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的原理 100,燃燒的三個條件及原理

2025-03-19 14:10:08 字數 3722 閱讀 4966

燃燒的原理

1樓:麗麗高凱

燃燒其實就是釋放能量的一種形式,是化春蔽學反應。

放出大量能量,這類化學反應主要以熱能放出,這就是所謂的燃燒。另外溫度不是一種實體,燃燒放出的伏拍熱主要以紅外扒廳州線。

的形式向外傳遞,人感覺到熱是紅外線傳遞到細胞,使細胞能量公升高從而感覺到熱。

2樓:網友

煤的燃燒過程一般分為三個階段:煤著火前的階段(包括燃乾燥、析出揮發分和形成焦炭);揮發分和焦炭的燃燒;爐渣爐灰中殘餘焦炭燃燼。

煤在爐中加熱、乾燥、蒸發水分。隨著溫度增高,煤中有機質開始熱分解,主要是從煤大分子上斷裂下來的側鏈和官能團所形成的揮發分,其主要成分為co、co2、h2、h2o、ch4及各種烴類化合含鬥物,含硫、含氮化合物等,熱團老氏解剩餘產物是稠環芳香核縮聚的焦炭(固塌散定炭),這一過程煤要吸收熱量。

當溫度達到煤的燃點時,開始著火,然後可燃揮發分和焦炭開始燃燒, 通常,煤的揮發分越高,燃燒速度就越快。而焦炭在燃燒的整個燃燒過程中,碳的重量百分數是主要的且隨著煤的種類不同而不同,碳的燃燒時間佔全部燃燒時間的90%。碳的燃燒過程主要是碳和氧的化學反應過程。

生成co和co2兩種氣體的多少,主要取決於溫度。在1200℃左右時兩種百分含量相等。當溫度公升高時co量增多。

c+o2=co2

2c+o2=2co

3樓:古道幽冥

在化學中碼敏,燃燒的定義就是發光發熱的化學反應稱為燃燒,其原理就是發生了化學反應遲戚枝,化學仔帶能轉化為光能和熱能!通俗易懂~希望,謝謝~

燃燒的原理

4樓:廣州博恩能源****

1.煤粉在煤粉燃燒器高溫區內的停留時間長,因而燃燒效能高,煙道直接排放無黑煙,呈蒸汽狀白煙;2.該型煤粉燃燒器加熱時溫度上公升時間縮短,熱效能高,且煤質要求低,煤種適用面廣,經濟效益高;3.

煤粉燃燒器點火容易,公升溫快,工作效能大為提高;4.該燃燒器的送風量、燃煤輸入量可按需改變,並能在較寬範圍內調節爐溫和火焰長短,滿足實際需要;5.煤粉燃燒器內部溫度場均勻,爐膛內被加熱體的受熱覆蓋面大,爐渣不粘在工件表面,產品***。

5樓:科技獼猴桃

燃燒的原理:燃燒是一種放熱發光的化學反應,其反應過程極其複雜,遊離基的鏈鎖反應是燃燒反應的實質,光和熱是燃燒過程中發生的物理現象。可燃物與氧氣或空氣進行的快速放熱和發光的氧化反應,並以火焰的形式出現。

煤、石油、天然氣的燃燒是國民經濟各個部門的主要熱能動力的**。

化學反應是指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排列組合生成新分子的過程,稱為化學反應。在反應中常伴有發光發熱變色生成沉澱物等,判斷乙個反應是否為化學反應的依據是反應是否生成新的分子。

燃燒的三個條件及原理

6樓:奇奇侃科技

燃燒必須同時具備下列三個條件:

1、有可燃物存在,能與空氣中的氧或氧化劑起劇烈反應的物質均稱為可燃物。可燃物包括可燃固體,如煤、木材、紙張、棉花等;可燃液體,如汽油、酒精、甲醇等;可燃氣體,如氫氣,一氧化碳、液化石油氣等。在化工生產中很多原料、中間體、半成品和成品是可燃物質。

2、有助燃物存在,能幫助和維持燃燒的物質,均稱為助燃物。常見的助燃物是空氣和氧氣以及氯氣和氯酸鉀等氧化劑;

3、有點火源存在,能引起可燃物質燃燒的能源,統稱為點火源。如明火、撞擊、摩擦高溫表。

火柴燃燒的原理是什麼?

7樓:匿名使用者

1816年法國人德魯遜率先製成黃磷摩擦火柴。這種火柴頭上塗有硫磺,再覆以白磷、鉛丹(經查證為pb3o4)或二氧化錳及樹膠的混合物。白磷又叫黃磷,熔點很低,摩擦火柴利用摩擦產生的熱,使易燃的白磷發火燃燒,接著在富氧物質(如pb3o4或mno2)存在的條件下,使硫磺也燃燒起來,然後引燃木棒。

然而,黃磷是一種有著劇毒的物質,人誤服極微量(約佔克)就會中毒死亡。當時,生產黃磷火柴的工人們,由於長期接觸黃磷,普遍患有一種磷性壞死病,最終被奪去寶貴的生命。

用白磷製成的火柴,在較粗糙的物質上一擦就著,很容易引**災,極不安全。所以不久,世界各地都禁止製造這種危險的火柴。

燃燒的本質是什麼?

