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原文註釋與賞析
1樓:鮮活且善良丶桃花
唐 詩。唐代是中國古典詩的**時代,藝術成就輝煌。
唐詩創造了很多種詩歌表現手法,而且形成了多樣的風格流派。唐詩的發展,通常認為有四階段,即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第一階段的初唐宮廷詩人完成了中國古典詩歌格律化的過程,但華美的形式掩蓋不住情調上的蒼白平庸。
初唐四傑轉變了這種風格,唐詩因此革新而獲得段沒新的轉機。第二階段的盛唐出現了偉大詩人李白及一大批才華橫溢的優秀詩人。熱情洋溢、豪邁奔放和濃烈的浪漫氣質是盛唐詩人的主要特徵。
盛唐握寬納的 **在中唐受到抑制,藝術風格的多樣化比盛唐更為明顯,第三階段的中唐詩人對語言的表現形式更為關注,偉大詩人杜甫是典型代表。第四階段以杜牧、李商隱等詩人為代表的晚唐詩歌則籠罩著哀婉和衰巧或颯的氣氛。
題詩後譯文 | 註釋 | 賞析
2樓:成大文化
題詩後 [唐代] 賈島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衫衡鍵賞,歸臥故山秋。
譯文及註釋譯文這兩句詩我構思三年才得來,一讀起來禁不住兩行熱或巧淚流出來。瞭解我思想情感的好朋友如果不欣賞這兩句詩,我將隱跡故,攔閉以度殘年,再不作詩了。
註釋吟:讀,誦。知音:指了解自己思想情感的好朋友。賞:欣賞。得:此處指想出來。
題解 賈島作詩錘字煉句精益求精,佈局謀篇也煞費苦心。這首詩就是他視藝術為生命,全身心投入,執著追求完美境界的精神風貌的真實寫照。
古詩鑑賞。求答案
3樓:野草蒼茫
水上鳴榔不繫船。醉來深閉短篷眠。潮生潮落自年年。 一尺鱸魚新活計,半蓑煙雨舊衣冠。廟堂空有畫圖看。
1、描寫了圖中人物散淡自如、無拘無束、寄情山水,超凡脫塵的生活態度。
2、釣到一尺來長的美味鱸魚可以改善一下生活,足以安慰披著蓑衣穿戴舊衣帽的人了,表現了甘於清貧寂寞,卻自有生活樂趣的舒心生活。
3、空:就是虛空,虛無。指朝廷中人(**顯貴)無法身處如煙波閣中的垂釣者那麼愜意,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只能眼巴巴地在畫圖中去過癮、去想象。
4樓:匿名使用者
有人說,人生的路上,最浪漫的事,一種。
是相濡以沫,一種是。
相忘於江湖。
跪求古詩的賞析加註釋
5樓:網友
白居易的陰雨。
解釋:今天的山嵐霧靄特別的重,天涯廣闊這裡卻是如此的偏僻深遠。聞見灘頭江水帶來的秋意撲面而來,山谷的氣候溼潤,晴天也多像陰天。
望向帝京但是雲遮住了眼,想著故鄉,簷上的雨一滴滴滴到心裡。用什麼來安慰我這幽深彷徨的思緒,唯賴這北窗下的琴來解我心中孤獨。
賞析:表面看來寫的是詩人在外地為官,境遇艱苦,其實寫景即是抒情,作者的心情就像這嵐霧、灘聲、峽氣、正所謂,陰天,在不開燈的房間,思緒萬千,心潮澎湃,想要回到京城,但事不如人願,古來材大難為用,將登太行雪滿山。
中心思想:我要回到京城,離開這沒有暖氣溼冷透骨的江洲,trust me,i'll be back.
這首詩可以與其《琵琶行》一起參看,應該都是謫居江州(九江)時寫的。
6樓:九月炎蝶
雲淡風輕過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餘心樂,將謂偷閒學少年.
