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崇禎死後,若吳三桂投靠了李自成,後金還能統一天下嗎?

2025-01-13 17:40:14 字數 4090 閱讀 6295

1樓:自由仙

崇禎死後,如果是吳三桂投降了李自成,滿清還能一統天下嗎?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歷史上在崇禎死後吳三桂就是投靠了李自成,只是後來出了著名的陳圓圓事件也就是衝冠一怒為紅顏,吳三桂才投靠了滿清,開啟了山海關,造成了清兵入關。

所以在歷史上吳三桂就是在崇禎死後投靠了李自成的,但最終還是滿清入關統一了天下。

當然這個問題應該是吳三桂沒有背棄李自成的情況,那麼如果吳三桂沒有背棄李自成,那麼以吳三桂加上李自成的實力能否抗衡滿清呢?

雖然事情沒有發生,但從當時的情況分析來看,李自成加上吳三桂其實很難抗衡滿清,而吳三桂就是看出了這一點才最終選擇了背棄李自成投降了滿清,陳圓圓不過是個藉口與由頭。

李自成加上吳三桂為什麼無法對抗滿清呢,實際上戰爭在很大程度上打的就是後勤。拼的就是消耗,吳三桂所控制的關寧防線,在明朝的時候,消耗了明朝大量的軍費,而這大大的加大了明朝的財政危機,而後加徵遼餉加重百姓負擔,也是誘發李自成他們起義的原因之一。

這其實說明了要想對抗滿清,對於海量的錢糧,畢竟哪怕是李自成聯合吳三桂,對付滿清也不是短時間就能打完的,打個幾年,花錢如流水是肯定的。

但李自成當時逼死崇禎的時候,他所面對的局面比明朝的情況更差,李自成當時只是佔據了北方,北方本來就在小冰河時期災難不斷,在被各路起義軍席捲一遍,加上瘟疫流行,北方可以說是生產力大幅度的消退,民不聊生。而作為明朝的錢袋子的江南,此時還在南明的掌控之中,另外還有一些類似張獻忠這樣的義軍在國內流竄。

李自成佔據區域李自成根本沒有建立起穩固的根據地,產出也不高,而且從李自成進北京大肆拷餉來看,李自成恐怕積累也不是很多。在這種情況下,李自成是支撐不起吳三桂的關寧防線的花銷,要知道一支強大的軍隊,在很多時候也等同於乙隻吞金巨獸。

所以李自成早晚支撐不起吳三桂,而吳三桂最終恐怕也只有投滿清一條路,恐怕吳三桂正是看出了這一點,才最終選擇了投靠滿清。

2樓:網友

其實沒有吳三桂幫助,後金(滿清)最後也可以問鼎天下,這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吳三桂的投降,只是給了後金乙個契機,乙個順理成章的藉口罷了。值得一提的是,許多人認為,大明王朝並不是亡在後金手上,因為滿清入關,大明已經滅亡,所以說滿清只是撿了個便宜,坐享其成而已。

就算吳三桂投降了,大順政權也不會長久,可能連吳三桂也要先遭到李自成的毒殺,畢竟吳三桂對李自成來說,也是乙個巨大的威脅,李自成當時不殺,等時局穩定肯定還會清算吳三桂。

就算李自成和吳三桂能和平共處,可面對戰鬥力強大的後金,他們勝算依然不高,南方還有苟活的南明,雖然三分天下,可在實力上,後金最有實力問鼎,或者說滿清同一天下的可能性太大,滿清就像是三國中的魏國,最後一統天下。當然了,南明若團結一致不內鬥,或者聯合李自成,或許有希望反敗為勝。

3樓:王祿

能統一天下,後來他的事業發展的也非常強大,也成為了一代領袖。

4樓:陳歸bu離

答:不能,因為吳三桂駐守山海關,這使得後金不容易進入關內,而李自成也十分強大,不容易消滅。

5樓:自己起名字

可以的,因為後金還是有很多的大將的,只是時間的問題。所以有沒有吳三桂都是一樣的。

若崇禎選擇與李自成合作,他們能滅掉後金嗎?

