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南無阿彌陀佛!
並不是每個人的默唸都如出聲唸佛那樣順暢,有少數人不止默唸佛號,默唸其他事情時也是有困難的例如默記數字等等 。所以您可以有針對性的稍加練習,看默唸佛號是否能變得簡單些!如果實在沒有改善,可以嘗試金剛念,只動嘴巴而不發出聲音的唸佛方法。
唸佛沒有規定一定要出聲唸佛或者默唸才行,要以專念和相續為貴!根據周圍的環境場合而採取不同的唸佛方式都是可取的!都不礙往生!
所以如果您只出聲唸佛而不默唸不會對唸佛和往生有什麼影響。只是出聲唸佛會受到諸多環境條件限制而已!而默唸能夠更好的達到專念和相續。
所以能默唸佛號更好!
2樓:我心是菩薩
可以練習「呼吸唸佛方法」,我感覺很好用!唸佛有很多方法自己感覺怎樣得力就好!再請一臺老法師講的播經機常常警醒自己,往生就有把握了!
3樓:匿名使用者
默唸會被自己的念頭打斷吧!應時常提起覺知,覺知到念頭立刻回到唸佛,不用管什麼念頭,任何念頭都不要管,只管唸佛! 另外,唸佛一定要注意用心!平時最好持五戒
4樓:以號登出
你可以去顯密佛網看看 那裡面有上師的開示
法清法師答:唸佛是在心裡默唸好呢,還是出聲
5樓:8萬4千法門
鈔【又持復有數種。】
這個持有幾種。有很多同修不瞭解,常常來問,我們唸佛,到底是出聲念好,還是不出聲念好?不出聲可不可以?
有人說出聲唸佛才能往生,不出聲就不能往生,還有這些說法的,這是錯誤的觀念。出聲念要力氣,一天到晚念,氣力不夠怎麼辦?此地大師給我們講得很清楚明白,唸佛有很多種的方法。
鈔【一者明持,謂出聲稱念。】
出聲,大聲、小聲都沒有關係。古人說:大聲見大佛,小聲見小佛。
那好!沒有聲音,佛就不見了。這種說法確實是古德說的,但是經上沒說,所以你要記住「依法不依人」。
祖師大德為什麼這樣說法?他是應機說法。他講這個話,他是對什麼人講的,他專對他說的,不是對一般人講的。
有些人妄想昏沉特別重,叫他大聲念,他妄想就念掉了,小聲念,他妄想還是湧現,不能斷,這就叫你大聲念。現在說老實話,你大聲念會吵到別人,人家來干涉你,可是不是大聲,妄想的確趕不走,愈念妄想愈多,這也是個麻煩事情。所以我就教一些同修,你們用隨身聽,隨聲聽開到最大的聲音,用耳機,那個聲音就真的妄想什麼都沒有,完全聽的是佛號,別人也聽不見,也不干擾別人;那個聲音震動著你,什麼聲音你都聽不見,就這一個佛號,妄念也起不來,這方法好。
大聲、小聲都是治病的,你需要大聲的時候用大聲,需要小聲的時候用小聲。
鈔【二者默持,謂無聲密念。】
『默持』是不出聲音的,就是我們講的默唸,口也不動,換句話說,心裡面唸佛,在形相上看不出來。有些同修,家裡反對他學佛,家裡不敢擺經書,我就教給他默唸,不要出聲。在什麼環境裡面用什麼方法修行,就沒有障礙了。
『默持,謂無聲密念』。別人不知道,這個方法用在不學佛的家庭,用在你上班的時候,上班時候有一點空閒你就默唸,這個不妨礙別人,別人也不會妨礙你。
鈔【三者半明半默持,謂微動脣舌念,咒家名金剛持是也。】
這個我們唸佛人叫『金剛持』,密宗裡面也叫金剛持,就是口動不出聲音,這個方法非常好,為什麼?能夠持久。出聲音念不能持久,傷體力。
不出聲音,久的時候容易昏沉,唸到佛號也沒有了,不知道跑**去了。金剛持是很好的一個方法,口動,甚至手上掐珠,動而沒有聲音,能持久。
這是講念有這三種,三種效果完全相同,沒有高下。功夫的淺深是你在念佛時會不會有妄念,妄念多,功夫就淺;妄念少,功夫就深。當然開始唸的時候一定是有妄念,開始一念就沒有妄念,那你是佛菩薩再來的,你不是凡人,如果是凡人一定有妄念。
妄念起來不怕,你要像參禪一樣照顧話頭,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佛號上,使這句佛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要去理會妄念,妄念隨它起,根本不要去理它,這樣妄念慢慢就少,佛號漸漸就得力。有些人妄念來的時候害怕,愈想把這個妄念伏住,愈想是妄念愈多,那是決定伏不住的,這是在方法上錯誤。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二二二集)
法清法師答:唸佛是在心裡默唸好呢,還是出聲念好?
