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收入分配與不平等

2021-03-06 19:17:43 字數 5823 閱讀 9181

1樓:小k最乖

解析收入分配不均

造成中國收入分配嚴重不平等狀況的主要原因是異乎尋常的城鄉收入差距和地區收入差距。在中國,純粹意義上的階層收入差距並不嚴重

對於今日中國來說,「公平」與「效率」是相輔相成的關係,而不是此消彼長的關係。改善收入分配狀態,不但不會損害經濟效率,相反還會促進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而任由不平等繼續惡化則必將摧毀經濟持續增長的前提

在短期內,想通過**的財政轉移支付,增加對農村和欠發達地區的投資,來縮小城鄉差距和地區差距是不現實的。實際上,打破人口流動壁壘,「解放中國人民的腳」,是控制城鄉之間和地區之間收入差距持續擴大的最有效的途徑。

基本判斷

綜合國內外多項權威性研究成果,可以得出結論: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陸的財富分配狀況發生了巨大變化,財富分配不平等程度持續擴大,中國已經從一個財富分配比較平等的國家迅速轉變成為世界上財富分配最不平等的國家之一。在如此之大的國家裡,在如此之短的時間內,基尼係數的上升幅度如此之高,在世界歷史上如果不能說是絕無僅有,也可以說是非常罕見的。

對於中國大陸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係數,目前還沒有一個令人信服的估計。各種相關研究的結論差異很大,提出的估計價介於 0.39- 0.

55之間,但是絕大多數研究者認為 0.45是當前中國大陸居民收入分配基尼係數的比較合理的估計值。按照國際通行的看法,基尼係數超過 0.

4的國家就屬於收入分配極不平等的國家。陳宗勝的研究表明,基尼係數一旦超過 0.43,不平等就將威脅社會穩定。

各處研究幾乎一致認定,造成中國收入分配嚴重不平等狀況的主要原因是異乎尋常的城鄉收入差距和地區收入差距。在中國,純粹意義上的階層收入差距並不嚴重。

世界上幾乎沒有哪個國家城鄉之間財富分配的不平等程度能夠超過中國大陸。那些以財富分配不平等著稱的國家,如南美的巴西和哥倫比亞、東亞的菲律賓和泰國、南亞的印度和孟加拉國,其城鄉之間財富分配的不平等程度都遠遠低於中國!世界銀行的測算表明,中國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的比率是 2.5,明顯高於亞洲其他低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1.5),也高於中等收入國家的平均值(2.2)。

實際上,其他研究人員和研究機構對中國城鄉收入差距的估計要遠遠高於世界銀行。

王紹光和胡鞍鋼的研究表明,即使排除北京、上海、天津三個直轄市,中國的地區差距也僅次於前南斯拉夫,超過了其他所有國家。在欠發達國家中,印度和印度尼西亞是公認的不均衡發展的典型,在工業化國家中,義大利和法國被看作是南北二元性的範例,但是今日中國的不均衡程度已經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與世界各國的歷史記錄相比,中國目前的地區差距照樣位居前列。

基本認識

第一,「平等」與「效率」是統一的。

許多人認為,「效率」與「公平」是兩個相互衝突的目標,講求「公平」必然會損害「效率」,而要追求「效率」就必須犧牲「公平」。他們更進一步主張,在現階段,中國面臨的最緊迫的問題是「如何做大蛋糕」,而不是「怎樣分配蛋糕」,為了進一步追求「效率」應當繼續犧牲「公」,無所作為地坐視不平等持續擴大是**能夠作出的惟一正確的選擇。

就此時此地中國的特殊國情來說,上述觀點是完全錯誤的。對於今日中國來說,「公平」與「效率」是相輔相成的系統,而不是此消彼長的關係。改善收入分配狀態,不但不損害經濟效率,相反還會促進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而一任不平等繼續惡化則必將摧毀經濟持續增長的前提。

目前,制約中國經濟增長的最主要的因素是有效需求不足,而在商品出口受阻、外來投資疲軟的情況下,擴大國內需求是刺激有效需求的最重要的手段。但是國內需求的狀況不令人樂觀。為什麼?

