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清末東北三省
來總人口近2000萬。源
根據《中國bai人口》東北三省分
du冊的記載,2023年遼寧、吉林、黑zhi龍江三省人口分別dao為430萬、62.6萬、100萬,總人口約為600萬,而到了清末又做了一次人口普查,得出結果是東北三省總人口為1977.7萬,僅僅比2023年過去了十幾年的時間,人口劇增了兩倍多。
2樓:李昱君
清**實行弛復禁政策後,大量移制民湧入到東
北地區bai。《白山黑水錄》du中記zhi載了當時移民從關內到東dao北路途中的一些狀況,「由奉天入興京,道上見夫擁只輪車者,婦女坐其上,有小兒哭者眠者,夫以後推,弟自前挽,老嫗拄杖,少女相依,踉蹌道上……前後相望也,由奉天至吉林之日,逆旅所供寢食者皆山東移民。」③光緒三十年(1904),曾經有人記載了在直隸永平州一條大路上所見到的如下情景:
「旅途中最令人注意的事為步行到北方去尋找工作的大批苦力,其中很多是往滿洲去的……我們當中最老的一位旅行家,在這條大路上來往已有二十五年之久,在他的記憶中從來未見過這樣多的人步行流徙。本報(《華北捷報》)記者曾耐心地數過兩次,其結果如下:三十分鐘之內走過了二百七十人,又二十分鐘內走過了二百一十八人。
這兩個數目是在不同的兩天分別數的,可以作為每天行旅人數的一個合理的平均數。」
3樓:醉依山
如圖所示,應該有592.6萬人
4樓:匿名使用者
東北三省,不算內蒙古,**時期大約為300萬。清末也差不多吧?
明朝的東北哪些地方屬於中國?當時東北有多少漢族佔了百分之多少?清朝前期**東北漢族百分之多少?
5樓:呂屹
遼東邊牆以內是明國領土,其他地方談不上實際控制,遼東的防守主要還是靠要塞城市,遼東邊牆內漢人佔總人口應該在50%以上,努爾哈赤對不願屈服的遼東漢人或殺,對屈服的編作八旗兵的奴隸,還有部分逃回關內,皇太極(弘曆時出現的翻譯漢名)後對開始設定漢軍八旗,把投降的明軍編入。中國有三個意思,地名,本朝以滿洲之君入主中國,二2023年華夏族建立的國家的正式國號,楊靖宇:我是中國人,不是滿洲國人,三文化概念。
領土來自於實際控制,明國在遼東的邊界就是遼東邊牆。土地靠的是力量。邊界條約這一概念也不是從西方傳來的,華夏早就有。
6樓:匿名使用者
明朝時東北比現在大很多。當時那地方不像關內那樣。因為當時東北漢人少,所以都是在當地駐軍隊,管理各個少數民族。
明朝前期東北少有漢人。稱不上多少比例。明中期一些沒有田地的農民遷到那裡。
才有了漢人。大約也只有十幾萬人。明末東北戰爭不斷,努爾哈赤建立後金又**漢人。
很多漢人內遷。東北當時的漢人比例不會超過東北人口的30%。清朝建立後下令,漢人不能居住東北。
所以東北一直人口很少,一直到清末,山東等幾個省的漢人,遷移到東北,又稱鬧關東。那時,東北才有比較多漢人,然後到建國後,為了守衛邊境,**又鼓勵很多人遷居東北。才到今天這樣的規模。
7樓:匿名使用者
無法籠統說明朝擁有東北哪些地方,前期和後期存在太大差別。
在前期,明成祖朱棣置奴兒干都指揮使司,所轄地域幅員遼闊,西起鄂嫩河、東至庫頁島、北達外興安嶺、南瀕日本海和圖們江上游,包括黑龍江流域和烏蘇里江流域至庫頁島的廣大地區。奴兒干都司屬羈縻州府性質,這是漢唐以來管理邊疆少數族事務的軍政組織,羈縻的意思就是來去自由,你願讓我管我就管,你不願讓我管我就不管,是一種相當鬆散的統屬關係。但奴兒干都指揮司轄區內廣置衛所四百多處,統治力還是比較強的。
明朝隨著大學士張居正病逝,神宗全盤否定其改革措施與成果,一度振興的王朝開始走向全面腐朽,社會矛盾不斷激化,軍政廢馳,兵部和將佐唯利是圖、層層盤剝,士兵們長期領不到餉銀,不僅無力購買必要的裝備,甚至為了活命不得不典衣賣箭,嚴重的鬻子出妻,終於使得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裝備的明軍出現大批逃亡甚至譁變,奴兒干都司幾百處衛所形同虛設。萬曆十一年遼東總後李成樑在平定建州右衛的兵變中受女真酋長尼堪外蘭唆使,殺害了無辜的建州左衛首領覺昌安及其子塔克世,也就是努爾哈赤的祖父和父親。
