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薩林
王安石是撫州臨川(今江西省臨川縣)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王安石當宰相後,決心改革,推行新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堅決反對,沒幾年就被罷了官。他在京城閉居無聊,決意回南京去看看妻兒。
第二年春天,王安石由汴京南下揚州,又乘船西上回金陵(令江蘇省南京市),路過於京口(令江蘇省鎮江市)到了隔江相望的瓜洲時,船靠碼頭,不再走了。他站在船頭上,極目西望,但見青山隱隱,江水滔滔,春風綠野,皓月當空,觸景生情,更加懷念起金陵鐘山(又名紫金山)的親人來了。他走進船舶,拿出紙筆,略一思索,就寫了一首題名《泊船瓜洲》的詩:
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到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寫完後,王安石覺得「春風又綠江南岸」的「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風一到江南是什麼景象,缺乏詩意,想了一會,就提筆把「到」字圈去,改為「過」字。後來細想一下,又覺得「過」字不妥。「過」字雖比「到」字生動一些,寫出了春風的一掠而過的動態,但要用來表達自己想回金陵的急切之情,仍嫌不足。
於是又圈去「過」字,改為「入』字、「滿」字。這樣改了十多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滿意的字。他覺得有些頭疼,就走出船艙,觀賞風景,讓腦子休息一下。
王安石走到船頭上,眺望江南,春風拂過,青草搖舞,麥浪起伏,更顯得生機勃勃,景色如畫。他覺得精神一爽,忽見春草碧綠,這個「綠」字,不正是我要找的那個字嗎?一個「綠」字把整個江南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動人景象表達出來了。
想到這裡,王安石好不高興,連忙奔進船艙,另外取出一張紙,把原詩中「春風又到江南岸」一句,改為「春風又綠江南岸」。
為了突出他反覆推敲來之不易的那個「綠」字,王安石特地把「綠」寫得稍大一些,顯得十分醒目。
一個「綠」字使全詩大為生色,全詩都活了。這個「綠」字就成了後人所說的「詩眼」。後來許多談煉字的文章,都以他為例。
2樓:匿名使用者
那我來說後面反覆推敲的故事吧
唐朝有個詩人叫賈島。有一天,他騎著毛驢外出,在路上一面走,一面作詩,其中有兩句是:「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
賈島反覆地吟誦這兩句詩,還用手做著推敲的姿勢,是「推門」好呢,還是「敲門」好呢?他一時定不下來。
這時候,文學家韓愈經過這裡。按當時規定,**來了,行人都要讓路。
可是賈島仍然在低著頭吟詩,不覺一頭撞到了韓愈的儀仗隊裡。
公差馬上把賈島從驢背上拽下來,推到韓愈跟前。賈島只好把作詩的事講了。韓愈聽後不僅沒有責備賈島,反而笑著對賈島說:「還是『敲』字好啊!」
這個故事後來形成了一個詞語,叫「推敲」。意思是在文字上再三琢磨修改。「反覆推敲」就是反覆琢磨,一再修改。
和「推敲」相近的還有「斟酌」這個詞,和「字斟句酌」的成語。
3樓:煊照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用推還是敲,賈島想了半天,後來韓愈說用敲,成為千古佳話,不過我私下更喜歡推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綠什麼意思還什麼意思全句
翻譯 又一個春天到了,我還是不能回家,明月什麼時候能把我的思念帶回家呢?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出自於北宋大詩人王安石的筆下。當時,王安石接到朝廷的旨令,離開定居的南京,北上進京,第二次出任宰相,在路上才寫下了 泊船瓜洲 這首詩。綠 指春天來了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春風又把 對岸...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綠字可以換成一一
王安石 泊船瓜洲 詩中的 春風又綠江南岸 句,言稱王曾多易詩稿,內在 綠 字位上屢試容用 到 過 入 滿 等數字,均覺平淡而棄,最後經冥思苦想終得一個 綠 字,成為全詩的點睛之筆,由此使全詩出神入化。用 綠 有春天的色彩感覺,讓人滿目綠色,春天氣息感受無遺。也有動感,好像春風將綠色帶到江南,吹過,然...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什麼意思
春風又一次吹綠了江南兩岸 明月什麼時候才能照著我返回自己的家鄉呢?詩詞名句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出自宋代詩人王安石的 泊船瓜洲 王安石在這裡並不是要刻意描繪江南春景之美麗,他把詩句的重心放在 又 字而非 綠 字上,他要表達的是 春風 尚且有情,還知道一年一度 又綠江南岸 而詩人自己呢,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