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原因有三點:
素質教育為什麼難以實施。
學校家長為什麼那麼重視應試教育?因為有中考、高考在前方指揮著。學生只有過了中考分數線才能上重點高中,只有過了高考分數線才能上名牌大學。
學校為了提高升學率把教師業績的考核機制與學生的成績掛鉤,迫使教師不得不採用大量反覆的練習,無數的題山題海來堆積學生的應試成績。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學生進入名牌大學,進而找到好工作,也積極與學校配合實施應試教育。而學生自身有的是無可奈何,有的也為考的高分進入好學校,也將素質教育高高掛起實施應試教育。
簡言之,社會對學生的考核機制是「一考定終生」,對學生
成績的重視讓其他素質培養課程不得不讓步於應試的教育模式,
從而使素質教育
失去了生根發芽的土壤。
素質教育難以實施的另一個原因是在實施過程中的安全問題。
在這裡我還以
胡老師上課講的一個事例來說。
胡老師講:
一位小學老師為了倡導素質教育,
使學生親近自然陶冶情操,
與學生家長商定在一個週末帶領學生去郊遊,
當然學生
自願參加。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一位學生家長在郊遊途中心臟
病突發搶救無效死亡。學生的家人將這起事件的責任歸為校方及這位老師身上。
試問,在這件事之後,還有哪個老師敢於創素質教育的先河?學校怎麼放心大膽
的進行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無法真正實施的原因還有是老師對素質教育的錯誤理解,不知道真正的素質教育是什麼。成績的重視讓其他素質培養課程不得不讓步於應試的教育模式,從而使素質教育失去了生根發芽的土壤。素質教育難以實施的另一個原因是在實施過程中的安全問題。
在這裡我還以胡老師上課講的一個事例來說。胡老師講:一位小學老師為了倡導素質教育,使學生親近自然陶冶情操,與學生家長商定在一個週末帶領學生去郊遊,當然學生自願參加。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一位學生家長在郊遊途中心臟病突發搶救無效死亡。學生的家人將這起事件的責任歸為校方及這位老師身上。
試問,在這件事之後,還有哪個老師敢於創素質教育的先河?學校怎麼放心大膽的進行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無法真正實施的原因還有是老師對素質教育的錯誤理解,不知道真
正的素質教育是什麼。具體表現在一下三方面。
1),素質教育講究以人為本,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要求教師和學生建立平等對話的師生關係,加強師生的交流,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有的老師就錯誤的認為,素質教育就是溫柔的教育。然而,中小學生還處於思想成長期,很多思想觀念不健全,需要一定的約束和限制。
所以,素質教育既要有溫柔的一面,也要有嚴厲的一面,有獎有罰,才是正確的教育方式。
2), 素質教育講究尊重學生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注重形**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徵。有的老師就在教學中為了避免「灌輸」、「填鴨」之嫌,廣泛運用**式教學,不管學習內容、學習目的,一開課就要學生**,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忽視了傳統的有意義的接受學習。
實際上,那種體現事物名稱、概念、事實等方面的陳述性的知識就不需要學生化時間去**,靠聽講、閱讀、理解等方式就能掌握,無需**的問題卻要去**,導致了**的淺層化和庸俗化。
其實發現學習和接受學習在課堂中不能截然分開,更多的應該交替應用,在接受中有**,在**中有接受。並非是素質教育中不能有接受學習。
3), 為了體現素質教育,有的老師在教學中過於追求教學手段現代化,似乎不採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就是保守,就是觀念不先進,就不是新課程,就不是素質教育。的確計算機輔助教學作為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與常規教學手段相比,有其獨特的優勢,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啟迪學生的思維,擴大資訊量,提高教學效率。然而,現代教育手段也有它的弊端:
有的教師的課件不過是課本搬家。
2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高考制度作為人類歷史上乃至今後相當長時間內最公平的選拔制度採用的是應試教育為主的考核模式。所以素質教育和高考南轅北轍。其次,素質教育難以實施關鍵在於素質教育有利於官商和社會上層人士,底層乃至中層都不感冒,因為考試成本巨大,考核模式無法定量,難以做到公平公正選拔。
最後,中國的素質教育今後相當長時間很難得到推行。看看世界奧數比賽和最近的羅馬尼亞數學賽,中國隊成績名落孫山!!!世界各國尤其是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其上層人士對子女的教育也是極其用心,他們孩子的學習也是非常刻苦的!
沒有輕鬆就能考出好成績的人,一個也沒有!好成績都是勤學苦練出來的!補充,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素質教育好不好,作為教育先行者的江蘇飽受素質教育困境!成績大幅度下滑,名校不再以錄取江蘇學子為榮!有成績才決定哪種教育制度更符合現實!