朝廷為安慰努爾哈赤,讓他襲任都指揮使職。25歲的努爾哈赤因父祖被害仇恨明朝,決意擺脫明朝控制,以祖上遺甲13幅和不足一百人起事,逐次削平建州女真各部,明廷加封其為左都督,封龍虎將軍。萬曆二十四年,擊敗海西女真,建立八旗,開始與明朝分庭抗禮。
萬曆四十三(1615)年建立後金國。薩爾滸之戰後,錦州以北,悉數落入女真之手。寧遠一戰,努爾哈赤大敗,不久發病身亡。
其子皇太極繼位,一面假意與明朝修好,一面卻東征朝鮮、西征蒙古,擴充勢力,明崇禎九(1636)年改國號為清。
松山之戰,洪承疇明代對東北的管轄
2023年朱元璋在應天(今南京市)稱帝,建立明朝,同年滅元。在遼東都司,農業、手工業都得到很大發展。現在的遼陽地區,在當時是「歲有羨餘,數千裡阡陌相連,屯堡相望的富饒地方。
當時,遼東都司的冶鐵、製鹽等手工業也很發達。遼東的三萬衛與四川的龍州、順天的遵化,是當時全國聞名的三大冶鐵中心。
明洪武元年(2023年),明軍攻佔大都(即北京),元朝滅亡。明太祖朱元璋為了消滅盤踞東北,負隅頑抗的故元殘餘勢力,一方面派黃儔等人前往遼東,「詔諭遼陽諸處官民帥眾歸附」;另一方面派兵從山東渡海,向遼東進軍,迫使故元遼陽行省平章劉益投降。於是洪武四年(2023年)明在遼東設定定遼衛都衛,洪武八年(2023年)明改定遼衛都衛為遼東都指揮使司,管轄遼東二十五衛,一百三十八所,二州,一盟。
朱元璋為了向北推進,在「慎固邊防,翼衛王室」的思想指導下,把自己的兒子分封在北方和東北,如封燕王於北平、封韓王於開原、封寧王於大寧(今赤峰寧城)、封遼王於廣寧,其目的是「據名藩,控要害,以分制海內」。當時故元太尉納哈出佔據金山(即吉林省農安縣)一帶,與遼東高家奴、哈喇張、也速之等故元殘餘勢力,「彼此相依,互為聲援」,企圖繼續頑抗。明朝要統一東北,就必須消滅東北境內的「故元遺兵」。
洪武二十年(2023年),朱元璋派馮勝、傅友德率領明軍進攻金山,納哈出兵敗投降,其他「故元遺兵」也紛紛歸降,蒙元在東北地區的殘餘勢力被肅清。
建州女真
「衛所」是按照明朝政治制度設定的地方軍事行政機構,它和內地有所不同的是除了軍事職能外,還要管理地方行政事務,所謂「撫綏屬部」,「看守地方」。「衛所」**都是明朝****直接委任的,採取「因其部族,……官其酋長為都督、都指揮、指揮、千百戶,鎮撫等職,給與印信,俾仍舊俗,各統其屬」的政策。他們的官職是世襲的,父死子繼、父老子替都必須得到明**的批准。
如果要求晉升官爵、更換敕書(委任狀)、增加賞賜等,則要呈報明朝**,不得擅自行動,否則要受到處罰。明朝授給奴兒干都司屬下衛所的官印,不斷有所發現,如有《毛憐衛指揮使司之印》、《木答裡山衛指揮使司印》、《禾屯吉衛指揮使司印》、《囊哈兒衛指揮使司印》、《塔山左衛之印》,以上的「印信」,清楚表明了明朝在東北地區設定地方行政機構,進行管理最好的歷史物證。
由於女真和明朝在政治、經濟等方面的關係,比以往任何時期都要密切,來往更為頻繁。因此,東北地區的水陸交通也隨之發展起來了。明朝在蒙元設定驛站的基礎上,大力擴建和新建驛站,延長或新闢驛站的線路,據《遼東志》記載,當時從遼東通往東北各地區共有六條交通幹線,開原城是六條幹線的起點。
東到朝鮮,西達蒙古,東北抵達特林地區的滿涇;西北通往滿洲里以北,形成四通八達的驛站交通網。特別是對黑龍江、松花江一帶,明廷為了保證遼東同奴兒干地區的交通運輸,永樂十年(2023年)自松花江到黑龍江下游,就設了滿涇等四十五站。永樂十八年(2023年)又在吉林的松花江畔建立了造船廠,擔負「造船運糧」[118]和運送軍隊[119]的任務。
正因為明朝積極發展東北地區的交通運輸,增設驛站,建立船廠,更加強了女真和遼東及中原地區的聯絡。然而明朝中期以後國力衰退,無力再維持對北方邊疆的統治,2023年(明宣德十年),奴兒干都司被撤銷,但下屬的衛所則繼續存在。隨著韃靼和女真的興起,明朝在東北地區的有效控制區退縮到遼東地區。
清朝對東北的統治
16世紀末,女真再次勃興強大。2023年建州女真領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大汗,重建大金國,史稱「後金」。天聰十年(2023年)四月,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改女真族號為「滿洲」。
