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老年人的詩詞,形容老年人的詩詞

2022-10-16 02:11:57 字數 5771 閱讀 8819

1樓:

杜甫在著名的《春望》中寫道:「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其實,這滿頭稀疏的白髮是詩人憂愁勞心所 致。

杜甫懷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偉大理想,然而卻眼睜睜看著摯愛的國家一步步沉淪,這無疑是對他最沉痛、最殘忍的打擊。春來,祖國的大好河山依 舊,只是戰亂之火卻無情地蔓延,國破家亡,哀鴻遍野,連花鳥都讓人觸目驚心。更可怕的是音信不通,家裡的親人境況如何,不得而知。

當時杜甫年僅46歲,本不應該有太多的白髮,因為憂愁而生白髮,因為憂慮而致白髮脫落,以至越來越稀疏了,幾乎連簪子都插不住了。詩人由國破家亡、戰亂分離寫到自己的衰老,通過 「搔」這一個動作,把內心的焦慮彷徨和痛苦之情,極其有力地表達出來,成功地塑造了一個白髮蒼蒼,憂愁鬱悶的老人形象。

蘇軾在寫《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時,不過四十歲,卻已經「塵滿面,鬢如霜」了。

「塵滿面,鬢如霜」,簡單質樸的六個字,把作者飽經 風霜、仕途失意的坎坷人生概括出來。詩人陳師道也是如此,他在《除夜對酒贈少章》一詩中感慨道:「發短愁催白,顏衰酒借紅。

」說自己備受無情的現實之摧 殘,以至頭髮脫落斑白,面容衰老只有依靠酒力才能顯現紅光。這裡說「發短愁催白」不一定是實寫,「顏衰酒借紅」也不一定真的如此衰老。詩人此時不過三十出 頭,本不應該有白髮衰顏,只不過是藉此表達愁之深、心之苦、生活之艱辛罷了。

據記載,陳師道早年受業於曾鞏,得到器重。曾鞏推薦他作為自己的助手參與修 史,但朝廷以陳是未做官的「白衣」而拒絕。曾鞏去世後,陳師道雖先後又結識了蘇軾、張耒等人,但生活一直無著,甚至貧窮得無力養家,以至孤苦伶仃。

直至宋 哲宗元祐元年(2023年),才由蘇軾薦任徐州教授。在這樣的人生遭際中,詩人怎不「發短愁催白,顏衰酒借紅」呢。

白居易的《秋雨夜眠》一詩,詩人抓住秋雨中人物的性格特徵並進行細緻的描寫,成功地塑造出一個安閒的老翁形象。「涼冷三秋夜」是老翁所 處的背景,他處在這樣的環境中,顯得十分「安閒」。「安閒」二字勾畫出「老翁」喜靜厭動、恬淡寡欲的形象。

「臥遲燈滅後,睡美雨聲中」兩句,寫老翁就寢的 情景,也是「安閒」的一個具體體現。「臥遲」是老年人的特性,正因為睡得晚,他才能在秋雨聲中「睡美」。燈滅之後,聞著窗外淅瀝的秋雨聲入眠,他的心中是 靜美的,連夢都是美的。

睡醒之後,他仍是安閒的——「灰宿溫瓶火,香添暖被籠」,烘瓶裡的燃料經夜已化為灰燼,按理說老翁應該起床了,可他還要添香,打算 繼續躺著,生動地描繪出體衰閒散的老翁形象。

末兩句「曉晴寒未起,霜葉滿階紅」以景作結,寫出老翁淡泊清淨的內心。此時,詩人白居易已六十多歲,體衰多病,官務清閒,儼然「安閒一老翁」,再加上親密的詩友元稹已經謝世,心情自然特別淡然。

曹操寫《步出夏門行·龜雖壽》這首詩時,剛擊敗袁紹父子,平定了北方烏桓,正躊躇滿志,充滿樂觀自信的情調。此時,曹操已經五十三歲 了,想到自己的人生歷程,不由得感慨道:「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作者認為神龜雖然可以活幾千年,最終仍難免一死,騰蛇雖能乘雲駕 霧,最終仍不免成為土灰。

