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的總結是理論,理論是現實思考裡的過去。生產力是人們在描述社會生產活動總體概況時所創造和使用的一個概念。馬克思主義哲學對生產力的理解定論是「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
哲學的任務在於解釋一切,這也是哲學的本質,解釋的一切要經受得起歷史的考驗,要解釋必須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之上。
生產力是人們創造財富的能力
(一)財富的本質就是能力——財富就是能力,能力就是財富。
人們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需要各種形式的財富。例如:人們生活需要衣服、食品、房屋、車輛等財富。
衣服具有遮蔽身體、御防寒冷的能力;食品具有提供熱量,排除飢餓的能力;房屋在空間上能與外界有一定程度的隔離,具有提供居住休息,提供活動場所的能力;生產需要電燈、煤、電動機等財富,電燈、煤具有發光發熱的能力,煤燃燒發出大量的熱,具有提供熔化鐵礦石的能力,電動機具有使機器轉動的能力。可見,凡是具有某種形式能力的物質,統統稱為財富。
物質是不依賴於人的意識,並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財富是客觀實在的,能力也是客觀實在的。新時代、新視角、新觀念。
幾乎全世界所有的人都認為:「能為我所用的東西就是財富。」因此,財富蘊藏著人們需要的某種能力,財富能夠滿足人們的某種慾望,人們千方百計想要獲得財富,其實就是想得到某種能力;能力就是形態各異、用途千差萬別的財富所共有的東西;能力是財富的本質,也是所有財富的共性。
總之,財富的本質就是能力,或者說,能力是所有財富的共性。可見,具有能力的物質稱之為財富,這樣可以簡述為「能力就是財富」。能力和財富本身就是客觀實在的,本身就是物質,因此,不需要「什麼的物質是物質」。
總之,能力就是財富,財富就是能力,是最明瞭、最簡潔不過了。這是從感性到理性的深化,是認識領域一次重要、深刻地革命。
(二)生產的目的就是為了創造財富。
創造財富。
(三)生產力的最新認識——生產力是創造財富的能力。
如果說生產的目的就是為了創造財富,那麼生產力就是創造財富的能力。
在這裡阿德把以前生產力的定義全部發展和革命掉,提出新的定義:生產力是人們創造財富的能力。可見,能夠創造財富,或者參與創造財富,或者為創造財富提供了條件的要素都是生產力。
例如:勞動力、生產資料、生產工具等直接創造財富,是生產力;廠房參與了創造財富,或者為創造財富提供了空間,提供了有利條件,也是生產力。
(四)認識生產力的三次里程碑。
第一里程碑:生產力是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第二里程碑: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第三里程碑:生產力是創造財富的能力;資本是第一生產力。
(五)資本是生產不可或缺的要素,資本是生產力。
一個企業要進行生產,要有勞動力、生產資料、生產工具、廠房等。生產的過程就創造價值的過程,就是創造財富的過程。可見,勞動力、生產資料、生產工具、廠房等都參與了生產,或者說為創造財富提供了條件,都是生產力;資本就包括生產資料、生產工具、廠房等。
因此,資本是生產不可或缺的要素,資本也是生產力。本觀點出自劉德著作的《財富論》.
