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時的安西都護府是元朝的哪?

2025-02-19 00:50:16 字數 4321 閱讀 3140

1樓:解決電腦筆記本卡慢

安西都護府最大管轄範圍曾一度完全包括天山南北,並至蔥嶺以西至達波斯,在武周時期北庭都護府分立之後,安西都護府分管天山以南的西域地區。元朝是1271-1368,上述區域不在元朝統治下,此區域大概屬於察合臺汗國,以及伊利汗國的北部。

2樓:史海微言

安西都護府在初唐和盛唐時管轄的範圍區別很大,高宗時甚至越過蔥嶺,西擴到阿富汗、甚至進入今日伊朗境內。元朝嚴格說起來直接掌控的安西故地並不太多,這些地方很多屬於四大汗國中的察合臺汗國管轄。元朝皇帝雖然理論上是蒙古共主,但對其他汗國事務並不能輕易干涉。

3樓:匿名使用者

安西都護府也隨著唐朝的衰落而落入到其他國家的手中,宋朝一直沒有恢復唐朝的疆域,更不要說統治西域了。到了元朝時期,採用了行省制度,直接將整個西域納入到直接統治。 <

4樓:荒王爺

大致是蒙古帝國治下的西遼、奈蠻、回鶻故地。

5樓:李少公子

元朝的察合臺汗,安西都護府最大管轄範圍曾一度完全包括天山南北,並至蔥嶺以西至達波斯,上述區域不在元朝統治下,此區域大概屬於察合臺汗國,以及伊利汗國的北部。

6樓:星火燎原

安西都護府在唐朝的西北方向。

安西都護府在現今**

7樓:歷史小管家

安西都護府,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附近。大美新疆,除了震撼人心的自然風光納配,也有深厚歷史洞橋指的人文景觀。

大美新疆,除了震撼人心的自然風光,也有深厚歷史的人文景觀。它地處祖國西北邊陲,不僅面積是最大,就連古蹟遺址也相當雄厚。

位於新疆阿克蘇地區的新和縣,就有這麼乙個歷史遺址,它是中國歷史上既輝煌又悲壯的唐安西大都護府原址。唐安西大都護府原址是安西都護府下的軍事重鎮,是古代龜茲較大的古城堡之一。

重要文物

它始建於西晉時期,東西長250公尺,南北寬230公尺,古城四角有突出的牆垛,規模巨集大,儲存完整,還消帶出土了許多重要文物。新和縣位於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緣,不僅具有廣袤的自然風光。還有深厚的歷史,人文和旅遊資源,享有龜茲故地,白馬古河,東漢都護,安西首鎮,千年和新之美譽。

唐貞觀二十二年,唐平定龜茲,將安西都護府建於此處。並在天山以南的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四城修築城堡。建置軍鎮,由安西都護兼統,史稱安西四鎮。

有研究者指出,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緊急調動西北駐軍精銳平叛,吐蕃乘機攻佔河西,隴右,切斷了西域守軍和唐**的聯絡。

西域都護府 ,安西都護府 ,北庭都護府, 各是哪個朝代什麼時間,詳細解釋,通俗易懂。

8樓:

摘要。西域都護府是西漢在西元前60年設立的 ,而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是唐朝在640年和702年設立的,但都是設定在西域的管理機構。

西域都護府 ,安西都護府 ,北庭都護府, 各是哪個朝代什麼時間,詳細解釋,通俗易懂。

您好,我正在幫您查詢相關的資訊,馬上回復您。

性質及意義。

哈密衛設性質以及意義?

西域都護府是西漢在西元前60年設立的 ,而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答兄府是唐朝在640年和702年設立的,但都是羨鎮設定在西域清派襲的管理機構。

安酉都護府性質以及意義。

哈密衛設立的性質以及意義?

哈密衛設立的性質以及意義?