自2023年以來,美帝奧賽三連冠,中國名落孫山,估計今年也懸!沒有成績你告訴我素質教育好?別耍流氓好不好!
3樓:匿名使用者
民智已開,老百姓不是那麼好忽悠的。
應試教育下,學生的改變命運靠的是分數,分高則一切皆有可能。且不論這種模式是否科學合理,毫無疑問的是,這種模式下富人和資本的孩子沒有任何優勢,還可能處於劣勢,被勤勞的窮人孩子甩到十八條街外。
這種情況是富人不能容忍的,他們有錢有勢,但是教育資源卻不向他們的孩子傾斜,他們的優勢只能在他們這一代發揮,而不能遺留給他們的孩子,而且他們的孩子隨時可能被勤勞的窮孩子反超碾壓,這是絕對不可容忍的。
這種情況下,就很好理解素質教育了,什麼童年的歡樂,創造力,自信心,這些都是扯淡,素質教育的核心就是,孩子優劣不用分數作為評判標準,教育資源的傾斜不再以分數為標準。那麼沒了分數,教育資源的分配是以什麼為標準的?我們可以看看歐美的素質教育樣板,其實很明顯的,素質教育下教育資源的分配是以錢和人脈為標準的,有錢人的孩子可以獲得最優秀的教育資源,哪怕他們的小孩很懶很蠢也無所謂,而窮人的小孩再也不可能靠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光一個學費就能壓垮他們。
比如下課學鋼琴、小提琴、馬術;模擬考照舊;暑假最少去一次歐美;數學題靈活到你看不懂題目;作文考「對巴黎的見聞」。當然,學費至少每年xx(至少大於30)萬起。交不起錢?
滾蛋!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大搞素質教育只會讓天資聰明/刻苦用功的窮人孩子直接輟學去打工。
這樣一來,我們的**大肆鼓吹素質教育就不難理解了,因為被資本控制的**看不慣富人的小孩對於窮人小孩沒有任何優勢,看不慣最多能富個二代,卻很難傳到三代現象,無法忍受他們有再多的錢,老師也只圍著分數高的窮孩子打轉。所以他們渴望歐美的素質教育,渴望像歐美那樣涇渭分明的教育模式,渴望能夠像歐美那樣讓富人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可以改變中國這種富不過三代的傳統,像歐美那樣有幾百年的家族財團,貴族階層,渴望他們的富人階層像歐美那樣固化下來,永不改變!
補充:現在沒有任何科學的證據或實驗明確顯示應試教育下的學生創造力和自信心較素質教育的學生差,倒是丹麥跟我們的學生比賽顯示,應試教育下的學生很可能比素質教育下的學生更富有創造力,自信心那就不好說了,目前尚未見到與之相關的測試。仔細想一下,我們關於應試教育下學生缺乏創造力和沒有自信心的認知全部來自於**的雞湯文,根本沒有任何的客觀的試驗資料和嚴謹的科學論證,這些雞湯文的可信度是要我們去仔細掂量的。
4樓:風音
中國教育發展到今天,不能不說還在應試教育的泥潭裡掙扎。從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國家開始推行素質教育以來,已經10年了。回過頭來看看我們的教育,實在不敢恭維,充其量只能說是半素質教育。
君不見,南京市因為搞素質教育受到了方方面面發壓力,不得不又回到應試教育的老路上去;很多地方又開始標榜「三上」(教幹靠上,老師跟上,學生豁上)和「三海」戰術(人海、題海、苦海),為多考幾個學生費盡心思。教師焦頭爛額,學生疲憊不堪。那麼到底是哪些原因導致了我們的教育發展如此之慢呢?
我們究竟離諾貝爾獎還有多遠呢?這恐怕是很多人感到納悶的問題。筆直不揣淺陋,願就此略論一二。
我們不妨先回過頭來看看中國的教育價值觀的發展過程。從建國初期到十年動亂結束,我們高舉的是培養「又紅又專的社會主義**人」的大旗;從1977到2023年又迴歸傳統的「學而優則仕」的價值理念;從1984到2023年這一階段,受經濟發展的影響,新的「讀書無用論」開始抬頭;從1992到2023年,提出「教育價值多元化」(即教育要滿足受教育者多方面的需求,升學只是其中的一種;從2023年開始,基於對國際形勢的認識,國家開始大力推行素質教育。強調要提高全體國民的整體素質,以適應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
從2023年開始,又開始了課程改革,大力推行新課程理念,。其總體目標是「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宗旨,加強德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突出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協作的能力,發展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為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人奠定基礎。」應該說,我國教育從價值取向上是完全符合國際潮流和我國的實際狀況的,可為什麼真正的素質教育卻難以實施呢?
