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片段摘抄感受,儒林外史好句摘抄及感悟

2025-02-03 02:30:24 字數 2226 閱讀 3393

1樓:清逸淡雅

儒林外史使我感觸最深的一章是《兄弟兩人大不同》。這一章主要講了兩位兄弟,哥哥嚴致中,弟弟嚴致和的故事。嚴致中是個貢生,不為鄉間做點好事,還到處騙人,而且沒錢還裝有錢,弄大排場。

弟弟嚴致和是個監生,家財萬貫卻捨不得用,十分吝嗇。這兩個就是生活中人們的真實寫照。像嚴致中一樣的人我在電視上常見,那些人沒錢但是在一些宴會上揮金如土,弄大排場,可是到了最後,還不是被人追著討債。

像嚴致和一樣的人不多見,不過我給大家講個笑話,不知大家聽過沒有:從前有個人,他家財萬貫,但是很吝嗇,在臨終之時,他伸出兩個手指頭,始終沒嚥氣,最後夫人把燈草挑剩一根時方才嚥氣。嚴致和就和他一樣,有錢吝嗇。

這兩種人都不值得我們學習。我們要以他們來提醒自己,要做好人。

2樓:蔣滌菅賢淑

儒林外史》摘抄(2009-12-04

標籤:休閒。

這湖是極寬闊的地方,和西湖也差不多大。左邊臺城,望見雞鳴寺。那湖中菱、藕、蓮、芡,每年出幾千石。

湖內七十二隻打漁船,南京滿城每早賣的都是這湖魚。湖中間有五座大洲:四座洲貯了圖籍:

中間洲上一所大花園,賜與莊徵君住,有幾十間老房子。園裡合抱的老樹,梅花、桃、李,芭蕉、桂、菊,四時不斷的花。又有一園的竹子,有數萬竿。

園內軒窗四啟,看著湖光山色,真如仙境。門口繫了乙隻船,要往那邊,在湖裡渡了過去。若把這船收過,那邊飛也飛不過來。

莊徵君就住在花園。

儒林外史好句摘抄及感悟

3樓:網友

儒林外史好句摘抄及感悟如下:一、摘抄。1、載華嶽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萬物載焉!

2、自古山水尚有相逢之日,豈可人不留個相與?

3、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星夜趕科場。少年不知愁滋味,老來方知行路難。

4、功名富貴無憑據,費盡心情,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

5、要相遇於心腹之間,相感埋譁於形骸之外,方是天下第一人等。

6、寧欺白鬚公,莫欺少年窮,終須有日龍穿鳳,唔信一世褲穿窿。

二、感悟。功名富貴無憑據,費盡心境,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

這是儒林外史的開頭,卻是整個文章的伍液姿中心。剛開始百思不得其解,並不明白這句話的含義到後面,為了財富,為了金錢,讀書人們能夠廢寢忘食地讀書。

能夠從黑髮垂髫考到白髮蒼蒼:八十歲才中了狀元的梁灝,花白鬍子還是"小友"的周進,考了幾十年一朝中榜,歡喜瘋了的范進等。當讀完這本書,我們不僅僅應當為封建社會的墮落而感到可笑,更應當明確我們讀書腔絕的目的。

學海無涯苦作舟,在知識的世界裡去探索,而不一概為名利與富貴而讀書。

儒林外史摘抄好句

4樓:盛夏

儒林外史摘抄好句如下:

1、鄉里人聽見鑼聲,乙個個扶老攜幼,挨擠了看。轎子來到王冕門首,只見七八間草屋,一旅凳譽扇白板門緊緊關著。

2、人生富貴功名,是身外之物;但世人一見了功名,便舍著性命去求他。及至到手之後,味同嚼蠟。自古及今,那乙個是看得破的?

3、趙氏在家掌管家務,真個是錢過北斗,公尺爛成倉,奴僕成群,牛馬成行,享福度日。

4、那些孩子,就像蠢牛一般,一時照顧不到,就溜到外邊去打瓦踢球,每日淘氣的不得了。周進只得耐著性子,坐著教導。

5、那掌舵駕長害饞癆,左手把著舵,右手拈來,一片片的送進嘴裡來,嚴貢生只裝不看見。

6、這王冕天性聰明,年紀不滿拆段二十歲,就把那天文地理,經史上的大學問,無一不貫通。

7、又在楚辭圖上看見畫的屈原衣冠,他便自造一頂極高的帽子,一件極闊的衣服,遇著花明柳媚的時節,乘一輛牛車載了母親,戴了高帽,穿了闊衣,執著鞭子,口裡唱著歌曲,在鄉村鎮上,以及湖邊,到處玩耍。

8、只見遠遠的乙個夯漢,挑了一擔食盒來;手裡提著一瓶酒,食盒上掛著一條氈條,來到柳樹下。

9、那邊走過三個人來,頭帶方巾,乙個穿寶藍夾紗直裰,兩人穿元色直裰,都是四五十歲光景,手搖白紙扇,緩步而來。

10、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星夜趕科場。少年不知愁滋味老來方知行路難。

11、兩人坐定,看見河對面一帶河房,也有硃紅的欄杆,也有綠油的窗隔,也有斑竹的簾子,裡面都下著各處的秀才,在那裡哼哼卿卿的念文章。

12、落後點進乙個童生來,面黃肌瘦,花白鬍須,頭上戴一頂破氈帽。

13、載華嶽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萬物載焉!

14、功名富貴無憑據,費盡心粗鋒情,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

15、要相遇於心腹之間,相感於形骸之外,方是天下第一人等。

儒林外史簡介,儒林外史簡介

儒林外史 是清代現實主義 家吳敬梓創作的長篇章回 開創了以 直接評價現實生活的範例,代表著中國古代諷刺 的高峰。這本書共五十六回,成書於乾隆十四年 1749年 或稍前,先以抄本傳世,初刻於嘉慶八年 1803年 從元末明初寫起 楔子 一直寫到明萬曆四十四年 幽榜 前後歷時約二百四十八年。正文從第二回開...

《儒林外史》吳敬梓,為什麼吳敬梓要寫《儒林外史》?

吳敬梓 1701 1754 字敏軒,號粒民 現存吳敬梓手寫 蘭亭敘 中蓋有印章 全椒吳敬梓號粒民印 清代安徽全椒人,因家有 文木山房 所以晚年自稱 文木老人 又因自家鄉安徽全椒移至江蘇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稱 秦淮寓客 他出身於仕宦名門,小時候受到良好教育,對文學創作表現出特別的天賦,及至成年,因為隨父...

儒林外史的片段和賞析

自此嚴監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毫無起色。諸親六眷,都來問候,五個侄子,穿梭的過來陪郎中弄藥。到中秋以後,醫生都不下藥了 把管莊的家人,都從鄉里叫了來,病重得一連三天不能說話。晚間擠了一屋子的人,桌上點著一盞燈 嚴監生喉嚨裡,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接一聲的,總不得斷氣。還把手從被單裡拿出來,伸著兩個指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