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茶葉製茶
1樓:懂視生活
1、採青:即採摘青茶,採摘是用食指與姆指挾住葉間幼梗的中部,藉兩指的彈力將茶葉摘斷,採摘時間以中午十二時至下午三時前較佳,不同的茶採摘部位也不同,有的採乙個頂芽和芽旁的第一片葉子叫一心一葉,有的多采一葉叫一心二葉,也有一心三葉。
2、萎凋:在一定的溫度、溼度條件下均勻攤放,使適度促進鮮葉酶的活性,內含物質發生適度物理、化學變化,散發部分水分,使莖、葉萎蔫,色澤暗綠,青草氣散失。
3、發酵:發酵在一般茶上(除後發酵茶)是單純的一種氧化作用,只要將茶青放在空氣中即可。發酵對茶青造成下列的影響:
顏色的改變:未經發酵的茶葉是綠色的,發酵後就會往紅色變,發酵愈多顏色變得愈紅。葉子本身與泡出的茶湯顏色都是一樣。
4、殺青:通過高溫破壞和鈍化鮮茶葉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鮮葉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發鮮葉部分水分,使茶葉變軟,便於揉捻成形,同時散發青臭味,促進良好香氣的形成的一種製茶步驟。
5、揉捻:揉捻是普洱茶初制的塑型工序,通過揉捻形成其緊結彎曲的外形,並對內質改善也有所影響。
6、乾燥:是茶葉初加工環節較為重要的工序,主要是通過熱量蒸發茶葉水分,從而形成茶葉特有的感官品質和穩定的品質特徵。
7、精製:是指將毛茶通過篩分、風選、揀剔、拼配、勻堆等工序加工得到的產品。
8、包裝:茶葉包裝是指根據客戶需求對茶葉進行包裝,以促進茶葉商品銷售。乙個好的茶葉包裝設計可以讓茶葉的身價提高數倍,茶葉包裝已經是中國茶葉產業重要環節。
如何製茶?
2樓:
茶的製造並不是件簡單的事,必須要各方面的條件相互配合得宜,才能製出令人回味無窮高品質的茶葉。目前茶葉的製造已可工業化大量生產,但許多參加比賽得獎的茶葉仍是手工製作,像是一件藝術品。茶葉由茶樹上採摘後,經不同的加工過程可製作出各式不同的茶。
一般茶葉的製造過程包含了採摘茶菁、日光萎雕、室內靜置萎雕、炒菁、揉捻及乾燥等步驟。其中,茶菁的品質影響成茶的品質甚鉅,而品種、季節與採摘時間則會影響茶菁的品質,一般而論春茶、冬茶品質佳,秋茶次之,夏茶最差。
摘下的茶菁(茶樹的嫩葉),需立即進行發酵的步驟,其中「日光萎雕」主要是利用太陽能使茶菁的水分蒸散,並活化茶菁中的酵素開始進行發酵;「室內靜置萎雕」則是延續日光萎雕所引起的發酵作用。製茶學所稱的「發酵」,與一般食品的發酵(如釀酒、醬油)不同,並沒有微生物的作用,而只是茶菁內單純的酵素作用。發酵完的茶菁接著利用高溫破壞茶中酵素的活性,這步驟即稱為「炒菁」,目的是固定茶的風味。
為使茶葉易於沖泡,製茶者會把炒菁後的茶葉進行「揉捻」,利用外力使茶葉捲曲成形、並使茶葉組織細胞遭到破壞,汁液流出附著在茶葉表面上。最後進行「乾燥」,利用高溫來停止茶菁中所有的生化反應並降低水分,固定茶葉品質,同時也具有改善香氣及滋味的效果。
