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正荒政全文及翻譯
1樓:網友
皇佑二年,吳中大飢,殍殣枕路,是時範文正領浙西,發粟及募民存餉,為術甚備,吳人喜競渡,好為佛事。希文乃縱民競渡,太守日出宴於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遊。又召諸佛寺主首,諭之曰:
飢歲工價至賤,可以大興土木之役。」於是諸寺工作鼎興。又新敖倉吏舍,日役千夫。
監司奏劾杭州不卹荒政,嬉遊不節,及公私興造,傷耗民力,文正乃自條敘所以宴遊及興造,皆欲以發有餘之財,以惠貧者。**、飲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於公私者,日無慮數萬人。荒政之施,莫此為大。
是歲,兩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歲飢發司農之粟,募民興利,近歲遂著為令。既已恤飢,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王之美澤也。
—沈括《夢溪筆談》卷十一 官政。
譯文】宋朝仁宗在政期間,吳州一帶鬧大饑荒,當時范仲淹正在浙西當職,他下令散發公尺糧以賑濟災民。並鼓勵百姓儲備糧食,救荒的措施非常完備。 吳州的百姓喜歡賽舟,並且信仰佛教。
於是範促淹鼓勵這兒的百姓舉行划船比賽,自己也日日在湖上宴飲。從春季至夏季,當地的百姓幾乎每天都扶老攜幼在湖邊爭看賽舟。另外,范仲淹又召集各佛寺方丈住持,對他們說:
鬧饑荒的年份也是工錢最是低的時候,正是寺院大興土木建院修造的大好時機。」於是各寺廟住持開始招募工人大肆興建。范仲淹又召募工人興建了朝廷的穀倉及官府衙役的宿舍,每天募集的工人多達一千人。
監察的**認為范仲淹此舉是不體卹荒年朝廷的財政困難,竟然鼓勵百姓划船競賽和寺院大興土木,勞民傷財,所以上奏朝廷,奏請治范仲淹的罪。范仲淹上奏說:「我之所以要鼓勵百姓宴遊湖上,寺院和官府大興土木,用意是借有錢的百姓,來救濟貧苦無依的窮民,使他們靠出賣勞力來過生活,能夠依賴官府和民間所提供的工作機會生活,不致於背井離鄉,餓死荒野。
這年全國的大饑荒,只有杭州一帶的百姓沒有受到嚴重的災害。
文言文《告荒》**翻譯
2樓:匿名使用者
有一荒年,一老人到縣衙告災情,請求少徵賦稅,縣官問道:「麥子收了幾成?」
老人答道:「三成。」
縣官又問棉花。
縣官再問稻穀。
老人又問答說:「也是二成。」
縣官頓時大怒道:「有了七成的年景,你還敢謊報災難,膽子真不小。左右……」
老人趕忙說:「大人息怒,我說的句句是真。我活了150歲了,還真沒見過這麼大的荒年呢!」
縣官側耳細聽看了看老人。
老人說:「我今年70多歲,大兒子40多歲,小兒子30多歲,合起來不是150歲嗎?」
縣官聽了,哭笑不得,「大膽刁民,糊塗蟲乙個,竟也來報案!」又喊臺下的衙役,「還不趕快攆出去?」
衙役回來覆命時,縣官正色言道:「以後遇到這類糊塗蟲報案,一律不得受理。」
荒政之所不廢也,求譯文
3樓:網友
出自朱熹所著《孟子集註 梁惠王章句上》解釋「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所引用的「楊氏曰:「移民移粟,荒政之所不廢也。
然不能行先王之道,而徒以是為盡心焉,則末矣。」」
譯文:遷移人民,搬運粟糧,說明賑濟饑荒的措施方法沒有被廢棄。但是不能執行上古賢明君王的治國之道,而光以為(移民移粟)這種方法就是盡心了,就是差一等的(治國之道)了。
文言文作文寫景,文言文作文範文寫景
三年級有一篇作文叫 玩中的樂趣 我不會寫,誰會寫,請告訴我,謝謝。現在離兒時已經很久了,兒時的遊戲已經變得模糊,但是在平時幾個朋友一起時,會一起做一些遊戲,最原始的遊戲就是石頭剪子布,等等,然後在一個人的時候,會回憶,然後會有.文言文作文範文寫景100 冼村小學龍麗嬋 論語 這本書雖然只是一些隻言片...
文言文翻譯文言文翻譯
趙普字則平,幽州薊人。後唐時幽州主將趙德勻連年發動戰爭,老百姓人力 物力受到很大消耗。趙普的父親趙回率領全族人遷居常見,又遷居河南洛陽。趙普為人忠厚,寡言少語,鎮陽豪門大族魏氏把女兒嫁給他為妻。太祖經常便裝出行訪問功臣之家,趙普每次退朝,都不敢隨便穿戴。一天,傍晚時分下起了大雪,趙普估計皇帝不會出行...
文言文翻譯,文言文翻譯
註釋 知 掌管。平糶 ti o 平價出賣糧食。右窶 j 子而左富商 保護貧苦人而壓抑豪富人。監生 此指儒生。駝錢騾 只看重錢財的畜牲。這是罵人的話。皁卒 穿黑衣的官府差役。摔 zu6 揪住。黥 q ng 面 本是古代的一種刑罰,用刀刻額頰,再塗上墨。此指用墨筆在監生臉上亂塗。無算 無數。譯文 鄭板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