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時除了司馬遷還有其他人寫漢朝以前的歷史嗎?

2025-02-13 20:25:13 字數 3808 閱讀 5526

1樓:在生活中成長

有的,除了司馬遷寫了史記,還有班固寫了漢書,還有其他人也寫了相關歷史。

2樓:歷史風吧

漢朝時期除了司馬遷還有班固撰寫。

3樓:童心

漢朝時,除了司馬遷還有班固等人寫漢朝以前的歷史。

4樓:小熊軟糖醬

漢朝時除了司馬遷。

沒有其他人寫漢朝以前的歷史。當時司馬遷寫史記這本書也是冒天下大不為寫的(冒殺頭之罪)而且寫當時歷史需要皇上閱歷的,寫的虛虛實實才合皇上口味,還要多寫皇上的功績。

5樓:一人說電影

當然還有其他人書寫歷史的,只是流傳下來的,得到大家公認的是司馬遷。

6樓:貪狼陽明

在司馬遷之前也有人寫漢朝之前的歷史例如春秋,而且每個國家都是有自己的史官來記載自己國家的歷史的,只不過司馬遷所寫的史記是評價最高的,被評以「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7樓:滑小稽

司馬遷寫的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所以說應該是沒有人寫。

8樓:有你有人人

漢朝以前的中國史書,最主要的就是《左傳》,主要是記錄了春秋時候的事。

9樓:手拿書本去登山

國語》,又稱為《春秋外傳》,大致成書於戰國初期,其作為記言體國別史,是一部歷史文集彙編,不同於《史記》的紀傳體史書,並非一人編纂而成,但最後為西漢劉向考校並最終定型,也算是漢朝人前朝的事了。並且《國語》與《左傳》互為印證,共同記錄了當時的歷史。

戰國策》,仍是劉向編訂,戰國時遊說之士的謀略和言論,總計十三篇,也是一部國別史。

最後,武帝不喜歡司馬遷,並不影響《史記》記載文字的真實性,如果是秦朝,包括之前的歷史都是當時文獻彙編考證而來,並無多少曲筆。

司馬遷是東漢還是西漢人

10樓:北歐曉王子

西漢,漢武帝時期的人。

司馬遷(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西漢史學家、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

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司馬遷早年受學於孔安國、董仲舒,漫遊各地,瞭解風俗,採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繼承父業,著述歷史。

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11樓:網友

西漢人司馬遷(前145或前135~?)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西南)人。

12樓:欣欣

史記陳涉世家第一句話,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

13樓:匿名使用者

司馬遷(前145或前135~?)西漢史學家,文學家。

司馬遷寫完史記後和漢武帝之間發生了什麼

14樓:艾斯巴古

「司馬遷寫完史記後,曾經將文稿給漢武帝看」這段沒有根據。

漢朝歷史是什麼樣的,誰能具體說一下嗎?

15樓:老馬揚蹄

漢朝(前202年-220年)是繼秦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主要分為西漢、東漢時期,共歷29帝,享國爛衡四百零五年。秦末天下大亂,劉邦。

在推翻秦朝後被封為漢王。西元前202年,楚漢之爭獲勝後稱帝建立漢朝,史稱西漢;定都長安。 漢文帝、漢景帝推行休養生息國策開創"文景之治";漢武帝。

即位後開闢絲路、攘夷拓土成就"漢武盛世"飢哪做;至漢宣帝時期國力達到極盛。西元8年,王莽。

廢西漢末帝,定都常安,史稱新朝,西漢滅亡。

西元25年,劉秀。

統一天下後,仍沿用漢作為國號,史稱東漢。定都洛陽 ,統一天下後息兵養民,史稱"光武中興" ;漢明帝、漢章帝沿襲輕徭薄賦,開創"明章之治";漢和帝繼位後大破北匈奴、收復西域,開創"永元之隆" ,東漢國力達到極盛 。西元184年爆發黃巾起義,雖剿滅民亂緩拿卻導致地方擁兵自重,西元191年董卓遷都長安後東漢名存實亡。

西元220年曹丕篡漢,東漢滅亡,中國進入三國時期。

漢朝之前記載歷史的是司馬遷的史記、那麼漢朝之後記載歷史的是什麼書???

