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教艾
我覺得乙個王朝最鼎盛時期大概可以養100萬左右的兵馬,因為古代人口數量較少,如果沒有大的戰事,兵力不會擴大。
2樓:黎昕科普知識小屋
最多可以養100萬的兵馬,比如唐朝。在唐朝的時候非常的繁華,國庫也很足。所以兵馬也很旺盛。
3樓:灰灰慧闖天涯
大概就是可以養80多萬的兵馬,這樣的話已經非常的多了。
古代王朝繁榮時期,王朝能夠養活多少兵馬?
4樓:老珝讀史
商朝:士兵多為平民,奴隸多為奴僕。據演義記載,"王統三師,右、中、左"。
每個師約有3000名士兵,一次派遣的士兵數量可以達到3000或5000人,最多時有13000人。以此計算,商朝的軍隊在10萬以內。此外,根據神諭,商人一次殺死的敵人超過2600人,說明當時的戰爭規模並不大另外,《孟子-伊尹下》:
武王伐紂,車三百,人三千,本軍約三千。這是由周王室直接控制的,總兵力約為。
四、五萬人。
<>根據周朝的制度,公國有三支軍隊(37500人),侯國和伯國有兩支軍隊(25000人),子爵只有一支軍隊(12500人)。公國的軍事結構不能超過周天子(吳越國不受周天子的限制)。唐朝:
在唐朝的全盛時期,也就是唐玄宗在位期間,邊城有60萬軍隊,內陸縣城有20-30萬軍隊。加上禁衛軍和邊防軍團的訓練,總兵力應該在110萬左右。唐末憲宗和元和二年,僅入伍的士兵就有83萬,總兵力超過100萬,這還不包括各倉的犯法士兵和地方豪強家族兵團。
明朝是在元末天下大亂的情況下建立的,明朝初期的正規軍約為100萬。到燕王時,明軍人數達到150萬,此時,明軍在數量和質量上都達到了頂峰。明朝中期,國力強盛,沒有敵國入侵,所以軍隊數量減少。
到了明朝後期,軍隊得到加強,萬曆年間達到90萬,崇禎年間達到80萬。
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有不對的地方,大家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5樓:金牛愛仕達
那個時候的王朝差不多有十幾萬大軍,如果就買太多的話仍然是養不起的,因為養軍隊是非常耗錢的,需要很多的糧草。
6樓:南歌
古代王朝繁榮的時期,那麼,王朝是能夠養活幾十萬甚至幾百萬的兵馬的,所以的話還是比較有實力的。
7樓:番茄味雞腿堡
可以養活幾十萬兵馬,乙個國力強悍的王朝,至少有幾十萬兵馬,這樣才可以保證安全。
8樓:雙子小黑嘿
可以養活幾十萬人,在明朝的時候正規軍就有100萬人,而且當時的數量也不是特別的多。
古代戰爭真有幾十萬兵馬對戰?
9樓:小姚育兒說
<><古代戰爭真有幾十萬兵馬對戰嗎?
在讀歷史書籍的時候,總是能看到一些戰役,說「x十萬兵馬交戰,雙方……場面……」雖然歷史古籍是這麼記載的,但是他們作戰的人數,真的有幾十萬嗎?答讓握案是否定的。為啥?
下面4點原因告訴你幾十萬人一起出現在戰場,是不存在的。
首先第乙個,幾十萬人同處在乙個特別廣闊的地方,就當那個戰場是飛機場吧……那也是人頭攢動,密密麻麻的,別說要打仗了,那麼多人,恐怕連手中的**都舉不起來!而且不是站在前兩三排的士兵,估計一場戰爭下來,都看不到對方的士兵吧……最外面的士兵就算手野想打仗,估計也穿越不了自己隊伍的人還吧?
第二個很現實的原因,那就是古代打仗的時候,一般除了作戰的士兵,還有不少「後勤」,而往往後勤的數量要多於上戰場的士兵,因為古代的「後勤」是乙個泛指,不僅包括伙頭兵,還有押糧的,救治的,預備的,搭橋的,修路修建帳篷的……
第二個很現實的原因,那就是古代打仗的時候,一般除了作戰的士兵,還有不少「後勤」,而往往後勤的數量要多於上戰場的士兵,因為古代的「後勤」是乙個泛指,不僅包括伙頭兵,還有押糧的,救治的,預備的,搭橋的,修路修建帳篷的……
最後一點就是我們在第乙個原因中略有提及的,如果要提供給雙方都有幾十萬兵力作戰的場所,基本上是不存在的……你讓這些人站在好幾個大山頭,都像樹一樣密集,這仗也是沒法兒打了!所以這四個原因,就能明確坦薯慶說明:古代是不可能雙方幾十萬兵馬同時出現在戰場的。
歷史上關於經濟的問題一個歷史上關於經濟的問題
第一 中國的封建制度的根深蒂固,當時清朝政權倏然戰敗,但是還沒有失內去領導權容。而日本長期被幕府統治,皇權被極大的削弱,國家政權被將軍和地方掌握。這就給日本的資本主義發展創造了政治條件。第二 中國資源雖然被掠奪,但是自然經濟 自給自足 沒有被打破。而日本經過經濟掠奪後國家經濟陷入困境,人民生活貧苦,...
歷史上漢族所建的朝代(國家),歷史上第一個漢族所建的朝代(國家)
漢族的祖先是黃帝,打敗了蚩尤後,代替炎帝統治萬國。黃帝垂衣冠以治天下,他的後代成為華人 黃帝的後裔大禹建立了夏朝,非常強盛,因此華夏連稱。另一個說法,是華夏有衣冠之美,故稱華 華就是漂亮榮華的意思 有禮儀之盛,故稱夏 夏就是偉大廣大的意思 相對於四方其他地區的人民,華夏文明非常發達,因此華夏民族有很...
歷史上紂王是什麼樣的人,歷史上紂王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統一東夷和中原。商紂在位期間,積極開疆拓土,這有著十分深遠的影響。征伐東夷,為其帶來的不僅僅是戰爭,還對文化的傳播有著極大的正向作用。我們看一下郭沫若的評價 殷紂王這個人對於我們民族發展上的功勞倒是不可淹沒的。殷代末年有一個很巨集大的歷史事件,便是經營東南,這幾乎完全為周以來的史家所抹煞了。在牧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