6樓:手機使用者
請問:唸佛是在心裡默唸好呢,還是出聲念好?法清法師:
默唸還是出聲念,這要看時間、看地點。比如你走路的時候,或是到哪兒去了,出聲念不合適,就只能默唸。在不想和不能干擾別人的情況下,你都需要默唸。
或者,出聲念念累了,也可以默唸。但是真正來說,出聲念有出聲唸的好處。首先,出聲念時,如果你念的方法對,那麼,唸誦語音所產生的氣,就能夠不斷地增強你內在的氣息,對你的身體就會有很多很好的功效。
但出聲念不是每時每刻都能做到的,有時候,你出門了,就不能出聲念,因為會影響到別人;在家裡,有時候也會影響到別人,所以,只能默唸。默唸它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問:
二者的效果一樣嗎?)從修心的角度來說,出聲念和默唸的效果是一樣的。當然,如果是出聲念,就必須要學會念的方法,就是要用佛教裡面的誦唸方法,也就是要懂得用氣。
如果不懂得用氣,那念久了,從身體的角度來說,就很容易產生傷。如果你懂得方法,懂得運用氣,那念久了,就會越來越好,就能越念越好,對你產生很多益處。其中的關鍵,是要掌握正確的方法。
掌握正確的方法是必須要專門跟人學的,一般來說,出聲念一定要用丹田之氣。像我們禪修班上唸的這個「南無阿彌陀佛」,就是用丹田之氣(師示範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個氣,必須是從丹田這裡提起來,直到頭頂,然後,再從頭頂下到腳底,要這麼迴圈一圈。
這一圈的上下迴圈,必須是暢通的,必須是用丹田之氣。出聲唸的時候,氣一定不能停留在胸部。如果氣停留在胸部,那念久了,胸就會痛。
氣要下沉到丹田,然後再返上去,直到頭頂。這個要專門去學,光聽別人誦,學不會,要自己用工夫去學。那平常,你就默唸,默唸也是可以的。
如果要出聲念,就必須要學會這些方法,這樣,你念一段時間,才不會胸口痛。開始的時候,如果學不來方法,就把聲量降低一點,這樣,氣自然而然就會下沉。唸誦的時候,一定不要提著氣。
氣往上提的話,就容易上頭,氣上頭了,會頭暈。(問:默唸的時候,那些看不見的力量能夠得到利益嗎?
)你念誦佛的名號,不是為了要跟佛打招呼。這不像是我們世俗間,說你到哪兒哪兒去了,見到哪個領導了,還要專門上去跟他打個招呼,說我來看望你了,因為他要聽你這句話。更多法清法師佛學問答我們燒香拜佛,唸佛的名號,不是為了給佛聽,佛不需要這些。
我們做這些,是要通過這種方式,讓我們的心變得清淨、祥和,所以,我們這些事,都是給自己做的。你以為你上廟裡去,拿幾個蘋果往哪兒一供,佛就會有吃的了嗎?不是的,佛不需要這些。
我們做這一切的過程中,通過施捨,通過種種的方式,能夠給自己建立起一個清淨祥和的心。所以,我們做這一切,借用這種種的方法,最終,是來降伏我們自己的心,是在幫助我們自己。當你面對著佛,以清淨心向十方諸佛和一切菩薩禮拜時,是為了獲得佛菩薩的加持力,這樣,我們的心就能更快地得到清淨和祥和,只是這樣而已。
唸佛時是否要念出聲,或是口中默唸?或是心中默唸?
7樓:匿名使用者
佛不必念,放在心中即可,依照佛所教導的去行為就好彼時,就算無文字無經典,你亦是佛的信徒
口中念念,心中念念,卻無佛之行為
雖念千年,不能入門
8樓:木繹
唸佛行住坐臥 大聲小聲 默唸均可。主要看你當時所處的環境與心境。
唸佛的形式不重要,主要的是如何念。
大勢至菩薩唸佛圓通章教你正確的唸佛方法。
多看淨宗祖師大德的著作,用理論指導實踐。對你往生有極大的幫助。
阿彌陀佛
9樓:
重要的是心裡有佛。出不出聲,怎麼方便怎麼來。
念:今+心。也就是說心裡活動叫念,所以叫起心動念。口中出聲叫「稱」。
10樓:t深深海底行
樓主所問,是「持名唸佛」,也就是《阿彌陀經》所說「持佛名號」。此法下根亦可做到,能攝受最廣最普遍之眾生。因而是功德最深廣之念佛法門。
為歷代淨宗祖師讚歎弘揚。《阿彌陀經》也被列為「淨土五經」之首。樓主視自身情況及喜好,皆可也!
