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什麼意思?

2023-06-16 20:25:11 字數 4979 閱讀 6045

1樓:lh科教小百科

意思: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使人棄舊圖新,在於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原文節選 出處:《大學》孔子及其門徒留下來的遺書。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譯文。《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高尚的德行,在於關愛人民,在於達到最高境界的善。知道要達到「至善」的境界方能確定目標,確定目標後方能心地寧靜,心地寧靜方能安穩不亂,安穩不亂方能思慮周詳,思慮周詳方能達到「至善」。

凡物都有根本有末節,凡事都有終端有始端,知道了它們的先後次序,就與《大學》的宗旨相差不遠了。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全文是什麼?

2樓:大愚若智

《大學之道》全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 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未治者 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全文翻譯: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學習和應用於生活,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應達到的境界才能夠志向堅定;志向堅定才能夠鎮靜不 躁;鎮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詳;思慮 周詳才能夠有所收穫。

每樣東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明白 了這本末始終的道理,就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 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 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養自身的品性;要想 修養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 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獲得 知識;獲得知識的途徑在於認識、研究萬事萬物。

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後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後 ,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後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後才能修養 品性;品性修養後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後 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後天下才能太平。 上自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養品性為根本。 若這個根本被擾亂了,家庭、家族、國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 能的。

不分輕重緩急,本末倒置卻想做好事情,這也同樣是不可 能的!

大學之道 在明明德 在親民 在止於至善 什麼意思如何解釋?

3樓:匿名使用者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發揚自身的德行,造福社會),在親民(親通新,啟發民智),在止於至善(止在古漢語中有終、結束的意思,也通趾,所以可以理解為最終達到至善的境界,也可以理解為立足於追求至善)。

而要做到這些,是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分別為格物(研究事物的極限或者邊界,瞭解事物的全貌)、致知(弄清事物的本末即來龍去脈,知道一件事情要先做什麼後做什麼)、誠意(致知之後,清楚事物本末,取巧、僥倖之心自然消除,去偽存真,做事情會越來越誠於本意和初心)、正心(誠意之後,心念專一,逐漸摒除忿懥、好樂、恐懼、憂患等雜念)、修身(正心之後,心意純一,念念分明,則不會被親愛、賤惡、畏敬、哀矜、敖惰等而矇蔽雙眼,影響對事物的準確判斷)、齊家(正心、修身之後,明斷是非,處事公正,家人信服,自然家齊,家如小國,家人均為親近之人,家人都不信服你,國人自然更不信服)、治國以及平天下,也就是明明德於天下,所以君子需立下追去美好的初心,通過學習(格物致知),不斷的正心修身,以此為本,漸至齊家、治國、明明德於天下。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出自?

4樓:明媚的憂傷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出自被列為「四書之首」的《大學》。這句話是《大學》的首章,講述的是大學的宗旨。其大意是:

大學的宗旨,在於彰顯光明的品德;在於反省提高自己的道德並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改過自新、棄惡從善;在於讓整個社會都能達到完美的道德之境並長久地保持下去。

讀完這句話,我不禁問了自己幾個問題:

1.《大學》是怎樣的一本書?

大學》是一篇論述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思想的散文。相傳為春秋戰國時期曾子所作,實為秦漢時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

2.「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是《大學》的宗旨,那麼怎麼才能達到這一宗旨呢?

書上講,需要通過三綱領來實現。

綱領的第一條是「明明德」。「明明德」中的第一個「明」是動詞,是彰明、彰顯的意思。「明德」,是光明的品德。

儒家是主張「性善論」的,認為人天然就有美好的道德,只是因為被慾望所遮蔽,所以才會晦暗不明。既然如此,我們就要去掉那些矇蔽在我們心靈上的東西,讓自己光明美好的品德彰顯出來。

綱領的第二條是「親民」。「親民」就是「新民」,意思是使人在道德上除垢自新。

綱領的第三條是「止於至善」。這四個字的大意,是讓整個社會都能達到完美的道德之境並長久地保持下去。

3.這句話對現如今有什麼影響?

