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楚霸王項羽哪裡做的不到位,為什麼他留不住人才?

2025-02-05 20:05:14 字數 3970 閱讀 2253

1樓:禽書苗

為什麼留不住人才?因為在秦末,他的勇武,就是乙個bug。

鉅鹿之戰,五萬對四十萬,九戰九勝,名震天下,那年,二十五歲。

彭城之戰,當時正在打齊國,劉邦聯合五路諸侯,號稱五十六萬大軍,把項羽老窩端了。

而後,項羽帶了三萬人,半天時間把劉邦五十六萬大軍打得幾乎全軍覆沒,劉邦的父親老婆被俘虜,自己僅帶了十幾人喪家之犬辦般逃離。

在秦末那個時代,但凡和項羽正面剛的,全輸了。

鉅鹿之戰的章邯,秦末名將,把各路起義軍打爆,項梁都死在他手上。

而且,鉅鹿之戰還有一將領,王離,破楚殺項燕,王翦的孫子,帶了20萬的長城軍,這支軍隊,可是當年蒙恬北擊匈奴的軍隊。

結果呢?被項羽打碎。

彭城之戰,劉邦集齊五十六萬人馬,正面剛,輸的一敗塗地。

再說說,人生中唯一輸的那次。

垓下之戰,為什麼輸了。

韓信,劉邦,英布,彭越,張良,蕭何。。。

而且,垓下之戰初期,韓信被項羽打退。

這輩子還定三秦出關東向破魏滅趙徇燕定齊縱橫列國,天下無敵,千古僅見的一代兵仙韓信,這樣的人,在垓下之戰,被項羽打退了。

項羽之勇,可見一斑,當稱千古無二。

集齊所有的漢初名將,一起上,整出來五層包圍圈,合圍,才逼迫項羽自殺在烏江邊。

如果項羽過烏江呢?劉邦建立漢朝還不知道到什麼時候來。

那時候,項羽才31歲。

瞭解了這些以後,我們來說說,為什麼項羽留不住人才。

第一,根本不在乎,譬如韓信,你給我整那麼多華麗計策幹啥,我直接上去就是幹就贏了啊。這樣直接上去就是剛,他贏了七十餘次,最後還是遇到了韓信這個怪物,十面埋伏啊,無奈。

第二,太年輕了,年少成名,不是什麼好事。跟劉邦這種浮沉半輩子的老油條,項羽還是太嫩了。年輕,難免氣盛,難免驕傲。

而且,當乙個人一直處於順勢的時候,就容易驕傲自滿,項羽就是太順了,攻必克,戰必勝,這樣的情勢下難免小看天下群雄,驕傲自滿,妄自菲薄。

第三,剛愎自用,婦人之仁。韓信要大將,劉邦直接就給了,韓信說要拜將儀式,劉邦也就直接給了。而項羽,連乙個小小的兵符都要摸上好久才會給,這樣的話,在項羽帳下,根本就沒有前途可言。

可能他一直都沒有把自己當成乙個管理者。

項羽還是太年輕了,而且又太過順利,他的勇武確實千古無二,僅靠勇武幹翻乙個王朝的也就只有項羽了吧。有時候他並不是無謀,而是懶得去做而已,因為他僅靠勇武,硬剛就已經天下無敵了。

2樓:愛貓咪的葉子

主要是因為他為人非常的自傲,所以根本不願意聽從別人的意見,而且也不信任別人,因此才留不住人。

3樓:三棵樹

因為項羽出身比較高貴,對待人的態度比較高,非常不謙虛,真誠,並且經常不聽他人的話,所以留不住人才。

4樓:小夢侃文化

因為西楚霸王項羽目光短淺,而且不願意分享自己的戰果,因此排擠走了人才。

西楚霸王項羽是如何失敗的?

5樓:網友

項羽攻破咸陽後,一把火燒光咸陽,分封十八路諸侯,他自己封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

這個彭城,就是項羽的老窩了。

那麼,劉邦是怎麼把項羽的老窩給端了的呢?

