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計內容,空城計內容

2022-05-25 06:16:32 字數 5244 閱讀 2860

1樓:9點說史

空城計的故事梗概:

諸葛亮為實現劉備夙願,率領大軍北伐曹魏,但因錯用馬謖而失掉戰略要地街亭,魏將司馬懿乘勢引大軍15萬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擁而來。當時,諸葛亮身邊沒有大將,只有一班文官和2500名士兵在城裡。

諸葛亮傳令,藏起旌旗,開啟城門,每個城門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樣,灑水掃街。諸葛亮自己領著兩個小書童,帶上一張琴,到城上談笑風生。

司馬懿率先頭部隊到達城下,見狀認為,諸葛亮一生謹慎,不曾冒險。現在城門大開,裡面必有埋伏,於是撤退。

擴充套件資料

空城計,這是一種心理戰。在己方無力守城的情況下,故意向敵人暴露我城內空虛,就是所謂「實者實之,虛者虛之」。敵方產生懷疑,更會猶豫不前,就是所謂「疑中生疑」。

敵人怕城內有埋伏,怕陷進埋伏圈內。

但這是懸而又懸的「險策」。使用此計的關鍵,是要清楚地瞭解並掌握敵方將帥的心理狀況和性格特徵。諸葛亮使用空城計解圍,就是他充分地瞭解司馬懿謹慎多疑的性格特點才敢出此險策。

諸葛亮的空城計名聞天下。此事雖是**家演義,其實,早在春秋時期,真的出現過用空城計的出色戰例。

2樓:

蜀將馬謖違令,街亭失守,魏將司馬懿引十五萬士眾進逼西城.時城中蜀兵第二千餘,將士鹹失色.亮登城望之,果見敵軍如蟻聚,遂令曰:

旌旗皆隱匿,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及大語者,斬之.又令四門大辟,各以二十軍士作灑掃狀.亮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憑欄而坐,焚香操琴.

魏軍臨城下,怪之.懿至,遂退.其子昭曰:

"何故退?"懿曰:"亮平生謹慎,未嘗弄險,此必有計,非汝輩所知.

"亮見魏軍卻,撫掌而笑.諸將士心憂悸焉.

蜀國的將軍馬謖違反了命令,街亭失守,魏國的司馬懿帶領十五萬士兵逼近西城。這時西城中蜀國的士兵只剩二千多人,將士們都失了神色,諸葛亮走上城樓檢視司馬懿大軍。果然看見敵軍像螞蟻一樣聚攏,立即命令說:

旗幟都藏起來,所有軍士都各自守住城中的崗位,如果有不聽命令的以及大聲說話的人,就斬了他。又命令開啟四成門,每扇門用二十個軍士作出掃地灑水的樣子。諸葛亮就穿上鶴氅,戴上綸巾,帶著兩個小書童拿著一把琴,到城樓上依靠著欄杆坐下,燒香彈琴。

魏軍來到城下,覺得很奇怪。司馬懿趕到,就撤退了。他的兒子司馬昭說:

「為什麼要撤退?」司馬懿說:「諸葛亮一身都很小心謹慎,從來沒有嘗試去冒險,不是你這樣的人所能瞭解的。

」諸葛亮看見魏國的軍隊撤退了,供手大笑。所有將領心裡仍然還害怕著呢。

簡略:諸葛亮利用司馬懿的多疑,開啟城門,擺出空城.但司馬懿以為是諸葛亮的陰謀,結果退兵.

3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上的三個「空城計」

西晉時有個叫郭衝的人,便是這個《空城計》的「發明」者。他說,諸葛亮駐守陽平關(在今陝西省勉縣西)時,派魏延領大軍東出攻魏,自己留萬人守城。不料司馬懿帶著二十萬大軍要迎敵魏延時,卻同魏延兵馬對不上陣,從旁邊過去了,一直來到陽平關前,離城只有六十里,諸葛亮才發覺。

這時候,要把魏延追回來已無可能,自己趕向魏延軍中也來不及,於是諸葛亮就叫軍中數人出城打掃。司馬懿引兵來到,看見這情況,認為孔明平日謹慎持重,城內必有伏兵,便引兵退守山間。到了次日,孔明大笑對部屬說,司馬懿怕我的伏兵,已經退走了。

探子外出打探,果然魏軍都退走了。

這個故事,注《三國志》的裴松之曾加以駁斥,認為即使司馬懿懷疑有伏兵,自己的二十萬大軍正可以駐留附近,觀察虛實,何至於就立即退走?

但是作為**,但也不妨。**本來就是虛構,其中的描寫,不可能盡都合情合理。人們既不是拿它作為歷史的真實對待,大可以作為民間傳說,加以欣賞。

所以《空城計》這個戲還是可以繼續演下去的。

如今卻要向讀者講一個《三國演義》所不載,而在《三國志》裴注所引的《魏略》裡實實在在登載著的故事。這是三國時代另一個「空城計」,它的可信程度,似乎比諸葛孔明的「空城計」還要多些。

《魏略》說,曹丕在位的時候,大將文聘鎮守在江夏一帶地區。有一回,孫權以五萬兵馬,親自包圍文聘於石陽(今湖北孝感縣西南)。石陽由文聘據守已久,孫權突然來攻,剛好在連綿大雨之後,防禦工事受到破壞,還未修補;壯丁也在田間勞動,未及返回。

