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慕慕子要嘎嘎油
發現,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於揭開漢字起源之謎。關於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佈者。
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最近幾十年,中國考古界先後釋出了一系列較殷墟甲骨文更早、與漢字起源有關的出土資料。這些資料主要是指原始社會晚期及有史社會早期出現在陶器上面的刻畫或彩繪符號,另外還包括少量的刻寫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號。可以說,它們共同為解釋漢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據。
通過系統考察、對比遍佈中國各地的19種考古學文化的100多個遺址裡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劃符號,鄭州大學博士生導師王蘊智認為,中國最早的刻劃符號出現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作為專業工作者,他試圖通過科學的途徑比如綜合運用考古學、古文字構形學、比較文字學、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進一步對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從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漢字發生、發展的一些頭緒。然而情況並不那麼簡單,除了已有鄭州**遺址、小雙橋遺址(該遺址近年先後發現10餘例商代早期朱書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號則零星分散,彼此缺環較多,大多數符號且與商代文字構形不合。
還有一些符號地域色彩較重、背景複雜。漢字型系正式形成於中原地區王蘊智認為,漢字型系的正式形成應該是在中原地區。漢字是獨立起源的一種文字型系,不依存於任何一種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單一的,經過了多元的、長期的磨合,大概在進入夏紀年之際,先民們在廣泛吸收、運用早期符號的經驗基礎上,創造性地發明了用來記錄語言的文字元號系統,在那個時代,漢字型系較快地成熟起來。
據悉,從考古發掘的出土文字資料來看,中國至少在虞夏時期已經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經在山西襄汾陶寺遺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壺上,發現有毛筆朱書的「文」字。這些符號都屬於早期文字系統中的基本構形,可惜這樣的出土文字資訊迄今仍然稀少。
文字最早成熟於商代就目前所知和所見到的殷商文字資料來說,文字載體的門類已經很多。當時的文字除了用毛筆書寫在簡冊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寫在龜甲獸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鑄在青銅器上。商代文字資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銅禮器為主要載體,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歇後語:媽媽的眾姐姐 -- 多疑(姨)戲臺上的垛口 -- 不成(布城)戲臺上的鞭子 -- 加碼(假馬)觀音堂裡著火 -- 妙哉(廟災)孫猴子坐金鑾殿 -- 不象仁(人)君壽星打靶 -- 老腔(槍)壽星彈琵琶 -- 老生常談(彈)麥柴稈吹火 -- 小氣(器)弄堂裡跑馬 -- 題(蹄)難出扯鬍子過河 -- 謙虛(牽須)過度(渡)扯鈴扯到半空中 -- 空想(響)抓蜂吃蜜 -- 恬(甜)不知恥(刺)護國寺買駱駝 -- 沒那個事(市)花椒掉進大米里 -- 麻煩(飯)了蒼蠅飛進牛眼裡 -- 找累(淚)吃豆渣貼門神 -- 不沾(粘)豆箕柴著火 -- 著急(箕)豆腐乾煮肉 -- 有份數(葷素)豆腐乳做菜 -- 哪還用言(鹽)兩口子鋤地 -- 不顧(僱)人兩百錢的花生 -- 有得駁(剝)兩手捧壽桃 -- 有理(禮)兩把號吹成一個調 -- 想(響)到一塊來了旱魅拜夜叉 -- 盡(精)見鬼園外竹筍 -- 外甥(生)男人不打老婆 -- 好福氣(夫妻)秀才做詩 -- 有兩手(首)禿子脫帽子 -- 頭名(明)何家姑娘給鄭家 -- 正合適(鄭何氏)肚子裡撐船 -- 內行(航)龜蓋量米 -- 什麼聲(升)飯鍋裡冒煙 -- 迷(米)糊了床底下點蚊香 -- 沒下文(蚊)凍豆腐 -- 難辦(拌)謎語:一月又一月,兩月共半邊, 上有可耕之田,下有長流之川, 一家有六口,兩口不團圓。
