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比喻和比擬,都是加強語言形象性的修辭手段,但它們是兩種不同的修辭方式。初中教材中說:「比喻重在『喻』、即以甲事物晚乙事物,甲乙兩物有主有從;比擬重在"擬",即將甲事物當作乙事物,甲乙兩事物彼此相融,渾然一體.
"這僅是一種概括性的區別原則,如果教師照本宣科,不僅初中學生不易理解,就是高中學生也怕難於接受.我以為必須作進—步的全體闡釋。
比擬就是把一個事物當作另外一個事物來描述、說明。 比擬的辭格是將人比作物、將物比做人,或將甲物化為乙物。
比擬可以分為擬人、擬物兩類。
1、擬人。擬人就是把物當做人來寫,使之人格化,使物具有人性、人情。
2、擬物。擬物有時是把人當做物來寫,有時是把甲物當做乙物來寫。
把植物擬人:
高粱好似一隊隊的「紅領巾」,悄悄地把周圍的道路觀察。
擬物:維吾爾族姑娘插上金色的翅膀。
2樓:匿名使用者
比擬就是把一個事物當作另外一個事物來描述、說明。即藉助豐富的想象,把物當**來寫,或把人當成物來寫,或把甲物當成乙物來寫。
比擬的作用是增添特有的情味;把事物寫的神形畢現,栩栩如生,抒發愛憎分明的感情;能啟發讀者想像,使文章更生動。
比擬分為擬人和擬物兩類。擬人就是把物當做人來寫,使之人格化,使物具有人性、人情。如:
高粱好似一隊隊的「紅領巾」,悄悄地把周圍的道路觀察;矮小而年高的垂柳,用蒼綠的葉子撫摸著快熟的莊稼;擬物。擬物有時是把人當做物來寫,有時是把甲物當做乙物來寫。如:
維吾爾族姑娘插上金色的翅膀,在廣闊的天地裡飛翔(阿不都熱西提《女拖拉機手》);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陽,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范仲淹《岳陽樓記》);
比擬同比喻的區別:第一,比擬是直接把擬體當成本體來寫,本體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擬體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也就是說,可以把人當作物也可以把物當作人寫,本體和擬體的關係是重合,相融關係,彼此是混同的.因此,當物被擬作人或此物被擬作彼物時,我們很難確切地說出"人"是什麼樣的人,"彼物"是什麼樣的東西.
比如"青山起舞河歡笑"中的"山""河",我們只能籠統地說被擬作了人,至於是天真的小姑娘,還是活潑的小夥子,無法回答."陽光灑在海面上"中的"陽光",我們也只能籠統地說被擬作了可以灑的東西,至於是閃光的金子還是發亮的珍珠,也無法回答.比喻是借喻體表現或說明本體,本體同喻體的關係是類似關係,彼此不能混同.
不管是明喻,暗喻,還是借喻,引喻,喻體都是比較確定的. 第二,兩者的性質和表達效果不同.比喻通過事物的相似點使本體也喻體聯絡起來,重在"喻",喚起人們的聯想,使人具體形象地感知事物.
而比擬則是藉助事物的不同特徵,重在"擬",用模擬的方法刻畫人或事物的情狀,使一個事物具有它本來不具有的另一種事物的特徵.即拿甲物特徵描寫乙物,從而增添了語言的生動性. 第三,句法結構有明顯的不同.
無論哪一種比喻,都可以成為"主-謂-賓"式,這種主賓都全的句子,主賓之間是靠"象,是"等詞連線的,一般說來,不用表示動作形為的動詞作謂語.而在比擬的句子中,一般都是"主-謂"式.這種主謂句,主語若是由表示動植物的名詞充當,謂語則由表示人的行動,感情的動詞充當;主語若是由表示人的名詞充當,謂語則由表示動植物行為(情狀)的動詞(形容詞)充當.