2023年明朝滅亡後,清軍大舉入關,統一全國。滿族取得政權以後,以東北為「龍興之地」,定盛京為「陪都」,對東北實行「特別之制」的治理辦法。從17世紀中葉起,沙俄侵略軍越過外興安嶺,侵入中國黑龍江流域,燒燬村莊,殺掠人口,搶奪糧食和貂皮。
之後清軍與俄羅斯多次爆發衝突或戰爭,直到2023年雅克薩之戰後,在康熙帝的授意下清軍乘勝求和簽約。於 2023年簽定《中俄尼布楚條約》(尼布楚議界條約),在條約簽訂之前,清朝在東北地區疆域西括內外蒙古,盡有中、東西伯利亞,東臨太平洋,包括庫頁島、千島群島,北濱北冰洋,東北方向直到堪察加半島和白令海峽。2023年《尼布楚條約》後東北地區疆域逐漸退至外興安嶺、烏第河、貝加爾湖南岸一線以南地域。
清末民初中國衰弱,庫頁島、千島群島喪失,外****,東北版圖最後縮至今日模樣。
隨著人口增加,土地開墾,中原先進生產技術的推廣,東北農業生產的基本輪廓大致形成。在農業發展的同時,商業、手工業隨之興起,出現了瀋陽、遼陽、錦州、長春、吉林、寧安、遼源、哈爾濱等經濟中心。
清軍入關後,於清朝初年,在東北設定了盛京將軍、寧古塔(吉林)將軍和黑龍江將軍,三將軍的轄區在管理方式、行政制度及土地佔有形式方面有別於中原地區。多爾袞就在2023年下令嚴令禁止漢人進入所謂的「龍興之地」墾殖。這就是「禁關令」。
雖然清朝於2023年開始向東北地區派遣八旗及漢軍移民,但清初滿洲人傾族入關後東北人口更加稀少,清朝統治者視東北為「祖宗肇跡興王之所」,藉口保護「參山珠河之利」,長期對東北實行封禁政策。與「禁關令」相關的詞彙除了「禁關令」外,還有兩個:「柳條邊」和「闖關東」。
為了嚴格執行「禁關令」,從順治年間開始,清朝**不惜代價於東北境內分段修築了一千多公里名為「柳條邊」的籬笆牆,也稱柳條邊牆、柳牆、柳城、條子邊,至康熙中期完成。從山海關經開原、新賓至鳳城南的柳條邊為「老邊」;自開原東北至至今吉林市北的為「新邊」。邊牆以東的滿洲嚴禁越界墾殖,邊牆以西則作為清朝的同盟者蒙古貴族的駐牧地。
清朝對東北的封禁造成了東北人口稀薄,最終為**對中國東北的蠶食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晚清邊疆危機日甚,清朝被迫開放邊禁,採取「移民實邊」的政策。2023年至2023年代陸續開放了吉林圍場、阿勒楚喀圍場、大淩河牧場等官地和旗地。2023年(光緒八年)首先在吉林招墾,設立琿春招墾總局,此後又開放了黑龍江地區的土地開墾。
並且在2023年,清廷裁撤盛京、吉林、黑龍江三將軍,改置奉天、吉林、黑龍江三省,設巡撫,並設東三省總督。 被俘降清,明朝從此無力在關外與滿清爭雄,山海關外,僅餘寧遠至山海關一隅之地。
東北人的主食是米還是面東北人是以麵食為主還是大米為主食
在東北,大米和麵粉都已經普及了,所以都已經成為主食,就我家情況來看,吃大米的時候多一些,因為做起來比較省時間 真正的東北人還是喜歡吃米飯的,但也有的不是東北土土長的人就不太喜歡米飯而是喜歡吃麵食了,東北在松花江平原居住的人就非常喜歡吃米飯,因為那裡有黑土地中出的大米是非常好的,做出來的米飯太好吃,來...
關於東北人在山東的問題,希望山東人和東北人進
lz 其實 的人都一樣 我是在校大學生我們宿舍一共7個人 有東北的 有河南的 全國對這兩回個地方都有答偏見 可是她們人都很好 那個地方都有好人和壞人,我相信日久見人心 如論大家對一個地方如何評價 我相信只要你是好的 優秀的 別人就一定不會對你有偏見把自己做好就ok 現在的社會就是這樣.很多人 都是因...
東北人怎麼樣,我看到網上對東北人的評價不是很好,說他們坑蒙拐騙自以為是
為什麼東北人在全國的名聲不佳,因為打架鬥毆,欺軟怕硬,給人看場子,收保護費,和人做生意沒有信用,拉幫結派,見到有能耐的人給人家當孫子都可以,這些都已經成為了他們的標籤。前幾年在北京一個網路地圖公司工作時,公司裡有個網管是黑龍江雞西的回民,見到公司裡的主管領導,就裝懂事,裝老實人,點頭哈腰,恭維奉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