用四個山字山靠山, 四個川字川套川, 四個口字口對口, 四個十字顛倒顛。 田頭是一,腰是一, 尾是一,其實不是一。 三 說起舊社會,兩眼淚淋淋, 我家十口人,只有草蓋身。
苦一個大,一個小, 一個跑,一個跳, 一個吸血,一個吃草。 騷 千字不象千,八字排兩邊, 有個風流女,卻被鬼來纏。 魏守徐州失去大半, 戰呂布打掉巾冠, 罵候成盜去花馬, 恨董卓有心無肝。
德 說它小,能代表一國, 說它大,填不滿麻雀肚皮。 米一點一橫長,一甩去南陽, 南陽兩棵樹,長在石頭上。 磨 遇水立成河,同伴就稱哥, 頭頂大得奇,傍人又如何。
可某字生來橫,老是躺著困, 若要問本事,樣樣是頭名。 一 一堵大圍牆,牆外水汪汪, 水從左邊來,沖走右邊牆。 匯中字加橫不加點,莫做申字猜; 若做申字猜,不是真肚才。
神 去頭是字,去尾是字, 去頭去尾還是字。 申上八是倒八,下八是正八, 十字當中架,人人需要它。 米 兩個動物並排站, 一個游泳,一個吃草。
鮮上頭在水裡,下頭在天空, 要問家在哪,老家在山東。 魯 一座石灰山,出產各種炭, 石墨、金鋼石,也是它生產。 碳十個哥哥,體重真輕, 重一千倍,才一公斤。
克 有耳能聽到,有口能請教, 有手能摸索,有心就煩惱。 門外面會說話,裡面飄雪花, 裡外合起來,大家愛著它。 圖 木字加一筆,猜對是稀奇, 本未木術禾,一個也不是。 札
漢字演變過程的資料
2樓:
漢字產生於原始社會末期,至今已有五六千年的歷史。從比較成熟的甲骨文算起,也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從甲骨文產生至今,漢字字型發展經歷了古文字和今文字兩大階段。古文字階段可分為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等四個階段。 今文字階段可以分為隸書、草書、楷書等幾個階段。
漢字字型演變史:
1、甲骨文
甲骨文是三千多年前殷商時代通行的文字。甲骨文主要記錄商代王室貴族有關占卜活動的內容,因為
是刻在龜甲和獸骨上面的,所以人們稱之為甲骨文。甲骨文的主要特點是:圖畫特徵明顯,由於是用刀在
龜甲獸骨上刻寫的,因此筆畫比較細瘦,字形大小不一。
2、金文
金文又叫鐘鼎文,它是西周及春秋時代澆鑄在青銅器——鐘鼎、生活用品、**等上面的文字。古代
稱青銅叫金,所以後世稱青銅器上的文字叫金文。金文主要記錄的是統治者祭祀、分封諸侯、征伐及器主
的功績等內容。金文的主要特點是:筆畫肥大厚實,結構、行款趨向整齊,圖畫特徵明顯減少,文字元號
特徵有所加強。
3、大篆
大篆是春秋戰國時期秦國流行的漢字字型。大篆這種字型是從西周金文直接發展而來,其形體及結構特點與金文大體相同,變化小而規範,可以從中清晰地看出漢字字型發展的痕跡。大篆的主要特點:字形
整齊勻稱,筆畫粗細一致,趨於線條化,比金文前進了一大步。
4、小篆
小篆是秦統一六國後通行於全國的標準字型。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實行「書同文」的政策,以秦國流行的大篆作為整理漢字的基礎,省改大篆的筆劃和結構,使之更加簡易、規範,從而使原來紛繁複雜的漢字字型統一起來,有了共同的標準,這種統一的字型就是小篆。小篆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漢字規範化的產物,在漢字發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小篆的通行,結束了從甲骨文以來一千餘年漢字形體紛繁、寫法多樣的混亂局面。
3樓:花花世界
漢字是語素文字,總數非常龐大。漢字總共有多少字?到目前為止,恐怕沒人能夠答得上來非常精確的數字。關於漢字的數量,根據古代的字書和詞書的記載,可以看出其發展情況。
秦代的《倉頡》、《博學》、《爰歷》三篇共有3300字,漢代揚雄作《訓纂篇》,有5340字,到許慎作《說文解字》就有9353字了,晉宋以後,文字又日漸增繁。據唐代封演《聞見記·文字篇》所記晉呂忱作《字林》,有12824字,後魏楊承慶作《字統》,有13734字,樑顧野王作《玉篇》有16917字。唐代孫強增字本《玉篇》有22561字。
到宋代司馬光修《類篇》多至31319字,到清代《康熙字典》就有47000多字了。2023年歐陽博存等的《中華大字典》,有48000多字。2023年日本諸橋轍次的《大漢和辭典》,收字49964個。
2023年張其昀主編的《中文大辭典》,有49888字。
