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喜歡地理問題
1.評價原則。
1)教師評價與學生評價相結合。
區域地理分組實習模式不是單一由教師對實習報告打分的傳統評價方式,而是採用教師評價與學生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全面考核各實習小組野外實習的成效。教師和學生評價的主要依據是實習小組討論的表現、實習計劃的可行性、實習小組長的彙報、實習報告的撰寫、實習成果的彙報與展覽。
2)互評與自評相結合。
在區域地理分組實習模式中,由於學生分成小組深入到實習區域,實習小組成員對整個小組的實習過程瞭解更準確、詳細。因此,實習評價中將實習小組成員的自評與實習小組成員之間的互評納入到實習績效評價體系之中。實習小組長根據實習期間的表現給組員評定成績,實習小組成員也給實習小組長考核評分。
3)強調實習過程的動態評價。
區域地理分組實習模式中,績效評價的時間尺度不侷限於野外實習完成之後的某個時間點,而是對實習前的準備階段、實習中的實施階段、實習後的整理彙報階段的動態評價,貫穿於野外實習的整個過程。
2.評價方法。
1)實習小組的評價。
區域地理野外實習小組的評價依據是實習小組的實習成果和整體表現[ 4 ] 具體方法是,實習指導教師和各實習小組根據實習報告和小組的工作表現,將所有實習小組進行評分。各實習小組的成績中,教師評價和實習小組互評各佔50%。其中, g為被評價的實習小組得分, si 為第i個實習小組給出的評分, tj為第j位指導教師給出的評分。
按照得分高低,分成a、b、c 3等, 90分以上為a, 90~70分為b, 70分以下記作c[ 4 ]
2)實習組內的評價。
實習小組成員的評價是由實習小組組長和成員進行自評與互評,評價的依據是每個實習成員在實習小組內的貢獻大小和表現好壞。實習小組成員的評定中,適當加大實習小組長評分的權重,小組長的評分佔70% ,組員的互評佔30%。
3)個人實習成績的評定。
實習小組成員個人實習成績的評定由實習小組的等級和實習組內評價等級共同決定。如果整個實習小組在評價中的成績較高,實習小組成員的實習成績整體也相對較高。如果整個實習小組在評價中的成績較低,即使在實習小組內部評定中成績較高,但個人實習成績不一定高。
這樣要求,可以促使實習小組成員在小組長的帶領下,積極協作、高標準地共同完成實習任務。
2樓:網友
是大學生,中學生還是小學生?學生去野外到底考察什麼?生物,動物,還是地質,是考驗他們發現新事物的能力還是考驗他們的生存能力?不說清楚不好啊?
大概籠統的說有以下幾點:
野外考察路線與觀察點的選擇。
標本的採集。
3s技術在野外考察中的應用。
gps在野外考察中的應用。
gis技術在野外考察中的應用。
rs技術在野外考察中的應用。
野外考察資料的整理。
實習報告與習作**(專題)的撰寫。
3樓:網友
野外考察什麼呢?
目的當然是第一位的,達到預定目的沒有?
時間是第二的。完成任務時間越短效率當然越高。
三組織和紀律。團體完成任務的程式也要考察。
四考察之後的總結。對每個成員都能有所收穫才是最重要的。
4樓:
既然是對野外工作的考查,那麼就肯定有別於室內教學的考查。不管你的工作內容具體是什麼,野外考察的目的肯定都是實踐,是去發現問題或者解決問題。這些都是建立在已經具備一定的理論基礎之上的。
所以,對此的考查應該儘量安排在野外,考查的是野外實踐的能力、運用理論知識的能力。
如何科學地評價學生考試成績
5樓:網友
不「唯分論」。考試只是評價的乙個工具,或者說是一種方式。
應當從主觀與客觀的方面來評價。比如學生的日常為人處世,客觀的表現在學習成績的硬性標準。
如何評價成績好的學生
6樓:
最好是綜合評價,因為,當前中國的教育過多的注重學生的分數,很多時候都無視學生在其它方面的表現,從而用成績來否定了乙個學生的發展。這樣更加把另一些學生引入了死衚衕,讓其認為只要分數高就能說明一切。到了大學就會發現,其實分數啥都不能說明,只不過偶爾檢測一下學生的記憶力而已。
如何根據考試成績 評價學生學習
7樓:空白白
問題不是很清晰,我嘗試根據自己的理解來回答一下,希望有幫助。考試成績是反應了乙個孩子的學習結果,而評價學生學習則是要看過程和結果。所以,成績成為乙個標準,但不是唯一標準,評價學生時應該要看平時的努力度以及考試結果之間的關係。
只要努力,都需要被肯定。
如何對學生進行正確的評價
8樓:文庫精選
內容來自使用者:精品中小學資料。
課堂教學是師生互動的多邊活動。即**價,作為師生交流的一種有效方式貫穿於課堂教學活動的始終。準確、及時的評價對教學活動起著重要的導向和激勵作用,使教學過程更趨完善,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學生所獲得的最經常的評價是來自課堂上老師的賞識和同學的鼓勵,所以課堂上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要進行即**價,對每乙個同學的出色表現都給一聲喝采,對每一次個性的表露都給與讚揚。這樣,在一次次的激勵中學生會獲得不竭的發展動力,品嚐成功的愉悅,增強學習信心,發現自己的不足,明確努力的方向,促進潛能、個性、創造性的發揮,具有持續發展的能力。
那麼課堂上怎樣的即**價怎樣才是精當呢?
