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人的中陰身在四十九天之內就會投胎轉世,大善大惡的人沒有中陰身,氣一斷該上天做天人就上去或下地獄的就下了。
2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是去投胎。請你看《中陰身自救法》裡面說得很清楚的。
3樓:匿名使用者
49天只是個相上說!中陰身沒有固定期!有的沒有!
一死就轉生!有的在頭七裡就走了!有的能超過49天!
這是因為眾生業力所導致!遇到的境界也不同!或設種種陷井,或自落陷井,或被勾引,或被追殺,或現親人,等等!
頭七五方會放大光明雲,二七佛菩薩示金剛相,若皈依佛菩薩即得解脫!又有六道輪迴之光,入即輪迴受報。總之中陰身是最危險的!
若不學自救法,即落輪迴,生前不作善,大部分人都要落惡道。
假如中陰身四十九天沒有投生,該去往何處?
4樓:匿名使用者
徘徊與陰陽之間 不過也是暫時 動念立刻投胎轉世 往生很少有
5樓:匿名使用者
接著當中陰身,直到緣分到了。
中陰身遠遠超過四十九天,一定是修行認才能做到嗎? 永遠都不去投胎是不是就是涅槃呢? 誠請善智識解
6樓:息滅貪瞋痴
真正的修行人是沒有中陰身的!像往生極樂世界的人,是活著去的,不是死後才去。因此是沒有中陰身的。
死後進入中陰身是很危險的,古人講「陰境若現前,憋爾隨它去」。隨它去就是搞六道輪迴。中陰身往生理論上是可以的,實際上中陰身常處於不清醒狀態,能唸佛的時候很少,往生的機會很渺茫,中陰往生萬萬難一。
中陰身不是解脫,更不是涅槃。進入中陰身後,一般四十九日就投胎了。四十九日不能投胎的,根據《地藏經》,將渡「業海」而墮地獄。
7樓:銀河悍將
不是這是由業力決定的。阿彌陀佛
宗教知識:中陰身四十九天期限到時,會是怎麼的一種狀況?謝謝
請教佛教對靈魂的解釋
8樓:青山白樹
經雲,空而無我無靈魂。所以說,我執是不好的,是輪迴的根本,它會產生愛取執,產生生老病死,所以意識就是這樣我執的附帶品,意識就像細胞一樣,還有可能**,是產生無量眾生的根源。所以才說某某是某某佛某某菩薩的化身,因為我們本來就具足佛性,我們本來就是同一個分出來的,過去現在能成佛的,沒理由未來的我們不能成啊,因此只要走在成佛的道路上,那就是即心是佛,即身做佛咯。
當然,筆者離這境界還差的很遠。這是個人的看法,肯定有錯誤,但希望有緣人指出。
學佛釋疑.什麼是中陰身
9樓:潛川
中陰身這個概念儘管簡單,但涉及不少其他概念,待我完整的解釋給你聽:
我們所謂的靈魂,其實是中國傳統的說法,其描述的狀態,是從佛教的「神識」轉化而來的。佛教發現,我們所謂的「心」,也就是意識,藉由人體的各類輸入器官(即「眼、耳、鼻、舌、身、意」,稱為「六根」,熟悉吧?六根清淨)對周邊環境的反映出來的識別,故稱為「識」,主導了人全部的心理活動和生理活動,佛教將其定義為「神識」,而通過更深的禪定觀察到,神識由八種元素組成,也就是「八識」。
以人而言,八識,即人的神識,分別由1眼識、2耳識、3鼻識、4舌識、5身識、6意識、7末那識、8阿賴耶識構成。佛陀在修行中發現,只要具備七識(至少要有七識,那麼具備八識就更不用說了),就可以稱之為「眾生」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生命體」。
