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以禮治國的含義

2021-03-04 06:04:02 字數 5343 閱讀 6108

1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傳統模式

傳統的中西方文化由於體系、經濟形態、維繫社會的基礎、地理環境以及社會心理和價值取向等方面的不同,造成了治國模式上的根本差異。概言之,中國傳統的治國模式為禮治,即以統治者制定的倫理化的法律或法律化的倫理規範調整社會關係,強調政治社會化、政治倫理化;西方傳統的治國模式為法治,即以統治者亦必須執行和遵守的、與倫理分離的

2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的禮,用現代的觀念來解讀,就是「秩序」,秩序可以具象化為政治制度、法律體系、倫理規範。不能用僵硬的、教條的方式去解讀這個「秩序」。任何秩序,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的。

脫離了具體的歷史背景,也就是說社會生產方式及水平、組織化程度、技術手段等等,任何「最好的」「秩序」都是最糟的。比如說現在一幫人動不動就說「民主」,在孔子那個時代,絕對是一個笑話。希臘的城邦民主,一是得益於優越的自然環境來帶來的多樣化生產方式及寬鬆的生存條件,二是狹小的地域範圍對社會組織化程度要求不高。

如果當時的中國某個諸候國要搞,光是一趟巡迴的競選演講,就要花上幾年時間,呵呵,聽的人還不一定聽得懂。

孔子 一到五章中關於以禮治國的句子

3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

1•12 有子曰:「禮(1)之用,和(2)為貴。先王之道(3),斯(4)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5)之,亦不可行也。」

【譯文】

有子說:「禮的應用,以和諧為貴。古代君主的治國方法,可寶貴的地方就在這裡。

但不論大事小事只顧按和諧的辦法去做,有的時候就行不通。(這是因為)為和諧而和諧,不以禮來節制和諧,也是不可行的。」

【評析】

和是儒家所特別倡導的倫理、政治和社會原則。《禮記•中庸》寫道:「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楊遇夫《論語疏證》寫道:「事之中節者皆謂之和,不獨喜怒哀樂之發一事也。和今言適合,言恰當,言恰到好處。

」孔門認為,禮的推行和應用要以和諧為貴。但是,凡事都要講和諧,或者為和諧而和諧,不受禮文的約束也是行不通的。這是說,既要遵守禮所規定的等級差別,相互之間又不要出現不和。

孔子在本章提出的這個觀點是有意義的。在奴隸社會,各等級之間的區分和對立是很嚴肅的,其界限絲毫不容紊亂。上一等級的人,以自己的禮儀節文顯示其威風;下一等級的人,則懷著畏懼的心情唯命是從。

但到春秋時代,這種社會關係開始破裂,臣弒君、子弒父的現象已屬常見。對此,由子提出「和為貴」說,其目的是為緩和不同等級之間的對立,使之不致於破裂,以安定當時的社會秩序。

但從理論上看待這個問題,我們又感到,孔子既強調禮的運用以和為貴,又指出不能為和而和,要以禮節制之,可見孔子提倡的和並不是無原則的調和,這是有其合理性的。

【原文】

2•3 子曰:「道(1)之以政,齊(2)之以刑,民免(3)而無恥(4),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5)。」

【譯文】

孔子說:「用法制禁令去引導百姓,使用刑法來約束他們,老百姓只是求得免於犯罪受懲,卻失去了廉恥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導百姓,使用禮制去統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也就守規矩了。」

【評析】

在本章中,孔子舉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治國方針。孔子認為,刑罰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恥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罰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規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恥之心。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國家時有不同於法制的特點。

但也應指出:孔子的「為政以德」思想,重視道德是應該的,但卻忽視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國家中的作用。

【原文】

2•20 季康子(1)問:「使民敬、忠以(2)勸(3),如之何?」子曰:「臨(4)之以莊,則敬;孝慈(5),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譯文】

季康子問道:「要使老百姓對當政的人尊敬、盡忠而努力幹活,該怎樣去做呢?」孔子說:

「你用莊重的態度對待老百姓,他們就會尊敬你;你對父母孝順、對子弟慈祥,百姓就會盡忠於你;你選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會互相勉勵,加倍努力了。」

