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經院哲學,什麼是經院哲學?最著名的代表人物

2021-03-11 06:08:22 字數 5980 閱讀 8570

1樓:匿名使用者

經院復哲學是一種為宗教神制學服務的思辨哲學。它的bai研究只du允許在**教教義zhi的範圍內自由思dao維,為信仰找合理的根據。它反對離開教義而依靠理性和實踐去認識和研究現實。

因而其結論也不受經驗和實踐的檢驗。經院哲學往往爭論一些荒唐的問題,如「天堂裡的玫瑰花有沒有刺?」「上帝能否製造出自己舉不起來的石頭?

」「天使吃什麼?」「一根針尖上能站多少天使?」「到世界末日,死人復活時,是青年還是老年?

」「鼴鼠有沒有眼睛?」等等,都是一些脫離實際、煩瑣空洞的抽象議論。

經院哲學是與宗教神學相結合的唯心主義哲學,屬於歐洲中世紀特有的哲學形態,是天主教教會用來訓練神職人員,在其所設經院中教授的理論,故名經院哲學。其產生於11~14世紀查理曼帝國的宮廷學校及歐洲**教的大修道院和附屬學校中產生的教會學院的一種哲學思潮。它是運用理性形式,通過抽象的、煩瑣的辯證方**證**教信仰、為宗教神學服務的思辨哲學。

因為教師和學者被稱為經院學者(經師),故取名經院哲學。

2樓:匿名使用者

經院哲學是與宗教神學相結合的唯心主義哲學,屬於歐洲中世紀特有的哲學形態,是天主教教會用來訓練神職人員,在其所設經院中教授的理論,故名經院哲學。

什麼是經院哲學?

3樓:易書科技

道家的「黃老之學」曾被漢初統治者確定為安定社會的統治思想,充當了先秦哲學經法家過渡到經學的中間環節。漢武帝為了進一步強化**集權,果斷地改換統治思想,採納董仲舒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董仲舒(前約179~前104),專治儒家經典《春秋公羊傳》,曾「三年不窺園」,完成了經學鉅著《春秋繁露》,並上《天人三策》,是中國歷史上影響重大的第一位經學大師。

董仲舒「推天道以明人事」,吸收陰陽五行說,納韓非思想,論證了儒家的綱常名教,為儒家的倫理道德披上神學外衣。經董仲舒改造,儒學已非先秦正統,雜有燕齊方士和三晉文化刑名家思想。

董仲舒在解答宇宙的起源、演變、結構時,把先秦的天命觀與陰陽五行結合,創造出一個高踞字宙本原之上,具有意識和道德的人格神——「天」。他說:「天,仁也」,「天者,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尊也」,天運動陰陽二氣,產生各種自然現象。

董仲舒認為宇宙是由天、地、陰、陽、木、火、士、金、水、人等「十端」構成。十端通過五行「相生相勝」,演變出和諧完整的宇宙——人事有序同構。在這個宇宙圖式中,人是天的特別創造,超然於萬物之上,與天相合。

天有四季,人有四肢。人首圓像天,足方像地,頭髮像星辰,耳目像日月,人的好惡善怒與天的暖晴寒暑相副。人間的君權、三綱、五常與天、陰陽、五行配合成對,「是故仁義制度,盡取之天」。

明確了自孟子以來就存在的「天人合一」論。董仲舒依此又推匯出另一個著名命題:「天人感應」。

認為大自然的災異是天對人事的「譴告」,如果社會太平則天降各種「符瑞」表示讚許。「天人感應」論直接成為兩漢「讖緯」迷信的理論根據。

董仲舒以天有陰陽之氣論證人具有善惡的兩重人性,並把人性分為天生能善的「聖人之性」,貪慾難改、只能為惡的「斗筲之性」和可為善可為惡的「中民之性」。須知孟子的性善論、荀子的性惡論,都是說的中等人的人性,而董仲舒的性三品說則包括了人的三種等級。

董仲舒是個宿命論者,也是個有神論者,在「神形」之辯中主張「神」是「形」的本原,「形」是由「神」派生出來的。

董仲舒按「天人感應」、「奉天法古」的原理,推演出一套「三統說」(「三正說」)的歷史迴圈論及三綱五常的社會倫理觀念,董仲舒的這套思想,很能適應封建統治者的需要,所以得到漢武帝的讚賞。