我們都知道,素質教育是現代教育,其基本特徵是與生產勞動相結合,適應和促進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具有全員性、大眾性、全面性、主動性、基礎性、差異性、長期性等特徵,其出發點就是提高整個民族的整體素質。而應試教育恰恰相反,搞的是精英教育,片面追求升學率,僅僅注重學生單一的發展,智育目標狹隘,忽視人文素質的培養,阻礙個性的發展,扼殺創造力,嚴重影響了青少年身心的健康發展,影響教師隊伍的穩定,師生關係緊張。
一、教育主管部門的功績意識根深蒂固。只要高考中考存在,就要計算升學率,只要計算升學率就存在「比」!誰都不想落後!
地市之間存在比,縣區之間存在比。升學率上去了,領導臉上有光,升遷也快,還可以在各種**上吹噓一番。你說你的素質教育搞的好,為什麼升學率不如我們啊?
所以說很多地方是「素質教育轟轟烈烈,應試教育紮紮實實」!
二、素質教育評估機制尚不完善。如果上級對各地素質教育的實施有相關的評估機制,並且去認真實施的話,我想各地至少還會在素質教育方面做做「表面文章」。但遺憾的是,教育主管部門特別是省一級,只會制定一些所謂的素質教育方面的制度,從來不去深入基層強化指導、監督與評估。
即使有,也是蜻蜓點水,搞搞形式主義。酒酣耳熱之即,光撿好的說!這是非常關鍵的一個方面。
沒有強有力的評估機制做保障,素質教育只能是空談。
四、師資結構不合理。素質教育的實施離不開教師,而且需要高素質的教師。可現在很多地方的師資情況是「爺爺奶奶教小學,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就憑這樣的師資又怎麼去實施素質教育?
況且很多地方由於教師工資長期拖欠,嚴重影響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又怎麼敢想高水平的素質教育?
五、來自家長的壓力。每個家庭都有孩子,每個家長都渴望自己的孩子能考個名牌大學,將來能找個好工作,我想這個道理誰都懂。中國是個科舉觀念很強的國家,讓孩子通過十年苦讀跳龍門光宗耀祖幾乎是每個家長的夢想。
特別是在今天就業壓力特別大的情況下,家長的這種想法就格外強烈。我們對孩子最經常說的一句話也許就是「不好好學習將來你連碗飯也混不上」。在這種意識支配下,我們一窩蜂地想法讓孩子上名校,甚至非北大清華不上!
(當然,家長的想法是和現在社會上的用人習慣是密切相關的。很多企業在用人方面存在誤區,明明專科生能幹的工作非要本科生),而素質教育是提倡減輕學生負擔的,是要培養孩子多方面愛好的,是要開齊開足課程的,這些在家長看來都是會影響孩子的文化課學習的。你學校光搞什麼素質教育,我的孩子考不上大學我不會買你的帳!
於是學校最終不得不向家長妥協,否則,你就等著關門大吉吧。在這裡,我們發現國家的戰略決策(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質)和家長的價值取向(讓孩子只學好文化課,考大學)出現了脫節。如何實現二者的有機統一,是一個需要認真加以研究的課題。
以上僅是本人的一些觀點,肯定有失偏頗,掛一漏萬在所難免,權當拋磚引玉吧。
我國素質教育何時開始實施的,素質教育是哪一年開始實施的
確切說應該是 1999年 賙濟 素質教育從上世紀80年代提出來以後,就是在不斷討論 深化和明晰的。什麼是素質教育?就是要解決培養什麼人和怎樣培養人這兩大問題,是人的培養模式的一次深刻變革,是教育領域最核心的一個變革。它的實質,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是當今時代條件下黨的教育理論與政策的集中體現,是...
如何在小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如何實施素質教育?
教育是以培養和造就人才為目的。進入21世 紀,如何培養適應新世紀所要求的新型人才是當前 教育所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21世紀人類將面臨著 多方面的激烈競爭,日新月異的科技資訊競爭 飛速 發展的經濟競爭以及綜合國力的競爭,歸跟到底是 人對丫肉競爭。站在21世紀的制高點,誰有高素質的 人才,誰就能搶盡先機...
實施素質教育有哪些主要途徑與方法
實施素質教育有有兩項有效途徑 一 提高校長的思想認識和自身素質 在辦學過程中,校長處於管理系統的核心 主導 決策地位。校長的思想 行為和作風在學校工作中影響全域性,校長的教育質量觀和價值觀,直接影響教育工作和教師行為。所以,校長和學校領導班子成員要對人民的教育事業無限忠誠,要有高度的事業心 公正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