16樓:匿名使用者

二十四史是我國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總稱。即:

史記》(漢·司馬遷)

漢書》(漢·班固)

後漢書》(南朝宋·范曄)

三國志》(晉·陳壽)

晉書》(唐·房玄齡等)

宋書》(南朝梁·沈約)

南齊書》(南朝梁·蕭子顯)

梁書》(唐·姚思廉)

陳書》(唐·姚思廉)

魏書》(北齊·魏收)

北齊書》(唐·李百藥)

周書》(唐·令狐德棻等)

隋書》(唐·魏徵等)

南史》(唐·李延壽)

北史》(唐·李延壽)

舊唐書》(後晉·劉昫等)

新唐書》(宋·歐陽修、宋祁)

舊五代史》(宋·薛居正等)

新五代史》(宋·歐陽修)

宋史》(元·脫脫等)

遼史》(元·脫脫等)

金史》(元·脫脫等)

元史》(明·宋濂等)

明史》(清·張廷玉等)。

正史」之名,始見於《隋書·經籍志》:「世有著述,皆擬班、馬,以為正史。」清代乾隆皇帝欽定「二十四史」,「正史」一稱即專指「二十四史」。

按《四庫全書》的規定,正史類「凡未經宸斷者,則悉不濫登。蓋正史體尊,義與經配,非懸諸令典,莫敢私增」,即未經皇帝批准,不得列入正史。

二十四史總共3249卷,約有4000萬字。它記敘的時間,從第一部《史記》記敘傳說中的黃帝起,到最後一部《明史》記敘到明崇禎17年(西元1644年)止,前後歷時4000多年,用統一的本紀、列傳的紀傳體編寫。《二十四史》的內容非常豐富,記載了歷代經濟、政治、文化藝術和科學技術等各方面的事蹟。

17樓:匿名使用者

漢朝之後記載歷史的書就多了,《資治通鑑》算一本,還有二十四史。

18樓:匿名使用者

司馬光的《資治通鑑》

請歷史大神分析一下司馬遷與漢武帝的關係 詳細一點

19樓:網友

司馬遷繼任其父之職,為漢武帝時太史公,漢武帝也是敬重他,但司馬遷一直的順境卻因為一件事發生了轉折。

當時蘇武出使匈奴被扣,武帝發兵討伐匈奴。李陵為將,請「自當一隊」。三月,司馬遷隨漢武帝至河東,祭祀后土。

十一月,李陵戰敗被匈奴俘虜,司馬遷因替李陵講公道話,而**入獄,後被釋放。後李陵被滅族。司馬遷為著作史記而忍辱苟活,自請宮刑。

最終完成了《史記》。

要說司馬遷與漢武帝的關係,其實不存在疑問,只需記住:封建社會,皇權至高無上,順之則幸,逆之則衰。

司馬遷生活在西漢為什麼有紙寫史記?

20樓:這裡有家小酒館

根據考古研究發現,中國第一次出現紙張的記錄是在西漢前期,只是那個時候的紙張很粗糙。

直到東漢時期,蔡倫改進了造紙術,才出現了更為光滑平整的紙張。

結合西漢時期的歷史記載,司馬遷作為史官,其社會地位是相對比較高的,所以他是有條件有資格使用紙張的。

21樓:清靜的暖冬

用的是絹紙,後來經過東漢蔡倫改進後,才慢慢有了現代紙的雛形。

司馬遷如何評價堯帝,如何評價司馬遷

太史公司馬遷也非常推崇堯,其評價是 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富而不驕,貴而不舒。黃收純衣,彤車乘白馬。能明馴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萬國。史記 五帝本紀 帝堯者,放勳。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富而不驕,貴而不舒。黃收純衣,彤車乘白馬。能明馴德,...

有關於司馬遷的,有關於司馬遷的資料

司馬遷寫 史記 蘇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漢武帝派貳師將軍李廣利帶兵三萬,攻打匈奴,打了個大敗仗,幾乎全軍覆沒,李廣利逃了回來。李廣的孫子李陵當時擔任騎都尉,帶著五千名步兵跟匈奴作戰。單于親自率領三萬騎兵把李陵的步兵團團圍困住。儘管李陵的箭法十分好,兵士也十分勇敢,五千步兵殺了五六千名匈奴騎兵,但是匈奴...

我敬重你,司馬遷作文,我敬重你,司馬遷 作文

上面明顯是抄的嘛.路過 我遇見了司馬遷 語文作文800字 司馬遷受腐性後,心情痛苦鬱悶。一日獨自在江邊遊蕩,看到前方有一人顏色憔悴,在江邊邊走邊吟唱。司馬遷追上。司馬遷 您就是著名的詩人屈原吧。屈原轉過身來,看到身後是位面目清秀的男子。屈原 您是?司馬遷 我叫司馬遷,是西漢的一名官吏,您或許沒有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