6樓:哎呦危呀

孫傳庭擊敗高迎祥後,曾經招降過李自成,但李自成叛變逃跑,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孫傳庭被崇禎關進大牢,闖軍日益強大,明軍一敗再敗,最終,李自成入京,崇禎自殺。

<>有腦子的人都不會為這種問題去爭,北方餃子,南方湯圓或其他什麼,這都不影響我們都是中國人。你怕是搞錯了,南方人吐槽的不是餃子,乙個自己不吃的東西有啥好吐槽的,吐槽的是**電視臺的態度。你的閱讀理解能力有待加強要是平時估計也沒誰計較,如果大年三十,你跟人家說:

你吃餃子沒」,人家就算不打你,心裡也早把你祖宗十八代罵了一遍了。

而同時期,關外的後金卻在吳三桂的幫助下進入中原,並很快控制局面,建立清朝,這是我們今天這個問題的歷史背景。那麼,有人會問了,當時李自成和崇禎如果停止內戰,互相合作,是否能對付得了關外的後金呢?

由於農民起義的侷限性,加上內部蛀蟲的侵蝕,進北京城後,各種各樣的問題便出現了,加上陳圓圓事件,使山海關守將吳三桂,投降了清軍,大開城門,放清軍進關,在清軍鐵騎的剿殺下,於是,一場轟轟烈烈農民起義運動,便士崩瓦解,走向未路。

後金與明薩爾滸之戰後,滿八旗兵力大約八萬人左右,漢八旗約十萬,總兵力不超過二十萬。李自成的起義軍號稱百萬,其實際作戰兵力大概三十萬,加上崇禎手中拿的出手的關寧鐵騎還孫傳庭手裡的七省明軍,約有五十萬之眾,如果戰術運用得當,足可以擊敗後金。

要不是朱由檢一直堅持鑲外必先安內的政策,轉而先和李自成達成合作一起同仇敵愾對付清軍的話也許真的會守住疆土,阻止清軍入關。

7樓:網友

可以的,因為他們兩個人合作起來可以完成非常多,難以完成的事情。

8樓:惠華小知識

我認為可以。因為兩個人一旦開始合作,戰鬥力會非常強大,所以肯定可以。

9樓:滄海月明

無論是崇禎帶領的大明王朝,還是李自成帶領的大順政權,其實都是一盤散沙。兩股勢力合作,也不過是湊起了一盤更大的散沙。即使崇禎與李自成合作,他們也對付不了滿清。

10樓:夫子廟

老農進京當皇帝,怎麼會合作呢?

吳三桂投降誰打敗了李自成。

11樓:筱鴨娛樂

被滿清的多爾袞。

順治元年(1644年)四月二十一日,李自成與山海關總兵吳三桂進行一片石戰役。戰至四月二十二日,吳軍漸漸頂不住了。

吳三桂不得已投降了清朝的攝政王多爾袞,兩人聯手打敗了李自成,李自成的主將劉宗敏受傷,急令撤退。四月二十六日,李自成逃回北京城,只剩下了三萬多人,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北京稱帝,並且怒殺了吳三桂家大小34口,第二天逃往西安。

順治二年(1645年)三月,李自成的部隊逼走南明將領左良玉,佔領了武昌城,李自成計劃乘舟東下,奪取東南作為抗清基地。

但大順軍尚未準備充分,清軍分水陸兩路突然襲來,李自成倉促棄武昌向東南進發。順治二年(1645年)5月17日,在湖北通城縣九宮山遭村民誤殺。

吳三桂沒有投降李自成能順利統一天下嗎

12樓:**百事通

<>《李自成是明末時期的農民起義領袖,高迎祥死後,他自稱為闖王,明末崇禎十七年,在山海關附近的一片石,李自成、吳三桂、多爾袞三方發生了一起信槐影響歷史走向的大戰,在這一戰中,李自成潰敗,並且因此丟掉剛佔領沒幾天的城,從此一蹶不振,辯坦乎直到滅亡。假設吳三桂不和清聯手,而是將多爾袞拒之關外,還能否按照他的意願一統天下。

