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文運書生
魯肅在東吳擔任的最高職務應當是東吳大都督。三軍統帥,在吳國。
的地位之高,那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僅次於吳主孫權。
三國時期東吳有過四位大都督:周瑜。
魯肅、呂蒙、陸遜。四人中以魯肅最為沉穩,目光長遠,腹有乾坤。周瑜比起魯肅,鋒芒太露,呂蒙莽夫乙個,就差得遠了、陸遜後起之秀,差的是磨練和積累,沒有和三國豪雄真正較量過。
雖然有夷陵、石亭之勝蹟,但論韜略終究不能與魯肅相比。
魯肅平日裡給人的印象是一介文弱書生,但其實他文武雙全,喜讀書,好騎射,為人豪爽,仗義疏財,年輕時就已經深得鄉鄰子弟敬慕。魯肅做過最勇敢最讓人佩服的事情是單刀赴會,面對有萬夫不當之勇的關羽。
毫無懼色。據理力爭。雖然最終沒有達到實際目的,沒能要回荊州。但這份勇氣已經足以讓人敬佩。
而魯肅最出色的謀略是「榻上策」,同樣是乙份為孫權謀劃的戰略藍圖,在很多人看來它完全不輸於諸葛亮。
的「隆中對」,而且比諸葛亮提出「隆中對」的時間還要早。為了大局,他極力促成孫劉聯盟,共抗曹操。
可以說,沒有魯肅就沒有孫劉聯盟,也就沒有三分天下。曹操可能早早就一統天下了。
關羽性情高傲,除了劉備。
張飛等少數幾個人,誰都瞧不上,對東吳更是一口乙個鼠輩,極盡蔑視之意。但唯獨對兩個人不敢小看,乙個是周瑜,另乙個就是魯肅。
只可惜,東吳的大都督不好當,四任大都督沒乙個長壽的。魯肅繼任後沒多久也掛了,享年四十六歲。如果他能多活幾年,繼續經營江東,等到天下有變,時機成熟,東吳未必沒有機會爭奪天下。
2樓:依依很美的
魯肅擔任的最高職務就是大都督 ,這是在三國時期最高的武將官職,可見魯肅實力非常強大。
3樓:春季的風啊
都督,他是一位非常有名的歷史人物,並且他非常的有才華,為東吳立下過很多功勞。
4樓:樂樂在此呢
擔任過監督,他可以給當時的軍隊出謀劃策,擔任著監督的責任,幫助軍隊取得勝利。
魯肅是什麼職位
5樓:乾萊資訊諮詢
漢昌太守、橫江將軍。
魯肅(172-217),字子好巨集敬,漢族,臨淮東城(今安徽定遠)人,中國東漢末年東漢末年傑出戰略家,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
他曾為孫權提出鼎足江東的戰略規劃,因此得到孫權的賞識,於周瑜死後代替周瑜領兵,守陸口。此後魯肅為索取荊州而邀荊州守將關羽相見,然而卻無功而返。
建安二十二年(217),魯肅去世,年僅46歲,孫權親自為魯肅發喪,諸葛亮亦為其發哀。
魯肅是什麼職位
6樓:哲哥聊歷史
魯肅當時擔任協助主帥周瑜規劃軍事的副將,周瑜去世後,魯肅接任他的位置擔任水軍都督。
魯肅,字子敬,東吳四英將第二位,文武全才。出生於一士族家庭,幼年喪父,由祖母撫養長大。他體貌魁偉,性格豪爽,喜讀書、好騎射。
東漢埋則末年,他眼見朝廷昏庸,官吏腐敗,社會動盪,常召集鄉里青少年指攜練兵習彎逗棚武。他還仗義疏財,深得鄉人敬慕。當時,周瑜為居巢長,因缺糧向魯肅求助,魯肅將一倉三千斛糧食慷慨贈給周瑜。
從此,二人結為好友,共謀大事。
魯肅是什麼職位
7樓:網友
《赤壁之戰》:「以魯肅為贊軍校尉。」魯肅當時擔任協助主帥周瑜規劃軍事的副將。
周瑜去世後,魯肅接任他的位置水軍都督,負責處理荊州事務。
8樓:匿名使用者
周瑜沒死的時候就是參將,周瑜死後任都督。
歷史上魯肅是個什麼樣的人
9樓:左丘寶
魯肅是乙個忠厚守信的人。
東吳的周瑜 魯肅 呂蒙 陸遜立大功,怎麼無人善終
東吳作為三國時期的大國之一,但是在人才培養方面和人才的數量方面與蜀漢政權和魏國的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才能集中四個人當中,周瑜,魯肅,呂蒙和陸遜雖然才華橫溢,但是面對公務的繁忙,只能積勞成疾,而且陸遜還參與到立儲的競爭當中,受到猜忌,長期的工作積勞成疾,最後只能落下病死的下場。因為功勞太大,正是由於...
東吳四大都督,周瑜 魯肅 呂蒙 陸遜,他們的軍事能力排名如何
先用一句簡短的話形容東吳四大都督 周瑜 文武全才,膽識過人,氣量巨集大。魯肅 長於戰略,豪爽大氣,政治嗅覺敏銳。呂蒙 勇猛將才,一將之智有餘,一帥之才不足。陸遜 低調沉穩,出相入將,社稷之臣。如果此四人只比軍事才能,不比綜合能力的話,個人認為軍事才能排名是這樣的 陸遜第一,周瑜第二,呂蒙第三,魯肅第...
東吳四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陸遜誰最厲害呢?
我認為是周瑜最厲害,因為周瑜面對的是如日中天的曹操,面對兵力的絕對壓制,周瑜運籌帷幄,在赤壁之戰中以五萬軍隊大敗曹操八十一萬大軍,後世再難有這樣的戰績。周瑜才是最厲害的,畢竟如果沒有周瑜的話,早在赤壁之戰的時候,東吳就已經滅亡了。當然是陸遜了,他的貢獻僅次於孫權。陸遜是一介書生,但卻能保證東吳幾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