8樓:網友

燃燒既是氧化。

人為什麼會看到火焰的分層現象,就要從火焰的本質講起了。從理論上來說,只是物質氧化(燃燒就是劇烈氧化)放熱所產生的「火焰」應該是無色的,但為什麼一般的火焰都有顏色呢,那是因為構成物質的原子在高溫下得到能量,發生能級躍遷,從基態躍遷到激發態,處於激發態的原子不穩定,會自動回到基態,在向基態躍遷的時候就放出能量,此能量以光的形式釋放,由於不同原子躍遷所放出的能量或同種原子在不同的激發態躍遷所放出的能量不盡相同,各種物質或同種物質在不同情況下燃燒所發出的光的顏色是不同的(光的顏色由光的頻率決定,而每乙個光的頻率值都對應著乙個能量值),因此同種物質在不同溫度情況下燃燒發出不同顏色的光也就不足為奇了,人看到火焰的三層也就不難解釋了……

9樓:虢端城向晨

被燃燒的物質的分子因為溫度公升高(獲得能量),於是劇烈運動,脫離了相互之間的吸引力,向空氣中逃串,並釋放能量,於是產生了可見光(火光)

10樓:網友

可燃性氣體達到燃點後的氧化放熱。

11樓:

先來看燃燒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溫度。

以碳在氧氣中燃燒為例。碳原子為6個核外電子,其中第一層2個,第二層4個。通常情況下碳原子比較穩定,但如果我們給它加熱,它的核外電子就獲得了能量變得活躍起來,達到燃點溫度時,最外層的4個電子變得不好控制了,和空氣中的氧原子發生反應,氧原子用它的外層6個電子,加上兩個碳電子,和碳原子一起構成穩定的八隅體。

每兩個氧原子結合乙個碳原子,形成二氧化碳。在形成二氧化碳的過程中,原先外層的遊離電子變成了穩定的基態電子,這個過程要釋放能量,而釋放的能量又激發了相臨的碳子和氧原子結合,於是燃燒產生了。

燃燒的三個條件及原理

12樓:湛修然慎項

這個東西叫火三角。

首先,要有可燃物。可燃物的定義是,這個東西在一定條件下,本身具有可以燃燒的性質。

這個說法很寬泛,因為不同的物質在不同的條件下可能都具有燃燒的性質。這就涉及到以下的其他的兩個條件。

第二,有氧氣。因為有氧氣才能燃燒,這是常識。但是你以後會知道,有些物質在沒有氧氣的情況下,在有別的氣體的條件下也可以燃燒,但是普通的火災一般都是依靠氧氣燃燒。

第三,達到著火點。即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比如白磷,在四十度的時候就可以自燃,它不需要點燃的原因是,有白磷(可燃物)

有氧氣達到白磷著火點,所以它自燃了,所以單純的憑藉點燃這一狀態來判斷是否燃燒是狹隘的。只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就可以了。

再比如說,鐵在常溫下,放在空氣中,它也不燃燒。這就是因為沒有達到著火點的緣故。

又或者,若把酒精灑在桌上,點燃了,桌面上有酒精的地方**了,把溼抹布蓋在上面,就燃不了了,這就是破壞了三個條件中的氧氣。沒有氧氣了,自然就不能燃燒。

至於沒有可燃物這一條,就不用解釋了吧??東西都沒有,你拿什麼燃燒??

所以要燃燒,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13樓:藤晴虹奚翠

燃燒需要三個條件:

1、可燃物。

2、氧氣(空氣)

3、達到著火點。

因為燃燒和滅火時相對的。

所以滅火也有三個原理:

1、清除一切可燃物,或使可燃物和其他物品隔絕。

2、隔絕氧氣(空氣)

3、把溫度降到著火點一下。

關於蠟燭的原理蠟燭的燃燒原理

蠟燭中間的線叫燭芯,它起到吸上液態蠟油的作用.蠟燭剛生產出來時,燭芯上已經有了固體蠟油,你用火點蠟燭時,固體蠟油受熱,先容化後汽化,然後蠟油蒸汽被火點燃,這樣蠟燭就被點燃了.蠟燭燃燒時放出熱量使下面的固體蠟油容化,被燭芯吸上來,繼續被上面的火加熱容化,汽化,點燃,從而形成迴圈.注意 只有氣態蠟才能燃...

有了燃燒的三要素一定會燃燒嗎,燃燒的三要素是什麼

燃燒的必要條bai件 任何物質發du生燃燒zhi都必須具備以下三個條dao件 可燃物 氧化劑和專溫屬度 引火源 三者缺一不可,三者的關係可用燃燒三角形來表示。以上僅能代表無焰燃燒,我們平時所指的絕大部分燃燒均指的是有焰燃燒,有焰燃燒必須具備四個必要條件 可燃物 氧化劑 溫度和未受抑制的鏈式反應。燃燒...

簡述燃燒的必要條件和充分條件怎樣理解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和充要條件

形成燃燒的必要和充分條件是 1.燃燒的必要條件。燃燒發生是有條件的,可燃物 助燃物 點火源是燃燒的三要素,三者結合是燃燒發生的必要條件。燃燒只有在可燃物 助燃物 點火源三個條件同時具備的情況下,可燃物才能發生燃燒,無論缺少哪一個條件燃燒都不能發生。2.燃燒的充分條件。在一些情況下,燃燒的三個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