兩漢治經講究師承家法,逐漸形成記、傳、易、問、故、徵、章句、注、說、訓詁、內傳、外傳等煩瑣的解經程式,如解《尚書·堯典》兩字竟達十餘萬字。經學進入了經院式哲學的樊籠。西漢末甚至發展到荒誕不經的讖緯解經(以圖畫、文字進行宗教式預言,如所謂河圖、洛書等)。

在東漢章帝主持下,班固編撰了集讖緯之大成的《白虎通義》。經、緯互補,唯心主義、形而上學的經學終於完整化,系統化;

什麼是經院哲學?最著名的代表人物

4樓:活寶

經院哲學的代表人物是德爾圖良和奧古斯丁。

德爾圖良生於北非迦太基城(今突尼西亞附近),是羅馬帝國駐北非軍隊的一個百夫長的兒子,原是異教徒,約於195年皈依**教。

德爾圖良認為,上帝早在宇宙形成以前就存在了,上帝的「邏各斯」借給了童貞女瑪利亞,瑪利亞感受了聖靈而懷胎,於是「邏各斯」就轉成肉體的耶穌出世,瑪利亞也就成了聖母,而聖父、聖子、聖靈是統一的,即三位一體。

他說到嬰孩的無辜,但或許臆測這只是在相關的意義上說的,因嬰孩沒有實際的犯罪;他也不否認自由意志,雖然他將人的有效性減至最微的程度,但有時他所用的語詞有重生的合作說的意味,意即在重生上神和人是合作的。

德爾圖良只能代表拉丁神學的最初階段,他的言論中仍然帶著希臘教父教訓的色彩。

奧古斯丁是古羅馬帝國時期天主教思想家,歐洲中世紀**教神學、教父哲學的重要代表人物。在羅馬天主教系統,他被封為聖人和聖師,並且是奧斯定會的發起人。對於新教教會,特別是加爾文主義,他的理論是宗教改革的救贖和恩典思想的源頭。

奧古斯丁認為,只有上帝是永恆的,完美的。上帝創造了除自己以外的一切。聖父、聖子、聖靈這三者不是三體而是一體,不是三個神,而是一個神,這個神就是全知全能的上帝。

奧古斯丁認為,自從人類祖先亞當、夏娃因犯罪而被貶人間之後,現實世界就被劃分為兩座城:「一座城由按照肉體生活的人組成,另一座城由按照靈性生活的人組成。」

後者是「上帝之城」,它是上帝的「選民」即預定得救的**徒的社會,這是一座永恆之城,在現世中代表著它的就是教會;前者是「塵世之城」,它是撒旦的領域,是肉體淫亂的淵藪,在現世中表現為異教徒的生活態度。

5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要說最著名的當然是托馬斯•阿奎那斯(thomas aquinas),但是又不能說安瑟倫不重要,那麼一下就稍微談談一些著名的經院哲學家.詳細談托馬斯•阿奎那斯.

安瑟倫(anselm 1033-1109)

生於義大利的貴族家庭,年青時到英國修道,後被選為坎特伯雷大主教,一生致力於以理性分析教義,被稱為經院哲學之父(奧古斯丁第二)一生無瑕疵,敬重真理與公義,「我相信了才能明白,不是我明白了才會相信」.另外被稱為「最後一位教父和第一位經院哲學家」.

亞伯拉德(1029-1142)

生於巴黎附近一武士家庭,在巴黎大學執教邏輯學.首倡用辯證法去研究神學,他認為宗教經驗必須經過理智的批判,「不斷的質問,乃是知識的開端」,「我明白了才能信」,他注重**的人性而否認他的神性.

聖威克的雨果(hugo of st.victor.1092-1141)

《**教的聖禮》指出,聖禮是神的工作,七個聖禮的每一個都代表神的一種工作.聖禮不再是死的儀式,而是活的代表,雨果帶有神祕主義.

彼得倫巴(1100-1160)亞伯拉德與雨果的結合.

