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尺男兒是多高,想知道九尺男兒是多高?

2025-02-09 12:25:02 字數 3181 閱讀 3810

1樓:網友

古代的標準長度單位是「尺」,但是歷朝歷代的「尺」的長短是不一致的,基本上年代越早,「尺」越短。例如:秦代一尺約公尺,明清一尺約公尺公尺,比秦代竟然多了大約50%!

古人常說「七尺男兒」,基本上是在漢代形成的這個說法。漢代的度量衡基本與秦代完全一致。其中,長度單位「尺」約為公尺。

公尺。由此可見,古漢人的身高在公尺上下的較多。同時,參看《三國演義》,關羽那樣的大漢身高可以達到八尺,合現在的公尺多,在現在也算是比較高的了。

此外還有個別達到九尺的,身高就是2公尺左右了,比當時大多數人高了公尺。考慮到現在中國人身高公尺的比較多,比現在中國最有名的「巨人」——姚明,也是矮了差不多的高度,因此秦漢的中國人身高普遍公尺左右是可信的。

不同時期的「尺」長度都不同,若是商代的九尺男兒,一尺為釐公尺,九尺則是釐公尺,若是秦朝時的九尺男兒,一尺釐公尺,九尺則有釐公尺高了。

尺」是我國古時候的一種計量單位,現在的一尺等於釐公尺,以此為基準換算的話,九尺男兒就差不多有三公尺高,這當然是不成立的。

但是在過去不同朝代的「尺」都是不同的,例如商代一尺為現在的釐公尺,秦時的一尺為釐公尺,明清時期的一尺為釐公尺。

所以具體九尺男兒有多高就要看是哪個朝代的九尺男兒了,若是商代的九尺男兒,那就只有釐公尺高,若是秦朝時的九尺男兒,那則有釐公尺高了。

2樓:小悅兮

我們今天讀到的很多「歷史」書,其實並不是正史,比如《三姑演義》《隋唐演義》。這樣的書讀起來很輕鬆,並且很有趣味,但是也有個缺點,就是容易誤導讀者。很多**中善用的誇張手法被作者運用的淋漓盡致,同時作者本人對於**寫作過程中都會加入自己的一些主觀因素,這樣的作品被不明就裡的讀者讀後,可謂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傻傻分不清楚。

比如一些演義中寫的某位將軍使用的**,竟然重達上百斤,這樣的說法就含有明顯的誇張成分,不足以為信。於此同時,演義中描寫的某位將軍身長八尺、甚至九尺(關羽),這樣的寫法也被大家認為是誇張了。

但是關於身高的說法其實是真的。產生這樣的錯誤,一方面是古代的漢尺與如今市尺之間的存在著差異,第二就是前面所說的,對於演義真真假假過分懷疑後產生的結果。

我們如今使用的尺的計量單位,是為市尺,也就是一公尺三尺。這樣的計算方法是近代以來外敵入侵後帶來的計量方法。此外,世界歷史進入近代以後,英國在全球範圍內擴充套件領土的同時,也把他們一英呎的計量帶到了世界上。

按照市尺的計算方法,九尺的關羽,身高三公尺,是十分恐怖的,當然這是不可能的。

漢尺的一尺是23釐公尺,雖然各個朝代不太一樣,但是基本上相差不多。這樣的計算下,關羽兩公尺出頭,身長一丈的呂布也就是個兩公尺三左右,比姚明略高,這樣的身高配上絕高的武藝和巨大的力氣,難怪成為了三國第一猛將。

再看一下曹操的身高,六尺八寸。這樣身高算下來不足一公尺六,所以曹操也算是乙個小個子偉人了。曹操這樣的身高也和關羽之間發生了乙個小故事。

曹操在打敗呂布以後,把呂布的赤兔馬也據為己有,但是曹操這樣的身高卻駕馭不了赤兔馬。此時曹操正愁怎樣拉攏關羽,這時正好把赤兔馬贈與關羽,所以赤兔馬也就有了兩個主人,這兩位主人的身高都是超過了兩公尺。

在古代正常的身高也就是七尺左右,七尺男兒也就是一公尺六幾,算是中等身材,不高不低。在古代,身高不僅僅是乙個人外表的體現,而且是成年與否的標誌,未成年的話,如果犯罪也可以享受一些處罰上的優惠。

3樓:小朝說社保

你好,一尺合今,按這一尺度,人高約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稱;九尺為,影響人身高的因素:

1、遺傳(遺傳因素大約佔60%)

2、後天補充的營養(與碳水化合物。

蛋白質、維生素、鈣和磷等營養的**情況成正比)3、戶外運動(尤其與跳、跑的運動量成正比)4、陽光的照射量(陽光的照射,可以促進**內維生素d的產生,進而促進鈣的吸收,加速骨的生長,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四川人相對要矮)

5、良好的情緒和充足的睡眠(良好的情緒和充足的睡眠有利於腦垂體。

分泌生長激素。

而生長激素對於骨的生長又是非常重要的保證。)6、環境(匈牙利。

科學家認為,人的高矮20%決定於成長的環境譬如a.父母的教育水平和從事的工作也影響孩子的身高:從事強腦力勞動的父母生育的孩子平均身高高於體力勞動者的後代;b.

