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紳的《寒鬆賦》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2021-03-03 23:54:07 字數 1791 閱讀 4014

1樓:野生孤傲

寄寓了作者對君子品德的追求。因為寒鬆具有堅韌耐寒、忠貞不移的品格。隱寓了作者堅守節操、執著追求的精神氣度。

憫農 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樓:米迦勒之舞

《憫農》表達了作者對於農夫辛勤勞作的讚美之情,同時也表達出作者對於農夫的同情。

《憫農》其一的前兩句,寫春天種下一粒種子,秋天收穫「萬顆子」,將農民的豐收表現出來,同時也是讚美農民的辛勤。後兩句寫天下到處都是農田,卻還是有農夫被餓死,這個反轉給人感覺非常凝重,直擊社會現實,引人深思。

《憫農》其二描繪的是烈日下農夫勞作的景象,表達出作者對於農夫的辛勤的讚美之情,最後反問誰知道我們盤子中的米飯都是農夫的辛苦所得,非常有警示意義,也表達出作者對於農夫的同情。

擴充套件資料

《憫農》賞析:

詩人在闡明《憫農》的內容時,不是空洞抽象地敘說和議論,而是採用鮮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對比來揭露問題和說明道理,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

像第一首的前三句,從總體意義來說都是採用了鮮明的形象概括了農民在廣大田野裡春種秋收等繁重勞動的辛苦。這些辛苦並換來了大量的糧食,該說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後一句卻凌空一轉,來了個「農夫猶餓死」的事實。

這樣,前後的情況形成鮮明的對比,引發讀者從對比中去思考問題,得出結論,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觀點告訴讀者要深刻有力得多。

3樓:匿名使用者

寫出了農民勞動的艱辛,勞動果實來之不易。同時藉此揭露社會黑暗,表達了詩人對農民疾苦的同情

4樓:聲石衷爾容

這首詩描繪了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田裡勞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現了農民終年辛勤勞動的生活,最後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樣近似蘊意深遠的格言,表達了詩人對農民真摯的同情之心。

【原文】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賞析】

一開頭就描繪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依然在田裡勞作,那一滴滴的汗珠,灑在灼熱的土地上。這就補敘出由「一粒粟」到「萬顆子」,到「四海無閒田」,乃是千千萬萬個農民用血汗澆灌起來的;這也為下面「粒粒皆辛苦」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義的形象,可謂一以當十。它概括地表現了農民不避嚴寒酷暑、雨雪風霜,終年辛勤勞動的生活。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說教,不是無病的呻吟;它近似蘊意深遠的格言,但又不僅以它的說服力取勝,而且還由於在這一深沉的慨嘆之中,凝聚了詩人無限的憤懣和真摯的同情。

5樓:匿名使用者

寫出了勞動的艱辛,勞動果實來之不易。同時藉此揭露社會不平,表達了詩人對農民疾苦的同情。

6樓:匿名使用者

表達了作者對窮苦人民的同情

7樓:匿名使用者

在烈日炎炎的中午,農民們還在地裡幹活,汗水一滴滴滴進泥土,有誰知道我們吃的碗裡的米飯,每一粒都是農民辛苦用汗水換來的,所以不要浪費糧食。

8樓:甜甜的笑

表達了詩人十分同情那些農民並揭露了世界社會的黑暗

9樓:匿名使用者

憫農的思想感情。。憫農二首都是這個

西江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10樓:重慶博舍文化傳播****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這首詞寫的是作者在山鄉夜行中所見所聞。明月清風,驚鵲鳴蟬,稻香蛙聲,溪流小橋,構成了江南山鄉夏夜一幅優美動人的畫面。作者筆下的一個個畫面,流露出詩人對豐收之年的喜悅和對農村生活的熱愛。

這正是作者忘懷於大自然所得到的歡樂。

賦得古原草送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精神

賦得古原草送別表達了作者對生命的頌歌精神。一 原文 草 賦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二 譯文 原野上長滿茂盛的青草,年年歲歲枯萎了又蒼翠。原野上的大火無法燒盡,春風一吹它又生機勃發。芳草的馨香瀰漫著古道,陽光...

時間怎樣地行走這篇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怎樣理解 它在清晨的曙,像一道明麗的雪線一樣刺痛了我的眼睛 在文中的含意?4分 答案 梳下來的白髮讓我感嘆時光飛逝,人生苦短。解析 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義。該句代詞 它 的指代意義是命題的立意所在。根據上文 我在梳頭時發現一根白髮 和下文 我明白時間讓花朵綻放的時候,也會讓人的眼角綻放出花朵 魚...

我們院子裡的小麻雀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表達了作者對小麻雀的喜愛和讚美之情。這篇課文講的是一隻還不會飛的小麻雀普季克住在屋簷下的窩裡它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媽媽不斷地告誡它要小心掉下去會很危險,但是它不聽勸告,後來果然掉到窩下一隻大花貓旁邊。媽媽奮不顧身地去救它,小麻雀又怕又急,竟然飛到了窗臺上,而媽媽尾巴上的毛卻被大花貓咬掉了。擴充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