人生也是如此,生命都是有限的,然而詩人卻唱出了「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高歌。他說,千里馬雖然形老體 衰,但胸中仍然激盪著馳騁千里的豪情。

那些有志幹一番事業的人,即使到了晚年,仍有一顆勃勃雄心,他對巨集偉理想的追求永遠不會停息。

詩人以千里馬自比,表 達自己不應因年暮而意志消沉,而要樂觀奮發,積極進取,自強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活力。這四句,筆力遒勁,韻律沉雄,氣勢豪邁,深刻地表達了曹操老當益 壯、銳意進取的精神面貌。

蘇軾在《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中則高唱道:「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這兩句,以反詰領起,並作回答。

人生只有一次,青春一旦逝去,就不 可能再來,正是「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然而,在蘇軾看來,人的青春雖然不可再現,但人可以老當益壯,可以有自強不息的精神,這種精神往往使人煥發出 青春的光彩,即人生可以再少,就像溪水尚可以西流一樣。

這兩句振奮人心的議論,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韻的語言,表達出深刻的人生哲理。「休將白髮唱黃雞」,再次唱出催人奮進之曲。人們慣用「白髮」、「黃雞」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

而作者卻反其意而用之,希望人們不要悲嘆白髮,感慨黃雞催曉,光陰易逝, 體現出蘇軾熱愛生活、曠達樂觀的性格。

2樓:北京王嘉化妝學校

採桑子 重陽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3樓:淡淡清香飄千古

只剩下孤獨的一個人啦

胡秉言家裡面只剩下孤獨的孤獨的一個人啦

孤寂的身影伴著夕陽落下

清冷的院子裡蟋蟀在低吟

瑟瑟的秋風把樹葉兒搖下

家裡面只剩下孤獨的孤獨的一個人啦

零亂的碗筷,寂寞的沙發

錢財也不缺,條件也不差

就是那心情低沉把腦袋耷拉

家裡面只剩下孤獨的孤獨的一個人啦

只有那小狗兒陪在腳下

家裡面只剩下孤獨的孤獨的一個人啦

多想啊多想啊有人來個**

多想有個親人來嘮嘮嗑

多想有個親人了拉拉呱

家裡面只剩下孤獨的孤獨的一個人啦

家裡面只剩下孤獨的孤獨的一個人啦

家裡面只剩下孤獨的孤獨的一個人啦

家裡面只剩下孤獨的孤獨的一個人啦

形容老年人的詩詞

4樓:心怡如詩

杜甫在著名的《春望》中寫道:「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其實,這滿頭稀疏的白髮是詩人憂愁勞心所 致。

杜甫懷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偉大理想,然而卻眼睜睜看著摯愛的國家一步步沉淪,這無疑是對他最沉痛、最殘忍的打擊。春來,祖國的大好河山依 舊,只是戰亂之火卻無情地蔓延,國破家亡,哀鴻遍野,連花鳥都讓人觸目驚心。更可怕的是音信不通,家裡的親人境況如何,不得而知。

當時杜甫年僅46歲,本不應該有太多的白髮,因為憂愁而生白髮,因為憂慮而致白髮脫落,以至越來越稀疏了,幾乎連簪子都插不住了。詩人由國破家亡、戰亂分離寫到自己的衰老,通過 「搔」這一個動作,把內心的焦慮彷徨和痛苦之情,極其有力地表達出來,成功地塑造了一個白髮蒼蒼,憂愁鬱悶的老人形象。

蘇軾在寫《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時,不過四十歲,卻已經「塵滿面,鬢如霜」了。

「塵滿面,鬢如霜」,簡單質樸的六個字,把作者飽經 風霜、仕途失意的坎坷人生概括出來。詩人陳師道也是如此,他在《除夜對酒贈少章》一詩中感慨道:「發短愁催白,顏衰酒借紅。

」說自己備受無情的現實之摧 殘,以至頭髮脫落斑白,面容衰老只有依靠酒力才能顯現紅光。這裡說「發短愁催白」不一定是實寫,「顏衰酒借紅」也不一定真的如此衰老。詩人此時不過三十出 頭,本不應該有白髮衰顏,只不過是藉此表達愁之深、心之苦、生活之艱辛罷了。

