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論語的句子,論語裡有哪些著名的句子

2021-05-02 08:38:43 字數 5484 閱讀 6587

1樓:匿名使用者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樓:南方飛虹

1、【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鮮仁矣。

【譯文】

孔子說:「花言巧語,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這種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運用】

當有人不言行一致,空談浮言,心口不一時,可以用這句話去形容。

2、【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譯文】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是不是複習了呢?」

【運用】

在人們的思想信仰開始發生動搖、傳統觀念已經在人們的頭腦中出現危機時,要不斷檢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

3、【原文】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言,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譯文】

孔子說:「治理一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就要嚴謹認真地辦理國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誠實無欺,節約財政開支而又愛護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誤農時」。

【運用】

統治者嚴肅認真地辦理國家各方面事務,恪守信用;節約用度,愛護官吏;役使百姓應注意不誤農時等。

4、【原文】

子曰:**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譯文】

孔子說:「**們在父母跟前,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要順從師長,言行要謹慎,要誠實可信,寡言少語,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文獻知識。

」【運用】

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為中心,重在培養學生的德行修養,而對於書本知識的學習,則擺在第二位。

5、【原文】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譯文】

子夏說:「一個人能夠看重賢德而不以女色為重;侍奉父母,能夠竭盡全力;服侍君主,能夠獻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說話誠實恪守信用。這樣的人,儘管他自己說沒有學習過,我一定說他已經學習過了。

」【運用】

一個人有沒有學問,他的學問的好壞,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識,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實行「孝」、「忠」、「信」等傳統倫理道德。

論語裡有哪些著名的句子

3樓:稀硝酸

1、學而時習之,不

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

譯:學習了,而能按時去實踐,不也高興嗎!有朋友自遠方來,(切磋學理),不也快樂嗎!別人不瞭解我,我並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嗎!

2、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論語·學而》

譯:有道德有學問的人不貪圖飲食的滿足、居室的舒適(不把精力放在吃住上),而求做事勤快、說話謹慎,向有道德有學問的人請教,這樣做,就可以說是一個好學的人了。

3、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真知啊。

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譯: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而無所得;只是空想卻不認真學習,就會弄得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5、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溫故知新)

譯:溫習已知的舊知識,又能領悟到新的東西,可以憑藉這一點做老師了。

6、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距。《論語·為政》

譯:我十五歲時開始立志學習,三十歲時能立足與社會,四十歲時能通情達理遇事不再疑惑,五十歲時懂得了天命的道理,六十歲能聽的進不同的意見,到了七十歲時已經達到隨心所欲,想怎麼做就怎麼做,也不會超出規矩。

7、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譯: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愛真理勝於愛生命)。

8、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 (舉一反三)

譯:(教學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麼也弄不明白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說而又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他。告訴他(四方形)的一個角,他不能由此推出另外三個角,就不再往下教他(新知識)了。

9、發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論語·述而》

譯:發奮時候竟忘記吃飯,快樂時候就忘記了憂愁,把自己就要老了這件事也不放在心上,如此罷了。」

10、古之學者為己(所謂為己之學),今之學者為人。《論語·憲問》

譯:古代讀書人學習的目的,在於修養自己的學問道德(然後去為國家、人民服務),現在讀書人學習的目的,在於給別人看(希望得到別人的讚美和任用)。

4樓:丿浮誇

1、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白話釋義:已經做過的事不用提了,已經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勸阻,已經過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

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白話釋義:君子心胸開朗,思想上坦率潔淨,外貌動作也顯得十分舒暢安定。小人心裡慾念太多,心理負擔很重,就常憂慮、擔心,外貌、動作也顯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穩的樣子。

3、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白話釋義:有三種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誠實的人交朋友,同見多識廣的人交朋友們,這是有益的。

同阿諛奉承的人交朋友,同當面恭維,背後誹謗的人交朋友,同花言巧語的人交朋友,這是有害的。

《論語 》中的關於學習的句子有哪些?

5樓:冰夏

《論語 》中的關於學習的句子有: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學而》

譯文:學習知識,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複習它,不也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快樂嗎?人家不瞭解我,我卻不怨恨.生氣,不也是君子嗎?

2、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

譯文:在溫習舊的知識後,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現,可憑藉這一點做老師了。

3、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譯文: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讀書,就會(陷入邪說)有害危險。

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譯文::孔子說:「幾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當我的老師。應當選擇他們的優點去學習,看到自己也有他們的缺點就要改正。」

5、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論語·述而》

譯文:孔子說:「如果能讓我多活幾年,到五十歲去學習《周易》,便可以不再有大的過錯了。」

6、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寐,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論語·衛靈公》

譯文:我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全部用來思考,但沒好處,不如學習啊。

7、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論語·泰伯》

譯文:做學問就像追趕什麼東西似的,唯恐趕不上,學到知識還恐怕丟掉了。

8、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論語·公冶長》

譯文:孔子說:」他聰明又好學,向比自己學問差的人請教時,不覺得沒面子,所以稱為『文』。「

6樓:雅痞手機

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3、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4、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子罕》

5、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 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論語公冶長》

6、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

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9、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雍也》

10、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11、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

12、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1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

1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15、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論語雍也》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論語憲問》

17、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

1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不捨晝夜。——《論語子罕》

1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

20、子曰:當仁,不讓於師。——《論語衛靈公》

21、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

22、名不正,則言不順; 言不順,則事不成; 事不成,則禮樂不興; 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 刑罰不中,**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

23、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

24、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靈公》

2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出自《論語子路》

26、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

27、子曰:君子**之美,不**之惡。小人反是。——《論語顏淵》

28、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

29、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論語述而》

30、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31、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

3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33、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

3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35、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衛靈公》

36、子曰:有教無類。——《論語衛靈公》

《論語》

《論語》在古代有3個版本,包括《古論》《魯論》和《齊論》。現在通行的《論語》是由《魯論》和《古論》整理形成的版本,而《齊論》則在漢魏時期失傳。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曾受業於老子,帶領部分**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相傳他有**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後,其**及其再傳**把孔子及其**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論語中關於“惠”的句子有哪些啊,論語中關於誠信的語句有哪些?

論語中關於誠信的句子 1 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2 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3 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4 君子不重,則不威 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已者。過,則勿憚改。5 益者三友,損者...

論語中孝道的句子,論語中關於孝道的句子有哪些

曾子曰 慎終 追遠 民德歸厚矣。學而篇第一 第九章 孔門強調厚喪葬,重祭祀,並賦予喪祭之禮以道德的意義,視作孝道的繼續和表現,寓教於禮,以達到民 不犯上作亂 的目的。表明儒家禮教雖不具備宗教的形式,卻起著宗教同樣的作用。慎終 終指喪禮,意即對親長的喪事要謹慎行事,對父母之喪要盡其哀。追遠 遠指祭祀,...

寫出論語裡的與誠信有關的三句話,《論語》裡的三句與誠信有關的三句話

1吾日三省吾身 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 學而 2 子夏曰 賢賢易色 事父母能竭其力 事君,能致其身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論語 學而 3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論語 為政 4子貢問政.子曰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