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稱韓愈「文起八代之衰」是什麼意思

2022-03-19 19:13:28 字數 3700 閱讀 8687

1樓:小愛談國際

「八代」指的是東漢、魏、晉、宋、齊、樑、陳、隋,這幾個朝代正是駢文由形成到鼎盛的時代。另外,還可從虛的角度理解「八代」,即很長時間。「衰」是針對八代中的駢文而言的。

一個「衰」字,表達了唐宋古文家對駢文的貶斥和不滿。

2樓:震搏

褒義,是說他的文章一改前人風格,獨創一體,為文壇帶來新風。

蘇軾評價韓愈為「文起八代之衰」中八代指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出自蘇軾《潮洲韓文公廟碑》。

「八代」指東漢以來的三國、西晉、東晉、十六國、南朝、北朝、隋、唐。

韓愈與柳宗元倡導的「古文運動」的內容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是主張文道合一。道是目的,文是手段。文道合一,即是要求內容與形式的統一,文為道服務。

韓愈提出:「志乎古道」(《題歐陽生哀辭後》);柳宗元提出:「文者以明道」(《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但兩人所說的「道」,內涵並不完全一致。韓愈以儒家道統自居,強調的是正統的儒家孔孟之道,而柳宗元作為改革家,強調的是「輔時及物之道」(《答吳武陵論〈非國語書〉》)。

二是主張文體革新。包含以下三個層次:1.

反對駢文,提倡先秦兩漢古文。韓愈提出「非三代秦兩漢之書不敢觀」(《答李翊書》),柳宗元提出「文之近古而尤壯麗,莫如漢之西京」(《柳宗直西漢文類序》),他們提倡復古的目的在於創新。2.

重視「文」的作用。柳宗元提出「言而不文則泥」(《答吳武陵論〈非國語書〉》,韓愈提出「唯陳言之務去」(《答李翊書》),「唯古於詞必己出」(《樊紹述墓誌銘》),提倡語言獨創,文從字順,使其所提倡的古文對先秦兩漢文章既有繼承又有區別。3.

對作家創作的要求。強調要有嚴肅認真的態度、要提高自己的修養。韓愈提出氣盛言宜的觀點:

「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書》)要求以氣勢駕馭言辭。又提出「養其根而俟其實,加其膏而希其光」(同上)。

柳宗元也要求作家「文以行為本,在先誠其中」(《報袁君陳秀才避師名書》)。

他的貢獻在於:不但恢復了先秦兩漢的古文傳統和歷史地位,而且大大擴大了散文的功用,使這種原來主要用於著述的文體,真正成為自由交流思想、描述事物、表達情感,具有多樣化功能的語文工具,從而開闢了散文創作的廣闊天地。同時,由於他十分重視文學特徵的表現和文學手段的運用,創作出優秀的文學散文,提高了散文的審美品格,由此奠定了他在文學史上的崇高地位。

希望採納 謝謝

"文起八代之衰"是蘇軾對韓愈的評價,中 「文起」是什麼意思?

文起八代之衰是什麼意思?

4樓:匿名使用者

文起八代之衰:指韓愈的古文,提振八代的萎靡文風。八代,指東漢、魏、晉、宋、齊、樑、陳、隋。

說的是韓愈。

蘇軾《潮州韓文公廟碑》裡的。講的是韓愈抱負巨集大,自視甚高,忠君愛國,他的文章切合時弊,提倡文以明道,不平則鳴,是古文運動的領袖人物。

八代,是指東漢、魏、晉、宋、齊、樑、陳、隋三個朝代,「文起八代之衰」指得就是韓愈的文章勝過前八個朝代,有著劃時代的意義。「道濟天下之溺」,指的是其文關注民生,關注現實,有著杜甫一樣憂國憂民的情懷。「忠犯人主之怒」指的是韓愈敢於直言犯上,力諫君主,如其因上書《論佛骨表》(又名《諫迎佛骨表》),反對皇上迷信佛教而遭貶至潮州,後寫下《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本此)的著名詩篇。

「勇冠三軍之帥」是有來歷的。中唐安史之亂後,唐王朝元氣大喪,軍閥們尾大不掉,到處是藩鎮割據。那一年鎮州軍隊叛亂,把主帥殺了,唐穆宗皇帝派不出部隊去征討,只好派韓愈去勸說他們。

力不縛雞的秀才,又無部隊護衛,孤身深入賊營,人人替他擔心,這秀才卻用謀略折服了這些兵將,讓他們重新歸順了朝廷。這就是說韓愈比之於將士,勝之甚多。

「道濟天下之溺」云云,如果從政治及哲學的角度來看,韓愈實際上是擔當不起的,然而如果從文學角度立論,「文起八代之衰」的讚語,韓愈卻是受之無愧的。

《潮州韓文公廟碑》全文如下:

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是皆有以參天地之化,關盛衰之運。其生也有自來,其逝也有所為。故申、呂自嶽降,傅說為列星,古今所傳,不可誣也。

孟子日:「我善養吾浩然之氣。」是氣也,寓於尋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間。

卒然遇之,則王公失其貴,晉、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賁、育失其勇,儀、秦失其辯。是孰使之然哉?其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隨死而亡者矣。

故在天為星辰,在地為河嶽,幽則為鬼神,而明則復為人。此理之常,無足怪者。

自東漢以來,道喪文弊,異端並起。歷唐貞觀、開元之盛,輔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獨韓文公起布衣,談笑而麾之,天下靡然從公,復歸於正,蓋三百年於此矣。

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奪三軍之帥。此豈非參天地,關盛衰,浩然而獨存者乎?