當時的情況是,齊國的田榮造反了。這時,關中的劉邦也想借機東出,但是為了麻痺項羽,他讓張良做了兩件事。

劉邦讓張良做的第一件事是,讓他寫信告訴項羽,劉邦得到關中後,心裡已經很滿足了,不敢東出與霸王爭鋒。第二件事是,讓張良把田榮及彭越的反書,送給項羽。說齊國與趙國聯合起來滅楚國。

於是項羽就以為,他的打擊目標是齊國的田榮。搞定齊國,再來對付劉邦。

於是,項羽率主力攻齊,只留部分兵力留守,防備劉邦東進。

西元前205年春天,項羽在陽城大破齊國,田榮敗死。 項羽立田假為齊王,進軍至北海,不料沿途燒殺掠奪,引起齊民反抗。這時候田榮之弟田橫乘勢而起,收集數萬人,立田榮子田廣為破,跟項羽死嗑到底。

項羽掉頭對付田橫,但是屢戰屢敗,被田橫狠狠地咬住,一時拖不開身。

面對項羽被田橫拖在齊國困境之中的大好戰機,劉邦果斷出擊。

當時, 天下諸侯都紛紛背叛項羽,劉邦收諸侯之兵,共五十六萬向楚都彭城進攻。

部署如下:命蕭何鎮守櫟陽,籌集軍資,補給前線;命曹參,周勃,樊噲,灌嬰等人由朝歌經定陶,胡陵出蕭縣,彭城;命韓信繼續圍攻廢丘的章邯。

劉邦親率夏侯嬰,盧綰等一支部隊由洛陽經雍丘,睢陽出彭城。當大軍進抵外黃時,彭越率軍三萬來會,劉邦命令彭越繼續襲擾梁地,掩護漢軍側背。

這招就叫, 集中優勢兵力,一舉襲取彭城, 消滅進退兩難的項羽。

當然,項羽眼睛沒瞎,他派人前往漢軍偵探,已獲知劉邦東向的動向。但是,他卻不以為然。

在他一生之中,幾乎沒吃過敗仗,當年王離章邯數十萬的**軍,都不在的話下,何況劉邦那幾十萬的烏合之眾。而他自認為,他最大的敵人是齊國的這個猶如小強般頑強的田橫。

他不能讓田橫破了他戰而不敗的紀錄。

於是,項羽還是堅持之前的方針,先定田橫,再定劉邦。

楚國的主力部隊都被項羽帶去打田橫了,所以漢軍進攻彭城時,進展相當順利,沿路都沒經歷什麼大戰,就輕而易舉地攻下了彭城。就這樣,項羽的老窩就被劉邦一手給端了。

劉邦進入彭城之後,自以為大事已定,給各路諸侯封官以後,就在彭城裡「收其貨寶,美人,日置酒宴會」,準備大慶功績了。

這時候,項羽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6樓:小自信

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他驕傲自大,輕視了敵人,還有就是他的戰略準備不充分所導致的結果。

7樓:小夢侃文化

首先,他性格孤傲,看不起任何人,因此排擠走了很多有用的人才其實不願意大肆分封土地因此眾叛親離。

8樓:蛋蛋獸影視娛樂

一、目光短淺,沒有大局觀。二、剛愎自用、狂妄自大。三、殘暴嗜殺。

四、多疑。項羽這樣有勇無謀的莽夫,當個衝鋒陷陣的將領還可以,讓他當統帥都是勉為其難,更別說當一國之君了,他的失敗是我們中華之幸了。

擁有一手好資源的項羽,為何還是留不住人才呢?