八識中前面的五識,其實並沒有先後,所以統稱為「五識」,這前五識是感識,感受具體物件,故在現代醫學裡也稱其為「五感」;第六識意識(也就是平時大家所說的「第六感」)是對前五識的分別以及對過去法塵的分別妄想,你也可以粗淺的理解為「感受抽象的物件」;第七識(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第七感」,從這裡起,開始涉及很高深的內容了)也就是「末那識」,是傳送識、搬運識,在前六識和第八識之間起著橋樑的作用,第八識(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第八感」)即阿賴耶識,是種子倉庫。前七識都屬於第八識,第八識包含無量七識、包含萬法。當人一旦死去,那麼前六識隨即隨肉體死亡而消失,第七識隨著六識的消失而消失,但第八識則不生不滅的流轉,受業力牽引,尋找下一個載體(軀殼),因緣和合則形成另一個眾生(這就是世人所說的「輪迴」)。
所以我們可以稱阿賴耶識稱為「生命的種子」,功用不僅是播種生命,也承擔了記錄的職能,類似於「永不磨損的超容量硬碟」。
因此,用現代話來理解,人是由物質(肉體)和精神(靈魂)組成,一旦去世,肉體漸漸腐爛,而靈魂則被生前的習性業力所牽引,繼續去往下一個軀殼,由於沒有經過修行,自己無法控制靈魂的走向,生生世世就會在六個不同的生命的空間反覆投胎轉世、然後死亡,然後又投胎轉世,就叫做「六道輪迴」。這六道,分別叫做「天道、阿修羅道、人道、旁生道、地獄道和餓鬼道」。其中:
10樓:匿名使用者
自亡者斷氣,第八意識脫離軀殼,至轉世投胎前之歷程稱之為「中陰身」。所謂「前陰已謝,後陰未至,中陰現前。」前陰已謝指此期壽命已盡,後陰未至意謂尚未投胎。
就一般而言,人死後皆有中陰身。然大善大惡者則無。一人生前積極行善,認真修行,對三寶及淨土深具信心,斷氣後毋需歷經中陰階段,剎那間往生極樂。
**及下地獄者亦等同此速。
中陰又稱「中蘊身」、「中蘊有」、亦稱「中陰有」、「中陰身」。藏文「中陰」意為「一情境結束」與「另一情境」間之過渡時期。斷氣、甫亡謂「死有」,來世投胎(即轉世)時曰「生有」。
據《俱舍論》卷十所載,死亡瞬間至來生出世之剎那【(75分之一秒)(即投胎、入母胎內)】,其中間時段稱「中有」。因僅意識存在,並無實質肉體,乃由意識作主宰,幻化而來,非父精母血孕育所成,故稱意生身、意成身或化生身。此時,四大之聚合恰與死時相反,與貪瞋痴相關之思想伴隨而來,風、火、水、地亦相繼到來。
此意生身與《華嚴經》提及佛十大身中之意生身大不相同。佛陀證得清淨法身,故其意生身乃隨願所生,隨其清淨之願力(至十方世界度眾)而生。眾生之意生身乃意識所成之身,形成元素為業力。
彼已擺脫色身束縛,遠較生前自在。初往生時,靈魂甫脫離肉體,其舒適不可言喻。此時神識往上飄浮,於己色身歷歷可見。
故人亡故後,會流連於棺槨或病榻旁,**自己色身。此時善惡尚在對判,業力未形成,故極其自由。因其極輕靈、敏銳,故覺知力為生前七倍,且具他心通,可閱讀他人之心識。
此段時間長短不等,或七日、十四日,乃至四十九日。
據經雲,中陰身速度猶勝光速,於一念頃即可投生他方世界。在業力尚未形成前,可神通自在,隨心所欲至嚮往之處,可穿牆走壁,縱山河大地亦不為所障。極具活動力,其移動方向則取決於過去之業力、習氣。
透過觀想,希求之物立時現前。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全系唯心所造。
自肉體脫離而出之某種主體(神識),能對外界有所感應,並能自由自在移動至各處。多數體驗者脫離肉體時,欲由某處移至另一處,中間並無移動過程,只須動念,即可於瞬間抵達。即令有移動過程,亦可任意穿越牆壁及緊閉之門窗,乃至穿越他人色身。