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收入分配差距過大。經濟理論和經濟實踐已經證明,收入分配越不平等社會邊際消費傾向越低,因此過大的收入分配差距必然導致整社會的有效需求不足。實際上,我們今天所面對的需求不足非常類似於古典型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也就是馬克思所指出的由於財富和貧窮的兩極分化所造成的生產過剩的危機。

資本主義最初採取的走出危機的對策是開拓海外市場,即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隨後又採取了國家資本主義特別是福利國有策略來克服古典型經濟危機。對於我們來說,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的路子今天都走不通,可行出路就在於通過改進國內收入分配來擴大內需,並進而達到刺激經濟增長的目的。

第二,應該用「四次收入分配理論」透視中國的不平等。

「二次收入分配理論」認為市場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決定了社會財富的最終分配狀態。但是「四次收入分配理論」對這一主流見解提出了挑戰。該理論認為,社會的總財富在各個社會成員之間的最終分佈狀態是經過市場、**、非**組織和犯罪活動共四次分配形成的,而且在法治並不健全的轉軌社會裡第四次分配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市場是第一次分配的主持人,它按照」效率原則」進行分配,社會財富被以工資、利潤和利息的形式分配給生產要素的所有者。與世界各國一樣,中國的第一次分配也導致不平等。

第二次分配由**主持,理論上說它應該按照「公平原則」通過稅收和財政支出進行「再分配」,以校正市場分配「失誤」。但是,中國**實施的再分配具有一個突出的特徵,那就是「錦上添花」。也就是說,受到市場優待的人進一步受到**的優待,從**再分配中受益最大的群體恰恰是高收入群體。

財政部最近一次統計顯示,**的轉移支付比市場分配更加不平等。

非營利組織通過募集自願捐贈和資助活動實施第三次分配。這次分配依據的是「道德原則」。目前,在中國,第三次分配發揮的作用可以用「微不足道」來概括,但是它的確發揮了「雪中送炭」的作用,也就是說「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第四次分配也就是所謂的「灰色分配」和「黑色分配」,表現為各種犯罪活動,如盜竊、搶劫、偷稅漏稅、**和**等等。在中國,錢權交易、偷稅漏稅、買官賣官的規模到底有多大,尚沒有一個合理的估計。但是,毫無疑問,對社會公正和**合法性的損害卻是最大的,其危害程度無論如何評價都不會過分。

第三,「經濟增長」、「反貧困」、「反腐敗」都是「硬道理」。

「發展」更確切地說「經濟增長」是絕對的「硬道理」。換一個角度來看,經濟繁榮的最大受益者是強勢集團,因此繼續奉行「改革」、「開放」政策,推動經濟發展,將贏得他們對**的支援。

在 20年改革期間,儘管收入分配差距在迅速擴大,但絕對貧困發生率也在大幅度下降,而且低收入群體的平均收入水平也在大幅度提高。這是改革能夠獲得廣泛的社會支援、中國能夠維持社會和政治穩定的重要原因之一。進入 90年代中期以後,不僅城市的貧困狀況在持續惡化,而且進一步緩解農村貧困也面對著越來越大的困難。

如果按聯合國制定的每人每天 1美元的貧困線衡量,那麼中國的貧困人口總量就將達到 2億人上下的規模。面對如此龐大的絕對貧困人口,如何在經濟快速增長的過程中緩解貧困,維持社會穩定,是即將進入 21世紀的中國無法迴避的重大問題。反貧困特別是消除絕對貧困,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社會整體福利水平,還可以有效地維護社會穩定。

這是因為,貧困為社會底層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因此必然會贏得他對**的支援,同時也使他們不至於鋌而走險。因此,對於今日中國來說,「反貧困」也是「硬道理」。

