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和菩薩 羅漢 辟支佛 神仙有什麼區別

2021-04-24 13:09:43 字數 5385 閱讀 2673

1樓:海印放光

佛——智慧圓滿,稱為無上正等正覺。三界至尊菩薩——修行接近佛,繼續修行,就將成佛,比如彌勒菩薩,將來會來地球成佛。

羅漢——也稱阿羅漢,佛經上指修聲聞乘成就的修行人,已經超越輪迴,將來也可以成佛。

神仙——修行人有禪定的成就,有神通,就稱為神、仙。(這是佛經中的定義,道教經典認為神仙至高無上,**教認為中國一切神仙都是假的……不同宗教對」神「」的定義不同,無需爭論)

羅漢,菩薩和佛之間有什麼差別

2樓:晚詞i桑桑

佛與菩薩有什麼區別呢?

3樓:莫文靈雲南

淨空法師講述:佛教的學位制度

佛教既然是教育,它的教育目的是什麼?佛在許多的經論中,常常講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梵文音譯,尊重所以不翻;這是佛教教學的總目標,翻成中文是『無上正等正覺』。可以將它分為三個階段說明:

第一、是『正覺』。

第二、是『正等正覺』。

第三、是『無上正等正覺』。

世尊告訴我們,世間人對於宇宙人生也有覺悟,只是覺悟不圓滿。像科學家、哲學家、宗教家,對於世間事理他確實知道不少,但是不能算『正覺』。為什麼不稱他為正覺呢?

因為他雖覺悟,但是他的煩惱沒有斷,他還有貪、嗔、疑、慢,還有是非、人我。換句話說,他還是凡夫,不是聖人,所以不能稱為正覺。

如果是貪、嗔、疑、慢,人我、是非、煩惱,都斷盡了,沒有煩惱了,佛就承認這個人是『正覺』,他得到了『正覺』的學位;佛教裡面稱他為『阿羅漢』,這是最低的一個學位。阿羅漢以上的學位稱為『正等正覺』,『等』是等於佛,但還沒有成佛。『等』是指他用的心跟佛用的心是一樣的。

由此可知,阿羅漢用的心跟佛不一樣,阿羅漢用的心跟我們是一樣的,差的是我們有煩惱,他沒有煩惱,這個心在佛法裡面叫『識心』,就是假的心,不是真心。我們用的心都是假的,都是妄心。所以人與人之間往來,不要太認真,今天別人對你好,要知道是假的,不是真的。

面對虛情假意,不可以當真;當真,你就生煩惱了。再看世間人今天說愛,明天就離婚了,這成什麼話呢?可見這不是真的!

菩薩用心是真的,真心是永遠不變的。佛用真心,菩薩也用真心;佛用的是『圓滿的真心』,菩薩是『分證的真心』。佛在經上用月亮來做比喻,十五的滿月比喻佛的心。菩薩的心呢?像初

三、初四的月牙。你看月牙上的月光,那個光是真的?還是假的?真的!一點也不假,只是不圓滿而已!所以說初

三、初四,一直到十四,都是菩薩心,他是真心,但沒有圓滿,我們稱為『正等正覺』。阿羅漢與辟支佛用的心,好像是水裡的月亮,鏡子裡的月亮,叫鏡花水月,都不是真的。

從用心上看,菩薩的心跟佛的心很相似、很接近,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縱然是初住菩薩,剛剛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他用的心就是真心,絕對沒有虛妄,這叫『正等正覺』。

修學得到正等正覺,這個學位稱為『菩薩』。

阿羅漢好比是學士,菩薩好比是碩士,佛好比是博士。

所以『佛』是通稱,不是釋迦牟尼佛一個人獨稱;任何人智慧達到究竟圓滿,就是真心圓證,就稱之為佛。佛所證得的是『無上正等正覺』。所以佛、菩薩、阿羅漢是佛教學位的名稱,他們都是人,不是神仙,諸位千萬不要把他們神格化了!

總之,佛是覺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擁有究竟圓滿的智慧,這也是佛教教學的目標。所以佛法是智慧的教育、智慧的教學。

4樓:新人文視界

羅漢、佛、菩薩,有什麼區別?馬未都:跟學士、碩士、博士差不多!

佛,菩薩,羅漢怎麼區別

5樓:晚詞i桑桑

佛與菩薩有什麼區別呢?

6樓:女神姐夫

佛,菩薩,羅漢的區別:

1、在佛教中的地位不同

1)佛:地位高於菩薩、羅漢。是修行所能達到的第一等果位。從羅漢修煉到菩薩,之後再從菩薩修煉到佛。成佛是所有佛教修行者的最高目標。

2)菩薩:地位低於佛,高於羅漢。是修行所能達到的第二等果位。

菩薩已經悟透了「五蘊皆空」,因為「有情」,尚未到一切皆空的境界,只是接近佛境,還沒有成佛,但他們卻發願將眾生超度到更高的層次,也就是讓眾生成佛。自己還未成佛,卻想讓眾生成佛,

