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唯一家的教育店鋪
戰國:從西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到西元前403年三家分晉,這三百六十多年諸侯的力量逐漸強大。周天子已經徒有虛名,無力控制各諸侯了。
這段時間構成了乙個完整的歷史時期。恰好我國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所記載的歷史為西元前722年到前481年,與這段歷史的時間大致吻合,所以,歷史上就把這段歷史時期稱之為「春秋時期"。
春秋後期,各諸侯兼併喬食,到三家分晉時,主要剩下秦、齊、楚、燕、韓、趙、魏七個大諸侯國。此後,七國間的兼併征伐更加劇烈、頻繁,直至西元前221年秦滅東方六國而最後統-,戰爭才逐漸停止。因此,後人就把兼併征戰十分激烈的這段歷史時期(西元前403- -前221 年) ,稱為「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其實是兩個時期的合稱。
魯國史官把當時各國上報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記錄下來,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記錄,簡括起來就把這部編年史名為「春秋」。《春秋》記錄了從魯隱公元年(西元前722年)到魯襄公十四年(西元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由於它所記歷史事實的起止年代,大體上與乙個客觀的歷史發展時期相當,所以歷代史學家便把《春秋》這個書名作為這個歷史時期的名稱。
春秋以後,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大諸侯國連年戰爭,當時人們就稱呼這七大諸侯國為「戰國」。《戰國策●燕策一》就說:「凡天下之戰國七,而燕處弱焉。
到西漢末年劉向《戰國策》一書時,開始把「戰國"作為特定的歷史時期的名稱。
2樓:網友
因為當時七個大國不斷征戰,比較混亂,所以稱為戰國。經過春秋時期(西元前770年―西元前476年)的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西元前453年,韓、趙、魏推翻智氏,三家分晉,奠定了戰國七雄的格局。
3樓:堯子毅
戰國是指西元前475年—西元前221年的255年期間中國歷史上繼春秋時期之後的大變革時期。
這一時期周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到西元前453年晉國大夫韓、趙、魏三家推翻智氏家族,將晉國一分為三,與齊楚燕秦一起奠定了戰國七雄的格局。
此後七國之間為了各自的利益不斷採取"合眾"與"連橫"的戰略相互攻伐兼併,直至西元前221年,秦國滅齊國,統一六國,才標志著戰國時代的結束。
4樓:梳碧湖砍菜人
戰國則是因為當時戰亂頻繁,所以叫做戰國。
5樓:網友
因為當時所有諸侯國都一直在打仗,都想成為中原霸主。
6樓:獨尊之人
那個年代群雄爭霸,持繼連年,史學家給於戰國年號。
7樓:網友
顧名思義,因為一直在打仗。
為什麼**秋,為什麼叫戰國?
8樓:徐老師**
因為當時的人非常天真純樸,根據氣候氣溫天氣來做事情,有「避暑窩冬」之說,基本上重要的事情都發生在春、秋兩個季節,比如葵丘會盟、楚王問鼎、弭兵會盟等都是發生在春、秋兩個季節。
戰國是因為諸侯連年混戰而得名的。
春秋時期,周王朝統治日漸衰落,而其中的五個國家崛起,更加動搖了周王朝的統治,他們在歷史上被稱為「春秋五霸」,分別是齊國的齊恆公,晉國晉文公、宋國宋襄公、秦國秦穆公、楚國楚莊王,為了區分和過去發生的事情,所以將此時之後的事情命名為「春秋」,而自三家分晉之後為戰國。
文化
文化是一定時期的政治、經濟的反映。春秋戰國時期,經濟的發展,推動了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的變革,促成了思想的空前活躍和文學藝術的繁榮。
文字。春秋時代開始,各地諸侯相爭,而原本週文化獨尊的局面逐漸破壞,各地區文化開始有「本地化」的改變趨勢。
到了戰國時代以後,這種情況更明顯,在文字使用方面可以粗略依照地域分為五大系統:東方齊系、東北燕系、南方楚系、北方晉系和西方秦系文字,各系統的文字大體上相近,只有小部份文字有所差異,因此彼此文書往來並沒有太大問題。
為什麼**秋,為什麼叫戰國?
9樓:爽爽聊民生
因為周朝分西周和東周,東周有分春秋和戰國,所以春秋戰國時期其實指的就是東周。春秋(西元前770年-西元前476年)的得名,是因魯國編年史《春秋》而得名;戰國(西元前476年,一說西元前453年或西元前403年~西元前221年)這一時期各國混戰不休,故被後世稱之為「戰國」。
春秋(西元前770年-西元前476年)的得名,是因魯國編年史《春秋》而得名,相傳《春秋》為孔子修訂,直至今日學術界對此說尚有諸多質疑,並無統一觀點。這部書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西元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西元前481年)的歷史,共二百四十二年。
後史學家為了方便起見,一般從周平王元年(西元前770年)東周立國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西元前477年)或四十四年(西元前476年)為止(也有學者認為應到《左傳》記載之終(西元前468年)、三家滅智(西元前453年)或三家分晉(西元前403年)),稱為「春秋時期」。春秋時期之後是戰國時期。
春秋時期,政治上,各種改革,變法連線不斷,而成功進行變法的國家則強大起來,通過這種政治變革周這段歷史時期的再次劃分,「戰國」一名取自於西漢劉向所編注的《戰國策》。隨著時間的發展,這種觀點得到了其支持者的完善和補充。
在前403年之前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有西元前473年越王勾踐滅吳,和西元前403年三家分晉。《史記》的觀點因包括了如上重要的歷史事件而得到多數。而在戰國時期的結束是在秦統一中國(西元前221年)。
春秋與戰國時期有什麼不同,戰國與春秋的區別?
戰國初期從三家分晉開始,春秋有很多零零碎碎的小國,魯國,宋國,中山,等等,到了戰國時期,就剩下來7個,本來是5個,晉國勢力最大,後來被本國的三個上大夫給分了,三個上大夫的姓氏也就是後來的趙,魏,韓三國。這也就是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的成語的來歷。春秋和戰國同屬東周範疇。春秋時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訂 春...
為什麼春秋戰國時期有文化的人都叫子的,比如孔子孟子
子是一個爵位,公侯伯子男中的子。周朝行的是分封制。天子是爵位最高的。各諸侯雖都屬周天子,但是其國君的爵位是不相同的。比如 齊國是公爵 國君都稱齊 公 宋國開始時是侯爵,後改稱公。伯爵的諸侯多為文獻記載較少的小國之君,榮伯 井伯 杜伯 單伯 散伯 徵伯 過伯 夷伯等,總之伯爵的諸侯沒一個有出息的最後都...
春秋戰國成語故事有什麼急,春秋戰國時期的成語故事有哪些?
臥薪嚐膽 原指中國春秋時期的越國國王勾踐勵精圖治以圖復國的事蹟,後演變成成語,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典 故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派兵攻打越國,但被越國擊敗,闔閭也傷重身亡,闔閭讓伍子胥選後繼之人,伍子胥獨愛夫差,便選其為王。此後,勾踐聞吳國要建一水軍,不顧范蠡等人的反對,出兵要滅此水軍,結果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