(六)資本是第一生產力。
在很長一段時期裡,人們都把勞動力當作第一生產力,人為的擴大了主觀意識,從而導致浮誇風盛行一時。後來,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同志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將科學技術列為生產力,這也可以計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吧。小平同志不僅把「科學技術」列為生產力,而且列為第一生產力。
於是,「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理念滋潤著大江南北,推動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不斷地招商引資,引進雄厚資本,引進先進科學技術,並且取得舉世矚目的實效。可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論斷的提出是客觀認識生產力的里程碑。隨著我們的研究不斷的深化,需要再進一步深刻地認識生產力,才能解決現實問題。
如今,我們提出「資本是第一生產力」,這是有理有據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
1.資本處於主動,勞動力處於被動。
在一個企業中,資本家對應資本;僱傭工人對應勞動力。資本家佔有生產資料、生產工具、廠房等,僱傭工人雖有人身自由,卻被剝奪了生產資料。只有當勞動者把自己的勞動力當作商品出賣並被資本家購買以後,勞動力和生產資料才能結合起來,才能進行生產。
在企業生產的整個過程,都是資本家一手敲定,處於主動地位,一個企業生產什麼、生產多少、怎樣生產等,都是由資本家支配。僱傭工人在產品的生產、流通、分配和消費等過程中處於被動地位,也就是說,僱傭工人在生產活動中完全聽命於資本家。
2.資本可以改變勞動力水平,提高創造財富能力。
第一.勞動力就是人的勞動能力,是人的體力和腦力的總和。勞動力存在於活的健康的人體中,是社會生產的永恆條件。一個普通的勞動力叫做普通工人,或者叫普工,一個掌握高技能水平的勞動力叫做高階僱員,或者叫做工程師。
可見,工程師=勞動力+科學技術+勞動技能。僱傭工人可以自我「投資」,長期地參加學習培訓,改變自己的勞動技能,從而由普通工人變成高階工程師。這種自我「投資」所付出的貨幣就是資本。
我們也可以理解為:這裡所講的資本是廣義上的資本;而資本家建造工廠付出的貨幣,這些資本就是狹義上的資本。
第二.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在現代化的企業中,對勞動力的水平要求越來越高。因此,一些企業單位投入大量的資本用來培訓員工。目的就是:
適應企業成功轉行,適應操作先進的機器裝置等。可見,企業提供資本培訓員工,就是為了提高勞動技能。廣大的發展中國家出臺新政策,招商引資,其目的就是在於提高本地區的生產力水平。
3.資本包括科學技術,包括勞動技能和先進的機器裝置。
科學技術(主要是指自然科學)是第一生產力,是指科學技術對創造財富的重要性而言的。科學技術是要通過運用於生產實踐,從而推動生產力發展,提高了創造財富地能力。二戰以後,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為社會的加速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
隨著科學技術在世界範圍內的快速傳遞發展,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日益明顯。隨著改革開放地深入,「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越來越被人們所接受。***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第一次確切地指出科學技術在社會生產和社會發展中的主導作用和重要地位。
科學技術就是由勞動技能和先進的機器裝置組成,而這些勞動技能和先進的機器裝置就是資本直接和間接轉化而成。
4.資本是產生剩餘價值和超額剩餘價值的首要條件。
第一.在企業生產過程中,資本不僅處於主動,而且是整個企業生產的首要條件,是一切的一切。也就是說,資本是剩餘價值產生的首要條件,沒有資本就沒有企業,就沒有生產,就沒有一切。
在社會化大生產勞動中,資本家握著大量的貨幣資本,以便建造工廠,購買生產工具、原材料和勞動力等,這是生產的首要條件,也是剩餘價值產生的必要條件。只有具備這個先決條件,僱傭工人才有發揮才能的地盤,才能生產出產品,才能產生剩餘價值。
第二.超額剩餘價值的產生需要足夠的資本。超額剩餘價值產生的條件是自己生產出來的商品的勞動時間低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也就是說,一般的企業生產一個零件要100秒,而先進的企業生產同樣一個零件只要60秒。要達到這個效果,先進企業就必須不改進生產技術,購買先進裝置,提高員工的勞動技能等。超額剩餘價值實質上也是相對剩餘價值,是以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為基礎,靠必要勞動時間的縮短和剩餘勞動時間的相應延長而生產出來的。
可見,只有勞動生產率提高了,必要勞動時間縮短了,剩餘勞動時間就相應延長了,這時才能出現超額剩餘價值。因此,只有不斷地投入大量的資本,購買先進裝置,改進生產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縮短必要勞動時間,延長剩餘勞動時間,這樣才能實現超額剩餘價值的產生。
2樓:匿名使用者
科學是第一生產力,我記得是
3樓:匿名使用者
在一個時間範圍內,所生產的數量
4樓:俞南霜山暎
科學技術就是第一生產力.
生產力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地方是的,例如去紡織廠打工,您就是其中一個生產力
5樓:叫我魔皇大人
生產力指的就是我們的「由於工具帶來的生產的進步」,這個就是生產力。
生產力是什麼意思?
