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天寺在哪裡,承天寺的介紹

2025-04-05 00:25:21 字數 1442 閱讀 8347

1樓:居家能手小晴

承天寺在福建省泉州市中心承天巷對面南俊巷東側。承天寺又名月臺寺,南唐保大末年至中興初年建造,歷代屢經重修,與開元寺、崇福寺並稱「泉州三大叢林」。寺廟內有「一塵不染」、「梅石生香」等奇景,原為五代十國時期清源軍節度使留從效的南花扒租緩園。

除此之外,承天寺也是寧夏銀川寺廟、簡陽市施家鎮寺廟等名稱。

閩南古剎承天寺,位於泉州市中心承天巷對面南俊巷東側。原為五代節度使留從效的南花園。南唐保大末年至中興初年建寺,初春模名「南禪寺」。

北宋景德四年賜名承天寺,其規模僅次於開元寺,為閩南三大叢林之一。因寺廟第一山門橫匾上有金光閃爍的「月臺」兩字,故又名月臺寺。

承天寺是85年在原址重修的。承天寺環境清幽,頗具城市山林之概,是鬧市難得的一片園林緣地。承天寺,被稱為「城市山林」的十奇景分別是偃松清風、方池梅影、捲簾朝日、榕徑午蔭、塔無棲禽、瑤臺明月、推蓬雨夜、嘯庵竹聲、鸚歌暮雲、石如鸚鵡。

南宋泉州太守王十朋將這十景加以總結,寫有「十奇」詩七律十首,後明書法家張瑞圖將這十景書刻於碑文,傳之後世。但也有人認為「月臺倒影」、「一塵不染」、「梅石生香」各為十景之一。元代,寺內建有七級浮屠,明嘉靖時,又增建檀樾祠,但屢遭兵焚型讓,歷代屢經修葺。

2樓:真果粒不真

1、承天寺在福建省泉州市中心承天巷對面南俊巷東側。承天寺又名月臺寺,南唐保大末年至中興初年建造,歷代梁信屢經重修,與開元寺、崇福寺並稱「泉州三大叢林」。

2、寺廟內有「一塵不染」、「梅石生香」等奇景,橡清輪原為五代十國時期清源軍節度使留從效的南花園。除正則此之外,承天寺也是寧夏銀川寺廟、簡陽市施家鎮寺廟等名稱。

承天寺的介紹

3樓:單身快樂

承天寺位於福建省泉州市中心承天巷對面南俊巷東側,又名月臺寺,南唐保大末年至中興初年(西元957-958年)建寺,歷代屢經重修,與開元寺、崇福寺並稱泉州三大叢林,有「一塵不染」、「梅石生香」等奇景。承天寺原為五代節度使留從效的南花園,南唐保大末年至中興初年(957一958年)建寺,初名「南禪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賜名承天寺,其規模僅次於開元寺,為閩南三大叢林之一。

承天寺的介紹

4樓:品越瞳

承天寺位於銀川古城西南部,寺門朝東開啟,院內現存建築有五佛殿、佛塔、韋馱殿、臥佛殿。

承天寺的簡介

5樓:暗襲晴子惟

在銀川古城西南部,有一座著名的寺院叫承天寺,寺內中間一座聳立雲端的古塔,就是承天寺塔,人稱「西塔」。這是寧夏現存的一百多座古塔中最高的一座磚塔。

承天寺,寺門朝東開啟,院內現存建築有五佛殿、佛塔、韋馱殿、臥佛殿。韋馱、臥佛二殿兩側建有南北向配殿。殿宇之間,以重簷磚雕垂花門和圍牆連線,形成四合院式的院中院。

坐落在外院的五佛殿與佛塔同建在一條東西向的中軸線上。外院院落寬闊,古樹參天,松柏長青,肅穆寧靜 。

求記承天寺夜遊的翻譯,《記承天寺夜遊》的翻譯

原文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 x ng 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譯文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脫下衣服準備睡覺時,看見月色照進了門裡,於是我欣然而起...

記承天寺夜遊中表達感情的句子,記承天寺夜遊表達作者情感的句子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一個空就是 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採納哦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記承天寺夜遊表達作者情感的句子 這個的話,個人認為最好的方式就是你結合當時作者的時代背景以及生活經歷去更好的理解他寫這篇文章的感情是最好的,如果你能夠做到身臨其境的去理解...

《小石潭記》和《記承天寺夜遊》的異同

兩篇文章,都放在蘇教版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它們均寫景,一文摹寫潭中景色,一文摹寫院中月光。兩篇文章,都在景中寓情。它們借景抒情,抒寫著自己的切身感受 它們託物言志,都因貶官,排遣著自己內心的鬱悶。兩人這些較為特殊的心境,都是我們能感受得到的。文中的寫作手法,較為相似。兩篇文章都運用了描寫 襯托等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