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設計的財政制度差在哪?為何導致明朝滅亡?

2025-02-24 04:40:25 字數 3430 閱讀 7581

1樓:職場老油條小七

可以說明朝的滅亡是因為是吧,財政制度上出現了問題,在最後崇禎皇帝其實是想進行改革的,但是發現國庫裡面根本就沒有錢。朱元璋設計的財政制度還是因為眼光太過短淺,太過理想化了,那麼自然的同現實相結合,最終也就會面臨崩潰的危機。<>

一、明朝滅亡的原因明朝的滅亡,除了長期累積的腐敗,還有內部**的黨派之爭派舉,最重要的是在財政上出現了陸州重大的弊端。因為國家財政出現了危機,那麼自然的各方面都週轉不來,底下的百姓也就沒有錢生活,而且還要向國家提供高額的賦稅。正是因為這個經濟危機的產生,也是明朝滅亡的其中乙個塵悉碧原因。

崇禎是乙個有著遠大抱負的皇帝,如果在崇禎手語的時候,明朝還是有一些錢的,那麼說不準這個朝代還不會這麼快就滅亡。<>

二、朱元璋的理想財政制度而要追溯到這個原因,會發現起始的根源還是在於明朝的建國之主朱元璋身上。朱元璋非常的雄才大略,能從一介草根最終從南向北推翻了所有的人,一統中原就可以證明他是乙個非常厲害的人物。但是同樣的因為出生過低,朱元璋在眼界上還是有著一定限度的,所以在制定財政制度上還是有些過於自大和理想主義。

因為在那個時候國家的銅礦產量不滿足製造錢幣的要求,朱元璋就認為那就印製紙幣吧,不僅可以節省物料,而且還能夠很好生產。<>

三、紙幣大量印刷帶來的通貨膨脹可是印製紙幣,一開始的時候,朱元璋雖然制定了嚴格的制度,可是長久以往下來,很多人為了得到所謂的利益,自然會鋌而走險,邁入了灰色地帶之中。因為市面上出現大量的紙幣就導致了通貨膨脹,然後不斷的貶值,因為這樣子自然就讓經濟陷入了混亂之中。

2樓:會飛的豬豬在努力

萬事離不開錢,而明朝大改禪的滅亡最根本的問題就是沒有錢的問題。這是因為朱元璋在最初設計財政制度的滾塵時候木目光短淺,過於理想了,短期內雖然看不出問題,但是時間長了之後和現實結殲寬合自然就會面臨崩潰的結局。

朱元璋在明朝時期有何政績

3樓:愛知識愛教育

朱元璋簡介如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9日-1398年6月24日),字國瑞, 濠州鍾離(今安徽省鳳陽縣)人 , 漢族。

原名重八,後取名興宗,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後改名為元璋。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明朝開國皇帝,年號洪武。

朱元璋幼時貧窮,曾為劉德地主放牛。25歲時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起義反抗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佔集慶路,將其改為應天府。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推翻元朝統治。

洪武元年(1368年)初,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

朱元璋的政績:興修水利。

為了恢復和發展生產,朱元璋十分重視興修水利和賑濟災荒。在即位之初,朱元璋就下令,凡是百姓提出有關水利的建議,地方官吏須及時奏報,否則加以處罰。到1395年,全國共開塘堰大約40987處,疏通河流大約4162道,成績卓然。

朱元璋出身農民,深知災荒給農民造成的痛苦,在他即位後,常常減免受災和受戰爭影響的地區的農民的賦稅,或給以救濟。朱元璋還十分愛惜民力,提倡節儉。他即位後,在應天修建宮室,只求堅固耐用,不求奇巧華麗,還讓人在牆上畫了許多歷史故事,以提醒自己。

按慣例,朱元璋使用的車輿、器具等物,應該用**裝飾,朱元璋下令全部以銅代替。主管的**報告說用不了很多**,朱元璋卻說,他不是吝惜這點**,而是提倡節儉,自己應作為典範。在朱元璋積極措施的推動下,農民生產熱忱高漲。

明初農業發展迅速,元末農村的殘破景象得以改觀。農業生產的恢**展,促進明代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朱元璋的休養生息政策鞏固了新王朝的統治,穩定了農民生活,促進了生產的發展。

明朝初年,朱元璋為了集中權力,廢除了什麼制度?

4樓:香香要做人

題主你好。

是丞相制度,但後來出現的內閣制權勢甚於丞相作為強化皇權的重要步驟之一,就是消弱甚至消滅相權,而只有廢除丞相制,才能徹底消滅相權。

明太祖認為丞相制度妨礙皇權的高度集中,會導致社會動盪。朱元璋是乙個極力加強集權的皇帝。皇權與相權一直從秦爭到明,以皇權勝利告終,是**集權的趨勢。

另乙個是執掌宰相職權的丞相胡惟庸驕橫跋扈,擅權專恣。

5樓:網友

朱元璋是明朝的建立者,他為了集中權力廢除了宰相制度,使明清皇權達到了巔峰。

6樓:用白卉

宣佈廢除中書省,不再設丞相。

元末明初,朱元璋制定了怎樣的政策?