李自成將遇到和崇禎一樣的問題,兩面作戰,他比崇禎的處境還差,因為李自成當時只有河北、山東、山西、陝西、河南和半個湖廣等五個半省份的地盤,其中山東、河北還是剛佔領沒幾天的新領地。大明兩京十三省,他還不到一半。財力、資源、人力都沒法比,更何況他佔有的地區都是多年戰亂造就的貧乏的北方。

單憑這些地方無法和清及南方長期抗衡。

第二:李自成進京前和進京後的行為都還是賊寇的性質,大殺特殺,用搶來的財物和物質維持運轉,沒有生產就沒有源源不絕的支撐,而且最主要的是把所有的士紳全給推到對立面。歷史上清南下時,大批的江南士紳投降清,但李自成要想征服南方恐怕沒那麼容易,士紳們估計會拼死抵抗。

第三:李自成沒有長遠的規劃,這跟他得不到讀書人的支援有關,歷史上也是在李巖和劉金星等舉人投靠後,李自成才有了收攏人心的口號。一直到進京後,身邊也就這麼幾個舉人,對於如何治理根本就沒有正確的概念,甚至根本就對長城外的清毫無認知。

也許稱帝后會逐步學習並瞭解,但清隨時會入關,他正好面對著強大的清,沒時間給他學習,北方的老百姓在崇禎朝被清劫掠,如果在大順朝時還被這麼搶,老百姓怎麼看待新生的大順朝?

第四:李自成後期崛起離不開口號的重要作用,「迎來闖王不納糧」這個口號深入人心,這也是李自成進北京後只能在原明朝**口袋裡搶錢,而不能馬上徵稅的原因,不納糧就無法維持運轉起來,可要是納糧他的信譽就又攜悉丟沒了,不好辦。

吳三桂幫助李自成守住山海關,清無法長期待在中原,但把崇禎朝的入關也來上那麼幾回,加上南方的敵對,李自成估計要瘋狂,沒錢,也沒有支援,大順朝能否站穩腳跟都是個大問題,更何況南北皆敵。更好的結果是李自成放棄山東和河北,回到陝西好好經營,守住山西,做個土霸王,這也是他當時殺到北京下時給崇禎皇帝提的要求,李自成根本就沒有統一國家的動力和心思。最壞的結果就是歷史依舊是歷史,他退出河北,清依舊進來,逐步幹掉他和南方,繼續一統天下。

崇禎帝在臨死前寫下了一段什麼話,崇禎皇帝臨死前最後一道聖旨寫的什麼?

崇禎帝在臨死前寫下了 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雖朕薄德匪躬,上幹 致逆賊直逼京師,然皆諸臣誤朕也。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 朕屍,勿傷百姓一人。李自成起義軍從彰義門殺入北京城。然後朱由檢手執三眼槍與數十名太監騎馬出東華門,被亂箭所阻,再跑到齊化門 朝陽門 成國公朱純臣...

崇禎在歪脖子樹吊死的時候,身邊的太監為何不阻攔他呢

因為沒有必要攔,在那個危急時刻,太監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來勸阻崇禎,他自身還難保呢,根本就不會操心崇禎的死活。崇禎朱由檢吊死的時候,身邊老太監阻攔不了,只是話語中有些埋怨 崇禎殺了魏忠賢后,沒有找出其他人繼續擔當魏忠賢的護駕職責。主要還是這些太監覺得崇禎帝的確是該死的,因為崇禎帝害死了太監的領頭人魏忠賢...

若霖在聖經裡是什麼意思匿名,若霖在聖經裡是什麼意思

若霖在bai聖經裡是沒有這du樣的字。可能是若望,如果 zhi是若望則是dao天主教對內john這個字的翻譯,容天主教翻譯為若望,教或平時都譯為約翰。聖經 聖經拉丁語 biblia,希臘語 英語 bible,本意為莎草紙,中文亦稱耶經 可以指猶太教和 教 包括天主教 東正教和 新教 的宗教經典。猶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