第四,比喻的本體和喻體可以同時出現,也可以省去本體,但喻體必須出現.比擬是以擬體的某些特性賦予本體,擬體一般不出現,而本體必然出現. 第五,在比喻中,本體和喻體都是現實生活中存在的;比擬所描摹的是現實生活中不存在的現象。
比擬,擬人,比喻有什麼區別於聯絡?(舉例說明)
3樓:納蘭_若雪
比喻和比擬,都是加強語言形象性的修辭手段,但它們是兩種不同的修辭方式。初中教材中說:「比喻重在『喻』、即以甲事物晚乙事物,甲乙兩物有主有從;比擬重在"擬",即將甲事物當作乙事物,甲乙兩事物彼此相融,渾然一體.
"這僅是一種概括性的區別原則,如果教師照本宣科,不僅初中學生不易理解,就是高中學生也怕難於接受.我以為必須作進—步的全體闡釋。
(一)比喻與比擬的性質不同、作用不同.比喻是用與本體事物有相似點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一定得有相似點,通過相似點使本體同喻體聯絡起來,喚起人們的聯想,使人更具體地惑知事物。比擬即模擬,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包括稱渭、動作、行為等)寫甲事物,或者說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強加於甲事物。
乙事物—般是有生命力的,能活動,有感情的;它比甲事物具體實在,於是本來較抽象、不太實在的事物變得具體實在了,當然就增添了語言的生動性。由此可見,比喻強調的是甲乙兩物的相似性,而比擬卻是利用它們之間的不同特性,使兩體融為一體,這是區別比喻和比擬最重要的標誌。請看如下例句:
(1)故人已經成為甕中之鱉,不好玫暫且圍著算了。(徐海東《奠基禮》)
(2)他確乎有點像一橡樹,堅壯、沉默,而又有生氣。 (老舍《駱駝祥子》)
(3)月亮一露面,滿天的星星驚散了。(楊朔《金字塔夜月》)
(4)真理它卻不會彎腰。(臧克家《勝利的狂飈》)
例(1)取甕中之鱉待擒這一點說明敵人當時的處境,二者有相似點, 能給人具體形象的感受,這是比喻。例(2)從樹的外形特點聯想到樣子的外貌、氣質特徵,兩者有相似點,也屬比喻。例(3)「月亮」、「星星」本是無生物,並無「露面」、「驚散」這樣的特徵,現以生物的特徵描寫它們.只是為了讓其情態逼真,躍然紙上,這是比擬。
例(4)將無形的抽象物「真理」人格化、形象化,也屬比擬。
(二)比喻與比擬的句式結構不同。比喻句由本體、喻體和喻詞三部分組成。借喻雖然不出現喻詞和本體,但可以變換為有喻詞和本體的明喻、暗喻。
不管是哪一種比喻,始終都有喻體;比擬句主要是藉助想象,將本體模擬為人的或物的某種行為、動作或情態,不論是擬人,還是擬物,始終都無擬體。例如「東西長安街成了喧騰的大誨」(袁鷹《十月長安街》)。這是暗喻、由本體(長安街)、喻體(大海)、喻詞(成)構成,又如「我們之聞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魯迅(故鄉))。
這是借蝓,借「厚障壁」比喻「我」與閏土之間形成的隔閡。它把本體和喻詞都隱去了,只用喻體代替本體。另如「波浪一邊歌唱一邊衝向高空去迎接那雷聲」(高爾基《海燕》)。
這卻是擬人句,將「波浪」當作人描寫,賦予它一些人的動作和思想
擬人句擬人句就是把某件東西比喻成有人的動作,不可和童話弄混。(例:葉子妹妹說:「太陽公公......」這並非擬人句,但人們經常搞混 )
什麼是擬人句?
就是根據想象把物當做人來敘述或描寫,使「物」具有人一樣的言行、神態、思想和感情。一句話,擬人就是用寫人的詞句去寫物。這種手法又叫做「人格化」。
擬人句的運用形式
(1)把動物擬人化。
(2)把植物擬人化。
(3)把一般的事物擬人化。
例句:1.秋天邁著沉穩的腳步緩緩地向我們走來,又悄無聲息地走開。
2.秋便以翩躚之姿踏碎了夏天的流言.