站在現代人的視角,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為宗旨的儒家教育理念是有其特別之處的。這就是,它最終的目的,在於培養一個道德完善並對社會道德建設有高度熱誠與責任感的君子,而不僅僅是一個掌握生存技能的勞動者。

此話供諸君勉勵。

5樓:小欣盆友

譯文: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使人棄舊圖新,在於使人達到最完版善的境界。權。

一、《大學》

一書,文辭簡約,內涵深刻,主要概括總結了先秦儒家道德修養理論,以及關於道德修養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對儒家政治哲學也有系統的論述,對今人如何做人、做事、立業等均有啟迪意義。

二、古籍概述。

大學》原為《禮記》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顥、程頤兄弟把它從《禮記》中抽出,編次章句。朱熹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編註釋,稱為《四書》,從此《大學》成為儒家經典。

至於《大學》的作者,程顥、程頤認為是「孔氏之遺言也」。

三、內涵應用。

大學》文辭簡約,內涵深刻,影響深遠。兩千年來無數仁人志士由此登堂入室以窺儒家之門。 該文從實用主義角度,對現代人如何做人,做事,立業等等均有深刻啟迪意義。

四、關於《大學》

1.三綱領: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2.六要素:止、定、靜、安、慮、得。

3.八條目:格、致、誠、正、修、齊、治、平。

6樓:千歲鸞觴

譯文大學bai教人的道理,在於彰du顯人人本有,自身所具zhi的光明德dao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專使人人屬都能去除汙染而自新(親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並且保持不變。

明德是任何人都稟受於天,至靈而不汙染的本性,它能夠與天地相溝通。「明明德」是肯定人類與生具有靈明的德性,現在要加以彰明,使之自覺。人之行善避惡,並非社會規範所外加的義務,卻有內在本然的基礎。

道德實踐的價值是由內而發的,人性是向善的。

親民是在明曉自身本性的善德之後,幫助其他人去除汙染心靈的東西,使他們同樣能夠達到與自己同樣心靈純潔的境界。覺悟「明明德」 此一天生能力之後,就須 「親民」,親者新也,日新又新,使自己無時無刻不在行善之途上前進。人生的一切變化生滅,唯有在遵循內心向善的要求、日新其德方面,可以永遠做個新人。

至善是指心靈獲得最大程度的自由,達到自然與事物發展相統一的境界。「明明德」和「親民」的一切方向是「止於至善」。以「止於至善」為方向或目標,等於是永無止境的期許。

7樓:匿名使用者

大學教人的道理bai,在於彰顯人du人本有,自身所具zhi的光明德性(明明德)dao,內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汙染容而自新(親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並且保持不變。

1)大學之道:大學的宗旨。「大學」一詞在古代有兩種含義:

一是「博學」的意思;二是相對於小學而言的「大人之學」。古人八歲人小學,學習 「灑掃應對進退、禮樂射御書數」等文化基礎知識和禮節;十五歲人大學,學習倫理、政治、哲學等「窮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學問。所以,後一種含義其實也和前一種含義有相通的地方,同樣有「博學」的意思。

道「的本義是道路,引申為規律、原則等,在中國古代哲學、政治學裡,也指宇宙萬物的 本原、個體,一定的政治觀或思想體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環境裡有不同的意思。 (2)明明德:前一個「明」作動詞,有使動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發揚、弘揚的意思。

後一個「明」作形容詞,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 品德。(3)親民:根據後面的「傳」文,「親」應為「新」,即革新、棄舊圖新。

親民,也就是新民,使人棄舊圖新、去惡從善。

譯文: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使人棄舊圖新,在於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8樓:匿名使用者

大學bai之道是這樣一條道路du:從明明德開始,通過作新民,zhi最後止於至dao善。

明德」就是版明明白白的德權,性德,天生具有的品德。「明明德」就是自己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知道人的本性是什麼,應該如何做人。

新民」包括自新和新民兩層意思。自新就是日新其德,不斷改變自己,完善自己,做一個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人;新民就是化民成俗,為生民立命,讓老百姓樹立新觀念,過上新生活。

至善」就是最高的善,最高的善也就是無善。無善就是不刻意為善而善,無善的外在形式而有一顆真正的善心。

這句話出自《大學》,是儒家教育思想的體現。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什麼意思

譯文 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使人棄舊圖新,在於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註釋 1.大學之道 大學的宗旨。大學 一詞在古代有兩種含義 一是 博學 的意思 二是相對於小學而言的 大人之學 古人八歲入小學,學習 灑掃應對進退 禮樂射御書數 等文化基礎知識和禮節 十五歲入大學,學習倫理 政治 哲...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是什麼意思

語出 大學 開篇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意思是說,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使人棄舊圖新,在於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明德至善作為 大學 的核心思想,意指追求光明正大的品德,使自身的境界達到至善至美,是儒家學者的最高追求。大學 原為 禮記 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顥 程頤兄弟把...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什麼意思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的意思是說,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此語出自 大學 開篇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1 大學之道 大學的宗旨。大學 一詞在古代有兩種含義 一是 博 學 的意思 二是相對於小學而言的 大人之學 古人八歲人小學,學習 灑掃應對進退 禮樂射御書數 等文化基礎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