安西都護府與北庭都護府設立的性質不意義。

以上是明朝哈密衛。

安西都護府是哪個朝代的

9樓:社會民生看我說

安西都護府是唐朝的。

安西都護府是唐太宗於貞觀十四年在西域設立的,同年九月在交河城設安西都護府,到唐憲宗元和三年止,共存在約170年。安史之亂前,安西都護府和大都護府三易其名,其中640-658年、667-685年、689-691年為都護府,共約38年。

安史之亂後,765-778年為都護府,781年後又名為大都護府。安西都護府和安西大都護府乃是唐朝管理磧西的乙個軍政機構的不同時期的名稱,統轄安西四鎮,最大管轄範圍曾一度完全包括天山南北,並至蔥嶺以西至達波斯。

安軍政職責:

安西都護府是唐朝在西域的最高政治軍事機構其為維護唐朝在西域的主權,都護府有著強大的軍事實力。其安西都護府有鎮兵二萬四千人,其於北庭都護府瀚海軍管鎮兵萬二千人,天山軍管鎮兵五千人,伊吾軍鎮兵三千人,共同構成了唐朝對新疆的強大軍事駐軍。

安西都護府既是唐在西域的最高行政機關,又是最高軍事指揮機關。其機構完善,官有定員,職有專任,所有軍事民政事務都有專門機構負責。大都護府設大都護一人,是主管官,從二品,是唐朝高品命官,其位僅次於三公,與尚書僕射同列。

以上內容參考:百科—安西都護府。

安西都護府是哪個朝代的

10樓:愛讀書的呂老師

唐朝。核跡納安西都護府是唐朝的機構。唐太宗州型於貞觀十四年在西域設立安西都護府,統轄安西四鎮,安西都護府是唐朝在西域的最高軍事機構,維護唐朝在西域的主權。

從唐太宗貞觀十四年起,到唐憲宗元和三年止,安西都護府共存在約170年。

夏朝。夏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乙個朝代。相傳禹治水有功,舜便讓位給禹。由於禹是夏后氏部落的領袖,故改沒由他建立的國家稱為「夏」。

商朝。西元前16世紀,商湯滅夏後,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因為他們的始祖住在商,故定國名為「商」,後遷都殷,故也稱「殷」。

晉朝。西元265年,獨攬曹魏大權的司馬炎,逼魏元帝曹奐讓位,自己當了皇帝,建都於洛陽,國名稱「晉」。

安西都護府是哪個朝代的

11樓:鮮活且善良丶桃花

安西都護府是唐朝的機構。唐太宗於貞觀十四年(640年)在西域設立安西都護府,統轄安西四鎮,安西都護府是唐朝在西域的最高軍事機構,維護蘆含唐朝在西域的主權。從唐太宗貞觀十四年(640年)起,到唐憲宗元和三年(808年)止,安西都護府共存在約170年。

安西都護府管轄包括今新疆、哈薩克東部和東南部、吉爾吉斯斯坦全部、塔吉克東部、阿富汗大部、伊朗東北部、土庫曼東半部、烏茲別克大部等地差橋。

據《舊唐陪慶笑書》記載:「其地東極海,西至焉耆,南盡林州南境,北接薛延陀界。凡東西九千五百一十里,南北萬六千九百一十八里。

大唐為了有效管理廣袤的邊疆地區,曾先後設立了安東、安西、安南、安北、單于、北庭等六大都護府。

安西都護府是唐朝在西域的最高軍事機構,其為維護唐朝在西域的主權,都護府有著強大的軍事實力,其安西都護府有鎮兵二萬四千人,其於北庭都護府瀚海軍管鎮兵萬二千人,天山軍管鎮兵五千人,伊吾軍鎮兵三千人,共同構成了唐朝對新疆的強大軍事駐軍。

安西都護府是哪個朝代的 安西都護府屬於哪個朝代的

12樓:星恩文化

1、安西都護府是唐太宗於貞灶尺觀十四年(640年)在西域設立的(原名西州都護府),同年9月在交河城設安西都護府。

2、安西都護府和安西大都護府乃是唐朝管理磧西的乙個軍政機構的不同時期的名稱,其統轄隱跡高安西四鎮,最大管轄範圍曾一度完全包括天山南北,並至蔥嶺州差以西至達波斯,在武周時期北庭都護府分立之後,安西都護府分管天山以南的西域地區。

安西都護府是誰設立的?安西都護府在現今**?

