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 總是憤怒的人,其實是在渴望愛,對此你怎麼看?

2025-01-20 00:20:17 字數 1043 閱讀 5818

1樓:鶴粒悠碎

我讀過這樣的句子,憤怒是無能的人的安慰,我認為這是有道理的,因為周圍的人動不動就顯得很無知,例如,有些人不願意接受別人的批評,以為自己沒事,但是當他們進入憤怒時,他們實際上顯得一無所知,因為沒有人不會犯錯誤,也沒有人是無所不能和無所不能的,但是,如果我們仔細考慮,那些總是憤怒的人就是窮人,因為他們需要有人愛自己。

憤怒的深層原因是缺乏內在的愛,如果我們能從渴望愛情的角度瞭解那些發脾氣的人,我們會看到他們的憐憫和內心的缺乏,因為他們使用憤怒來讓其他人滿足自己的需求,一些夥伴表示憤怒,也許只是希望其他人不說話會傷害他人,這樣的要求看似簡單,只需要畫一條線,但本質是滿足內心缺乏愛,因為我希望別人能說些好話,但實際上我渴望自己受到尊重,理解和認可,這些也是愛的表達。

從這個角度來看,無論您的憤怒是什麼,您最終都會發現缺乏愛,當我們意識到憤怒的人內心缺乏時,我們將理解憤怒本身不是問題,但問題是如何找到除憤怒以外的其他方式來滿足我們內在的缺乏感覺,換句話說,有很多方法可以解決內部不足,而不僅僅是憤怒,就像對孩子生氣的父母一樣,如果他們想讓孩子對自己體貼,他們是否只需要「大喊」當然,更不用說發脾氣會適得其反。

因此,我們要做的是找到憤怒以外的方法,首先,我們必須意識到我們內心的缺乏,許多發脾氣的人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缺乏感,原因之一是他們缺乏內向尋求的習慣,因為他們習慣於使用憤怒來讓其他人滿足他們的需求,另一方面,他們沒有,敢於說出自己的需求,因為他們認為提出需求的人會顯得謙虛。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必須學會了解憤怒,以便更好地瞭解自己和他人,最終目標是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畢竟,人們離不開關係,關係就是一切。

2樓:陳老師說社會生活

正是因為他們在生活當中得不到別人的愛,所以才會經常憤怒。

3樓:邂逅浪漫

感覺這種觀點也是正確的,因為他憤怒其實也是想引起別人的注意,這說明他內心也是渴望被理解渴望被愛的。這類人的心理是非常空虛的。

4樓:美倪倪影視娛樂

惱怒是因為現實和預期的美好期待不一致,事情沒有朝著自己希望的方向發展而產生的懊惱憤怒的情緒,也代表著對事情失去把控的恐懼。

心理學上的憤怒內指向是什麼意思,從心理學的角度怎麼解釋發洩時摔東西的行為

通俗地講,憤怒內指向就是指一個人有了憤怒的情緒後,把怒火發洩在自己身上,具體表現比較極端的就是自殘 自殺。程度輕一些的就是自責。外指向就是把憤怒發洩到別人身上,表現出打人 罵人等,嚴重的就是殺人。從心理學的角度怎麼解釋發洩時摔東西的行為 人類發洩憤怒有兩種指向,一種是對內的,從檢討,自責直到自殘,甚...

喜歡心理學的人是什麼心態學心理學的人有什麼特徵?

學心理學的人有兩種心態,一是為了自救。二是為了救人。有些人覺得自己在性格或情緒調節上面有些缺陷,就希望自己能夠用心理學的知識改變這一現狀。而有些人是看到某人或某些人在情緒中困擾或生活中不開心,就希望可以幫到他們。我就是學心理學的,也敏感。但決不是神經質。敏感是一個心理學工作者必備的素質,人們的某個詞...

好人其實是最壞的人,大家同意這個說法不?說說看法

這種既混淆好人壞人也混淆好事壞事的人就是壞人。當然了,要用他做的事情來證明。但我認為不必要了,真的有壞人整了大好人,也就是陰德厚重之人,他就必受報應,幾乎一個也不差。除非你也不是那種陰德厚重之人。我覺得好人與壞人的區別因由個人來決定。是沒有界限的 壞人眼裡好人最壞 每個人做事的方法不同 不好說 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