3)羅漢:地位低於佛,菩薩。是修行所能達到的第三等果位。佛教認為,獲得羅漢這一果位即斷盡一切煩惱,應受天人的**,不再生死輪迴。

2、覺悟程度的高低不同

1)佛: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等修煉成佛陀的時候,就有了一個自己的天國世界。佛陀同樣有大慈悲心,於是傳法於人世間,救度眾生去他的世界。佛處於有情和無情之間,佛光普照眾生,眾生平等。

佛對芸芸眾生是引導者,只是用一片佛光引導我們自度。

2)菩薩:是自覺和覺他。

修煉到了菩薩境界就有了大慈悲心,因為看眾生皆苦,所以發出大慈悲心去救度眾生。菩薩尚未達到覺行圓滿, 覺悟尚有情,自己覺悟了,又有善心救世救難的活菩薩。「自立,自覺,又能犧牲自我。

「自未得度,先度他人,菩薩發心。」

3)羅漢:自覺。

羅漢覺悟但無情 ,是比較注重個人修持和覺悟。羅漢境界是指度己,個人通過修煉達到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用佛家思想來說,羅漢境界就是剛剛自己解脫了,不在入六道輪迴了。

3、形象不同。

1)佛:滿頭小發結(佛螺髻發),也有例外:地藏王菩薩和彌勒佛有光頭形象

2)菩薩:通常頭上戴著帽子或頭巾。

3)羅漢:外形多樣,更接近於普通人。

7樓:匿名使用者

佛,菩薩,羅漢的區別在於定義、境界、修行目標的不同。

1、定義不同

佛:佛梵語為「佛陀」,小乘佛教講的「佛」。是對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簡稱,亦是佛教徒對修行圓滿的人的稱呼:~爺。~像。借花獻~。

菩薩: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在梵文中的意思是「覺悟有情」、「道心眾生」,是大乘佛教的一個果位。菩薩是佛**,語意如菩提樹枝繁葉茂。

羅漢:羅漢,是「阿羅漢」的簡稱。含有殺賊、無生、應供等義。

殺賊是殺盡煩惱之賊,無生是解脫生死不受後有,應供是應受天上人間的供養。在小乘佛教中,是偉大的佛陀得法**修證最高的果位。

2、境界不同

佛:等修煉成佛陀境界,就有了一個自己的天國世界。佛陀同樣有大慈悲心,同樣看眾生皆苦,於是傳法於人世間,救度眾生去他的世界。

菩薩:修煉到了菩薩境界就有了大慈悲心,因為看眾生皆苦,所以發出大慈悲心去救度眾生。

羅漢:境界是指度己,個人通過修煉達到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用佛家思想來說,羅漢境界就是剛剛自己解脫了,不在入六道輪迴了。

3、修行目標不同。

佛:修行至上,領悟也是至上。為釋迦族的聖人,大乘佛教認為,一切圓滿者皆可稱為佛。

菩薩:僅次於佛,修行比佛低,跟隨於佛,要以佛所說真理和覺悟,去啟發和引導世間有情眾生,使眾生擺脫煩惱,得到徹底的覺悟,渡過生死輪迴的此岸,達到涅槃寂靜的彼岸世界,這樣方被稱為「菩薩」。

羅漢:修行能斷除一切煩惱,達到涅槃境界,不再受生死輪迴之苦,修行圓滿又具有引導眾生向善的德行,堪受人天供養的聖者。

擴充套件資料:

佛如過去有七佛、燃燈佛;未來有彌勒佛;東方有阿閦佛、藥師佛;西方有阿彌陀佛,信仰面很大的還有毗盧遮那佛(大日佛)等。

菩薩有多種分類,除依悟解之淺深而有不同之菩薩階位外,菩薩地持經卷八菩薩功德品亦舉出菩薩有十種。

就阿羅漢之種類而論,聲聞四果中之阿羅漢,依其根性利鈍之差別,可分為六種。

佛: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菩薩:自覺、覺他

阿羅漢:自覺;

也就是說,三者之中佛的境界最高,已功德圓滿;菩薩次之,羅漢最低。羅漢,是阿羅漢的簡稱,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就叫阿羅漢果。修持佛法的人達到了脫生死,即不再生死輪迴就叫阿羅漢。

我國漢族地區佛寺常塑有十八羅漢像,其實本應是十六羅漢。

三者之中佛的境界最高,已功德圓滿;菩薩次之,羅漢最低。

8樓:樂觀小山

一、、修行不同

佛:佛陀的簡稱。小乘佛教講的「佛」,一般是對釋迦牟尼的尊稱。

釋迦牟尼是梵文的音譯,意思是「能仁」、「能忍」、「能寂」,即釋迦族的聖人。大乘佛教認為,一切圓滿者皆可稱為佛。所以,大乘佛教除釋迦牟尼佛之外,三世十方有無數無量的佛。

菩薩:是梵文「菩提薩陲」的簡稱,意為「覺有情」,指發巨集大誓願,要以佛所說真理和覺悟,去啟發和引導世間有情眾生,使眾生擺脫煩惱,得到徹底的覺悟,渡過生死輪迴的此岸,達到涅槃寂靜的彼岸世界,這樣方被稱為「菩薩」。

