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學的《荷塘月色》與原文比較是不是有所刪減

2025-02-02 14:30:09 字數 1798 閱讀 2919

1樓:網友

是有刪減啊。主要是因為這兩句寫得有些太"散文"化了,認為對學生不好解釋,而且不太順口,當時我們說的是這兩句文學造詣不是很高。

《荷塘月色》全文分為幾段?

2樓:七七肆十九

1至3段,寫夜賞的緣由,用「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就自然而然地過渡到第二部分。第二部分。4至6段,夜景的描寫,烘托出一片寧靜之後,讓蟬聲和蛙聲打破寧靜,藉此轉下最後的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伍手神寫六朝採蓮的熱鬧和江南故鄉採蓮的情狀,心境又回到現實生活了。

文章借對「荷塘月色」的細膩描繪,含蓄而又委婉地抒發了作者不滿腔虧現實,渴望自由,想超脫現實而又不能的複雜的思想感情,為後人留下了舊中國正直知識分子在苦難中徘徊前進的足跡。文章分為12自然段,可以分為三個意義段。(1-3)自然段為第一段,寫作者鬱悶散心來到荷塘邊;(4-6)自然段為第二段,描寫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餘下為第三段,寫作者由荷塘想到江南,不知不覺中回到家門口。

第二段又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四自薯告然段為第一層,描寫月色下的荷塘,荷塘裡的荷葉、荷花;第五自然段為第二層,描寫荷塘上的月色;第六自然段為第三層,描寫荷塘的四周。

3樓:網友

全文分3大段。

一段(1)月夜漫步荷塘原因(點名題旨)

二段(2-6)荷塘月色的 恬靜迷人(世早主體)三段(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動相思(偏重抒情)文章的結構,是圓形搜雀雀的。從空間結構看,這篇作品從作者出門經小徑沿荷塘復又回來,記敘了一次完整的夏夜遊。從情感結構看,情感思維從不寧靜、想寧靜、求寧靜、得寧靜到不寧靜,也是歲胡乙個圓形。

這種內外結構的一致性,恰到好處地展現了作者當時的情感流變。乙個特定時刻,某種特殊心緒的微妙波動,含蓄地暗示自己對當時社會的某種感受。

家長們建議《荷塘月色》從課本中刪除,原因是什麼呢?

4樓:今天退休了嗎

因為這個課文當中有一句話,叫做又如剛出浴的美人,這句話容易引起學生們的想象,而且也會導致學生早戀。

《荷塘月色》散文是高中還是初中的

5樓:440星星

這篇散文是高中一年級語文課本上所要學習掌握的散文。

補充:荷塘月色》一文則能以準確貼切的語言,抒發出作者因置身於良辰美景而生出的「淡淡的喜悅」,以及社會帶來的又終究難以排遣的「淡淡的哀愁」.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美得純潔,美得成熟。

之所以美,就在於作品營造出了乙個深邃清幽的意境。散文的意境有三個必備的要素,即語言的真切,景物的真實,情感的真摯。本文正是以真切的語言描繪一幅真實的景物,抒發長期鬱積於內心深處的真摯的情感。

賞析本文也就必須從這「三真」入手,而在這「三真」中,對語言的真切的分析又當為揭示其他「二真」的必由門徑。作品鮮明地突出了景物的特色,生動真實地再現了特定環境下了特定景物,文章所要抒發的真摯感情才有可靠的寄託,才讓讀者感到真實親切。

6樓:123飛鴻踏雪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它曾被選入高中一年級必修二的語文課本中。

7樓:風吹過那一夏

《荷塘月色》是中學語文教科書第一冊第二單元的第一篇文章。

荷塘月色》在人教版、蘇教版、滬教版高中教材中的文字呈現。

8樓:貝喻顏

高中的。必修二里的課文。我剛學。

9樓:匿名使用者

高中…我是高中時學的。

10樓:拼命地風輕雲淡

高中的。。說實話除了背影我覺得荷塘不怎麼樣。。

《荷塘月色》賞析,荷塘月色原文及分段賞析

直接描寫月光的只有一句,本文多是以影寫月,這也是被歷代文人所稱道的表現技法。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 彎彎的楊柳的倩影,卻又象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 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著的名曲。這裡的黑影參差且斑駁,給人一種搖盪起伏的去感。為什麼?就因為它是落在荷塘裡。荷塘裡...

朱自清荷塘月色賞析,荷塘月色原文及分段賞析

朱自清 荷塘月色 賞析 荷塘月色 是現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借對 荷塘月色 的細膩描繪,含蓄而又委婉地抒發了作者不滿現實,渴望自由,想超脫現實 而又不能的複雜的思想感情,為我們留下了舊中國正直知識分子在苦難中徘徊前進的足跡。荷塘月色 中的 出浴的美人 顯然是不符合的,那個年代,女同志別說出浴了,就是...

鳳凰傳奇《荷塘月色》歌詞,荷塘月色的歌詞

荷塘月色 演唱 鳳凰傳奇 作詞 張超 作曲 張超 發行 孔雀唱片 剪一段時光緩緩流淌 流進了月色中微微盪漾 彈一首小荷淡淡的香 美麗的琴音就落在我身旁 螢火蟲點亮夜的星光 誰為我添一件夢的衣裳 推開那扇心窗遠遠地望 誰採下那一朵昨日的憂傷 我像只魚兒在你的荷塘 只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 遊過了四季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