眾生於生死迷茫,輪迴六道之中,無論其為胎生、卵生抑或溼生、化生,皆由身、口、意之善惡業所感得。行善感召至善道、為惡感召至惡道,業果如是,非何人所主宰。業即因果之總和,因果相續不斷,致有六道輪迴。
由此得知,眾生之意生身為無明、業力及因果之綜合,唯因暫時擺脫色法之束縛,故得此神通自在。身歷此境,自不願受色身之羈鎖。
為什麼超度要在四十九天之內
11樓:匿名使用者
沒有地藏像,當然可以念地藏經。
力量最大的
,是自己唸經。
力量第二大的,是在臨終的時候,別人的助念。
力量第三大的,是在命終後的49天以內,中陰身階段,別人唸經迴向。
力量第四大的,是在命終49天以後,此時已經在某道轉世,力量最小。
這4種情況,都有效果,但效果所達到的程度,就不一樣了。
這就如同,學生參加高考。
有人從小學初中,就開始奮發圖強,努力學習。
有人到了高三,突然想起,應該學習了,再不學就來不及了。
有人高考已經落榜了,然後才想起,我應該考個夜大。
只要去學習,那肯定都有好處,但好處的大小,是不一樣的。
12樓:百度使用者
這是從古到今傳下來的,帶迷信色彩。其實是古人為了紀念逝去的親人想的一種悼念方式:人去逝必須經過鬼門關,進入七重地獄受磨亂,然後才能**。
而超度好了才能在天堂過好日子,才能與先到天堂的親人團聚。因設有七重地獄,每一重地獄超度亡魂七天,故而有四十九天說。
13樓:匿名使用者
《地藏經》上講的,如同罪犯判罪前有個審判期調查取證,在49天內超度就相當於在審判期內活動,取證減輕罪業,爭取輕判或者不入獄。可能比喻不恰當,但就這麼個意思
祖師大德談中陰身往生的把握有多大
14樓:
可以!胡妮妮居士的母親黃燕萍,就是死後修行的,她生前不信佛反對別人唸佛。死後許多人給她助念,四十九天不間斷。
她受感動了,開始唸佛求生極樂世界。第四十九天時,她的魂魄附在人身上,告訴大家,阿彌陀佛接引往生極樂世界。所以,這個事情真有!
但是,我們不能學她。有幾個人能遇到那麼多人四十九天助念?這需要大福報!
還有就是黃燕萍居士本身的善根深厚,生前勸信而不信,死後勸,能相信,太稀有了!一般人死後連勸的人也遇不到,何況說服他呢?因此。
不要指望中陰往生,這種情況萬中無一。
人走後七七四十九天都會投胎轉世嗎
這個不一定,在世多做善事的,根本沒有這個環節,直接到好的去處了 在世多做惡事的,也沒有這個環節,直接到三惡道了 只有那些在世,即沒有做多少善事 也沒有什麼大惡事的,才會有這一段時間 阿毗達磨俱舍論 尊者世親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卷第九分別世品第三之二 尊者世友言。此極多七日。若生緣未合。便數死數...
人去世後七七四十九天會怎樣,人去世七七四十九天怎麼算
按照佛教的說法,去世後一般就會進入中陰身的狀態,然後會根據業力而轉生。中陰身是個過程期,其壽命最長不會超過49天,49天后一定會轉生重新進入輪迴的。人去世七七四十九天怎麼算 人死的第一個七天就是頭七,最後一個七天就是尾七。這是農村的說法。做七 死後每隔七日,做七一次,稱 做七 做七應備牲醴菜餚奠祭。...
地藏經言如果死後四十九天做功德善事迴向亡者便永不墮惡道是要眷屬做功德才算嗎還是其他人也行
人臨死咽最後的一口氣也沒有悔改,事已經定了,死後做什麼都無益,實際佛教中的大師哪個也都明白,如果死後能超度,那麼人在生前就不用做善事修什麼心 求什麼功德了。隨緣行善 行善隨緣,講隨緣止語!有幾人做到六根清淨清靜,而且功夫特別深厚!兩種功德 一種陽德,一種陰德,天外有天 人外有人 山還有一山高!所以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