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用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數學日記

2021-03-18 13:22:33 字數 5482 閱讀 4583

1樓:

2023年08月30日 天氣:晴

今天晚上,我和媽媽吃過晚飯就到「新世界"去購物,那琳琅滿目的商品,讓人看的眼花繚亂。童裝,西裝,大衣,羽絨服,件件掛得整整齊齊;玩具、零食,讓小朋友們愛不釋手。

我們乘坐電梯,來到第2層樓。那裡是一個彩色世界,五顏六色的童裝令人目不暇接,媽媽替我選中了一件棕色的羽絨服,我一試,嘿正和身!這件衣服原價200元,打了8折,媽媽出了160元。

我想:哦,原來打8折就是減40元,可又一想,如果我買一樣10元的東西,還打8折,那商家不反而要給我30元,那不是折了商品又陪本嗎?一定不是減40元那麼簡單。

媽媽告訴我:「打8折就是乘零點八。"我終於明白了打n折只要把原價乘0.

n就是現價了。

買東西也能學到數學知識,看來數學真有用!

跪求一篇用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數學日記!

2樓:匿名使用者

今天是星期六,我一個人在家,睡醒覺來已經8:30了,我立刻跳下床,這時媽媽打來了一個**,囑咐了我一番,接這個**我花了五分鐘,我迅速換衣服,刷牙洗臉,吃早飯,我又花了十五分鐘,15+5=20(分鐘),8:30+20=8:

50(分鐘)12:00—8:50=3:

50(分),還有三小時五十分鐘就到中午了。9:00整開始寫作業,寫了一個鐘頭,9:

00+1:00=10:00,12:

00—10:00=2(小時),還有兩小時!這時我發現沒麵條了,於是帶了20元去附近的商店去買麵條。

到了商店,我看見有兩種麵條供我選擇,一種是450克,4.5元,一種是400克,是第一種麵條的價錢的3分之2,4.5÷3=1.

5(元),1.5×2=3(元),我一個人在家吃飯,一點點就夠了,於是我選擇了第2種麵條,還節省了父母的血汗錢,一舉兩得。

回到家裡,10;20分,我先準備好了兩個雞蛋,然後看電視去了。

時間一晃到了12:00,我連忙下面條,打雞蛋,過了20分鐘,一碗熱氣騰騰的麵條煮好了,我狼吞虎嚥地吃完了麵條,疲倦的**睡午覺了。 睡完午覺醒來4:

00了,還差兩個小時爸爸媽媽就要回來了,我無事可幹,突然看見一堆沒洗的衣服,我立刻衝過去開始洗衣服。

洗完衣服已是5:00鍾了,洗衣服40分鐘,再加上醒來活動了十分鐘,爸媽提早回來了,看見了我所做的一切,都直誇我能幹呢!

這次「小鬼當家」的經歷太有趣了,不僅增強了我的自立性還讓我懂得了怎樣用數學知識更好地為父母理財了呢!

數學日記在生活中你利用數學知識解決了哪些問題在解決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難你?

3樓:匿名使用者

比如在紙上畫一個面積為3cm²的圓。根據s=πr²得到,r=√(s/π),算出r=0.98cm

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日記400字

4樓:百度使用者

星期天,我與媽媽出去散步,在一個弄堂裡,我聞到了一股濃濃的,烤紅薯的香味。聞到這香味,我的肚子就「咕咕」地叫了起來,「媽媽,我們買個紅薯吃吃吧,我餓了。」我拉著媽媽的手央求道,「買一個倒是可以,不過……」「不過什麼?

」我急忙問,「不過買了以後先回家,算出了紅薯的體積,你才能吃。」「行!行!

」我滿口答應。

回到家,我早已把要算紅薯體積的事拋到了九霄雲外,拿起紅薯就要吃,「哎,怎麼開始吃了?不是說好要算紅薯的體積嗎?不能說話不算數!

」「啊?」我大吃一驚,「還真要算啊?」「那是當然!

」媽媽說,「你要先算出紅薯的體積,才能吃!」「哼!有什麼了不起的,不就是算個紅薯的體積嗎?

難道能難倒我?」 我翻開數學書檢視,可書上只有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體體積的計算方法呀,再說了,這紅薯是個不規則的立體圖形,又不能把它揉捏,怎麼算呀?我託著下巴冥思苦想。

這時,我看到了桌上的一本《數學名人小故事》,我翻開它,饒有興味讀起了第一個小故事,這個故事是講阿基米德利用等積代換算出了金皇冠的真假。我靈機一動,想道:我不是也可以用等積代換來求紅薯的體積嗎?

