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劃分文言文課文停頓的節奏?
1樓:檸檬本萌愛生活
《狼》文言文停頓劃分: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只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屠懼,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並驅/如故。
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佔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馳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後,一狼/洞/其中,意/將隧/以攻其後/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後/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簡介。《聊齋志異》中有《狼三則》。其一被蘇教版義務教育語文課本八年級下冊收錄為「專題 《狼》」,其二被選為滬教版義務教育語文課本八年級下冊第34課《狼》。
魯教版義務教育語文課本六年級下冊30課《狼》,2016年新審訂人教版義務教育語文課本七年級上冊第20課《狼》和部編義務教育課本七年級上冊第20課《狼》。2019年版定為七年級上冊第18課。
文言文節奏的劃分方法?
2樓:遠景教育
文言文語句節奏的劃分:
一、句首語助詞(又叫句首發語詞)、關聯詞後面應有停頓。
二、古代是兩個單音節詞,而現代漢語中是乙個雙音節詞的,要分開讀。
三、根據語言順序來停頓,即按照「主語—謂語—賓語」、「狀語—謂語」、「動詞—補語」來停頓,也就是說,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動詞和補語之間要作停頓(定語與中心詞之間一般不停頓),以使語意明顯。
四、充當狀語的名詞和中心詞之間要連讀,即名詞作狀語時,一般在該詞前停頓,且不能把狀語與中心詞讀開。若分開讀,就錯將狀語當成了主語,改變了句子的意思。
五、「而」字後應該停頓。但「而」字在句中若起到下列作用,那麼就不能停頓,也就是說,「而」字不能和後面的詞語分開讀,應該連讀。
1.「而」在句中如果連線的是形容詞(或副詞)與動詞,即「形容詞(副詞)+而+動詞」,這時前邊的形容詞或副詞充當狀語,起修飾後面的動詞的作用,不能分開讀。
2.「而」在句中如果連線的是兩個動詞,即「動詞+而+動詞」,那麼而表示順接,也就是說,前面乙個動作發生了,後面的動作緊接著就發生了,這時「而」後面就不能停頓,應和後面的動詞連續。
3.「而」連線詞性相同的兩個詞語(即兩個名詞、兩個動詞、兩個形容詞),表示並列,相當於「而且」、「又」、「和」或不譯,這時「而」後不應該停頓。
4.「而」表示承遞關係,相當於「而且」、「並且」、「就」或不譯。
六、節奏停頓應體現句子結構的原貌。
七、節奏停頓要體現出省略成分。
八、對古代的國號、年號、官職、爵位、史實、地名要了解,否則易導致朗讀停頓錯誤。
九、「也」用在句中揭示停頓,朗讀時在其後停頓。如作句尾語氣助詞則不作停頓。
十。一、句式整齊的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朗讀時可用相同的停頓來讀,使語氣語調一氣貫通。
文言文語句節奏劃分三條規律:
一、根據文言句子語法結構確定朗讀節奏(主、謂、賓).
二、根據發語詞、句首的語氣詞、關聯詞等虛詞或總結性的詞語來確定朗讀節奏。
三、語句倒裝之處要停頓。
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必須正確理解文意,因為這是確定文言文停頓節奏的前提。在總結經驗的同時,打好紮實的文言基礎,使自己具有良好的文言語感。
望【明教團隊】為您解答,如有疑問,請繼續追問,謝謝!
米顛趣味兩則文言文翻譯,學奕文言文翻譯
米芾 知無為軍,初入川廨,見立石頗奇,喜曰 此足以當吾拜 遂命左右取袍笏拜之,每呼曰 石丈 言事者聞而論之,朝廷亦傳以為笑。譯文 米芾擔任無為軍事長官,剛剛到達州官坻,看見一塊立石極為奇異,十分驚喜地說 這奇石足以讓我祭拜 於是就命令部下給自己穿上官袍並手持笏板拜祭它,一邊拜還一邊喊著 石丈 喜歡傳...
文言文句子朗讀節奏劃分,文言文朗讀劃分節奏的技巧有哪些
1.潭中魚 可百許頭,皆若 空遊 無所依 三處 2.四面 竹樹環合,寂寥無人 兩處 3.其岸勢 犬牙差互,不可 知其源 兩處 4.以其境 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 而去 兩處 5.餘 嘗求 古仁人之心 兩處 6.然則 何時而樂 耶 兩處 7.刻 唐賢今人詩賦 於其上 兩處 8.居 廟堂之高 則 憂民,...
課文複習提綱《文言文兩則學弈》選自《孟子告子》。故事說明了學習應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
課文複習提綱 1 文言文兩則 學弈 選自 孟子 告子 what?這是什麼意思啊!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課文複習要點 1 文言文兩則 1.學弈 選自 孟子?告子 通過寫弈秋教兩人下棋 遠去了,變得黯淡,在月光的露水中。我是鑽石在白雪上閃爍。卻顯出那隻貓兒心不甘 情不願,它注視著星星 天空 舵輪,不論...