9樓:幹遠吃間滴力嘛

項羽奉行個人英雄主義。主持國家大政。然而,項羽的人生中磨鍊太少了,他太順了,於是對自己過於自信,又不善於自省,於是看不到自己的弱點。

許正是因為風格迥異,韓信「數以策幹項羽」,項羽才沒。但不就是不認可,不認可就沒法公升遷,既沒前途也沒存在感,不走也沒什麼意思。

<>項羽帶了三萬人,半天時間把劉邦五十六萬大軍打得幾乎全軍覆沒,劉邦的父親老婆被俘虜,自己僅帶了十幾人喪家之犬辦般逃離。項羽集團繼承了春秋戰國以來的傳統、習俗、封地體制,將幾百年的既得利益集團重新拼湊起來,就像乙個氣喘噓噓的老人,每走一步都需要左顧右看。

英布在背楚投漢後,去見劉邦的相關歷史記載說:」淮南王至,上方踞床洗,召布入見,布大怒,悔來,欲自殺。出就舍,帳御飲食從官如漢王居,布又大喜過望。

項羽頭上還有頂頭上司。他頭上的頂頭上司正是楚懷王,這個人和項羽可是不對付,一直裝慫。最後,項羽把楚懷王殺了,是除了對手,但也落了個弒君的名頭,項羽是個不肯分利給別人的人!

這樣的人在現實生活中並不是少數,很多人都有著項羽情節,認為任何利益都該是自己的,分他一點就跟要了他命一樣!

項羽剛愎自用,聽不見別人的意見。項羽是個有主見的人,不願意接受別人的不同想法。鴻門宴時,韓信就看出,與項羽爭天下的就是劉邦,勸項羽攻打劉邦,項羽不聽,項羽自身並不是一介武夫,勇而無謀。

從鉅鹿,彭城之戰可以看出項羽的軍事才能。然本人性格殘暴剛愎自用,同時又婦人之仁優柔寡斷,鴻門宴是最好的例子。

10樓:c樂天派麻醬

項羽總是留不住人才主要是因為他剛愎自用,他不懂得去揣摩人才的心思,在優秀的人才面前也不懂得低頭,總是直來直去,所以人才慢慢流失了。

11樓:白月灼華

一方面項羽本身勇武過人,西楚霸王的名號震懾古今,因此項羽本身就會難免產生一種驕傲的情緒,而這種情緒又被項羽過分的誇大了,變成了狂妄自大,最終聽不進身邊人才的進言,導致難留人心。

12樓:網友

項羽是乙個非常自負的人。因為他非常的驕傲自負,對於身邊的人都有一些看不起,尤其是像韓信這種出生低微,所以他總是留不住人才。

楚霸王項羽,為什麼不回江東,西楚霸王項羽為什麼在烏江自刎為什麼不回江東東山再起?

直奔主題吧,項羽在垓下兵敗,率八百騎突圍後謎了路,後逃至烏江,烏江亭長為項羽準備了船,讓他渡江而東,然而項羽卻做出了讓人意外的選擇 自刎。他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呢?江東富庶之地,也是項羽起家的地方,他為什麼不回去東山再起呢?就算失敗也大不了一死,總比現在就死強!項羽的這一離奇選擇成了後世熱議的話題...

西楚霸王項羽的愛姬虞姬的,西楚霸王項羽的愛姬虞姬的資料。

虞姬,虞姬秦朝末年的著名女性人物之一 人稱 虞美人 今沭陽縣 沭陽,隸屬江蘇省宿遷市,因位於沭河之陽而得名 顏集鄉人。是西楚霸王項羽的愛姬,相傳容顏傾城,才藝並重,舞姿美豔。曾在四面楚歌的困境下一直陪伴在項羽身邊,史書中雖然沒有介紹虞姬的結局,但後人根據項羽所作的 垓下歌 推斷出她在楚營內自刎。由此...

西楚霸王項羽的故事

霸王舉鼎 秦末,農民起義風起雲湧,24歲的項羽和叔父項梁在江南起兵。為了擴大力量,項梁派項羽去聯絡桓楚一起反秦。桓楚趾高氣揚地說 你能敵萬人,我們就服你,院中有一大鼎,足千斤,你能舉得起嗎?項羽先讓桓楚手下4名健壯的大漢一起舉鼎,然而大鼎卻像生了根似的絲毫未動。然後,他自己撩起衣襟,大步走到鼎前,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