約翰內斯·鄧斯·斯科特斯 他與阿奎那不斷的辯論,他特別講理性的侷限性.各樣的教義從嚴格意義上講都是無**證的,神學以聖經和教會為根據,唯有信仰才能確立.不贊成在神學上給哲學發言權,與阿奎那相反,他把意志置於理性之上,行動置於思維之上.

認為神學是一門實用的科學,而不是思辨的科學.

托馬斯·阿奎那(thomas aguinas 1225-1274)[2]中古最著名的神學家,出生於義大利,先在多米尼古修道院修道,後在巴黎獲得博士學位,他著作甚豐,他的《神學大全》最為重要,他個人生活簡樸、敬虔,著述清晰而合乎邏輯.2023年教皇利奧十三世定他的著作為今日羅馬教會神學的基本課程.

6樓:道峰山營

經院哲學的代表人物有j.鄧斯·司各特,托馬斯·阿奎那,威廉等。

經院哲學是產生於11~14世紀查理曼帝國的宮廷學校及歐洲**教的大修道院和附屬學校中產生的教會學院的一種哲學思潮。它是運用理性形式,通過抽象的、煩瑣的辯證方**證**教信仰、為宗教神學服務的思辨哲學。因為教師和學者被稱為經院學者(經師),故取名經院哲學(scholastici**)。

7樓:匿名使用者

經院哲學是天主教教會用來在其所設經院中教授的理論,故名經院哲學。產生於11~14世紀查理曼帝國的宮廷學校及歐洲**教的大修道院和附屬學校中產生的教會學院的一種哲學思潮。它是運用理性形式,通過抽象的、繁瑣的辯證方**證**教信仰、為宗教神學服務的思辨哲學。

因為教師和學者被稱為經院學者(經師),故取名經院哲學(scholastici**)。

經院哲學最初的代表人物是安瑟爾謨,並開創了安瑟爾謨論證經院哲學;中期的最富盛名的是13世紀下半葉,托馬斯·阿奎那,他力求調和流行的亞里士多德哲學與**教信仰。

8樓:匿名使用者

經院哲學是與宗教神學相結合的唯心主義哲學,屬於歐洲中世紀特有的哲學形態,是天主教教會用來訓練神職人員,在其所設經院中教授的理論,所以稱之為經院哲學.

最初的代表人物是安瑟爾謨,並開創了安瑟爾謨論證經院哲學;中期的最富盛名的是13世紀下半葉,托馬斯·阿奎那,他力求調和流行的亞里士多德哲學與**教信仰.

9樓:匿名使用者

經院哲學是與這些都是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相悖的哲學思想,經院哲學應該是屬於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屬於歐洲中世紀特有的哲學形態,是天主教教會用來訓練神職人員,在其所設經院中教授的理論,故名經院哲學.它的研究只允許在**教教義的範圍內自由思維,為信仰找合理的根據.它反對離開教義而依靠理性和實踐去認識和研究現實.

因而其結論也不受經驗和實踐的檢驗.經院哲學的基本內容並不限於共相是否真實存在的問題,還有神的存在的證明、神的本性及屬性問題.這實際上是理性對宗教信仰如何說明,關係如何的問題.

安瑟爾謨在論述真理時認為:任何真實的東西都依靠真理而存在,一切實在都超越個體,個體只是更高的真實的表象.安瑟爾謨由他的知識論出發,提出了對神的本體論證明:

人從理性得出真、善、美的觀念,這些觀念就是它們存在的證據.同樣,人有神的觀念,便表明神的實際存在,否則人不可能有此觀念.安瑟爾謨認為這個論證的真實性不是以客觀為檢驗標準,而是以由神光照而得的知識來證明.

安瑟爾謨不是從客觀存在的物出發,而從宗教信仰出發,是認識論上的唯心主義.11世紀後,亞里士多德哲學著作與阿拉伯哲學傳入西歐,各種**教異端思想興起,迫使經院哲學家致力維護**教信仰,為此需要系統整理**教教義,並將其置於一定程度的理性基礎之上.由此產生了一批以辯證方**證神學信條的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12世紀上半葉的倫巴德人彼得編纂的《四書》4卷,內容分為神、創世、道成肉身和救贖、教會七項聖事.