【評析】

本章內容還是在談如何從政的問題。孔子主張「禮治」、「德治」,這不單單是針對老百姓的,對於當政者仍是如此。當政者本人應當莊重嚴謹、孝順慈祥,老百姓就會對當政的人尊敬、盡忠又努力幹活。

【譯文】

子張問孔子:「今後十世(的禮儀制度)可以預先知道嗎?」孔子回答說:

「商朝繼承了夏朝的禮儀制度,所減少和所增加的內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繼承商朝的禮儀制度,所廢除的和所增加的內容也是可以知道的。將來有繼承周朝的,就是一百世以後的情況,也是可以預先知道的。」

【評析】

本章中孔子提出一個重要概念:損益。它的含義是增減、興革。

即對前代典章制度、禮儀規範等有繼承、沒襲,也有改革、變通。這表明,孔子本人並不是頑固保守派,並不一定要回到周公時代,他也不反對所有的改革。當然,他的損益程度是受限制的,是以不改變周禮的基本性質為前提的。

【原文】

3•1 孔子謂季氏(1),「八佾(2)舞於庭,是可忍(3),孰不可忍也!

【譯文】

孔子談到季氏,說,「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樂舞蹈,這樣的事他都忍心去做,還有什麼事情不可狠心做出來呢?

【評析】

春秋末期,奴隸制社會處於土崩瓦解、禮崩樂壞的過程中,違犯周禮、犯上作亂的事情不斷髮生,這是封建制代替奴隸制過程中的必然表現。季孫氏用八佾舞於庭院,是典型的破壞周禮的事件。對此,孔子表現出極大的憤慨,「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句,反映了孔子對此事的基本態度。

【原文】

3•2 三家(1)者以《雍》徹(2)。子曰:「『相維闢公,天子穆穆』(3),奚取於三家之堂(4)?」

【譯文】

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三家在祭祖完畢撤去祭品時,也命樂工唱《雍》這篇詩。孔子說:「(《雍》詩上這兩句)『助祭的是諸侯,天子嚴肅靜穆地在那裡主祭。

』這樣的意思,怎麼能用在你三家的廟堂裡呢?」

【評析】

本章與前章都是談魯國當政者違「禮」的事件。對於這些越禮犯上的舉動,孔子表現得極為憤慨,天子有天子之禮,諸侯有諸侯之禮,各守各的禮,才可以使天下安定。因此,「禮」,是孔子政治思想體系中的重要範疇。

【原文】

3•6 季氏旅(1)於泰山,子謂冉有(2)曰:「女(3)弗能救(4)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5)乎?」

【譯文】

季孫氏去祭祀泰山。孔子對冉有說:「你難道不能勸阻他嗎?」冉有說:「不能。」孔子說:「唉!難道說泰山神還不如林放知禮嗎?」

【評析】

祭祀泰山是天子和諸侯的專權,季孫氏只是魯國的大夫,他竟然也去祭祀泰山,所以孔子認為這是「僭禮」行徑。此章仍是談論禮的問

【原文】

3•7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1)乎!揖(2)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題。 【譯文】

孔子說:「君子沒有什麼可與別人爭的事情。如果有的話,那就是射箭比賽了。比賽時,先相互作揖謙讓,然後上場。射完後,又相互作揖再退下來,然後登堂喝酒。這就是君子之爭。」

【評析】

孔子在這裡所說的「君子無所爭」,即使要爭,也是彬彬有禮的爭,這反映了孔子和儒家思想的一個重要特點,即強調謙遜禮讓而鄙視無禮的、不公正的競爭,這是可取的。但過於強調謙遜禮讓,以至於把它與正當的競爭對立起來,就會抑制人們積極進取、勇於開拓的精神,成為社會發展的道德阻力。

【原文】

3•9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1)不足徵(2)也;殷禮吾能言之,宋(3)不足徵也。文獻(4)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

【譯文】

孔子說:「夏朝的禮,我能說出來,(但是它的後代)杞國不足以證明我的話;殷朝的禮,我能說出來,(但它的後代)宋國不足以證明我的話。這都是由於文字資料和熟悉夏禮和殷禮的人不足的緣故。

如果足夠的話,我就可以得到證明了。」

【評析】

這一段話表明兩個問題。孔子對夏商周代的禮儀制度等非常熟悉,他希望人們都能恪守禮的規範,可惜當時僭禮的人實在太多了。其次,他認為對夏商周之禮的說明,要靠足夠的歷史典籍賢人來證明,也反映了他對知識的求實態度。