3.秋天是美麗的,在曼妙的韻律中舞著她的裙襬。
4.花兒在風中笑彎了腰.
5.夜空中的小星星眨著眼睛,似乎對你微笑.
6.向日葵不斷地面向太陽公公做運動.
7.春天像剛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8.春天是個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春天是出生的嬰兒,嬌小可愛。
9.春天就像活潑的兒童,憧憬渴望;春天就像健壯的青年,充滿朝氣;春天就像健康的老人,令人回味。
10 .風兒清唱著歌,喚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語文修辭手法知識,求解釋:比擬、比喻、擬人三者有何區別和聯絡?
4樓:匿名使用者
比擬是把一個事物當作另外一個事物來描述、說明。 比喻的辭格是將人比作物、將物比做人,或將甲物化為乙物。比喻是一種常用的修辭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點的乙事物來描寫或說明甲事物。
擬人是把事物人格化,把本來不具備人的一些動作和感情的事物變成和人一樣的。
5樓:末兮本紀
比喻 把物比作物
擬人 把物體比做人
比擬 比喻和擬人結合在一起
比喻 比擬 擬人 有什麼區別?
6樓:小慶
比喻就是打比方,抓住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的相似點,用一個事物來比喻另一事物。
比擬是把當作人來寫,或把人當物來寫。
擬人是比擬的一種,把人以外的事物當人來寫,叫擬人。祝你學習進步,望採納。*^o^*
7樓:匿名使用者
比喻是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的修辭方 法。 比擬是藉助想像力把甲事物模擬作乙事 物來寫的修辭方式。 可以把物當作 人,也可以把人當作物來寫。
前者稱為 擬人,後者稱為擬物。 擬人,就是根據想象把物當做人來敘述 或描寫,使「物」具有人一樣的言行、神 態、思想和感情。一句話,擬人就是用 寫人的詞句去寫物。
8樓:影萱hi紫天
比喻就是本體和喻體之間有聯絡,「什麼像什麼」這種,包括明喻(有本體有喻體有比喻詞),暗喻(沒有比喻詞有本體有喻體)和借喻(沒有本體只有喻體)
比擬包括擬人(賦予物人的形象)和擬物(賦予人物的形象)
9樓:梓浠呀
比喻是把一個東西比喻成另一個東西,擬人是把東西比**特有的東西啊等等
10樓:定幻露閉夏
「比喻句」通常是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去寫,識別的重點應當體現在「比」上,即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所抓住的共同點是兩事物間的相似點,一般有三種表達形式,即「明喻」、「暗喻」和「借喻」。
「比擬」是擬人和擬物的合稱。
「擬人句」是把某事物當作人來寫,使它富有人的行為、表情、動作、思維等特徵。重點是抓住事物間的相關點。
11樓:麼憶楓焉琬
比擬是擬人和擬物的統稱,比喻有本體、喻體、比喻詞,擬人是把物賦予人的思想感情、動作行為,只要有一個體現人的情感行為的詞即可判斷擬人,比喻是本體喻體之間有某種聯絡。
此句側重於比喻,它們是本體,如是比喻詞,母親的手背、手心是兩個喻體,生動形象的表現了某物的溫暖清涼的特點,表達了作者對某物的喜愛讚美之情。
請採納謝謝
12樓:匡浩邈越興
比喻和比擬,都是加強語言形象性的修辭手段,但它們是兩種不同的修辭方式。初中教材中說:「比喻重在『喻』、即以甲事物晚乙事物,甲乙兩物有主有從;比擬重在"擬",即將甲事物當作乙事物,甲乙兩事物彼此相融,渾然一體.
