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翎庫純
關於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持有不同的意見。很多人覺得,是因為當時曹操那邊並不缺乏人才,就算諸葛亮去了,也沒有出路。而反觀劉備,正處於需要人才的時候,所以如那句話所說:
寧為雞頭不為鳳尾」,因此諸葛亮才選擇了劉備。
還有一種說法是,因為諸葛亮的故鄉徐州,曾被曹操多次進攻,並且以屠城來示威,這對當時年少的諸葛亮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而且在曹操屠戮徐州的時候,劉備曾不遠萬里,率千人前來相救。曹操多次傷害諸葛亮的故鄉,而劉備明知不敵,卻依舊馳援相救。兩人在諸葛亮心中的印象必定有了天壤之別。
這也算是乙個比較靠譜的解釋,也有後來劉備的三顧茅廬,諸葛亮乙個明智之人,肯定也知道該去輔佐誰。水鏡先生也曾說過:「孔明逢其主,但未逢其時」,也說明諸葛亮選對了人。
其實諸葛亮之所以選擇劉備,也有更深一層的原因。諸葛亮的目標和價值觀,是要興復漢室,能夠讓天下太平。所以他要找的主,一定得是廉潔公正,愛民如子的,當然也要有上進心,有能力。
從這個標準,可以先看看曹操,屠城徐州,殘暴至極,且野心博大,諸葛亮被迫離鄉,輾轉荊州,也跟曹操脫不了干係,所以諸葛亮選擇曹操顯然是乙個不太可能的事情。
而反觀劉備,在徐州水深火熱時,劉備冒死前來相救,並且劉備還是漢室後裔,非常契合諸葛亮的目標。而且諸葛亮是乙個並不怎麼看中錢財和權力的人,他需要的事有人能夠認識到自己的才能,也就是被看重,並且能夠讓自己的才能盡情的發揮出來,而能夠做到這點的當時或許只有劉備。
所以三顧茅廬,或許也可以說是一次內推。徐庶把諸葛亮推薦給劉備,而諸葛亮也能從徐庶那裡瞭解到很多關於劉備的事。所以知道了自己想要的,也知道了誰能夠給與自己這些想要的,那結果也自然就理所應當了。
因此,諸葛亮最終會輔佐在劉備身邊,或許也可以說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兩人極其契合的三觀,相同的目標,還要年少時營救徐州之事,註定了諸葛恪會跟隨劉備,而也只有在劉備這邊,諸葛亮的才能才可以最大的發揮出來。這也就是為什麼不輔助曹操,而選擇劉皇叔的原因了。
2樓:娛樂八卦影視說
因為諸葛亮覺得劉備是漢室後代,輔佐他才是正統,劉備給諸葛亮的權力也大。至於曹操,諸葛亮覺得自己去他手下也不會受到重用。
3樓:髴蔽
因為諸葛亮認為劉備才是坐上君主之位的正統人選,另外,劉備比曹操更有仁心和能力,是一位值得輔佐的人。
4樓:惠華小知識
因為諸葛亮非常看不起曹操,認為曹操只是乙個小人,劉皇叔則是正人君子。所以諸葛亮選擇幫助劉備。
諸葛亮是個聰明人,但是為什麼甘願輔佐劉禪?
5樓:網友
因為諸葛亮要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如果不是劉備,他可能現在還在茅草屋中,當以為隱居人士是劉備發覺了他,所以他一定會繼續輔佐劉禪的。
6樓:辣辣不辣啦啦啦
因為他沒有任何的辦法。而且他也是乙個很忠心的人,既然劉備將劉禪託付給了他,他就一定會全力輔佐。
諸葛亮為何執意跟隨劉備,而不加入魏國輔佐曹操?
7樓:不知道幾千裡也
因為諸葛亮只有跟著劉備才會受到重用,他到曹魏去絕對會在荀彧等人之下,自己的才能得不到發揮。
為什麼諸葛亮死後蜀國就垮了,為什麼諸葛亮死後蜀國就接近滅亡了?
諸葛亮死後,由蔣琬費禕董允相繼為相,只是他們都比較安分,保境守土直到姜維掌權才再次興兵伐魏。而且蜀國不是在諸葛死後立即崩潰的,而是存在了20幾年,劉禪本人也是三國皇帝中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所以才有劉禪大智若愚的說法 諸葛亮七出祁山伐魏,並沒有取得實際進展,反而勞民傷財,大損蜀國國力,造成年青一代將領...
為什麼蜀國後期只剩下諸葛亮,為什麼諸葛亮死後蜀國就垮了?
因為諸葛亮雖然有才能,但是他在用人方面還是不及劉備。諸葛亮晚年的時候,凡事親力親為 專,打二十軍棍屬以上的懲罰措施都要親自盯著,有時候他甚至自己親自上去打。一個企業家這樣管理團隊,到最後肯定要累死。諸葛亮解釋他這種行為時說,我不是不知道這樣做的弊端,但是因為先帝對我太好了,我接受了先帝託孤的重任,就...
諸葛亮為什麼沒能統一三國呢,諸葛亮為什麼沒能統一三國?
是的,諸葛亮謹小甚微,辦事太小心。在後方,又沒有培養人才。老年的諸葛亮江郎才盡。最終老死荒野。諸葛亮為什麼沒能統一三國?諸葛亮北伐是三國時期蜀漢大臣諸葛亮在228年至234年發動北伐曹魏的戰役,共有五次,但未取得重大勝利 而曹魏也曾發動反擊戰,但不成功。最後以諸葛亮因積勞成疾,病逝五丈原終結。形勢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