而持名日久,當轉淺入深;《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唸佛圓通章)》教「唸佛三昧」之法,是念佛法門之精髓。會「唸佛三昧」,則入「無生法忍」,名為「圓通」,證量同於禪宗之「明心見性」。因其攝上根人,雖深而不廣;故直到**時期才為印光大師選入原有「淨土四經」,成為今天的「淨土五經」。
末學不昧淺陋,略說《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唸佛圓通章)》,全文如下::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
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
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
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 彼佛教我。
唸佛三昧。譬如有人。一專為憶。
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
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
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
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
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
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
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唸佛。
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
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
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我本因地。以唸佛心。入無生忍。
今於此界。攝唸佛人。歸於淨土。
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
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一 「無相念佛」的具體方法
末學就《大勢至菩薩唸佛圓通章》之學習,談一點感受:
此章與《阿彌陀經》所說「持佛名號」不同,通篇講「憶」講「念」,不說「持名」。即唸佛之時,無有文字、聲音、佛之形象、淨土之莊嚴等等。這樣怎麼能唸佛呢?
舉例如下:寫下「南無阿彌陀佛」六字,翻過來,此時,文字當然不現,但是卻明知紙下是什麼?再舉一例:
大學第一學期,思念父母家鄉,極為強烈,卻不會時時口唸父母名號以及家鄉景物;也不會「心念心聽」、「字字明瞭」。以上可初步知道「憶佛唸佛」、「無念而念」為何物。更為殊勝之處在於:
如上之「無相念佛」、「無念而念」不僅能符合《大勢至菩薩唸佛圓通章》之:「憶佛唸佛。現前當來。
必定見佛。」能做到「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還能學會禪宗千古之謎「參話頭」!
二 禪淨雙修
虛雲老和尚開示:「什麼叫做話頭?頭,就是未說話之前。如念《阿彌陀佛》是句話,未念之前就是話頭。所謂話頭就是一念末生之際。一念才生,已是話尾。」
比如阿彌陀佛是句話,四個字只要在腦中閃現,已是話尾;這樣,怎麼「照顧話頭」呢?這就要「定」的功夫了!「阿彌陀佛」四字還未出來,卻知道自己所看的話頭真真切切就是這四個字。
猶如大魚即將浮出水面,未見其形你就知道;
功夫不夠時,讓它在水中待一兩秒再浮出(此時,四字全現)。日久之後,看住它,不讓出水而知的時間就會越來越長;乃至所看的話,念頭一提起,都在話頭上,永不落話尾;如是則「看話頭」功夫成就!
以上可知《大勢至菩薩唸佛圓通章》正是「禪淨雙修」「以淨入禪」之殊勝法門;若是長久修習,此生開悟不是妄想,若是發願往生,必得「上品上生」
三 精進
「無相念佛」成就之後,可以時時處處做到「心中有佛」、「無念而念」、「淨念相繼」;此後,若有疑情,則可轉為「體究唸佛」(唸佛是誰?);這樣,就可能成就「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開悟明心)。(虛雲老和尚就是在念佛的經行中開悟的)以唸佛法門而得開悟後,就是「實相念佛」:「以唸佛心。
入無生忍。」此時念的是「法身佛」,通達唸佛法門,成就「唸佛三昧」。
得「唸佛三昧」已。若願往生西方,必可得「上品上生」,比之其餘品位,不知「節約」多少時間。若願生於娑婆,亦可發願世世明心見性,世世生於人間度生,以其能通達大乘,能為人師,能度眾生矣。
若善修此法有所成,豈非佛子之願也!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勢至菩薩
唸經最好出聲讀還是默唸,唸佛經的時候,默唸和讀出聲念有什麼不同的嗎?
南無阿彌陀佛 印光大師說默唸出聲念功德一樣,在不潔淨的地方要默唸,躺在床上睡前唸佛也可以默唸。不能躺著唸經 各隨自己身分而立,不可定執一法。極閒 極忙,既各有法,則半閒半忙者,自可斟酌其間而為修持法則也。若睡眠及裸露澡浴大小便時,及至穢汙不潔之處,只可默唸,不宜出聲。默唸功德一樣。言唸佛正行者,各隨...
拜佛或者祈禱時心裡默唸的應該是什麼語言
祈禱 默唸 自己的語言 就行,佛法 上完全沒講究的,燒香 拜佛 貴在虔誠恭敬,只要你真回正答的心誠,燒香 許願 都會有福報 你可以在手機上安裝 吉星許願,裡面恭請了 觀音菩薩 等多尊神佛,法相神聖莊嚴,平時隨身帶在身上,既能護身定心保平安,又能時常虔誠祈拜,很方便靈驗 拜佛時心裡默唸什麼 你好一般拜...
關於持咒誦經的方法 1 唸咒出聲念和心裡默唸,功德是否一樣 唸佛不論出不出聲念都行!如大明咒要求
尤其現代人迫於工作和周圍的環境,有時候唸佛出聲又不太方便,所以都以為不管用,其實用心力念是一樣的!我上班閒暇時和回家周圍都有人,就用心念了一段時間,有天晚上夢見觀音菩薩一身白衣端立在我前面空中,我像她下拜,她告訴我說 我之前所做的種種罪過都消了。還有隔幾天又夢見阿彌佗佛。說真的,對阿彌佗佛不是很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