"這僅是一種概括性的區別原則,如果教師照本宣科,不僅初中學生不易理解,就是高中學生也怕難於接受.我以為必須作進—步的全體闡釋。
(一)比喻與比擬的性質不同、作用不同.比喻是用與本體事物有相似點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一定得有相似點,通過相似點使本體同喻體聯絡起來,喚起人們的聯想,使人更具體地惑知事物。比擬即模擬,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包括稱渭、動作、行為等)寫甲事物,或者說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強加於甲事物。
乙事物—般是有生命力的,能活動,有感情的;它比甲事物具體實在,於是本來較抽象、不太實在的事物變得具體實在了,當然就增添了語言的生動性。由此可見,比喻強調的是甲乙兩物的相似性,而比擬卻是利用它們之間的不同特性,使兩體融為一體,這是區別比喻和比擬最重要的標誌。請看如下例句:
(1)故人已經成為甕中之鱉,不好玫暫且圍著算了。(徐海東《奠基禮》)
(2)他確乎有點像一橡樹,堅壯、沉默,而又有生氣。
(老舍《駱駝祥子》)
(3)月亮一露面,滿天的星星驚散了。(楊朔《金字塔夜月》)
(4)真理它卻不會彎腰。(臧克家《勝利的狂飈》)
例(1)取甕中之鱉待擒這一點說明敵人當時的處境,二者有相似點,
能給人具體形象的感受,這是比喻。例(2)從樹的外形特點聯想到樣子的外貌、氣質特徵,兩者有相似點,也屬比喻。例(3)「月亮」、「星星」本是無生物,並無「露面」、「驚散」這樣的特徵,現以生物的特徵描寫它們.只是為了讓其情態逼真,躍然紙上,這是比擬。
例(4)將無形的抽象物「真理」人格化、形象化,也屬比擬。
(二)比喻與比擬的句式結構不同。比喻句由本體、喻體和喻詞三部分組成。借喻雖然不出現喻詞和本體,但可以變換為有喻詞和本體的明喻、暗喻。
不管是哪一種比喻,始終都有喻體;比擬句主要是藉助想象,將本體模擬為人的或物的某種行為、動作或情態,不論是擬人,還是擬物,始終都無擬體。例如「東西長安街成了喧騰的大誨」(袁鷹《十月長安街》)。這是暗喻、由本體(長安街)、喻體(大海)、喻詞(成)構成,又如「我們之聞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魯迅(故鄉))。
這是借蝓,借「厚障壁」比喻「我」與閏土之間形成的隔閡。它把本體和喻詞都隱去了,只用喻體代替本體。另如「波浪一邊歌唱一邊衝向高空去迎接那雷聲」(高爾基《海燕》)。
這卻是擬人句,將「波浪」當作人描寫,賦予它一些人的動作和思想
什麼是比擬?請舉例,什麼是比擬?與比喻 擬人有何區別和聯絡?最好舉例說明。
比擬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b n 意思就是把一個事物當作另外一個事物來描述 說明。比擬的辭格是將人比作物 將物比做人,或將甲物化為乙物。運用這種辭格能收到特有的修辭效果 或增添特有的情味,或把事物寫得神形畢現,栩栩如生,抒發愛憎分明的感情。詩歌 散文 寓言 童話等經常使用比擬的辭格。作用 1.增添特...
比擬和比喻有什麼區別比擬,擬人,比喻有什麼區別於聯絡?舉例說明
比喻和比擬,都是加強語言形象性的修辭手段,但它們是兩種不同的修辭方式。初中教材中說 比喻重在 喻 即以甲事物晚乙事物,甲乙兩物有主有從 比擬重在 擬 即將甲事物當作乙事物,甲乙兩事物彼此相融,渾然一體.這僅是一種概括性的區別原則,如果教師照本宣科,不僅初中學生不易理解,就是高中學生也怕難於接受.我以...
類比與象徵有什麼區別,比喻和象徵有什麼區別
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檢視完整內 原發布者 zhangchoumohan 比喻是把一樣 東西比作另一樣東西.而類比是兩種東西有同樣的特徵才放一起比較的.比喻和類比,宛如兩朵豔麗的奇葩,開放在語言藝術的廣闊天地裡,它們平凡而又神祕,相似而又相異。請看以下兩例。1天上也是皎潔無比的蔚藍色,只有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