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傳說有什麼?幾個,故事是怎樣的?快!!!!

2025-03-30 11:05:26 字數 1610 閱讀 1646

1樓:身兒

朋友你好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 你可以去這個**看一下,都是關於端午節的。

端午節的故事和傳說

2樓:網友

就是覺得還是**額葉杜濤去吧去吧去吧去吧去吧去吧去吧去吧去吧去吧去吧是唄!嚴肅的故事的故事的故事的故事的故。

端午節的傳說(簡短)

3樓:又雙叒來咯

西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丟進江裡,說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

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4樓:追劇喵喵喵

1、紀念屈原——屈原愛國抱石投江,人們為了紀念他,紛紛在五月五這一天將食物投入江中。

2、紀念伍子胥——伍子胥因愛國之舉,遭奸人陷害,後來在這一天自刎來警示他人。

3、紀念孝女曹娥——曹娥在這一天為救父親投江而入的孝節。

4、紀念介子推——東漢古籍中記載這一天紀念介子推。

5、古越民族圖騰祭——這一天是古代百越族祭祖的節日。

5樓:使用者

戰國時,楚國大夫屈原因苦勸楚王無果,憂憤投江自盡。楚國百姓懷念這位為人清正的大夫,於是將糯公尺包成包投入江中,希望魚群吃了公尺而不吃屈原屍身。後世延續為傳統,漸漸演化為端午節。

希望能解決您的問題。

6樓:慎玉巧勇雀

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後,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

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紛紛拿來了粽子、雞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還把雄黃酒倒入汪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屍體免遭傷害。

從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划龍舟,投粽子,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7樓:祝蘭改夏

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投江自盡,都來到江上,打撈屈原的屍體,拿來了粽子投入江中,有些人還把雄黃酒倒入汪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屍體免遭傷害。從此,每年五月初一,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划龍舟,投粽子,以此來紀念偉大詩人。

蒐集關於端午節的傳說

8樓:

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又名重午、端。

五、蒲節,時在農曆五月初五。端有「初」的意思,故稱初五為端五。夏曆(農曆)的正月建寅,按地支順序,五月恰好是午月,加上古人常把五日稱作午日,因而端五又稱重午。

端午節傳遍全國各地,主要分佈於廣大漢族地區,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少數民族也過此節。

傳說端午節佩戴香包有,傳說端午節佩戴香包有 之意?

中國風文雅配飾,配掛香囊自古是文人雅士,達官貴人的時尚!清新空氣 防黴驅蟲 除甲醛味 舒緩神經 解除緊張焦慮,緩解頭痛.男女傳情之物,此物最相思!送禮佳品,價廉物美,別有情趣!傳說端午節佩戴香包有什麼之意 每逢端午節,尤其是婦女和兒童,都佩戴香包。追溯香包的起源,早在先秦時代,女子用五線製成的飾物戴...

端午節的傳說,端午節的傳說30字

據傳說,陸河端午節的起源是紀念 走黃巢 公元875年的唐朝末期,黃巢領導農民大起義。公元881年,起義軍攻下唐都長安。當時陸河人的祖先居住在外省,由於受到官府的欺騙宣傳,認為黃巢和起義軍是魔鬼,以訛傳訛,大家非常害怕他們。在黃巢起義期間的一年農曆五月初五,大家聽說黃巢的軍隊馬上要打過來,忙於逃命。逃...

關於端午節的傳說有哪些,關於端午節的傳說 都有哪些

一 紀念屈原 最廣為流傳的就是紀念屈原的故事。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讒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 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 離騷 天問 九歌 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 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 公元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