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弗蘭克赫茲本實驗中的能量轉化過程

2025-04-04 14:05:09 字數 2515 閱讀 6684

1樓:匿名使用者

弗蘭克-赫茲實驗1.實驗目的(1)用實驗的方法測定汞或氬原子的第一激發電位,從而證明原子分立態的存在;(2)練習使用微機控制的實驗資料採集系統。2.實驗原理根據玻爾。

的原子模型理論,原子是由原子核。

和以核為中心沿各種不同軌道運動的一些電子構成的。對於不同的原子,這些軌道上的電子束分佈各不相同。一定軌道上的電子具有一定的能量。

當同一原子的電子從低能量的軌道躍遷到較高能量的軌道時,原子就配源處於受激狀態。若軌道培態態1為正常態,則較高能量的2和3依次稱為第一受激態和第二受激態,等等。但是原子所處能量狀態並不是任意的,而是受到玻爾理論的兩個基本假設的制約:

1)定態假設。原子只能處在穩定狀態中,其中每一狀態相應於一定的能量值ei(i=1,2,3,…)這些能量值是彼此分立的,不連續的。(2)頻率定則。

當原子從乙個穩定狀態過渡到另乙個穩定狀態時,就吸收或放出一定頻率的電磁輻射。

頻率的大小取決於原子所處兩定態之間的能量差,並滿足如下關係:其中稱作蒲朗克常數。

原子狀態的改變通常在兩種情況下發生,一是當原子本身吸收或放出電磁輻射時,二是當原子與其他粒子發生碰撞而交換能量時。本實驗就是利用具有一定能量的電子與汞原閉雹子相碰撞而發生能量交換來實現汞原子狀態的改變。由玻爾理論可知,處於基態。

的原子發生狀態改變時,其所需能量不能小於該原子從基態躍遷到第一受激態時所需的能量,這個能量稱作臨界能量。當電子與原子碰撞時,如果電子能量小於臨界能。

2樓:夏夜吹著海風

弗蘭克赫茲實驗:使用慢電子轟擊呈氣態的汞原子,發生碰昌穗撞,將電子的能量轉化給汞原子;通過改變加速電壓來改變電子的動能,並通過電流計來測量電子的數目耐歲卜雀舉。

3樓:帝一娛樂

原發布者:allevvi 弗蘭克-赫茲實驗1.實驗目的李鏈頃(1)用實驗的喚敗方法測定汞或氬原子的第一激發電位,從而證明原子哪陸分立態的存在;(2)練習使用微機控制的實驗資料採集系統。2.實驗原理根據玻爾的原子模型理論,原子是由原子核和。

4樓:眉山風行**

追你的女生都很傷心可是我永不會追我要讓你忍不住動心要保持魅力忽遠又忽近不能隨意獻殷勤乓環憂驢斜潮。

弗蘭克赫茲實驗原理

5樓:逸飛生活百科

<>弗蘭克赫茲實驗原理:原子只能處於一些不連續的能量狀態e1、e2,處在這些狀態的原子是穩定的,稱為定態。原子的能量不論通過什麼方式發生改變,只能是使原子從乙個定態躍遷到另乙個定態。

弗蘭克赫茲實驗證明原子內部結構存在分立的定態能級。這個事實直接證明了汞原子具有玻爾所設想的那種「完全確定的、互相分立的能量狀態」,是對玻爾的原子的量化模型的第乙個決定性的證據。

弗蘭克 赫茲實驗曲線為什麼呈週期性變化

6樓:惠企百科

隨著電子能量變大,電子和汞原子交替做彈性碰撞和非彈性肆彎碰撞,波峰代表彈性碰撞,損失能量少,電流就大,越過閾值後能量顯著減小。

在充汞的f-h管中,電子由熱陰極發出,陰極k和第二柵極g2之間的加速電壓ug2k使電子加速。第一柵極對電子加速起緩衝作用,避免加速電壓過高時將陰極損傷。在板極p和g2間加反向拒斥電壓upg2。

當電子通過kg2空間,如果具有較大的能量(≥eupg2)就能衝過反向拒斥電場而達到板極形成板流,被微電流計pa檢測出來。

弗蘭克赫茲實驗說明了什麼

7樓:封琴瑟煙雨冢

1914年,弗蘭克(james franck,1882~1964)和赫茲(gustar hertz,1887~1975)在研究中發現電子與原子發生非彈性碰撞時能量的轉移是量子化的。他們的精確測定表明,電子與汞原子碰撞時,電子損失的能量嚴格地保持,即汞原子只接收的能量。

這個事實直接證明了汞原子具有玻爾所設想的那種「完全確定的、互相分立的能量狀態」,是對玻爾的原子量子化模型的第乙個決定性的證據。由於他們的工作對原子物理學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曾共同獲得1925年的物理學諾貝爾獎 。

在本實驗中可觀測到電子與汞蒸汽原子碰撞時的能量轉移的量子化現象,測量汞原子的第一激發電位,從而加深對原子能級概念的理解。

弗蘭克-赫茲實驗為能級的存在提供了直接的證據,對玻爾的原子理論是乙個有力支援。弗蘭克擅長低壓氣體放電的實驗研究。1913 年他和g.

赫茲在柏林大學合作,研究電離電勢和量子理論的關係,用的方法是勒納德( )創造的反向電壓法,由此他們得到了一系列氣體,例如氦、氖、氫和氧的電離電勢。後來他們又特地研究了電子和惰性氣體的碰撞特性。

8樓:宗政志強偶仙

弗蘭克—赫茲實驗證明原子內部結構存在分立的定態能級。這個事實直接證明了汞原子具有玻爾所設想的那種「完全確定的、互相分立的能量狀態」,是對玻爾的原子量子化模型的第乙個決定性的證據。

9樓:鞠良驥文暄

溫度對夫蘭克赫茲實驗是有一些影響的。溫度如果過高,電子的平均動能就會比較高,會更容易激發原子躍遷,使得繪製的ui關係曲線整體平移。

此外,溫度過高還會使得氣體分子和電子的平均自由程下降,原子的躍遷幾率變大。這些都會影響最終的實驗結果。

弗蘭克 赫茲實驗思考題

1不能復,此時若沒有減 制速電壓,則碰撞後的電子bai將不能du由電壓而區分是否能夠到達另zhi一極,dao 這是波峰應該是不規則的。2電子由陰極k出發,受第二柵極g2正電壓作用加速,在管中與汞原子碰撞。逐漸增加kg2電壓,觀察屏極電流。發現電流逐漸增加,但每增加4.9v,都出現一次電流陡降。第一次...

簡述elisa實驗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溫育的溫度 和方式有哪些以及注意事項 溫育的溫度 育常採用的溫度有43 內37 C 室溫或4 C等。37 C是實驗容室中常用的溫育溫度,也是大多數抗原抗體結合的最適反應溫度。抗原抗體反應一般在37 C經1 2h產物的生成可達頂峰,為加速反應,可在一定範圍內提高反應的溫度並在反應過程中連續振盪來增加抗...

本實驗中電導率儀選用高周檔為什麼?

電導率選用高檔的話,是為了給他提供一個很高的電壓。本試驗這個電導率儀的話,選用這個高檔原因的話,應該是這個導電率的話,必須要最優狀態。我覺得一般情況下的話,本實驗中導電率選用高周檔的話,是使這個實驗變得更加順利。實驗中的電腦裡的選用高檔就高檔的說的話為什麼來說的話就是它的選用的頻率。腦力選用高周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