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紀中國未能產生近代科學的原因

2021-07-02 06:14:26 字數 654 閱讀 2010

1樓:無錫城南徐公品歷史

當時中國的士大夫階層以及統治階層,受儒家思想的毒害,認為所有的科技創新都是“奇技淫巧”,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而且中國社會按照“士農工商”來給老百姓分級的,擁有技術的工匠被認定是卑賤的人.遭到社會的歧視,沒有國外科技人員所享受的寬鬆的科研環境和條件.而且中國提拔人才是科舉制度,即使你有先進的技術和發明,但是不能做官,又有什麼用呢.

所以認真研究科學的人自然少了.

2樓:匿名使用者

一個社會怎樣發展取決於這個社會的主要矛盾.

中國歷史上的歷次民族戰爭和民族融合影響了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單一矛盾的發展.

簡單地說,不斷髮生的外來民族的入侵征服和相互融合,使得生產力緩慢發展並改變和影響生產關係的過程受到干擾和破壞.所以經濟結構得不到快速的發展,刺激科學進步的社會需求無從產生,因此就沒有科技的進步.

西方科技的進步源於商品經濟的發展.

3樓:匿名使用者

1、自然經濟佔主體地位,缺乏發展科學的內動力。

2、長期以來,輕視自然科學思想的影響。

3、科舉制把大家的精力都引向了四書五經。

4、私有制不完善(沒有專利保護制度),科學發明對發明者的好處不大。

5、中外交流較少。

6、沒有經歷思想解放。

16世紀後中國落伍的經濟表現及原因

一是封建社會和制度極盛而衰,這是歷史的軌跡。二是閉關鎖國,沒有利用資本主義萌芽來進入正常的近代化。16世紀以前中國的經濟空前發達,在一些地區產生了資本主義的萌芽,16世紀後由於閉關鎖國,中斷了與外部世界的聯絡,而此時的歐洲在逐步革命,從而變得很強大,中國逐步落後於世界潮流。16世紀以前是弄傷並重,1...

20世紀50年代中國的外交成就,20世紀50年代中國的三個主要外交成就

50年代初期與蘇聯等17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打破了美國對新中國的外交孤立 1953年,接見印度代表團時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54年,日內瓦會議,是中國首次以世界五大國之一身份參加的會議1955年,萬隆會議,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使得會議圓滿成功注 複製來的,也許不對你的味。但有一點要注意 網上有很...

20世紀70 中國外交的事件,20世紀70 中國外交的五個事件

1971 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 1972 中美聯合公報 1978 中美建交 1972 中日邦交正常化 70年代好像就這幾樣 在學習 開啟外交新局面 後,某班同學對20世紀70年代中國外交的一些重大事件的發生提出了一些說法,其中 b此題主要考查對中美關係的瞭解。1971年4月,乒乓外交 開啟中美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