據記載,陳師道早年受業於曾鞏,得到器重。曾鞏推薦他作為自己的助手參與修 史,但朝廷以陳是未做官的「白衣」而拒絕。曾鞏去世後,陳師道雖先後又結識了蘇軾、張耒等人,但生活一直無著,甚至貧窮得無力養家,以至孤苦伶仃。

直至宋 哲宗元祐元年(2023年),才由蘇軾薦任徐州教授。在這樣的人生遭際中,詩人怎不「發短愁催白,顏衰酒借紅」呢。

白居易的《秋雨夜眠》一詩,詩人抓住秋雨中人物的性格特徵並進行細緻的描寫,成功地塑造出一個安閒的老翁形象。「涼冷三秋夜」是老翁所 處的背景,他處在這樣的環境中,顯得十分「安閒」。「安閒」二字勾畫出「老翁」喜靜厭動、恬淡寡欲的形象。

「臥遲燈滅後,睡美雨聲中」兩句,寫老翁就寢的 情景,也是「安閒」的一個具體體現。「臥遲」是老年人的特性,正因為睡得晚,他才能在秋雨聲中「睡美」。燈滅之後,聞著窗外淅瀝的秋雨聲入眠,他的心中是 靜美的,連夢都是美的。

睡醒之後,他仍是安閒的——「灰宿溫瓶火,香添暖被籠」,烘瓶裡的燃料經夜已化為灰燼,按理說老翁應該起床了,可他還要添香,打算 繼續躺著,生動地描繪出體衰閒散的老翁形象。

末兩句「曉晴寒未起,霜葉滿階紅」以景作結,寫出老翁淡泊清淨的內心。此時,詩人白居易已六十多歲,體衰多病,官務清閒,儼然「安閒一老翁」,再加上親密的詩友元稹已經謝世,心情自然特別淡然。

曹操寫《步出夏門行·龜雖壽》這首詩時,剛擊敗袁紹父子,平定了北方烏桓,正躊躇滿志,充滿樂觀自信的情調。此時,曹操已經五十三歲 了,想到自己的人生歷程,不由得感慨道:「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作者認為神龜雖然可以活幾千年,最終仍難免一死,騰蛇雖能乘雲駕 霧,最終仍不免成為土灰。

人生也是如此,生命都是有限的,然而詩人卻唱出了「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高歌。他說,千里馬雖然形老體 衰,但胸中仍然激盪著馳騁千里的豪情。

那些有志幹一番事業的人,即使到了晚年,仍有一顆勃勃雄心,他對巨集偉理想的追求永遠不會停息。

詩人以千里馬自比,表 達自己不應因年暮而意志消沉,而要樂觀奮發,積極進取,自強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活力。這四句,筆力遒勁,韻律沉雄,氣勢豪邁,深刻地表達了曹操老當益 壯、銳意進取的精神面貌。

蘇軾在《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中則高唱道:「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這兩句,以反詰領起,並作回答。

人生只有一次,青春一旦逝去,就不 可能再來,正是「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然而,在蘇軾看來,人的青春雖然不可再現,但人可以老當益壯,可以有自強不息的精神,這種精神往往使人煥發出 青春的光彩,即人生可以再少,就像溪水尚可以西流一樣。

這兩句振奮人心的議論,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韻的語言,表達出深刻的人生哲理。「休將白髮唱黃雞」,再次唱出催人奮進之曲。人們慣用「白髮」、「黃雞」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