【原文】

3•11 或問禘之說(1),子曰

【譯文】

有人問孔子關於舉行禘祭的規定。孔子說:「我不知道。知道這種規定的人,對治理天下的事,就會像把這東西擺在這裡一樣(容易)吧!」(一面說一面)指著他的手掌。

【評析】

孔子認為,在魯國的禘祭中,名分顛倒,不值得一看。所以有人問他關於禘祭的規定時,他故意說不知道。但緊接著又說,誰能懂得禘祭的道理,治天下就容易了。

這就是說,誰懂得禘祭的規定,誰就可以歸復紊亂的「禮」了。

:「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2)乎!」指其掌。

【原文】

3•14 子曰:「周監(1)於二代(2),鬱郁(3)乎文哉,吾從周。」

【譯文】

孔子說:「周朝的禮儀制度借鑑於夏、商二代,是多麼豐富多彩啊。我遵從周朝的制度。」

【評析】

孔了對夏商周的禮儀制度等有深入研究,他認為,歷史是不能割斷的,後一個王朝對前一個王朝必然有承繼,有沿襲。遵從周禮,這是孔子的基本態度,但這不是絕對的。在前面的篇章裡,孔子就提出對夏、商、周的禮儀制度都應有所損益。

【原文】

3•16 子曰:「射不主皮(1),為力不同科(2),古之道也。」

【譯文】

孔子說:「比賽射箭,不在於穿透靶子,因為各人的力氣大小不同。自古以來就是這樣。」

【評析】

「射」是周代貴族經常舉行的一種禮節儀式,屬於周禮的內容之一。孔子在這裡所講的射箭,只不過是一種比喻,意思是說,只要肯學習有關禮的規定,不管學到什麼程度,都是值得肯定的。

【原文】

3•18 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譯文】

孔子說:「我完完全全按照周禮的規定去事奉君主,別人卻以為這是謅媚呢。」

【評析】

孔子一生要求自己嚴格按照周禮的規定事奉君主,這是他的政治倫理信念。但卻受到別人的譏諷,認為他是在向君主諂媚。這表明,當時的君臣關係已經遭到破壞,已經沒有多少人再重視君臣之禮了。

【原文】

3•19 (1)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譯文】

魯定公問孔子:「君主怎樣使喚臣下,臣子怎樣事奉君主呢?」孔子回答說:「君主應該按照禮的要求去使喚臣子,臣子應該以忠來事奉君主。」

【評析】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這是孔子君臣之禮的主要內容。只要做到這一點,君臣之間就會和諧相處。從本章的語言環境來看,孔子還是側重於對君的要求,強調君應依禮待臣,還不似後來那樣:

即使君主無禮,臣下也應盡忠,以至於發展到不問是非的愚忠。

【原文】

3•26 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譯文】

孔子說:「居於執政地位的人,不能寬厚待人,行禮的時候不嚴肅,參加喪禮時也不悲哀,這種情況我怎麼能看得下去呢?」

【評析】

孔子主張實行「德治」、「禮治」,這首先提出了對當政者的道德要求。倘為官執政者做不到「禮」所要求的那樣,自身的道德修養不夠,那這個國家就無法得到治理。當時社會上禮崩樂壞的局面,已經使孔子感到不能容忍了。

簡答依法治國的含義及意義,依法治國的含義和重要意義是什麼

依法治國的含義 依照體現人民意志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法律治理國家,而不是依照個人意志 主張治理國家 要求國家的政治 經濟運作 社會各方面的活動統統依照法律進行,而不受任何個人意志的干預 阻礙或破壞。簡而言之,依法治國就是依照法律來治理國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

孔子怎樣解說恕的含義

孔子對 恕 道的解釋見於 論語 衛靈公第十五 簡單講即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但 忠恕 之道是一體的不能分開。忠者,心無二心,意無二意之謂,恕者,了己了人,明始明終之意。忠是從積極的方面說,也就是孔子在 雍也 篇裡所說的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自己想有所作為,也盡心盡力地讓別人有所作為,自己想...

依法治國的含義及基本內涵和要求是什麼

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 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 一 維護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