文聘認為,出城應戰固不可能,閉城堅守也難拒敵。他苦思之下,忽得奇計,就吩咐城裡人都藏起來,讓城中死寂一片,他自己又躲在宮衙裡,不再露面。孫權仔細量度了一番,覺得非常可疑,就對部將說:

「此人是曹操信賴的將領,自然非比等閒之輩。如今知我來攻,卻毫不防備,必然其中大有狡詐,否則便是外面埋伏奇兵了。還是撤退為好。

」於是引兵退走了。

這段記載,固然出自傳聞,真假亦不可知;不過,《魏略》是魏國的郎中魚所撰的,他記載同時人的事蹟,應該比較可信。

然而即使可信些,**家也棄而不取,自然有他的見解。因為同樣是「空城計」,放在文聘身上,把文聘歌頌一番,從整本書的結構來說,實在意義不大,反而成為蛇足;而放在諸葛孔明身上,卻能顯出孔明的智慧過人,和司馬懿的「畏蜀如虎」。對於勾勒人物,渲染情節,便大有作用了。

所以作為文藝作品,我也認為寧可犧牲文聘,而保留孔明的「空城計」的。

再說南北朝時代,也還有一個空城計。那是宋文帝劉義隆在位的元嘉七年(公元430年)。那時,佔據北方的是北魏拓拔氏貴族,在南方的是劉裕建立的宋朝。

在如今山東省北部,沿著黃河,便是北魏和宋的邊界。黃河南岸的濟南郡則是邊境的要地。這一年,北魏出兵突然進攻濟南,濟南太守蕭承之手下只有幾百士兵,因為敵人來得意外,召請救兵已來不及。

蕭承之忽生一計,便叫開啟城門,藏匿士兵,故意裝出一片神祕的氣氛。城中人說:「賊人勢眾,我軍兵少,怎能如此輕敵?

」蕭承之說:「如今孤城一座,兵微將寡,勢難抵敵。假如再向敵人示弱,後禍不堪設想;只有使敵人疑我埋伏,不敢進迫,才是上策。

」果然魏兵大至,看見城外這般模樣,十分疑惑,於是撤走了。這事記載於《資治通鑑•宋紀》。有人說,也許這個蕭承之是看過郭衝寫的空城計,也未可料呢。

不過,蕭承之從《三國志》文聘的故事中得到啟發,也未始沒有可能。

空城計主要內容50字

4樓:娛樂大潮咖

1、空城計十五字簡述:

魏國派司馬懿掛帥進攻蜀國街亭,諸葛亮派馬謖駐守失敗。司馬懿率兵乘勝直逼西城,諸葛亮無兵迎敵,但沉著鎮定,大開城門,自己在城樓上彈琴唱曲。司馬懿懷疑設有埋伏,引兵退去。

2、空城計的基本釋義:

(1)注音:kōng chéng jì

(2)解釋:指在危急處境下,掩飾空虛,騙過對方的高明策略。比喻掩蓋自己力量的不足,以使對方迷惑或後退,有時也有貶義。

(3)英文解釋:presenting a bold front to conceal a weak defence.

(4)用法:作賓語;指欺騙對手。

(6)示例:你不能老是用「空城計」;這「空城計」也有失手的時候。

5樓:一天

1位粉絲

魏國派司馬懿掛帥進攻蜀國街亭,諸葛亮派馬謖駐守失敗。司馬懿率兵乘勝直逼西城,諸葛亮無兵迎敵,但沉著鎮定,大開城門,自己在城樓上彈琴

6樓:樂觀的楓之鈴

:::::卜蜂蓮花

蜀國除了孔明還有誰用過空城計,空城計中除了孔明之外還有誰,他們發生了什麼事

三國演義 中寫,魏國派司馬懿掛帥進攻蜀國街亭,諸葛亮派馬謖駐守失敗。司馬懿率兵乘勝直逼西城,諸葛亮無兵迎敵,但沉著鎮定,大開城門,自己在城樓上彈琴唱曲。司馬懿懷疑設有埋伏,引兵退去。事實上,這只是郭衝在註解裡編出的小故事,街亭之戰時司馬懿遠在洛陽,攻克孟達後回駐宛城,和發生地點相隔千里 4 和諸葛亮...

誰知《三國演義》中空城計的故事內容

諸葛亮駐守陽平關 在今陝西省勉縣西 時,派魏延領大軍東出攻魏,自己留萬人守城。不料司馬懿帶著二十萬大軍要迎敵魏延時,卻同魏延兵馬對不上陣,從旁邊過去了,一直來到陽平關前,離城只有六十里,諸葛亮才發覺。這時候,要把魏延追回來已無可能,自己趕向魏延軍中也來不及,於是諸葛亮就叫軍中數人出城打掃。司馬懿引兵...

空城計中司馬懿的唱詞是什麼,急需

諸葛亮 我本是臥龍崗散淡的人,評陰陽如反掌保定乾坤。先帝爺下南陽御駕三請,算就了漢家的業鼎足三分。官封到武鄉侯執掌帥印,東西戰南北剿博古通今。周文王訪姜尚周室大振,漢諸葛怎比得前輩的先生?閒無事在敵樓我亮一亮琴音我面前缺少個知音的人。司馬懿 有本督在馬上觀動靜,諸葛亮在城樓飲酒撫琴。左右琴童人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