蓋嘗論天人之辨,以謂人無所不至,惟天不容偽。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魚;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婦之心。故公之精誠,能開衡山之雲,而不能回憲宗之惑;能馴鱷魚之暴,而不能弭皇甫□(1)、李逢吉之謗;能信於南海之民,廟食百世,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之於朝廷之上。

蓋公之所能者,天也;其所不能者,人也。

始潮人未知學,公命進士趙德為之師。自是潮之士,皆篤於文行,延及齊民,至於今號稱易治。信乎孔子之言:

「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潮人之事公也,飲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禱焉。而廟在刺史公堂之後,民以出入為艱。

前守欲請諸朝,作新廟,不果。元〔礻右〕五年,朝散郎王君滌,來守是邦,凡所以養士治民者,一以公為師。民既悅服,則出令曰:

「願新公廟者聽。」民歡趨之,卜地於州城之南七裡,期年而廟成。或曰:

「公去國萬里,而謫於潮,不能一歲而歸,沒而有知,其不眷戀於潮也審矣。」軾曰:「不然。

公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地中,無所往而不在也。而潮人獨信之深,思之至,〔君灬〕蒿悽愴,若或見之。譬如鑿井得泉,而曰水專在是,豈理也哉?

」元豐元年,詔封公昌黎伯,故榜曰:「昌黎伯韓文公之廟。」潮人請書其事於石;因為作詩以遺之,使歌以祀公。

其詞曰:

「公昔騎龍白雲鄉,手決雲漢分天章。天孫為織雲錦裳,飄然乘風來帝旁。下與濁世掃秕糠,西遊咸池略扶桑。

草木衣被昭回光,追逐李杜參翱翔;汗流籍、〔氵是〕走且僵,滅沒倒景不可望。作書詆佛譏君王,要觀南海窺衡湘,歷舜九嶷吊英皇,祝融先驅海若藏,約束蛟鱷如驅羊。鈞天無人帝悲傷,謳吟下招遣巫陽。

〔牛暴〕牲雞卜羞我觴,於粲荔丹與蕉黃。公不少留我涕滂,翩然被髮下大荒。」

韓愈為什麼被蘇軾譽為「文起八代之衰」???

5樓:匿名使用者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出自蘇軾《潮洲韓文公廟碑》。

「八代」指東漢以來的三國、西晉、東晉、十六國、南朝、北朝、隋、唐。

韓愈的貢獻在於:不但恢復了先秦兩漢的古文傳統和歷史地位,而且大大擴大了散文的功用,使這種原來主要用於著述的文體,真正成為自由交流思想、描述事物、表達情感,具有多樣化功能的語文工具,從而開闢了散文創作的廣闊天地。同時,由於他十分重視文學特徵的表現和文學手段的運用,創作出優秀的文學散文,提高了散文的審美品格,由此奠定了他在文學史上的崇高地位。

所以蘇軾譽之為:文起八代之衰

6樓:落月玫瑰

韓愈的貢獻在於:不但恢復了先秦兩漢的古文傳統和歷史地位,而且大大擴大了散文的功用,使這種原來主要用於著述的文體,真正成為自由交流思想、描述事物、表達情感,具有多樣化功能的語文工具,從而開闢了散文創作的廣闊天地。同時,由於他十分重視文學特徵的表現和文學手段的運用,創作出優秀的文學散文,提高了散文的審美品格,由此奠定了他在文學史上的崇高地位。

蘇軾的學生為什麼也稱蘇軾為謫仙人

某齠齔好道,本不欲婚宦,為父兄所強,一落世網,不能自逭。蘇軾 與劉宜翁書 蘇東坡說自己童年就好道,大概是指自己自小就在道觀學習,接受道士張易簡的影響。蘇東坡系統研究道教理論,當在他嘉祐六年 1061 被朝廷任命為籤書鳳翔府判官之後。在鳳翔府期間,蘇東坡曾經三次拜訪終南 陝西周至縣終南鎮 上清太平宮,...

稱象稱字的拼音怎麼寫,稱象文言文拼音

稱 ch ng 在這裡表示量輕重的意思。cheng 一聲 答題不易望採納,不懂請追問 非常期待你的採納 稱象文言文拼音 如下圖 白話釋義 曹操得到一隻大象。想要知道大象的體重,但是 象太重了 沒辦法 用秤 稱出來,曹操的小兒子叫曹衝,跟曹操說 只要把大象放進船裡,標記水痕到達的地方。讓大象出來,然後...

蘇軾字什麼號什麼是稱什麼為送什麼

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 蘇仙。蘇軾簡介 蘇軾 1037年1月8日 1101年8月24日 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 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 今屬四川省眉山市 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 書法家 畫家。嘉祐二年 1057年 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 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