於是,我拿來一個圓柱形的玻璃杯,量出它的底面直徑是6釐米,我往杯中到了10釐米的水,然後把紅薯完全浸沒在水中,這時,杯中的水上升了。我又量了一下,現在的水是15釐米,也就是說,杯中的水上升了:15-10=5(釐米)按照等積代換,上升水的體積就是紅薯的體積,由此,可以算出紅薯的體積是:

(6÷2)2×3.14×5=141.3(立方厘米)

「媽媽!我算出來了!我算出來了!

是141.3立方厘米!我算出來了!

我能吃紅薯了!」我一路小跑來到媽媽跟前,「哦?算出來了?

」媽媽放下手中事情微笑地看著我。「嗯,是141.3立方厘米。

」我自豪地說,「那你說說看是怎樣算的?」媽媽又問道。我把我實驗的過程講給媽媽聽,媽媽聽了之後向我翹起了大拇指,還誇我是「數學小博士」。

其實,在生活中,許多看似不能求的東西都能通過等積代換來求,只要大家肯動腦,愛動腦,就什麼難題也難不倒我.

數學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非常防範,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任選一個例子,寫一篇數學日記。

5樓:真誠被騙我

數學的應用在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無處不有的。高樓大廈需要它:【設計也是數學的一種】2023年國際奧運會中的鳥窩,它充分顯示了中國的古文明和高超的設計水平。

同時設計師也是一個相當不錯的職業,賺錢舒適排第一。

6樓:仰望的眼睛

一天有二十四小時,如果花八小時睡覺的話,就還有十六小時我們處於相對清醒的狀態。當然在這當中也許要我們除去吃飯的時間與娛樂的時間,午休的時間,那麼我們所剩的用來學習的時間不多了。所以當我們逐漸的對時間所顯示的這些數字變得敏感時我們就能更好的安排我們的日常作息了。

寫一篇100字的數學日記

7樓:匿名使用者

今天,我一早就做完了作業,媽媽見了,便走過來,對我說:「紫妮,跟你玩個遊戲吧!」「好呀!」我爽快地答應了。

媽媽拿來一塊圓紙板,紙板中心用釘子固定一根可以轉動的指標。紙板被平均分成24個格,格內分別寫著1—24個數。「媽媽,遊戲規則是什麼?

你快說呀!」我心急地說。「遊戲規則很簡單,就是:

指標轉到單數格或雙數格,都要加上下一個數。假如加起來是單數就是我贏,假如加起來是雙數就是你贏。」媽媽笑著說。

我見遊戲規則這麼簡單,就一連玩了十多次,可是每一次都贏不了媽媽,媽媽笑了起來。「為什麼總是單數呢?」我不解地問媽媽。

媽媽說:「你自己想一想吧!」於是,我絞盡腦汁地想呀想,終於讓我想起了老師曾經講過的公式:

奇數+偶數=奇數。這下我可明白了,假如指標轉到單數格,那麼加下一個數就必然是偶數;假如指標轉到雙數格,那麼加下一個數就是奇數,所以,無論指標轉到任何一格,加起來的數都是奇數。媽媽就是利用這個規律獲勝的。

在數學的世界裡,有著許多奇妙的規律,只要我們學好數學、善用數學,它,就是無處不在的!

數學日記

10月15日 星期日 天氣晴

今天,爸爸到糖鋪店裡買了24顆糖。我、弟弟和妹妹看見了迫不及待地向爸爸去討糖。爸爸說:

「那好吧!」我們聽了高興萬分。可是,這麼多糖我們該怎麼分呢?

於是我們就為了這點小事而爭吵起來。吵著吵著,我忽然想到數學課上老師教我們的平均分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於是我大聲說道:

「好了,不要再吵了,我已經有辦法了。」弟弟和妹妹說:「真的?

」他們似乎不太相信我。我又說:「你們不相信就聽我的解釋,我們這裡不是有3個人嗎?

」弟弟妹妹說:「是呀?」我說:

「那不是很簡單,24÷3=8(顆),所以我們應該每人分到8顆糖。」弟弟和妹妹聽了,先是楞了一下,接著就快如閃電地向桌子上各拿走了8顆糖。我們個個都吃得津津有味。

啊!我真要感謝數學中的平均分,要不然我們可能還在爭吵呢!

8樓:匿名使用者

今天,我和爸爸去菜市場買菜,爸爸問:「鯉魚多少錢一斤啊?」「5元一斤。

」於是爸爸買了3斤,又到了一家賣芹菜的地方,老闆說:「芹菜1.5元一捆。

」於是爸爸又買了2捆。走到黃瓜攤前,我一眼就看到了牌子上寫的:黃瓜5角一斤。

於是爸爸又買了2斤,回家後,爸爸問我一共花了多少錢?我脫口而出:「3×5+2×1.