羅漢:又稱阿羅漢,指能斷除一切煩惱,達到涅槃境界,不再受生死輪迴之苦,修行圓滿又具有引導眾生向善的德行,堪受人天供養的聖者。

二、思想不同

佛:無論智慧與悟性都已達到最高境界的覺悟者。他不僅自己覺悟,而且幫助他人覺悟,使自已和他人覺行共同得到圓滿。

菩薩:僅次於佛,是因為菩薩雖能自覺,併發大心願為眾生求最高的覺悟方法與覺悟的道理,但卻沒能將自己與眾生的覺悟、行為一起圓滿。所以,他們所達到的不過是大乘佛教中的上乘境界。

羅漢:注重自我覺悟,自我解脫,而較少把佛教的教義擴大化。通常人們稱他們為「自了漢」。所以,他們到達的只是小乘佛教中的最高境界。

三、境界不同

佛:等修煉成佛陀境界,就有了一個自己的天國世界。佛陀同樣有大慈悲心,同樣看眾生皆苦,於是傳法於人世間,救度眾生去他的世界。

菩薩:修煉到了菩薩境界就有了大慈悲心,因為看眾生皆苦,所以發出大慈悲心去救度眾生。

羅漢:境界是指度己,個人通過修煉達到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用佛家思想來說,羅漢境界就是剛剛自己解脫了,不在入六道輪迴了。

擴充套件資料

羅漢分類:

另就阿羅漢之種類而論,聲聞四果中之阿羅漢,依其根性利鈍之差別,可分為六種。

《雜阿毗曇心論》卷

五、俱舍論卷二十五等所舉,即:

(一)退法阿羅漢,又作退相阿羅漢,指遭遇小惡緣即容易退失所得之果位者。

(二)思法阿羅漢,又作死相阿羅漢,指由於憂懼退失果位而思自害者。

(三)**阿羅漢,又作守相阿羅漢,指能守護而不致退失果位者。

(四)安住法阿羅漢,又作住相阿羅漢,指不退亦不進,而安住於果位者。

(五)堪達法阿羅漢,又作可進相阿羅漢,指能迅速精進,而達於不動法者。

(六)不動法阿羅漢,又作不壞相阿羅漢,指永不退失所得之法者。

上述六種阿羅漢中,前五種為鈍根者,故得時解脫或時愛心解脫,而後者系屬利根者,故得不時解脫或不動心解脫。詳言之,須遇善因緣而得入定之解脫,稱為時解脫;隨時可入定,

而無須等待某種特定因緣之解脫,稱為不時解脫。又善護自己所得之阿羅漢果,並解脫煩惱者,稱為時愛心解脫;永無煩惱,永不再須解脫煩惱,永遠不再由於煩惱而退失果位,稱為不動心解脫。此外,不動法阿羅漢以其善根之形成,又分為兩種,即:

(一)本來生就不動種性者,稱為不退法阿羅漢、不退相阿羅漢。

(二)由精進修行而達不動法者,稱為不動法阿羅漢。此二者合上述之五者共為七種阿羅漢。若再加緣覺、佛,則總稱九種阿羅漢。

《阿含經》卷三

十、《成實論》卷一等所云:其中,藉智慧力以解脫煩惱之阿羅漢,稱為智解脫阿羅漢。若得滅盡定,而於心、智慧兩方面悉皆解脫之阿羅漢,則稱雙解脫阿羅漢。

此二者再加無疑解脫阿羅漢(在俱解脫中通達一切文義,因而得四無礙解脫者),則成三種阿羅漢果。

菩薩和佛有什麼關係,菩薩和佛和佛祖有什麼區別?

佛與菩薩有什麼區別呢?佛,菩薩都是度化眾生的,佛是圓滿的,而菩薩還有一些無明未破,破掉了就是佛,菩薩有五十二個階位,其中最高的妙覺菩薩就是佛了 五十二位 術語 明菩薩乘之階位,諸經論所說,種種不同。如大日經依十住而明十位,又同經明十地之十位,勝天王般若經明十地之十位,智度論明三乘合說之十位,金光明經...

羅漢是什麼菩薩是什麼佛又是什麼三者有何區別

佛與菩薩有什麼區別呢?佛 菩薩 阿 羅漢的根本區別 佛 自覺 覺他 覺行圓滿 菩薩 自覺 覺他 阿羅漢 自覺 也就是說,三者之中佛的境界最高,已功德圓滿 菩薩次之,羅漢最低。具體解說如下 來自 羅漢,是阿羅漢的簡稱,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就叫阿羅漢果。修持佛法的人達到了脫生死,即不再生死輪迴就叫阿羅...

佛教裡如來,佛,菩薩,羅漢有什麼區別

佛與菩薩有什麼區別呢?覺悟的深淺不同。佛是完全覺悟的。其次是菩薩,再次是阿羅漢,他們都是出六道輪迴的。而我們還是凡夫,在輪迴裡面轉。南無阿彌陀佛 佛,菩薩,羅漢怎麼區別 佛與菩薩有什麼區別呢?佛,菩薩,羅漢的區別 1 在佛教中的地位不同 1 佛 地位高於菩薩 羅漢。是修行所能達到的第一等果位。從羅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