而作者卻反其意而用之,希望人們不要悲嘆白髮,感慨黃雞催曉,光陰易逝, 體現出蘇軾熱愛生活、曠達樂觀的性格。

關於老年的詩句

描寫老年人的詩句

5樓:天天天藍

1、醉中真·不信芳春厭老人

宋代:賀鑄

不信芳春厭老人,老人幾度送餘春,惜春行樂莫辭頻。

巧笑豔歌皆我意,惱花顛酒拚君瞋,物情惟有醉中真。

譯文:我不相信春天會討厭老年人,老年人還能送走幾個殘春?盡情地惜春行樂吧。

且不要嫌沉溺行樂太多太頻。美麗的笑容,豔情的歌曲,都特別符合我的情味。我愛花愛酒簡直要愛得發狂,也不怕你嗔怪責備。

因為物性人情,只有在大醉中才最純真實惠。

2、戲問花門酒家翁

唐代:岑參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壺百甕花門口。

道傍榆莢巧似錢,摘來沽酒君肯否

譯文:老人七十了還在賣酒,無數個酒壺和酒甕擺放在在花門樓口。路旁的榆莢好似那成串的銅錢,我摘下來用它買您的美酒,您肯不肯呀?

3、戲題湖上

唐代:常建

湖上老人坐磯頭,湖裡桃花水卻流。

竹竿嫋嫋波無際,不知何者吞吾鉤。

譯文:一位老人獨坐磯頭上垂釣,湖面的桃花隨著溪水緩緩流去。竹竿隨風輕輕擺動,煙波浩渺一望無際,不知道哪一條魚會上鉤?

4、酬樂天詠老見示

唐代:劉禹錫

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

身瘦帶頻減,發稀冠自偏。

廢書緣惜眼,多灸為隨年。

經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

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譯文:人誰不害怕衰老,老了又有誰來憐惜?身體日漸消瘦衣帶也越收越緊,頭髮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總是偏斜到一邊。不再看書是為了愛惜眼睛,經常用艾灸是因為年邁力衰諸病多纏。

經歷過的世事見多識也就廣,閱歷人生如同積水成川一樣。細細想來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克服了對老的憂慮就會心情暢快無掛也無牽。不要說日落時光照桑榆樹端已近傍晚,它的霞光餘輝照樣可以映紅滿天。

5、清平樂·朱顏漸老

元代:白樸

朱顏漸老,白髮添多少?桃李春風渾過了,留得桑榆殘照。

江南地迥無塵,老夫一片閒雲。戀殺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

譯文:青春的容顏逐漸衰老,鬢角又增添了多少白髮?桃李、春風就這麼全都過去了,只剩下夕陽的餘暉映出桑榆長長的影子。

再次來到江南,無一絲煙火之氣,自己就像是一片飄逸的閒雲。我留戀這青山,不想離開,青山卻不一定能永遠留在欣賞的人。

形容老年人的詞語有什麼形容老年人的詞語有哪些

內容來自使用者 欣雅網路科技 篇一 形容老年的成語 1 白髮紅顏 讀音 b if h ngy n 釋義 頭髮斑白而臉色紅潤。形容老年人容光煥發的樣子。出自 宋 佚名 宣和畫譜 道釋四 徐知常 舊嘗有痼疾,遇異人得修煉之術,卻藥謝醫,以至引年,白髮紅顏,真有所得。白首相知 讀音 b ish uxi n...

形容老年人幸福晚年的詩句有哪些?描寫老年人離鄉背景的情景詩句

淡名泊利思簡一,粗茶淡飯果腹飢,兒孫承歡膝下繞,還有相伴老來妻。種草養花做小趣,使文弄墨吟俗詩。霞紅最是夕陽晚,頭白未忘笑古稀。天命之年未稱老,花甲滿歲不敢歇。走南闖北舊時路,異地他鄉新來客。雙鬢如染奪風霜,兩肩似重擔日月。誰為父母誰為子,自古無人來評說。幸福晚年 黃髮垂髫,並怡然自得 背井離鄉 少...

怎麼形容老年人健康的詞語形容老年人身體好的成語

寶刀未老 形容人到老年還依然威猛,不減當年。白髮紅顏 頭髮斑白而臉色紅潤。形容老年人容光煥發的樣子。白髮婆娑 婆娑 紛披的樣子。形容滿頭白髮的老年人的樣子。鬢絲禪榻 鬢絲 鬢髮如絲 禪榻 僧床。本指老僧的生活。也指老年人所過的近似僧徒的清靜生活。白首如新,傾蓋如故 白首 老年 傾蓋 停車,初見。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