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時,如果曹操沒死的話,會不會馬上出兵攻打東吳呢?

2025-02-06 23:20:18 字數 1194 閱讀 4725

1樓:研究的風格我

基本不會馬上出兵,他會靜觀其變,因為這樣符合他的理念和利益。

夷陵之戰,曹操若在世。只需作壁上觀即可。曹丕就是這樣做的。當然了,「武裝遊行」,適當的壓力還是要給的,但也僅限於此。)

首先,在土地和人口之間,他對後者更看重。

如果馬上出兵攻打東吳,不用說意在奪取東吳的土地。不好意思,從一系列的實踐看,曹操對人口更看重,即「徙民」。如陳寅恪老先生所說:

他同袁紹作戰,曾徙燕、白馬民。同孫權作戰,曾徙淮南民。同張魯作戰,又曾徙民。

劉備與孫權交兵,他如果馬上出兵又能得到多少人口呢?

曾做《短歌行》的曹操。「周公吐脯,天下歸心」、「一匡天下,不以兵車」,才是他的志向和夙願。)

況且上一輪的「徙淮南民」,最終結果對曹操而言很尷尬。如《三國志-魏志》一四《蔣濟傳》所載,曹操很尷尬,對著當初勸阻他的蔣濟一番自嘲。恐怕,就此成為了陰影,不到最後得到確證的有利圖之,曹操,不僅不會馬上出兵,很可能壓根就不會出兵,頂多派出小股,如張遼等「武裝遊行」一番、顯示存在和壓迫而已。

其次,在外部和內部問題之間,他對後者更重視。

東漢晚期,三足鼎立之勢已成,三家中,內部最不穩定、亟需整合的就是曹操,回顧一下,無論是征討馬韓,還是回擊關羽,內部都發生諸多叛亂。更何況,青徐二州的臧霸只是表面服從,實際上如同割據。所以,內部問題對曹魏而言更為緊迫。

不僅曹操在世如此,曹丕也是如此。所以,曹丕在位七年和曹叡的早期,都是堅持防禦。即便曹丕三次伐吳,結果如何?

有大規模交戰嗎?其實,曹丕是假借伐吳,實則解決青徐二州的割據勢力。

此圖會給人錯覺。其實三家每一家內部都不是鐵板一塊兒,都沒有實現充分整合。其中曹魏的問題最大。所以三國60年,大部分時間是採取守勢。)

孫權的問題再大,也是外部問題。相比較於內部問題,重要度和緊迫性都要往後放。所以,曹操即便在世,也只是觀察和示威一下而已。

2樓:三棵樹

夷陵之戰時,如果曹操沒死的話,肯定會發兵攻打東吳,因為這個時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這個時候兩國正在集結大軍對戰,正可以趁虛而入。

3樓:複雜世界認真看

不會。曹操為人十分謹慎,他會讓東吳和蜀漢殺個你死我活,自己坐收漁人之利。

4樓:爬杏樹的貓

即便是曹操活著也不會攻打東吳。一旦曹魏出兵就避免不了再次激發孫劉聯盟,這樣一來自己取勝的幾率幾乎沒有。畢竟在生死關頭孫劉兩家還是能夠達成共識的。

夷陵之戰時若劉備帶上諸葛亮,能夠扭轉戰局嗎?

我來說下個人的看法。夷陵之戰即使帶上諸葛亮也無法扭轉戰局。原因在於當時的劉備必須要伐吳,而諸葛亮的身份敏感,他的建議即使劉備可以考慮,手下的大將也必然會反對。該戰役的起因是東吳為了自身安全,奪取了關羽鎮守的荊州,拿下荊州後東吳將領呂蒙的部下擒殺了關羽。此時遠在四川的劉備怒火中燒,便決意東征伐吳,主要...

夷陵之戰假如劉備獲勝,東吳的結局會改變嗎?

會。因為夷陵之戰的規模非常大,如果劉備獲勝,那麼東吳將會就此衰弱,所以東吳的結局會發生改變。夷陵之戰如果劉備獲勝,東吳的結局會被改變,東吳有可能會被消滅,蜀國有可能一統天下。如果真的是劉備獲勝,那肯定會一鼓作氣直接滅掉東吳,就會由三分天下,變成兩分天下,在休養生息以後,面對曹操未嘗沒有勝利的希望。歷...

如果諸葛亮攻打東吳,劉備守蜀中,夷陵之戰還會慘敗嗎

首先是正史的角度來看,陳壽的三國志是權威的三國正史,在三國志裡,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並不突出,他的突出能力是搞政治活動,搞經濟建設,因此他的第一個頭銜是政治家而不是軍事家。在戰爭方面劉備主要依靠的是法正和龐統,而不是諸葛亮,當然還有一個人不能忽略,這個人的能力也十分突出,只是大家一般不會認為他有很強的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