城市化程序也間接影響到孩子的身高:城市中的孩子成熟期早且體格上優於農村的孩子,營養環境改善是其中乙個重要因素;c.父母生育孩子時的年齡也會影響孩子的身高d.

想知道九尺男兒是多高?

4樓:教育達人小嫣

如果在秦朝,九尺男兒大約有一公尺八的高度,但是如果按照明清時期的來計算,那麼九尺男兒幾乎就是乙個巨人。所以一般來說大家所說的九尺男兒應該是按照秦朝的尺數來換算,也就是一公尺八左右的高度。

春秋銀慧伏時期,魯國。

一尺約釐公尺,這樣算孔子。

身高有公尺,秦朝一尺約釐公尺,兩漢時期為23~釐公尺,隋唐是30釐公尺左右,直到宋代,才超過了30釐公尺。項碧巧羽。

生活在秦朝,八尺就是公尺,這在今天也是比較高的個頭;呂布。

高九尺,合今天公尺。

不同的時代,尺的長度是不一樣的商代鋒攜:約。

周代:約。秦:。漢代:到。

三國:。隋朝:。

唐朝:。宋元時期:。

明清時期:。

五尺男兒是多高?

5樓:小熊生活百科

各個朝代是不一樣的:夏 1尺 = 10寸(1尺=;五尺=。

秦時,一尺約 ;五尺=。

漢時,一尺大約 ;五尺=。

三國,一尺合悔鏈正今 ;五尺=121cm。

南朝碧悔。一尺約 ;五尺=129cm。

北魏,一尺合今 ;五尺=。

宋元時,一尺合今 ;五尺=。

明清時,木喚鬥工一尺合今;五尺=。

古代「一尺」長度的變化及「七尺」的指代意義。

一、古代「一尺」的變化。

商代,一尺合今;周代到漢代,一尺合今 ;三國,一尺合今 ;南朝,一尺約 ;北朝,一尺合今 ;隋代,一尺合今 ;唐代,一尺合今 ;宋元時,一尺合今 ;明清時,木工一尺合今。

現代一尺約為,三尺等於1丈。

二、「七尺」的指代意義。

1、代指二十歲。出自《周禮·地官·鄉大夫》:「國中自七尺以及六十,皆徵之。」意思是全國上下二十到六十歲的男子,都要被徵用。

2、指身軀。人身長約當古尺七尺,故稱。出自南朝沉約。

的《齊太尉王儉碑銘》:「傾方寸以奉國,忘七尺以事君。 意思是把自己的一點一滴都用來奉獻給國家,忘記自身來報效君主。

九尺男兒是多高,古代的九尺男兒,放到現在到底是有多高?

在古代,用來衡量長度和高度的單位是 尺 與現在不同的是,每乙個朝代對於 尺 的概念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按照不同朝代的 尺 換算的結果也是不一樣的。比如說,在秦朝的時候,一尺約有公尺,但是到了明清時期,一尺約有公尺。所以在不同的朝代,九尺男兒也是不同的高度。如果在秦朝,九尺男兒大約有一公尺八的高度,但是如果按...

七尺是多高,七尺男兒是多高?

尺,是一種長度單位,中國又稱為 市尺 是流行於民間的長度計量單位。在古代,每個朝代度量長度不一樣,因此1尺所代表的長度也不相同。古代單位長度 以明代為例 與現代換算1尺約為31.10cm。現代單位長度1尺約為33.33cm。根據換算資料可得 古代 以明代為例 7尺約等於217.7cm,7x31.1 ...

多說堂堂七尺男兒,七尺到底有多高

現在的尺寸與古代尺寸不一樣,現代來講一米等於三尺而古代的一尺只有現在的八寸,這樣算起來古代人所說的七尺男兒也就相當於現在的一米八左右。古代一尺相當於現在的八寸左右,所以七尺相當於現在的180cm左右,屬於高個兒,但不屬於大高個兒 1米等於 3尺.還分朝代的.漢是23.1釐米 魏晉一尺是24.12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