7樓:北京創典文化

元末明初,出身寒微的朱元璋在歷史洪流中拔地而起,建立了明王朝。稱帝以後,面對經濟凋敝、民心浮動的社會現實,朱元璋及時地提出了「休養生息」的基本國策,制定了一系列以睦鄰友好為核心的外交政策。

朱元璋對地方和**官制的改動帶來怎樣的影響?

8樓:南初依舊

朱元璋對地方和**官制的改動,最突出的特點是加強皇權、加強**亂磨集權。

1、在**:明太祖廢爛陪芹除了丞相,把**的行政權分屬吏、戶、禮、飢畢兵、刑、工六部。六部各設尚書,直接對皇帝負責。

2、在地方:設立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揮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實行三司分權。

明朝的滅亡,很大原因在於朱元璋設計的財政制度太差嗎?

9樓:林運金光

熟悉明朝歷史的朋友,或許會知道這樣一件事情。明朝末期,崇禎帝之所以會焦頭爛額,需要面對各種問題,很大乙個原因,就是因為手裡沒有錢。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明朝的滅亡,正是因為明朝財政的入不敷出,導致財政制度徹底崩潰,繼而毀滅了國家。對此,後世很多學者都認為,如果當時崇禎手裡的財政情況稍好一些,明朝極有可能在他手裡實現中興!

但是,你知道嗎?明朝財政制度的崩潰,其實並不是崇禎皇帝所能改變的。其實,這個問題,要是真的想要追根溯源的話,恐怕要追溯到明朝的開國君主朱元璋身上!

縱觀朱元璋的一生,我們會發現,朱元璋是乙個十分雄才大略的君主。而且因為其出身之低,後來發生的很多事情,包括他能夠建立明朝,也就顯得更加難能可貴。

但是,也正是因為這個出身,使得朱元璋在設計國家的財租山政制度的時候,眼界有些過低,太過一廂情願了。

或者可以說,是太過理想主義。

舉個例子,洪武八年,當時朱元璋雖然已經統一了中原大部分地區,但北方的戰事依然在持續。元順帝雖然逃回了北方,但北元的實力依舊不容小覷。因為當時國家還處於戰爭狀態,很多礦山還沒有真正恢復開採。

尤其是銅礦,更是產量極少。

當時的銅礦產量,根本不足以滿足國家的鑄幣需要。

大家都知道,雖然在禪型毀很多影視劇當中,古人經常使用銀子作為貨幣。但實際上,中國古代真正大規模使用銀子作為流通貨幣,其實是從明朝晚期開始的。隨著大航海時代的開啟,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者登上了美洲大陸,帶來了大量**。

但是在明朝初年,因為銅礦開採產量不夠,國家鑄幣也是巧婦難為無公尺之炊。

對於這個局面,朱元璋一拍大腿,想出了乙個好辦法。

印紙幣啊!

財政制度中貨幣流通體質及法律結構哪個更重要?

貨幣發行,在商品流轉全過程中,貸幣持續在賣方和買家中間轉讓,這類接連不斷的貸幣轉讓,便產生乙個與商品流轉w g w相隨著的貨幣發行g w g。社會發展上的貸幣流通量是由貨幣發行和商品流通個階段一同決策的。一般發售是由我國操縱,商品流通主要是通過銀行開展。金融機構在進行住宅住房貸款等業務流程時能夠造就...

「八王議政」制度是誰提出的?為何後期失效了呢?

這個制度是努爾哈赤和他的兒子談話的時候提出的,後期之所以失效是因為被皇太極廢除了。八王議政 制度是努爾哈赤 提出來的 後期失效主要就是因為當時的 都不效忠於皇上,然後雍正帝的舅舅龍科多一直特別的擁護雍正,最後雍正帝成功地坐上了皇位,然後八王議政 就失效了。是王安石提出的,就是因為太后和皇帝都不太支援...

隋唐時期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麼,隋唐地方行政制度變化的過程和要點

隋唐時期的地方行政制度以道州縣製為主,隋煬帝時實行過郡縣制。從東漢至南北朝,不斷沿用州制。雖然各個時期都有改動,州的劃分 數目與名稱不盡相同,但基本格局未變,均以州為最高一級地方行政構機,下轄郡 縣等。到隋煬帝時,廢除州制,恢復推行郡 縣二級地方行政制度。至此,中國歷史在八百多年後又回到秦初的統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