茶葉的種類繁多,分類方式不一,有依產地、季節、茶樹品種來分類的,也有依外觀形狀、色澤、香氣或製法來區分的。目前較廣為接受的方法,是依茶的發酵程度來區分。由上述萎雕(發酵)程度的不同,可把所得成品分為不發酵茶、部分發酵茶及全發酵茶三種。
不發酵茶」中最為我們熟知的是綠茶,綠茶在製造過程中並無萎雕及攪拌等過程,茶菁摘採後直接進入炒菁步驟,炒菁是把茶菁中的酵素作用完全抑制,也因此保有最多茶菁的原始成分,例如兒茶素與葉綠素,因此茶湯的色澤較綠。
部分發酵茶」的製程則是較不發酵茶多了萎凋及攪拌步驟,在這過程中,茶中一部分的化學成分會因酵素作用而發生了變化,產生了特殊的香氣及滋味,沖泡出茶湯的色澤與綠茶不同,變成金黃色至琥珀色,代表產品包括文山包種茶、凍頂烏龍茶、木柵鐵觀音等。
全發酵茶」製作過程特殊之處在於其萎雕的程度最高且最完全,因而茶菁內原有的一些多酚類化合物氧化聚合生成茶黃質及茶紅質等有色物質,故茶湯色澤是深紅色,代表產品為紅茶。
製茶的步驟
3樓:琉璃瓦上冰
製茶過程為:採青→萎凋→發酵→殺青→揉捻→乾燥→(初製茶) →精製 → 加工→包裝→(成品)
採青:採茶多在清晨朝露未乾時採茶,此時的茶葉營養價值最高。採茶時以拇指和食指夾住茶芽摘下,按不同茶類分別採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到五葉不等,2.萎凋:置於竹編竹篾上方,攤涼於無直射陽光的通風乾燥處,鮮葉水分降到65%左右。自然風乾可 以最大程度地保留茶葉的原有香味和有機成分。
3.殺青:去除青草味,蒸發一部分水分,炒制後利於揉捻成形。
4.搖青:把茶葉置於搖青器具中,通過轉動,茶葉與機械摩擦,造成葉細胞損傷,使茶多酚酶促氧 化,誘發香氣,形成茶所特有的香高味醇品質。
5.揉捻:分為機器揉捻及手工揉捻。讓茶葉細胞壁破碎,使茶汁在沖泡時易溶於茶湯,提高浸出率, 使茶葉成條。
6.烘焙:目的是蒸發葉內多餘水分,定型、產香。
7.乾燥:把揉捻好的茶葉在太陽光下自然曬乾,最大程度地保留茶葉中的有機質和活性物質。
8.燜黃:燜黃是使黃茶形成金黃的色澤和醇厚茶香的關鍵工序。溼度和溫度越高,變黃的速度越快。葉子含水量的多少和葉表溫度是影響燜黃的主要因素。
9.渥堆:是普洱熟茶製作過程中的獨**藝,也是決定熟茶品質的關鍵點,是指將曬青毛茶堆放成一定高度後灑水,上覆麻布,使之在溼熱作用下發酵。
資料拓展:
茶」字出於《爾雅‧釋木》:「檟,苦荼(即原來的「茶」字)也。」。茶的古稱還有荼、詫、茗等。
由於中國各地方言對「茶」的發音不盡相同,中國向世界各國傳播茶文化時的叫法也不同,大抵有兩種。比較早從中國傳入茶的國家語言依照漢語比較普遍的發音叫「cha」,或類似的發音,如阿拉伯、土耳其、印度、俄羅斯及其附近的斯拉夫各國,以及比較早和阿拉伯接觸的希臘和葡萄牙。俄語和印度語更叫「茶葉」(чchai)。
而後來由於荷蘭人和西班牙人先後佔據臺灣,從閩南語中知道茶叫「te」,或類似的發音,所以後來了解茶的西歐國家將茶稱為「te」(後演變為tea),尤其是相距很近、互相之間完全可以用自己語言交談沒有問題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對茶的名稱卻完全不同。
什麼是調和茶
4樓:
簡而言之就是咐山混合茶。