註釋](1)偶成:偶然寫成。(2)傍:靠近。(3)時人:當時的人。
譯文]天空飄著淡淡的白雲,春風輕輕地佛著人面,時當近午,我漫步於野花之間,隨著一行垂柳來到河邊。當時的人不知我心裡多麼快樂,說我偷閒學那些到處遊蕩的少年。
賞析 這是一首即景詩,描寫春天郊遊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寫理趣的詩,作者用樸素的手法把柔和明麗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樂的心情融為一體。開頭兩句寫雲淡風輕、繁花垂柳,一片大自然的鬱勃生機;第三句是詩意的轉折和推進,第四句更進一步說明自己並非學少年偷閒春遊,它所要表達的是一種哲理,以及對自然及宇宙的認識。全詩表達了理學家追求平淡自然、不急不躁的修身養性的色彩和水到渠成的務實功夫,也表現了一種閒適恬靜的意境。
風格平易自然,語言淺近通俗。
西江月·夜行黃沙①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②,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③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註釋】 ①黃沙:黃沙嶺,在江西上饒西。
「明月」句:蘇軾《次韻蔣穎叔》詩:「明月驚鵲未安枝。」別枝:斜枝。
社:土地神廟。古時,村有社樹,為祀神處,故曰社林。
賞析】 這首詞是辛棄疾貶官閒居江西時的作品。著意描寫黃沙嶺的夜景。明月清風,疏星稀雨,鵲驚蟬鳴,稻花飄香,蛙聲一片。
詞從視覺、聽覺和嗅覺三方面抒寫夏夜的山村風光。情景交融,優美如畫。恬靜自然,生動逼真。
是宋詞中以農村生活為題材的佳作。
杜甫《春夜喜雨》賞析。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春夜喜雨》是杜甫在唐肅宗(李亨)上元二年(761)春天,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時寫的。這是描繪春夜雨景,表現喜悅心情的名作。
7樓:厙笛韻
《風》李嶠。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解釋。風吹落了很多的秋葉。
催開了早春二月的鮮花。
吹過江,捲起千層高的大浪。
吹入竹林,吹歪了萬竿的竹子。
天淨沙·秋。
白樸 孤村落日殘霞①,輕煙老樹寒鴉②,一點飛鴻影下。
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註釋〕 ①殘霞:晚霞。
寒鴉:天寒歸林的烏鴉。
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2)妝成(3)一樹(4)高,萬條垂下綠絲絛(5)。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7)春風似(8)剪刀。
柳:柳樹,落葉喬木或灌木,葉子狹長,種類很多。此詩描寫的是垂柳。
碧玉:碧綠色的玉。這裡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綠的柳葉顏色如碧綠色的玉。
妝成:裝飾,打扮。
一樹:滿樹。一,滿,全。在中國古典詩詞和文章中,數量詞在使用中並不一定表示確切的數量。下一句的「萬」,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絛(tāo):用絲編成的繩帶。絲絛:形容一絲絲像絲帶般的柳條。
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體分成若干部分。
二月:農曆二月,正是初春時節。
似:好像,如同,似乎。
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于謙(西元1398—1457年)——字廷益,號節庵,錢塘(今浙江杭州市)人。明代詩人,也是一位傑出政治家和軍事家。②千錘萬鑿:
錘,錘打。鑿,開鑿。形容開採石灰非常艱難。
等閒:平常。④渾:
全。⑤清白:指石灰潔白的本色,又喻人的高潔品格。
引你欣賞。傳說這是于謙12歲時的作品。詩中借詠石灰,表現了自己不畏艱難、堅貞不屈,甘為民眾的利益作犧牲的高尚精神。
首句寫開採石灰岩的艱難困苦,說明石灰從出世時即經受磨鍊。次句寫石灰在燒製過程中要經過烈火煅燒,面對嚴酷考驗,卻從容自若,處之淡然。「烈火焚燒」與「若等閒」,鮮明對照,更襯托出石灰的頑強。
後兩句借石灰之口,一語雙關,表示出作者不怕犧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潔品格在人間的追求。詩中運用了擬人、借喻等手法,形象生動,語言也鏗鏘有力。
古詩文賞析,初一古詩文賞析
遊山西村 詩人在語調極其自然親切的詩句中向人們展示了農村自然風景之美 農民淳樸善良之美,並把自己熱愛祖國 熱愛人民 熱愛生活 熱愛自然的高尚情操美融於其中。原詩 遊山西村 宋代 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
高中古詩詞鑑賞 要有答案的簡短,高中詩詞賞析 不懂別來
春 雨 周邦彥耕人扶耒語林丘,花外時時落一鷗。欲驗春來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雖然這兩首詩抒發的情感相近,但在藝術表現上卻有很多不同之處。你喜歡哪一首?請自選一個角度略作分析,說說自己偏愛其的理由。答案 杜詩要點 直抒胸臆的抒情風格 好雨知時節 借擬人修辭塑造形象 知時節 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想像,...
古詩詞賞析徵文古詩詞賞析徵文600字
蘇小小墓 幽蘭露,如啼眼。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草如茵,鬆如蓋,風為裳,水為佩。油壁車,夕相待。冷翠燭,勞光彩。西陵下,風吹雨.李賀的 鬼 詩,總共只有十來首,不到他全部作品的二十分之一。然而 鬼 字卻與他結下了不解之緣,被人目為 鬼才 鬼仙 這些詩表現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應當怎樣評價,也成了一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