5+0.5×2=19(元)。」

爸爸說道:「可以啊,不錯。」

我笑了,以後一定好好學數學。

9樓:一個人的叫吼

可以這樣寫:

今天的數學課講了***x(比如「四則混合運算」)。然後把學的內容寫一下(定理的定義,證明,老師講過的重要的例題,自己有沒有新的解法)。然後可以寫做作業時遇到的困難,覺得很容易的話也可以寫自己這部分學的好的原因,比如上課認真聽講了,或者提前預習了之類。

再說說自己或同學出過的錯誤和改正方法。

也可以這樣寫:

今天,我放學回家,突然看見一家店前圍著許多人。我走近一看,原來店家在進行**活動,只要交一元錢便可回答一個問題,要是能在30秒內答對者可獲獎金30元。我看見其它人紛紛敗下陣來,便想:

到底什麼題這麼難呢?便懷著好奇心的心理交了一元錢。

我跟著老闆走進店內,他便開始提問:「小明去書店買書,買了17本99元錢的書,他一共花了多少錢?」他一說完,便露出了狡詐的目光,接著開始計時。

時間一秒一秒的過去,我的汗水也一滴一滴地流下來,這99乘17不用豎式計算怎麼算得出來呢?就在這時,我靈光一閃,《口算速算天天練》裡有一頁不是這樣寫到:一個100以內的數乘99的速算方法是:

用這個數先乘100,再減去這個數即可。想到這,我便脫口而出:「1683。

」我剛說完,那位老闆差點摔倒在地,他一看計時器,才28秒,無可奈何地給了我錢。

我拿著30元走出商店,望著別人那羨慕的目光,別提有多高興了。這時,我想:數學並不僅僅是1+1的計算,它在生活中用途也很廣,除了這件事外,買東西等事都用得到數學。

所以,我再次想說:「數學,真有用。

10樓:匿名使用者

今天晚上,我和媽媽來到超市買東西。當我們買完所有的東西后,剛要離開,我看貨架上正好

擺著牛奶,於是我讓媽媽買些牛奶,媽媽同意了。可是,剛走幾步我就看到貨架上擺著一箱箱的牛

奶。同樣的品牌同樣的重量,裡面有12瓶,每箱21.6元。到底買一箱,還是買一瓶?我猶豫了。

突然,我的腦筋一轉有了,只要比較一下。於是,我開始算起來:零賣如果買12瓶,每瓶2.5元,

就要30元;而整箱的只賣21.6元,少了8.4元,所以我決定買整箱的

11樓:匿名使用者

今天我和爸爸去書店

買書。我們來到書店。我挑了一本我盼望已久的書,來到收銀臺,爸爸說你這本書12.

6元,我這本書16.3,我在那三支1.5的圓珠筆給了50元,還剩多少元?

如果以猜就對了。剩下的錢就給你買雪糕吃我想50-12.6加16.

3。加1.5x3的和等於16.

6。16.6元好,這16.

6元就給你買雪糕吃。爸爸爽快的說。來到雪糕店,爸爸又問我,我買兩個1.

5元的蛋糕付了16.6元,還剩多少錢?我想簡單16.

6-1.5x2等於13.6元。

我說還剩13.6元,爸爸說不錯,還可以吧,我生氣的說你小看我啊,這可是二年級的題目。我要是連這些都不會,我還是五年級的學生嗎?

數學在生活中是離不開的。

你有運用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實際問題的例子嗎

給我來五塊錢的手抓餅,五塊錢的雞柳,一根烤腸,在拿一瓶水,一共多少錢,老闆。上街買東西自然要用到加減法,修房造屋總要畫圖紙。類似這樣的問題數不勝數。有一次,媽媽烙餅,鍋裡能放兩張餅。我就想,這不是一個數學問題嗎?烙一張餅用兩分鐘,烙正 反面各用一分鐘,鍋裡最多同時放兩張餅,那麼烙三張餅最多用幾分鐘呢...

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問題舉例項

內容來自使用者 沈敏琴 數學源於現實並用於現實,運用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是學習數學的歸宿。人人要學習有用的數學,教學中必須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重視挖掘教材與生活實際有聯絡的因素。教師要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的實際中去,從而體驗到所學知識的意義和作用。如學習了 分類...

小明用所學的知識解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幾個現象,下列說法中錯誤

a 彈性 受力發生形變,撤去外力後能自動恢復原狀的性質,故a正確 2 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量越長,需在其彈性限度內,故b錯誤 3 撐杆具有彈性,發生形變後能對運動員產生彈力,故c正確 4 在彈性限度內,物體發生的彈性形變越大,產生的彈力越大,故d錯誤 故選bd 下列現象中,能用靜電知識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