調和茶的原則:
1,以茶為主,加入的調和料要突顯茶味。
2,名芹慎字好聽。
3,舉例:枸菊延年茶(綠茶+枸杞+菊花)
雙龍戲珠(烏龍茶+龍眼)
碟嫌簡敬戀花(綠茶+玉蝴蝶+金蓮花)
5樓:拽影兒
我知道,就是「調」與「茶」合一起。
調味茶怎麼烘乾法
6樓:開心
乾燥方法,有烘乾、炒乾和曬乾三種形式。
1、綠茶的乾燥工序,一般先經過烘乾,然後再進行炒幹。因揉捻後的茶葉,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幹,會在炒幹機的鍋內很快結成團塊,茶汁易粘結鍋壁。故此,茶葉先進行烘乾,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鍋炒檔桐謹的要求。
2、紅茶的乾燥是將發酵好的茶坯,採用高溫烘焙,迅速蒸發水分,達到保質幹度的過程。
其目的有三:利用高溫迅速鈍化酶的活性行基,停止發酵;蒸發水分,縮小體積,固定外形,保持幹度以防黴變;散發大部分低沸點青草氣味,激化並保留高沸點芳香物質,獲得紅茶特有的甜香。
3、白茶是我國特產,主產於福建省。白茶在製法上採取不炒不揉的晾曬烘乾工藝。
4、黑茶的乾燥有烘焙法、曬乾法,以固定品質,防止變質。
茶葉烘乾機械:茶葉烘乾輪閉機是依靠流動的熱空氣來乾燥茶葉的,載運茶葉的工作部件是鏈板、百頁、網帶、孔板或槽體。
怎麼用茶具調茶
7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後提壺的使用手法:用右手拇指、中指從壺把柄的上方提起茶壺,無名指,小指頂住壺把柄的下方,食指輕搭茶蓋蓋鈕;提樑壺的使用手法:右手拿起壺提樑,左手輕提蓋鈕。注意:
茶壺在放回時茶嘴勿對客人。
輕按蓋鈕時勿將壺鈕上的孔蓋住。持壺。
抹茶蒸蛋糕怎麼做如何做好吃,抹茶粉如何用在糕點上
用料主料雞蛋2個低筋麵粉32克玉米澱粉5克抹茶5克白砂糖30克食用油椰汁30克 輔料檸檬汁數滴 抹茶蒸蛋糕好吃不上火的做法 1.首先把食用油和椰汁一起攪拌均勻,再加入蛋黃攪拌至乳化狀。2.篩入低粉 抹茶粉 玉米澱粉翻拌均勻。3.蛋白加入數滴檸檬汁,分次加入糖攪打到乾性。4.分兩次將蛋白糊與蛋黃糊翻拌...
如何運用茶文化推動茶產業發展,怎樣發展和弘揚中國茶文化 中國茶文化的發展
茶文化是茶文化,純正 深邃 高尚的茶文化都是脫離產業而存在的,與產業掛鉤的茶文化都或多或少的出現了變質。喝茶時一種生理需求,茶文化是一種精神需求,當社會的物質層面發展到了一定的程度,人們對精神層面的需求增大以後,茶文化的需求量相應增加,茶產業自然隨之增長。當然也有另外一種辦法,就是增加茶文化在當前精...
如何調製一杯茶餐廳的港式凍檸茶
取紅茶包衝開水適量,沖泡約30秒左右,取出茶包,放涼。放涼的紅茶灌到製冰袋中,紮緊袋口,放冰箱冷凍一夜。再取一紅茶包放杯中約倒開水至杯中一半的量,沖泡約30秒,取出茶包放涼。放幾片醃好的檸檬,倒點醃檸檬的糖水進去,攪拌好。取出前晚凍好的紅茶,撕掉袋子取出紅茶冰塊放到杯子裡攪拌好,就ok了!把茶包放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