眾所周知,目前公眾對收入分配現狀極為不滿,而且這種不滿是社會不穩定的主要導火索之一。那麼,公眾不滿的到底是什麼呢?各種研究一致認為,公眾的不滿主要不是針對收入分配的結果,而是針對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

**、**、偷稅漏稅、**吃喝玩樂等非法收入造成的收入分配不平等,是激起公眾不滿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可以說非法收入造成的不平等對社會穩定的危害最大。由此可見,即使僅僅從」穩定」的需要出發,打擊「第四次分配」也是絕對必要的。

所以說,「反腐敗」也是「硬道理」。

近期對策

近期目標就是實現福利社會的最低綱領———建立安全網。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採取財政手段和非財政手段並用的「雙管齊下」策略。所謂「財政手段」是指一般意義下的「轉移支付」,而「非財政手段」是指就業政策、產業政策以及區域政策。

我認為從中國國情出發考慮,作為緩解不平等的近期措施,非財政手段也許比財政手段更為有效。

第一,實事求是,量力而行,把「消除絕對貧困」和「建立安全網」作為近期目標。

關注財富分配不均問題,並不等於要搞平均主義,也不等於要在近期內縮小收入分配差距。對於今日中國來說,現實主義的目標,不是縮小收入差距,也不是立即終止收入差距持續擴大的趨勢,而是首先致力於消除絕對貧困,建立一個低標準的、但卻具有高覆蓋率的

「安全網」。這一「安全網」將為社會設立一個最低保障線,使那些最不幸的社會成員不至於落入無底深淵。目前,我們根本沒有能力造就一個「福利國家」,貝弗裡奇式的福利保障承諾既是遙遠的也是不必要的夢想,我們只能量力而行,為全體人民提供一個最低水平的社會保障———「安全網」。

第二,建立全國統一的勞動力市場,促進城鄉之間和地區之間的人口流動,遏制城鄉差距和地區差距的進一步擴大。

幾十年來,我們用一套嚴密的政策和制度牢牢捆住了中國人的腳,有力的地制了人口流動,使「人往高處走」這一緩解空間差距的自在機制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使城鄉差距和地區差距持續擴大。我個人認為,在短期內要想通過**的財政轉移支付,增加對農村和欠發達地區的投資,來縮小城鄉差距和地區差距是不現實的。實際上,打破人口流動壁壘,「解放中國人民的腳」,是控制城鄉之間、地區之間收入差距持續擴大的最有效的途徑。

令人遺憾的是,目前的大趨勢卻是各大城市紛紛著手建立就業門檻,千方百計地把外來勞動力特別是來自農村的勞動力拒之門外。當然這種做法可以緩解各地的燃眉之急,但卻無法解決全國的長期問題,而只能使問題不斷積累、惡化。

與此相關的是城市化問題。在城市發展問題上,我們應當尊重工業經濟的發展,順其自然。什麼規模的城市能夠發展就放手讓什麼城市發展,既不要削足適履,也不要拔苗助長。

中國目前的問題是特大型的大型城市太少了,而不是太多了。應儘快取消那些限制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發展的不合理政策,全力支援中心城市發展,通過這些「增長極」和「增長點」帶動區域經濟成長。當然,只有開放的城市化才能緩解城鄉差距和地區差距,因此我要再一次強調建立全國統一勞動力市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三,全力支援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千方百計擴大就業機會。

工業化模式對收入分配狀況具有直接而重要的影響。由於工資收入要比資本收入更有利於分配平等化,所以採取勞動密集型的工業增長模式,使工資收入所佔份額上升,會改善收入分配狀態。其實像中國這類國家,**的徵稅能力是很弱的,而且有限的財政收入也很難落到弱勢群體頭上,因此就業政策反倒成了調節收入分配的最有效的工具。