6樓:匿名使用者
生產力狹義指再生生產力,即人類創造新財富的能力。
從橫向來看,生產力分為個人生產力、企業生產力、社會生產力;
從縱向來看,生產力分為短期生產力、長期生產力;
從層次來看,生產力分為物質生產力、精神生產力。
生產力是生產力系統的功能,組成生產力系統的要素包括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物件。
7樓:小月螺螺
生產力是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和生產資料相結合而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古猿通過勞動轉化為人產生勞動生產力,是生產力形成的標誌和歷史上的開始。所以,生產力就是人實際進行生產活動的能力,也是勞動產出的能力,是具體勞動的生產力。
生產力的表現是生產中的主體行為以及這些行為的結果的存在,即勞動產物。按主體性質的不同,生產力可分為自然生產力和社會生產力。
在科學研究活動中,生產力的研究是分兩塊進行的。一是工藝學對生產的物質內容的研究,把握物質世界的物質運動以及人本身的生理運動及其實踐模式。這就是以生產力實踐科學為依託的各門自然學科。
二是生產力理論科學。後者對生產力運動方式和運動構造進行研究。這一方面的工作內容是多學科的交叉滲透的結果,如涉及地理學、文化學、考古學,因此不獨是自然科學,而同時囊括了社會科學的一些基礎領域。
8樓:財富規律
一、生產力的定義:
生產力的定義:生產力是創造財富的能力;資本是第一生產力。出自劉德著作的《資本財富論》。
生產力新的定義:生產力是人們創造財富的能力,能夠創造財富,或者參與創造財富,或者為創造財富提供了條件的要素都是生產力。例如:
勞動力、生產資料、生產工具等直接創造財富,是生產力;廠房參與了創造財富,或者為創造財富提供了空間,提供了有利條件,也是生產力。以上觀點出自劉德著作的《資本財富論》。
二、生產力單位:
生產力單位是劉德(l)。1劉德 = 1美元/小時。1劉德 = 1美元/小時讀作:
一劉德等於一美元每小時。意思是:每小時內創造一美元的財富為一個單位的生產力。
f=m/s 。以上觀點出自劉德著作的《資本財富論》。
三、「生產力損耗的量化利潤分配製」揭示利潤差異祕密。
眾所周知,一個正常企業,勞動力、生產資料、機器、裝置、廠房等都以不同形式參與了生產,也就是說它們是生產不可缺少的元素,它們就是生產力。一個完整的企業就是由無數個這樣的微小的生產力單位組成,企業生產的過程就是所有微小的生產力耗費的過程。因此,企業執行產生的利潤就應該由勞動力、生產資料、機器、裝置、廠房等所代表的生產力的損耗量來決定分配的數量。
在一個企業中,僱傭工人對應勞動力,企業家對應生產資料、機器、裝置、廠房等。因此,僱傭工人獲得的工資是勞動力對應的生產力損耗量,企業家獲得的利潤是生產資料、機器、裝置、廠房等對應的生產力損耗量。這種由勞動力、生產資料、機器、裝置、廠房等所代表的生產力的損耗量來決定各自的利潤的原則就是「生產力損耗的量化利潤分配製」。
總之,企業家所獲得的利潤是企業家所代表的生產力的損耗量來決定的,可見,企業家與工人的互助互利地協作關係並非是剝削關係。以上觀點出自劉德著作的《資本財富論》。
四、用人名命名的單位有:
頻率的單位:赫茲(hz)( 頻率)
功的單位:焦耳(j)( 能量/功/熱量)
電壓的單位:伏特(v)( 電勢/電壓/電動勢)力的單位:牛頓(n)( 力/重力)
功的單位:瓦特(w)( 功率/輻射通量)
電阻的單位:歐姆(ω)( 電阻)
壓強的單位:帕斯卡(pa)( 壓強/應力)電流的單位:安培(a)( 電流)
生產力的單位:劉德(l)( 生產力)
文化生產力的含義生產力的含義
談發展文化生產力的重要性處在當今世界文化格局中的當代中國文化,發生了歷史性的重大轉折。文化變革的現實對文化理論與實踐研究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文化與經濟 文化與科技 文化與政治 文化與綜合國力 中西文化的碰撞 交流和溝通 當代文化市場與文化產業的興起與發展等問題都與發展文化生產力密不可分,文化和經濟是人...
如何理解決定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中的
1 在生襲產方式的矛盾統bai一體中,生產力決定生產關du系,生產關係對生產力具有zhi反作用,二者間存在dao著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2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表現在 生產力的性質和水平決定生產關係的性質和形式 生產力的發展決定生產關係的變革。3 生產關係對生產力的反作用表現在 生產關係適合生產力狀況則...
生產力改革最開始是英國,為什麼現在英國落魄了呢
因為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就已經被其他國家給超過了。上個世紀的英國有著一個很牛的稱號,叫日不落帝國,有著很強大的軍隊,特別是海軍,非常厲害。曾經的英國征服了半個地球,可是隨著時代的變遷,美國的強大,我國的崛起,曾經的因果越來越衰落了。英國之所以會這麼衰落,是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很多國家都慢慢的超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