它成為中世紀後期神學教科書.13世紀下半葉,托馬斯·阿奎那力求調和流行的亞里士多德哲學與**教信仰.當時,伊本·路西德哲學的追隨者運用亞里士多德《物理學》中的運動學說反對**教的神的觀念與創世說.

托馬斯·阿奎那則運用亞里士多德解釋運動的四因說維護**教神學.他把亞里士多德用以指物質的"質料"解釋為形而上學的"存在"、"實體";把運動的概念凝固於"存在"之中.他還把亞里士多德關於潛能與現實、形式和質料的學說,改造為**教神學中的目的論,宣稱一切都是神意的安排.

他把亞里士多德提出的宇宙運動根源的第一推動者解釋為神.同時,他又承認世界的統一性、感官為知識**,認為理性雖從屬於信仰,但有其自身的領域.這一觀點與奧古斯丁的思想不同,受到奧古斯丁派神學家的攻擊.

在反對哲學理性主義的**教神學家之中,j.鄧斯·司各特認為思維的基本物件是存在,而神是最高的存在,神的基本屬性是無限、全智、全能、全善.人的知識既有賴於感官經驗,對神便無**證,只能憑信仰推論而確立.

另一方面,他的神學體系中,人佔有重要地位.人的靈魂被賦予理性、智慧的基本屬性,從而強調人的意志與自由,但這種意志與自由應以追求神的全善為目的.他雖反對哲學理性主義,但思想與思維方式仍深受亞里士多德哲學的影響.

14世紀後,神學與哲學日益分離,傳統的形而上學被歸入信仰領域,邏輯與分析成為哲學的潮流.13世紀的龐大神學 -哲學體系,被哲學家的專題分析與邏輯論證所取代.這個新思潮以奧康的威廉為代表.

他認為神的全能與絕對自由是信仰的範圍,不能用理性去論證;世界是由個別物體所組成,對世界的知識只能來自直接觀察和對已知真理的演繹.這一思想成為以後經驗主義思潮的先導,也導向對中世紀**教信仰的懷疑主義思潮,標誌著經院哲學的沒落.16世紀末~17世紀初,在天主教教會的反宗教改革運動中,經院哲學在西歐再度抬頭,通稱"後期經院哲學".

它在邏輯與形而上學方面進展不多,主要貢獻在自然法理論方面.它從神的全善推論到在自然秩序中的人的理性,並發展到人的意志,認為這是自然法基礎.這一思想後來發展為荷蘭法學家h.

格勞修斯的法學理論.19世紀末葉,天主教教會再度鼓吹經院哲學,以回答現代科學與哲學的挑戰,形成新經院哲學.但新經院哲學缺乏歷史現實感,在現代西方哲學思潮中影響不大.

經院哲學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什麼是經院哲學?最著名的代表人物

經院哲學的代表人物是德爾圖良和奧古斯丁。德爾圖良生於北非迦太基城 今突尼西亞附近 是羅馬帝國駐北非軍隊的一個百夫長的兒子,原是異教徒,約於195年皈依 教。德爾圖良認為,上帝早在宇宙形成以前就存在了,上帝的 邏各斯 借給了童貞女瑪利亞,瑪利亞感受了聖靈而懷胎,於是 邏各斯 就轉成肉體的耶穌出世,瑪利...

什麼叫哲學,哲學是什麼?什麼是哲學?

哲學其實就是世界觀與方 的統一,然後也就是我們政治上所學的一系列的方 世界觀也就是按照馬克思列寧主義來分辨的。哲學就是通過一定的道理感悟生活,並且通過一定的道理去認真的進行生活。哲學是指關於世界觀 價值觀 方 的學說。是在具體各門科學知識的基礎上形成的,具有抽象性 反思性 普遍性的特點。哲學真相 什...

什麼是實境哲學,什麼是人文哲學

偽科學術語 哲學根本上只有兩種 要麼唯心 要麼唯物 你說的大概是指現實主義 有些人喜歡語詞新造 裝神弄鬼 其實都是不入流的學術 意境指文藝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現出來的情調和境界。明 朱承爵 存餘堂詩話 作詩之妙,全在意境融徹,出音聲之外,乃得真味。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 卷二 雲棲 修篁夾道,意境殊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