13樓:成大文化

唐太宗李世民貞觀14年,也就是西元640年,侯君集平定了高昌,大唐神棚在這裡設立了西州都護府,同一年的9月份又在交河城,交河城位於目前新疆吐魯番西北約5公里的地方,已經成為了交河故城遺址,大唐就是在這裡設立了安西都護府,用以對抗突厥人。安西都護府的首任都護為喬師望,之後由郭孝恪接手,一剛開始的時候安西都護府僅僅只有幾千人的兵力。

李世民駕崩之後,高宗李治即位。唐高宗顯慶二年,也就是西元657年,十一月份蘇定方在碎葉水平定阿史那賀魯的叛變,從而徹底是評定了西突厥,在此之後安西都護府風提公升為大都護府。李治在原突厥的地盤分設了蒙池、昆凌兩個都護府,並將這裡的附賣頌屬小國家分別設定為州府,最西邊可以抵達波斯邊境,這些地區都是屬於安息大都護府的管轄範圍。

在唐太宗李世民時期的安西都護府統治著安西四鎮,龜茲、疏勒、于闐以及碎葉,也就是如今的吉爾吉斯斯坦的托克馬克市。所統治的範圍相當於是今天的新疆、哈薩克的東部以及吉爾吉斯斯坦北方的楚河流域。到了唐高宗李治時期,唐軍平定了西突厥,於是安西都護府的管轄範圍誇大到了今天的阿爾泰山,西至鹹海以及蔥嶺的東西各部一直到阿姆河兩岸城的諸城邦中瞎鄭國,包括了吉爾吉斯斯坦的大部分。

到了西元661年龍朔元年,大唐又派遣了吐火羅道置州縣使王明巡查蔥嶺以西,然後在於闐以西,波斯以東16國設定16都州府,總計統轄80個州,110個縣以及126個軍府,並且在吐火羅立碑記錄了這次事件。到了這一時期,安西大都護府所管轄的地區已經是最大化,相當於如今的新疆以及中亞五國和阿富汗的總和。

薛平貴是唐朝哪個皇帝的兒子,薛平貴是唐朝哪個皇帝

富子懸巨賞徵求薛仁貴夫妻團圓的劇本。某文人為不違反歷史,杜撰了一位 薛平貴 劇名 王寶釧 情節與上演的薛仁貴戲大同小異。為了迎合富母的心態,改成了大團圓結局。演出後富母大喜,病亦霍然而愈。自此之後,京劇舞臺上便出現了一個薛仁貴,一個薛平貴,兩薛並存 相安無事。2 另一種說法是認為薛平貴即是後晉石敬瑭...

元朝時,曾官至吏部尚書的柘城人是誰

有一個叫薛澍,別的查不到 顏真卿是哪個朝代的人他的代表作是什麼 顏真卿是唐代中期人 多寶塔碑 是顏的代表作 他是唐代人 代表著有 多寶塔碑 歷史上劉姓也沒什麼名門望族,為什麼人還那麼多?存在誤區,其實中國古代劉姓所建相關政權最多。漢朝 是劉姓的鼎盛和發展時期,人口急劇增加,成為當時的天下第一大姓。至...

唐朝是我國詩歌創作的黃金時代。下列詩句中,哪一句出自「詩聖

a試題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文學常識。詩聖 是後人對杜甫的讚譽,四個選項中只有a選項出自杜甫的 春望 b c分別出自李白的 望廬山瀑布 送孟浩然之廣陵 c出自白居易的 賦得古原草送別 故答案選a。詩歌的分類 1 懷古詩,一般是懷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蹟。詠史懷古詩往往將史實與現實扭結到一起,或感慨個人遭遇,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