一、語言激勵,構建安全心理空間。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渴望被人賞識,而兒童這方面的需要更為強烈。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即**價時,要善於使用多種激勵性語言予以鼓勵。
若學生回答不出或回答錯誤時,我們又可以採取以下方式:「你能站起來回答問題說明你已經很勇敢了,別急,看看誰可以幫助你?」「這個問題,已經跟正確答案接近了,再想想。
如何理解"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
9樓:網友
做一名合格的人名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新《規範》第四條「教書育人」中,明確提出要「實施素質教育」,並首次將「激發學生創新精神」列入其中。實施素質教育,必然對教師有新的要求,也就必然要求教師「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 相信隨著教育改革、考試製度改革的深入,這一點會越來越在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方式上得到體現。
新時代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規範》第六條中提出「終身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理念,遵守教師培訓制度,不斷學習,與時俱進,自覺更新教育觀念,完善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教育教學業務,不斷提高教書育人的能力水平。這個條目的提出,我覺得更有利於當前教師的發展和教育的發展。
在任何教育體制下,教師總是充當著引領者的角色,教師的品行、內涵,代表著社會的文明程度。
教師如何對學生數學成績的評價
10樓:中公教育
1、掌握學習內容的能力。
a等:能輕鬆、迅速地從教材中找出重點和關鍵,簡明扼要地講述中心內容。
b等:基本上能夠從教材中區分出重點,但講述不清楚。
c等:通常不能區分教材中的重點,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次要特徵、屬性上。
2、完成基本技能的速度。
a等:完成基本學習技能(計算、繪圖、操作、實驗)的速度和正確率高於班中多數學生。
b等:完成基本學習技能的速度和正確率等同於班中多數學生。
c等:完成基本學習技能的速度和正確率低於班中多數學生。
3.學習態度和毅力。
a等:在整堂課上保持旺盛的精力,主動積極參與學習活動,不怕困難。
b等:在整堂課上保持正常精力,有時不能主動參與學習活動,怕困難。
c等:學習精力較差,注意力下降,不主動參與學習,作業常出錯。
4、思維的獨立性。
a等:能獨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見解;常提建議,善於補充同學的發言;能尋求創造性的解題方法。
b等:在旁人啟發下能獨立思考;能獨立完成習題,遇到困難仍然能進行嘗試。
c等:不善於獨立思考,一遇困難就求助他人,經常需要監督性的幫助。
5、學習中的自我檢查。
a等:有自我檢查的習慣;能主動運用逆運算檢查解題的正確性;會判定自己解題的合理性。
b等:能按教師或教材的要求,進行自我檢查訂正。
c等:不願意自我檢查,或者草率地檢查,錯誤仍然存在。
如何評價自己的作業,如何評價學生的作業
讚賞式 對學生表示由衷地讚美和賞識。 我忍不住要多看兩遍,真好! 你真棒!最近學得真棒! 喜歡你深刻的見解,喜歡你愛思考! 祝賀你每次都考一百分! 就這樣做下去,孩子! 喜歡你的認真勁兒! 你努力,你收穫,你勤奮,你成功! 我發現你的成績又提高了! 今天我太高興了,因為看到了你的作文!作業是鞏固和落...
如何評價當代的大學生,如何評價當代大學生???
做事很專一,對待每一件事的很認真,熱愛同學,關心班長。如何評價當代大學生?中國大學生的現狀是教育體制所造成的,大學生和整個社會都是受害者。我們現行的教育方式還停留在全面基礎教育上,一直到高中學生們當時在為學習而學習 或說是為了考大學而學習 把自己的愛好 特長 對未來的規劃等等統統淹沒在這種學習中,其...
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在進行野外考察時,採回植物標本後拍攝瞭如
腎蕨不結 bai種子,用孢子繁殖,屬du於蕨類植物,有zhi 了根 莖 dao葉的分化 油松屬於種子植 專物,但屬種子外無果皮包被,裸露,是裸子植物 葫蘆蘚不結種子,也用孢子繁殖,無根,有莖 葉的分化 向日葵屬於種子植物,且種子外有果皮包被,是被子植物,其種子內子葉兩片,是雙子葉植物 玉米也是種子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