第四,建立公平的社會保障制度,為全體公民提供最低水平的統一標準的公共服務。

**必須儘快停止「錦上添花」式的再分配政策,關心弱勢群體,把扶持貧困人口、貧困地區和農村發展放在第一位,保證「雪中送炭」。在中國,落後地區不僅人均收入低,而且各項公共服務也最差。****有義務保證向公民提供最低水平的統一標準的基本公共服務。

基礎教育和衛生保障是最重要的公共服務,既可以提高這些地區人民的生活品質,又可以提高勞動力的素質。研究證明人力資本的投資是現代經濟增長的發動機。只有當落後地區的勞動力身體健康且普遍受過基礎教育時,這些地區才有希望進入經濟增長的主流。

從這個角度看,用轉移支付的方式為所有人提供受教育和醫療保健服務的均等機會,不應僅僅被看作一種慈善行為,而應被看作是一種投資。這種投資不僅有利於貧困地區且也有利於整個國家。

第五,通過財政轉移支付和各項優惠政策支援中西部地區社會經濟發展。

利用轉移支付改善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是實現對所有地區提供均等發展機會的第一步。在中國,落後地區之所以落後就是因為這些地區缺乏交通運輸設施、供電供水裝置等等增長的先決條件。由於缺乏必要的基礎設施,在發達地區競爭中,落後地區只能處於下風,因此改善基礎設施是落後地區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

要幫助落後地區發展經濟,還必須設法將各種經濟活動吸引到這些地區去,促進生產要素向落後地區流動。改善基礎設施是吸引外來投資的一個條件,但是僅僅如此還不夠。外部投資不會因為落後地區基礎設有所改善就自動流到這些地區去,因為發達地區的基礎設施條件要好得多。

因此,除了加大對落後地區基礎設施的投資以外,**還必須通過各種優惠政策促進生產要素向有利於落後地區的方向流動。

長遠策略

從長遠來看,中國應當大力發展民間組織,並通過**、民間組織、企業、家庭和個人之間的有效合作,即通過建立「福利社會」,構築高效率的「安全網」。

「福利社會論」主張,**不應大包大攬、事必躬親,而要充分發揮民間組織的作用;**與民間組織的關係不是此消彼長的「零和」關係,而是平等的合作關係;**沒有能力也沒有必要獨自承擔全部社會保障的責任,全體公民的社會保障應該由**、民間組織、家庭和個人共同承擔。

我認為,這種主張對於中國這樣一個**財政能力低下、現代社會保障體系極不完善、民間組織發育嚴重不足,但又有著深厚的家庭保障傳統的發展中國家來說,是極為重要的警示與忠告。

財富的本質是創造與分配如何理解財富創造和財富分配的關係

全球最著名的財富榜單之一,福布斯富豪榜一直都是大家衡量富豪的標準之一,而在紐約時間3月5日,最新一期的福布斯富豪榜又進行了更新,在第33期的富豪榜中列出了全球最富有的一批人。不過走一期的榜單裡透露出一個驚天大祕密,那就是亞洲首富的位置竟然已經落入印度人手中。經濟成為我們進行社會生活活動的槓桿,我們衣...

牆面不平如何修補牆面不平與櫃子之間出現縫隙該如何補救

1 如果牆面不平整度符合規範,即約在5毫米以內,則通過刮膩子,可以將不平整度控制在約3毫米以內,這也是裝修工程對牆面平整度的驗收標準。2 如果牆面不平整度大於5毫米,找平的膩子太厚會導致日後牆面開裂,因此要改用找平專用材料 粉刷石膏 或者水泥砂漿來找平牆面。當不平整度在5毫米到1釐米之間,可用粉刷石...

如何區分理解收入和利得,怎樣區分收入和利得?各舉例

要想正確地理解和把握收入和利得的區別和聯絡,能夠熟練地判斷和運用收入和利得,需要從二者的定義入手 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 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 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利得是指由企業非日常活動所形成的 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 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入。從上面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