隨著時代的推移,字典中所收的字數越來越多。2023年徐仲舒主編的《漢語大字典》,收字數為54678個。2023年冷玉龍等的《中華字海》,收字數更是驚人,多達85000字。
如果學習和使用漢字真的需要掌握七八萬個漢字的音形義的話,那漢字將是世界上沒人能夠也沒人願意學習和使用的文字了。幸好《中華字海》一類字書裡收錄的漢字絕大部分是「死字」,也就是歷史上存在過而今天的書面語裡已經廢置不用的字。
有人統計過十三經(《易經》、《尚書》、《左傳》、《公羊傳》、《論語》、《孟子》等13部典籍),全部字數為589283個字,其中不相同的單字數為6544個字。因此,實際上人們在日常使用的漢字不過六七千而已。
4樓:粟映秋戢賢
漢字經過了6000多年的變化,其演變過程是:
甲骨文→金文→
小篆→隸書→
楷書→行書(商)
(周)(秦)
(漢)(魏晉)
草書以上的「甲金篆隸草楷行」七種字型稱為
「漢字七體
5樓:匿名使用者
1、甲骨文 2、金文 3、大篆 4、小篆5楷書6草書7行書
6樓:匿名使用者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若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7樓:朋亦綠
你好笨,連這都不知道
8樓:焉白秋
?。。??、!?。。
9樓:景蔓蔓惲薄
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於揭開漢字起源之謎。
關於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佈者。
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
最近幾十年,中國考古界先後釋出了一系列較殷墟甲骨文更早、與漢字起源有關的出土資料。這些資料主要是指原始社會晚期及有史社會早期出現在陶器上面的刻畫或彩繪符號,另外還包括少量的刻寫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號。可以說,它們共同為解釋漢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據。
漢字的來歷:中國漢字的來歷資料起源故事
通過系統考察、對比遍佈中國各地的19種考古學文化的100多個遺址裡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劃符號,鄭州大學博士生導師王蘊智認為,中國最早的刻劃符號出現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漢字的來歷:中國漢字的來歷資料起源故事
作為專業工作者,他試圖通過科學的途徑比如綜合運用考古學、古文字構形學、比較文字學、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進一步對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從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漢字發生、發展的一些頭緒。
有關漢字演變的,有關漢字演變的資料
鵝 雞 鴨 貓 等家禽和家畜可能是依據其叫聲而定其名的。哈 喔 噓 哎唷 等聲音是直接表示人類在不同情緒下的自然發聲。五 午 苗 渺 木 冒 音相通,意相聯。有關漢字歷史的資料 漢字有長達數千年的發展和演變的歷史過程,大致是 商代之前為起源史,殷商甲骨文為成熟期。此後出現一系列演化,特別是到了漢代,...
漢字怎樣演變,漢字的演變過程(圖片)是怎樣的 ?
漢字主要起源於記事的象形性圖畫,象形字是漢字型系得以形成和發展的基礎。後來的演變經歷了幾千年的漫長曆程,經歷了甲骨文 金文 篆書 隸書 楷書 草書 行書等階段,至今普遍使用楷書,但仍未完全定型。1 甲骨文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國商代後期 前14 前11世紀 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刻 或寫 在龜甲...
中國漢字的發展演變史中國漢字的發展演變史
這不是一本普及性的漢字知識讀物,內容是通過列舉漢字幾種主要字型中的一些字例,並對這些字例的字源繪寫 和淺釋,力求簡明形象地體現漢字發展演變的歷史過程。本書共選取常用漢字500字 加上釋文中提到的通用字 假借字等共為660多字 每字依次列舉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隸書 楷書 草書和行書等七種字型 其中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