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信有什麼作用?信最早出現在什麼書中

2025-04-12 17:20:23 字數 2753 閱讀 9490

1樓:十九嶼你

書信是一種向特定物件傳遞資訊、交流思想感情的應用文書。

我國曆做灶史文化悠久,是有名的禮儀之邦。人們的社會交往。

和思想感情交流,大多通過一定的禮儀形式和一定的文化活動方式來進行。

在實際生活中,每個人都經常使用到一系列的應用文,如傳統的書信、名片、柬貼、啟事、題詩題詞、對對聯等,現代的如電報、傳真、特快專遞。

電子郵件等。這些應用寫作包含著豐富的禮儀內容,具有中華民族。

濃厚的文化色彩。

在古代書信作為主要的通訊**,它不僅僅傳達著國與國的文化交流,同時也傳遞著人們思想的情懷(對家鄉父老、對愛人、對朋友。還起到了報平安的深層含義。

親筆給親戚朋友寫信,不僅可以傳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且能給受信人以「見字如面。

的親切感純緩扮;科技不斷進步,又相繼出現了**、電報、郵寄錄音帶、錄影帶、電子郵件等交流資訊的手哪叢段,可以預見,未來電子郵件這一新興的手段會被越來越多的人運用。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與社會的關係也在進行重新建構,書信的運用除傳統用法,即公函。

私函之外,乙個新的發展動向便是原先私函類中因為個人需要而向**機構、企事業單位。

知名學者等個人所發的事務性的信件,這一類信件的使用量逐漸增多,值得注意。

2樓:誓言割

商朝。乙個國轎肆沒家、乙個民族可供研究的歷史往往是以「信史」為開端的。所謂「信史」,是指有藉可查的歷史。

世界公認中國的「信史」是從商代開始的。眾所周知,西元前841年是中國紀年曆史的開始;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春秋》,該書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14年(前481年)的歷史。《春秋》是魯國的史書,傳說由閉納孔子編定。

春秋》一書的史料價值很高,記載的內容基本上是可信的。因而,中國最早的「信史」是從《春秋》所記載的歷史開始的。西元前841年,我國開始有明確的且不間斷的紀年。

西周共和時期是指周厲王逃離鎬京後至周宣王登位前的乙個時期,即約前841年至前828年期間。

前841年(一說前842年)國人暴動,周厲王逃到彘(今山西霍州市)之後,由共伯和攝行王事,稱為共和。共和元年(前841年)是中國歷史上有確切紀年的開始。直到周厲王死後,還政於其子周宣王前後14年的這段時期,史稱共和行政。

一說是由周定公、召穆公共同主政,所以又稱周召共和。

參雹蔽見:《史記》

古本竹書紀年》

3樓:網友

最早的信是用來傳遞戰事的。

4樓:拂塵寫意

涉及到書信起源已不可考,大概先人靠結繩記數時起,那會沒有文字,分了多少獵物,打了多少獵物,**獵物多,靠這樣的一種形手餘殲式記錄下來傳達給別人,這畢衝就是早期的毀渣書信。

信的用途有哪些

5樓:小美美生活百科

<>信的用途有交流資訊、情感交流、證明身份、提高寫作水平、傳承文化等。

1、交流資訊:信用語言文字,向特定物件傳遞資訊,述說事情原委。

2、情感交流:信能表達思想感情,給受信人以「見字如面。

的親切感。3、證明身份:專用書信,如介紹信。

證明信、推薦信具有專門用途的書信,可用於證明身份。專用書信有特定的格式和寫作要求,多用於個人與機關團體,或機關團體之間的公務聯絡。

3、提高寫作水平:寫信有利於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以後寫作文就會寫到更好。

4、傳承文化:信還能傳承中國文化。

如果全中國人都用**、電腦上的微博來跟別人交流,長期下去就有可能不會寫中國漢字,中國幾千年來文字的將面臨消失。

信是怎麼產生成的

6樓:教育達人小嫣

古文從言省。意思是人言為信,把誠信作為乙個人的立身之本。當然也有人認為,此字並非是會意,人的說得話也可能是謊言。

信,從言,人聲,或千聲的字。但不管怎樣,這個信與人的說話是有關的。我們認為信的本義是言語真實可信。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儒家講究三綱五常,這五常就是「仁義禮智信」。西周末年,周幽王為討寵姬褒姒的喜歡,烽火戲諸侯,結果犬戎攻進鎬京,幽王身死國滅。

7樓:原來是阿懿

我就知道信是寫出來的用筆來傳遞自己的情況告訴對方。

8樓:在鴛鴦湖去咖啡館的袁術

用筆寫的,用筆寫在紙上,傳送給別人,告訴別人,自己自己現在的情況。

信最早出現在什麼書中

9樓:njfdufcx王

論語》是中國古代經典著作,其中提到了「信」這個概念,據說是中國最早提出「信」的經典著作。《論語》中有一段關於「信」的記載:「子曰:

信近乎義,言可復也。』」這句話的意思是:「子說:

誠實與義利接近,譽橘言談可以重複。』」這句話提到了「信」的概念,表明「信」在中國慶州團最早出現在《論語》中。

論語》的作者是孔子,他在論語中提出了「信」的概念,把誠實當作一種道德準則,要求人們要誠實守信,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孔子認為,「信」是人們行為的準則,是一種做人的基跡仿本素質,他要求人們要信守承諾,不可欺騙他人,這也是中國古代「信」的最初的概念。

信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10樓:網友

1、替雛鳥給媽媽寫信。

2、替花朵給蜜蜂寫信。

3、閉清替大海給小船寫信。

4、替雲給雲寫信。

5、替樹給樹寫信。

6、替自己給朋友寫信。

信》是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一單元課文,選自詩人,兒童文學作家金波的《金波兒童詩選》。

月餅最早出現在哪個朝代,月餅是最早出現在我國哪個朝代,是誰第一個做的?

月餅是最早出現在我國殷 周時期,第一個做月餅的無記載。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月餅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 周時期,江 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 太師餅 此乃中國月餅的 始祖 據說起源於唐代。洛中見聞 曾記載 中秋節新科進士曲江宴時,唐僖宗令人送月餅賞賜進士。北宋之時...

小說一詞最早出現在那裡小說一詞最早出現在那裡

復 一詞最早見於 莊子 外製物 飾小bai說以幹縣令du,其於大達亦遠矣zhi。dao即 瑣屑之言,非道術所在 幹,追求 縣令,美好的名聲。瑣屑之言 淺識小道 正是 之為 的本來含義。桓譚在其所著 新論 中,對 如是說 若其 家,合叢殘小語,近取譬論,以作短書,治身理家有可觀之辭。仍然是 治身理家 ...

高粱最早出現在我國什麼時候

高粱是中國最早栽培的禾穀類作物之一。有關高粱的出土文物及農書史藉證明,五千年以來,中國古代人民在黃河流域就已培育出高梁品種,並大面積種植生產,最少也有5000年曆史了。如 本草綱目 記載 蜀黍北地種之,以備糧缺,餘及牛馬,蓋栽培已有四千九百年。高粱被中國的人工種植歷史不算很悠久,現有考古發掘實物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