕭條,雪飛水寒時,你帶上你的蜀軍出發了。從此,你夙夜憂嘆達不到那近在眼前卻又遠在天邊的洛陽。

出師表上銘記了你一生的牽絆,蜀道上只聞見你深深的嘆息。

定軍山下,你的期待是再度祁山,收復中原的不老心願。七絃空斷,你還是放不下,徒勞無功地緊握手中沙。五丈九仞山,未了的心事隨著渭風飄散。

六出祁山,只為一統中原,但怎奈天愁地慘,將星隕墜,只留下一番知音渺渺的哀嘆。你期待上天再借你一點時間,哪怕一個春秋,哪怕一季寒暑;期待今後國泰民安的錦繡河山;期待今後再也沒有蜀人的流血與死亡。

你傾整整半生的期待,終難敵過歲月滄桑。

你的期待,被天雨生生地澆滅,而在你一路漫漫的求索中,一雙慧眼,一把羽扇,一腔忠魂,就是一條攪騰宇宙的巨龍;一襲青衫,一聲輕嘆,一抔苦淚,是你對於蜀國一份永遠不言放棄的千古期待。

可能多了,你可以自己改一些。

4樓:☆海※夢※芯

結合歷史~比如我會勸諸葛亮別那麼謹慎,讓他改變歷史,你是在三國還是在現在~在三國應該想想怎麼才能不被抓取當兵~

5樓:匿名使用者

一點懸賞分沒有,還作600字文,是不是在做夢,應該是,不然也不會遇見諸葛亮

關於諸葛亮的,關於諸葛亮的。

覺得,隆中對的確有其重要的意義,不過,也並不是全部。如果把三分天下的功勞全部推給隆中對,有點過了。這個是與當時時局的不斷變化,人的不斷努力有關的。況且,到三國後期,隆中對也不是顯得如此完美,有待修正之處。另外,在隆中對之前,魯肅與孫權夜話無眠的時候,魯子敬同學也大體的給孫仲謀同學構劃了三分的大局,所...

諸葛亮兵書,諸葛亮兵書24篇

有。一般地位罷。將苑 和 便宜十六策 兵法二十四篇據說是諸葛亮所著 兵法二十四篇抄 據說為諸葛亮襲晚年時候所著,上bai面記載了諸葛亮幾十du年來行zhi軍打仗的經驗。在五丈原之dao戰中,諸葛亮在死前曾將此書和 連弩 之法傳給了姜維,使姜維成為了諸葛亮最有力的繼承人。兵法二十四篇 三國時期造就天下...

諸葛亮跳芭蕾,諸葛亮跳芭蕾

一定是 文舞 武 了雙全.給你點歇後語 曹操下江南 來得凶,敗得慘 張飛扔雞毛 有勁難使 諸葛亮徵孟獲 收收放放 曹操吃雞肋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張飛使計謀 粗中有細 諸葛亮彈琴 計上心來 曹操遇蔣幹 倒了大黴 張飛販私鹽 誰敢檢查 諸葛亮的鵝毛扇 神妙莫測 曹操作事 乾乾淨淨 張飛賣秤錘 人強貨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